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害怕!Duke老師不像《爆裂鼓手》裡的Fletcher那樣喜歡咬人

2021-02-18 On Stage

Brian Duke是一位來自美國芝加哥的專業鼓手

曾擔任王力宏,周杰倫的樂隊鼓手(只是當時王力宏要求演唱會時放著事先錄好的音頻假裝敲鼓,Duke扭頭就走了)

曾為著名吉他大師Pat Metheny的鼓手。

曾與著名音樂藝術家同臺表演,如Diane Schuur, Ray Charles, Fareed Haque ,Andy Narell

通曉多種音樂風格:爵士、布魯斯、搖滾、古典音樂、R&B、鄉村音樂、甚至中國民樂

曾組建過搖滾樂隊、爵士樂隊

現執教於JZ School和上海耀中國際學校

本周六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了Brian Duke老師,以對話的形式與大家輕鬆暢聊關於電影,爵士樂、音樂圈、師生關係等一系列電影引發的話題。

This Saturday we are honored to have JZ School jazz drum teacher, Brian Duke, to talk about the much-praised film Whiplash.

當天流程:

14:30-16:10 電影放映

16:10-17:00 電影花絮及周邊

17:00-18:00 特別嘉賓Brian Duke

如果沒有完美的音質,《爆裂鼓手》豈不是隔靴搔癢?

如果沒有影院式的空間,Cool Jazz和Hard Bop如何演繹得淋漓盡致?

上海最好的現場音響系統On Stage,在凹凸體之間為你還原最純粹的《爆裂鼓手》

關於影片:

講述一名少年在嚴師督教下,以非常規手段挑戰自己的極限、追逐爵士樂鼓手夢的熱血故事。主人公熱愛打鼓,但過度的投入讓他失去對音樂的初衷,進而演變為生命的負荷以及師徒間近乎瘋魔的對決。電影不只有音樂人的苦痛,更讓人看到傳統勵志背後的殘酷真相。 《爆裂鼓手》獲得第30屆聖丹斯電影節最高榮譽評審團獎。

點擊「閱讀原文」試聽原聲大碟先預熱一下耳朵!

是On Stage音樂生活館的一個分支。除了不定期在微信平臺上為大家收集電影資料,講述電影周邊故事,盤點吐槽國內外影片之外,還會在每周六下午進行賞映會,影迷見面會等,更會不定期邀請電影人、音樂人開展相關主題workshop及互動活動。

相關焦點

  • 不瘋魔不成佛,《爆裂鼓手》爆裂的不只是鼓手
    今天要為大家帶來一部不瘋魔不成佛的電影——《爆裂鼓手》
  • 《爆裂鼓手》:一碗長得很像心靈雞湯的胡辣湯
    文|捉刀人沒看過《爆裂鼓手》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預告片過過癮先~單親家庭、天才少年、魔鬼導師、巧遇相逢、努力奮鬥……這樣的劇情簡介,讓《爆裂鼓手》橫看豎看是狗血勵志片的標配,然而通覽全片你會發現,這是一劑包裹著勵志糖衣的苦藥,是一碗長得很像心靈雞湯的提神醒腦胡辣湯。
  • 「爆裂鼓手」西蒙斯——變態老師煉成記
    在《爆裂鼓手》之前,J·K·西蒙斯確實並不是那麼有名。自帶人臉識別技術的小夥伴們或許能看出他就是《蜘蛛俠》裡的那個報社老闆,然而除此以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似乎又只是一個「臉熟但不知名」的演員了。在戲劇舞臺上揮灑著自己的青春與熱情,大概也有過像《爆裂鼓手》中男主角安德魯那樣對打鼓狂熱又自我懷疑的時期。這段戲劇經歷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知名度,卻不折不扣的打磨出了他紮實的演技和極富表現力的肢體動作。
  • 我喜歡《爆裂鼓手》我喜歡一部電影,有時候成功後面是殘酷的
    《爆裂鼓手》是我非常喜歡的另類勵志電影,劇中的主人公安德魯從最初的愛情到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再到技巧的巔峰,他對我們職場有什麼實際意義?我有這些看法。@奈小奈《爆裂鼓手》講述一個19歲的單親家庭孩子安德魯進入一所著名的音樂學院,夢想成為一名頂級鼓手。
  • 《爆裂鼓手》:不要為了追求夢想迷失自我
    這裡為什麼沒有跑調的小胖子被趕走了,而真正跑調了的小捲毛卻沒有被逐出門外,因為弗萊徹喜歡內心強大,敢於直面困難的人,小胖子聽他一陣羞辱,哭哭啼啼地倉皇而逃,小捲毛卻處變不驚,面不改色,所以,留下的是犯了錯的小捲毛。內心不足夠強大的人,是無法戰勝弗萊徹的。
  • 少壯不努力,長大玩搖滾,非典型勵志電影——《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他是一個19歲成長在單親家庭名叫安德魯的男孩。爆裂鼓手這天,安德魯的鼓聲吸引來了學校裡最著名的魔鬼導師弗萊徹。安德魯給弗萊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爆裂鼓手弗萊徹讓安德魯按照他的要求打出相應的節奏,並堅持說安德魯的鼓點不對。安德魯努力地敲打著鼓面,弗萊徹仍覺得鼓點不對,便用耳光幫安德魯數拍子。安德魯流下了眼淚。
  • 《爆裂鼓手》——源自魔鬼的樂與怒
    但在這部電影裡,我們看到的是不那麼樂觀的結果,這也是現實中我們大多數人所面臨的處境,不知不覺,你已經變成了你當初最痛恨的那個人。這個過程和結果,也是最動人心魄的魅力所在。尤其對我們中國人來說,真是感同身受。(前方預警,大量劇透)《爆裂鼓手》,這是一個孩子與心魔孤軍奮戰的故事。簡單說下情節。
  • 《爆裂鼓手》真的是勵志片嗎?
    《爆裂鼓手》85後的導演兼編劇Damien Chazelle,那個從羅德島冒出來的年輕人簡直像在借這部片子告訴你:選一個最有張力的老戲骨來爆粗口,然後哪怕全片粗口爆得再怎麼肆無忌憚甚至張口就是政治不正確的基佬猶太逼愛爾蘭豬,一樣可以拿獎。先是聖丹尼斯最佳,然後是獨立精神獎最佳提名,再到昨天孵化出的一個金球獎最佳男配角。你看看J•K•西蒙斯在金球獎現場鼓著腮幫笑得有多甜。
  • 專訪《鳥人》原聲作者Antonio Sánchez:我不喜歡《爆裂鼓手》這部電影
    除了少量的音樂旋律鼓點節奏成為了貫穿全篇原聲音樂之魂(真會玩兒)近年來,鼓點節奏的電影配樂越發出挑其中,《鳥人》與《爆裂鼓手》被反覆提及下面這篇採訪,將為你揭秘《鳥人》原聲音樂作者、葛萊美獎得主世界頂級鼓手Antonio Sánchez對於《爆裂鼓手》的看法
  • 「歐美電影」少壯不努力,長大玩搖滾——爆裂鼓手
    ,並堅持說安德魯的鼓點不對。安德魯努力地敲打著鼓面,弗萊徹仍覺得鼓點不對,便用耳光幫安德魯數拍子。安德魯流下了眼淚。成功有一天,他路過一家酒吧,在酒吧表演名單上看到了弗萊徹老師的名字。在那家酒吧,安德魯與弗萊徹老師重逢了。老師向安德魯解釋了當時在學校對他的嚴厲,並邀請他參加自己樂隊的表演。
  • 《愛樂之城》《爆裂鼓手》《登月第一人》都咋剪的?
    戴米恩希望《登月第一人》的風格完全不同於《愛樂之城》《爆裂鼓手》,而是像紀錄片、真實電影(cinema verite),乃至好萊塢六七十年代的風格。這部片的攝影風格非常晃。CROSS:我見過一個非常有名的編劇,20 年裡都像「奴隸」一樣工作。我很幸運能剪《爆裂鼓手》。這也是我的第 3 部電影。我喜歡從主人公視角剪輯。傳遞主人公的情緒非常重要。主角的臉的表演就非常吃重。以《爆裂鼓手》最後一場戲為例。戴米恩的前期工作非常充分,會設計好所有鏡頭。
  • 《爆裂鼓手》:極致瘋魔般的熱愛,才是戰勝阻礙的唯一法門
    影片《爆裂鼓手》於2014年在美國上映,一經上映便引起熱烈反響,成為當年的熱門電影。弗雷徹的爵士樂隊是整個紐約地區最頂尖的樂隊,無數音樂學院的才子希望進入他的爵士樂隊,那將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因為在弗雷徹的手中,已經被調教出許多名噪一時的傳奇鼓手。安德魯也抱有這樣的想法,他從小對於樂鼓有著過人的天賦,對於樂鼓的熱愛從未有半分減弱,平生最大的夢想是成為像查理·帕克那樣的傳奇鼓手。
  • 《爆裂鼓手》:相愛相殺or終極腹黑
    《爆裂鼓手》已經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五項奧斯卡提名,目前有力的競爭對手僅有《鳥人》、《少年時代》和《布達佩斯大飯店》。而且J·K·西蒙斯已經藉此拿下了「風向標」金球獎電影類最佳男配角,在《爆裂鼓手》貢獻了一位既瘋狂又腹黑且衷於捧殺學生的音樂導師,成就了自「蜘蛛俠供職報社老闆」後又一經典角色,拿下奧斯卡最佳男配機率大大的。
  • 不瘋魔不成活,把鼓打到極致的少年,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2014年上映,豆瓣評分8.7分。《爆裂鼓手》這部電影沒有塑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完美老師或者學生的形象, 「玉不琢不成器,不瘋魔不成活」這是《爆裂鼓手》給人最為直觀的第一感覺,前者帶有顯而易見的勵志成分,而後者代表的是電影黑色的一部分,要是只是嚴師出高徒的音樂勵志片,那該片肯定就無趣多了,幸虧電影中的師與徒都不是那種精神正常的手藝人,他們是精神偏執的野心家、為達目標死生度外的藝術瘋子,而這對野心家身上黑暗、陰沉的入魔之態在恰當的電影技巧表現之下,做到了像電影中的爵士樂一樣讓人著迷。
  • 豆瓣8.7非雞湯《爆裂鼓手》:音樂道路上,藏著另類偏執狂的成功
    好故事一定是不落熟套的,在各種雞湯泛濫的傳統電影裡,人們需要新鮮血液的反勵志電影刺激。《爆裂鼓手》是一部一千人看,就會看出一千個故事的懸念影片。它沒有過多的宏大場面,但流暢的剪輯、緊湊的節奏、微小的細節、充滿生命感的音樂,賦予電影別致的魅力。
  • 最殘酷的勵志電影《爆裂鼓手》,一場瘋子們的相互救贖
    飛升是萬分痛苦且往往可遇而不可求的,過程也並不像一般表述的那樣是一步一個臺階線性上升,飛升之後,便不再同凡人分享喜怒哀樂。所以從凡人的視角,也並不一定是什麼值得期待的結果。《爆裂鼓手》可能是我最痛苦的觀影體驗之一,並不是說這部電影乏善可陳或者食之無味。
  • 一心想把學生搞廢,沒想到學生逆襲《爆裂鼓手》電影推薦!
    《爆裂鼓手》(Whiplash) 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邁爾斯·特勒、J·K·西蒙斯、保羅·雷瑟等主演的音樂、劇情、勵志類型的電影。 相信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有很多分歧。
  • 《爆裂鼓手》與虎媽狼爸,你期待嗎?
    昨晚又欣賞了電影《爆裂鼓手》,不免又是浮想聯翩。《爆裂鼓手》裡,那位音樂導師期望用辱罵、體罰等種種手段逼迫年輕的鼓手突破自己的極限,達成自己所期待的成就。《爆裂鼓手》,血染的架子鼓他認為,扛不過去的人自己會放棄;扛得過去的人自然會成功
  • 爆裂鼓手丨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導師Fletcher(J·K·西蒙斯)在尋找下一個如巴迪裡奇般的傳奇鼓手的路上,錯殺了一眾不夠倔強不夠偏執不夠爆裂的天才,而拼死拼活通過考驗的學生Andrew(邁爾斯·特勒)在成神之前卻已成了魔。《爆裂鼓手》顛覆了音樂天才/地材類型片的俗套,揮汗如雨血肉模糊的肢體表演,鬼斧神工的剪輯,激烈程度不輸體育題材,排練室、導師、未來的音樂家們,沒有槍枝彈藥卻營造出戰場上的生與死。
  • 《爆裂鼓手》影評:獨居動物的癲狂、危險與榮耀
    讓我們先回歸到這個故事,音樂學院大一學生安德魯·尼曼夢想成為一個偉大的鼓手,他勤奮地練習,並為該學院的傳奇老師弗萊切攬入自己的樂隊。魔鬼訓練就此開始,弗萊切對一切細節追求變態的極致,安德魯為此投入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放棄所有的愛好,包括自己的女朋友,也包括,他自己的部分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