文化扶貧,雲端陪伴——天津大學生幫扶湘西孩子學英語

2020-12-24 文旅中國

創新利用「網際網路+教育」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正逐漸成為精準扶貧的有效手段。即使是山溝裡的孩子也能共享名校、名師資源,讓貧困學生通過獲取豐富的知識和技能改變命運。

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 一根網線成為古丈縣第三小學四年級學生與來自天津商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網際網路+教育」項目組成員之間聯繫的紐帶,「網際網路+教育」項目也成為天津商業大學外國語學院通過「網際網路+」落實教育精準扶貧的有效措施之一。項目組以網際網路為依託,通過雲端陪伴,將基礎英語閱讀從線下轉到線上,對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的基礎教育進行幫扶。

素有「林業之鄉、名茶之鄉、舉重之鄉、歌舞之鄉」等美譽的古丈縣地處湖南省西部,當地自然資源豐富、人民淳樸熱情。今年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古丈縣退出貧困縣,但文化幫扶工作依然需要持續開展。天津商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網際網路+教育」項目在立項初期,項目組的大學生成員就聯繫到了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的古丈第三完全小學。據了解,該校學生近半數以上都是留守兒童。為此,項目組成員針對孩子們的實際需求制定了線上英語授課計劃,選用經典的原版英文教材,為在偏遠地區的小學生在線授課。

幫扶工作正式啟動後,每周日晚七點,古丈第三完全小學的學生和項目組成員會準時在網際網路上「見面」。屏幕一端是小學生們渴求知識的小臉;屏幕另一端,是項目組成員細緻耐心的講解教讀。項目組成員不僅把知識通過網線傳給偏遠山區的孩子們,更是如涓涓細流般把情誼傳遞到了他們的心底。與此同時,項目組成員還會對孩子們的作業進行及時的線上批改反饋,鞏固學習效果,讓他們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項目持續了30周,這期間,項目組成員和孩子們一起堅持網上學習,孩子們從不知道怎麼進入網際網路課堂到每周準時參與線上課堂,從不敢張口讀英語到大膽搶答老師提問,從羞於表達到與項目組成員分享生活的點滴……這一點點的改變,如小石子一般鋪在這些偏遠山區孩子前行的道路上。

項目組成員到古丈第三完全小學實地考察

近日,項目組成員前往湖南古丈進行了為期5天的實地考察,與古丈第三完全小學的師生們進行了豐富的學習交流。此行和孩子們面對面的線下交流,也讓項目組成員更深刻地意識到了教育扶貧、文化扶貧的意義和重要性。

項目組成員到古丈第三完全小學進行交流座談

「文化幫扶工作任重道遠,需要長期的堅持與不懈的努力。」項目組成員們紛紛表示,未來將繼續保持這份公益熱情,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教育」的工作方式,為偏遠山區的文化教育事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圖片由天津商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提供)

責編:吳敏

相關焦點

  • ...脫貧不怠前行——寧波大學陽明學院「扶貧路上有我在」大學生...
    在2020這個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寧波大學陽明學院15位學生在團委老師的帶領下組成「扶貧路上有我在」暑期社會實踐隊走到脫貧工作的最前線,通過人物採訪、線上教學、1+1助農幫扶等方式,聆聽最真實的基層聲音,以青年人的方式助力脫貧攻堅。寧波大學陽明學院學生正在線上連線。
  • 十八洞村好榜樣||全國近百家媒體「精準扶貧看湘西」見聞錄
    原創 黔西南日報 中國黔西南10月28日,「精準扶貧看湘西」百名社長總編輯湘西行全媒體採風活動啟動儀式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舉行。全國百名社長總編輯聚焦精準扶貧的湘西經驗,挖掘湘西州精準扶貧故事,見證湘西翻天覆地的變化。
  • 「精準扶貧看湘西」全國報業百名社長 總編輯湘西行全媒體採風活動...
    10月28日,「精準扶貧看湘西」全國報業百名社長總編輯湘西行全媒體採風活動啟動儀式在吉首舉行。中國報業協會理事長張建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州委書記葉紅專出席並講話。省報業協會會長趙寶泉致辭。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部長塗碧波主持儀式。
  • 「首倡地」的答卷——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準扶貧」生...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湖南調研,一下飛機就直奔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 在這裡,總書記與大家拉家常、話發展,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重要論述。 「精準扶貧」是中國扶貧史上的偉大創舉。一場銘刻歷史的脫貧攻堅戰從十八洞村發起,歷時近七年之久,艱苦卓絕,波瀾壯闊。 首倡之地,舉國矚目。
  • 天津音樂學院文化扶貧專題片《山村裡的歌》溫暖上線
    文化扶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剛剛閉幕的"兩會"上,文化扶貧再次成為代表們熱議的焦點。值此之際,黨委宣傳部製作完成了專題片《山村裡的歌》。山村裡的歌該片講述了自2018年初,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系將原創歌劇《嶽飛》的演出票款7萬餘元捐獻給薊州區尤古莊鎮大龍臥村中心小學
  • 走進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
    』首倡地」,近日,《先鋒》作為全國黨刊全媒體採訪團一員,來到湘西州十八洞村,聚焦精準扶貧的湘西經驗,挖掘湘西州精準扶貧故事,近距離感受「首倡之地」的發展變化。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視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論述。經過7年的努力,目前十八洞村的貧困發生率已降至「0」,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 天津商大助力古丈三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
    湘西網12月9日訊(田巧贏 龍子怡) 12月3日至6日,天津商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國家級大創項目組4名成員來到古丈縣第三完全小學,開展「英語閱讀,雲上陪伴」的線下調研活動,並且兩校達成了「院校合作,助力文化幫扶」的意向,通過網絡課堂的形式,助力山區學生開展英語課外閱讀活動。
  • 跨越山海「雲端」共讀 江蘇如東扶貧扶智「彩虹」築夢
    江蘇省如東縣賓山小學一年級彩虹花班的44名小朋友,和1600多公裡外的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碑壩鎮中心小學的小朋友們,「跨越」山海,藉助手機視頻在「雲端」共讀《端午粽》。朗讀結束後,小朋友們還向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碑壩鎮中心小學捐贈繪本、圖書百餘冊。閱讀幫扶,紙短情長。
  • 來自湘西龍山第一書記王振的扶貧感悟
    來自龍山第一書記王振的扶貧感悟王振是長沙市天心區駐湘西自治州龍山縣洛塔鄉工作隊隊員、駐洛塔鄉澤果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已有三年多,去年本來可以輪換回城,但是他為了幫助邊遠貧困鄉村撐起產業發展的一片藍天,主動申請留下來,奔走於大山之間,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奔小康。
  • 天津商務職業學院把實踐課堂搬進扶貧村田間地頭 一堂開在果園裡的...
    現在李子已經進入收穫季,在這種特殊地理環境下自然成熟的李子,個頭大,每一個都特別甜……」暑假期間,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大學生實踐團走進該校定點幫扶村──薊州區下營鎮的張家裕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當地村民進行應季水果銷售。「這是一次特殊的點對點幫扶,對於學生們來說,更是一次難得的實踐體驗。」天津商務職業學院駐村幫扶組組長郭金哲說。
  • 扶貧觀察丨花垣縣:東西協作促消費 線上線下忙銷售
    這一切源於東西部扶貧協作力度不斷增強。花垣縣東西部扶貧協作以湘西國家農業科技園和工業集中區建設為契機,加大與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合作共建,在鞏固現有產銷對接平臺基礎上,持續擴大「產供銷一體化」,鼓勵和引導東部企業來花垣縣定向收購、加工縣內特色產品。
  • 天津「繡花式」扶貧繡出西部富裕畫卷
    新疆的「烤饢」熟了天津的扶貧團隊在新疆的對口支援地區將產業扶貧作為減貧脫貧的治本之策,牢固樹立「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理念,以產業帶就業,促脫貧、保穩定。一是大力實施「百社萬家、百企萬戶、百廠萬人、百店萬噸、百村萬畝」產業援疆工程,積極構建扶貧羊產業發展體系,積極培育發展支柱產業,推進產業援疆升級加力。
  • 扶貧合作 | 扶貧不圖名 幫扶不添亂 實幹見真情 ——深圳援派幹部...
    從南國濱海深圳到西部邊陲高原,不僅在深塔中學教授塔吉克民族孩子知識,提升當地教育水平,還充當起生活老師、課餘興趣班老師,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黃媽媽」。在黃志紅等一批深圳支教老師的幫扶下,深塔中學成績提升明顯。為改善當地物質條件,為深塔中學、深喀福利院等多方聯繫募集物資價值百餘萬元。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九批省市援疆工作優秀個人。
  • 湘西築夢,藍圖圓夢——第八期藍圖海洋公益研學活動正式開營
    2020年11月4日上午九點半,藍圖公益基金會「帶湘西孩子看大海——第八期藍圖海洋公益研學活動」在廈門舉行了開營儀式。圖為中糧集團黨組成員、集團紀檢監察組組長徐愛生中糧集團黨組成員、集團紀檢監察組組長徐愛生發言指出,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是中糧集團下屬中糧酒業酒鬼酒公司的定點幫扶地區,酒鬼酒產業的發展與湘西人民息息相關
  • 湘西湘西,念茲在茲——杜家毫的湘西情結
    「一定要抓好特殊困難群體慰問和豬肉保價穩供,確保湘西困難群眾過年吃上臘肉,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杜家毫說。2019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特色農產品扶貧專場推介暨農業招商引資活動—湘西州客商懇談會暨產銷對接、農業招商引資籤約儀式在吉首市拉開序幕,現場攬下23.1億元「大單」湘西是湖南省脫貧攻堅主戰場,沒有湘西州的全面小康,就沒有全省的全面小康。
  • 【攜手奔小康 天津進行時】96小時的千裡大愛——東麗區幫扶甘肅...
    正在給天津扶貧組工作人員介紹情況的園區負責人曲義平一臉喜氣地說:「感謝黨和政府對我的幫助,相信靠著種植櫻桃,我們全村都能實現脫貧致富夢。」 曲義平今年48歲,黝黑的皮膚讓人一眼就看出了莊稼人的本色。
  • 「精準扶貧」湘西速寫⑤|常在常德扶貧車間,尋「桃源」何須出桃源
    常德市有一個模式:給安置點配套「扶貧車間」!讓家有老人、孩子需要照看的農民特別是貧困戶,再不用常年外出務工,留在常德就地就近找工作。引進「桃源」:留守媽媽頂起半邊天從7月4日開始,原住偏遠落馬洞村的何豔平感覺自己真正頂起了半邊天。
  • 湘西湘西 ,念茲在茲 ——杜家毫的湘西情結
    2019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特色農產品扶貧專場推介暨農業招商引資活動—湘西州客商懇談會暨產銷對接、農業招商引資籤約儀式在吉首市拉開序幕,現場攬下23.1億元「大單」湘西是湖南省脫貧攻堅主戰場2019年 11月25日,杜家毫深入臘爾山高寒山區的臘爾山鎮、兩林鄉、禾庫鎮,走訪慰問貧困群眾,考察獼猴桃、湘西黃牛等特色種養業,了解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情況。觀潮君發現,調研中,杜家毫十分關心貧困群眾就近就業情況。在火爐坪村,他與從廣東打工返鄉過年的隆培加拉家常,詢問他是否願意回鄉就業。隆培加十分高興,但又擔心找不到工作。
  • 中國企業扶貧故事|海底撈「養大」的孩子,教育幫扶從幼兒園到大學
    海底撈公益扶貧項目負責人表示,除彌渡縣之外,海底撈還吸納了來自全國各貧困縣的勞動力。截至2020年10月31日,海底撈在職員工中,有1473人來自廣西隆林、雲南鎮雄等52個國家級貧困縣。實際上,海底撈對員工子女教育問題的幫扶已持續15年。早在2005年,海底撈開始向員工子女提供教育補貼,2007年則從制度上進行明確並延續至今。目前,海底撈針對普通員工(3年以上工齡)子女的教育補貼覆蓋幼兒園至大學本科,根據教育階段的不同,補貼金額為2000元至5000元不等。
  • 教育扶貧陪伴暖人心——中玩協陪伴計劃走進貴州從江
    ,通過「定向結對幫扶」、「同讀一本書」和「玩具大闖關」三個環節,陪伴孩子們讀書、玩玩具,與孩子們度過了半天的美好時光。>為了讓貧困地區的兒童能夠感受到持續的陪伴和關愛,愛心企業以一對一的方式結對幫扶兒童,每年定期與結對兒童進行互動,對所結對的兒童給予情感上的關懷和物質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