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分三六九等」,凡事都有個優劣之分,這句真理在飲食界也不例外。
就比如這飯店,上有城市裡五星級酒店,下有街巷間蒼蠅館子,雖然檔次彼高此低,但您若仔細觀察,卻不難發現桌上的食客們,在推杯換盞間,均是不亦樂乎。
因為食無定位,適口者珍——檔次只是次要,味美才是王道。
今天回農村老家,與本家叔伯們聚餐,我們一行6人,在本村飯店炒了6道菜,味道如何我先不說,反正散席之時,整張桌子上的景象,簡直就是「光碟行動」的典型模範。
一起來看看都有什麼吧。
第一道:薑汁皮蛋
這是一道「爽口菜」,雖然皮蛋是主角,但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這「薑汁」。
姜切細末,再加鹽、醋、生抽、味精、香油等調料製成,使得原本「膩口無味」的皮蛋增加了口味,吃起來清爽又開胃。
不過這「瑣碎」的賣相還是要批評下,正常切皮蛋應該用沾水刀,或者線切法,才能整齊光滑,顯然,這兩種方法都被大廚完美規避。
第二道:回鍋肉
這是一道經典「四川家常菜」,坊間一直認為其是「川菜之首」,色、香、味俱全,凡是為了下飯,大都會選這道「回鍋肉」。
所謂「回鍋」,就是先將豬肉(五花肉、帶皮後腿肉等)煮熟,之後再切片爆炒——一煮二炒。
做法也並不固定,但只是在配料上有些許出入,只不過這肉片,的的確確能夠稱之為「片」了。
第三道:醋溜燜子
這道是魯西北地區特有的「清真菜」,主料是羊肉、粉條製成的燜子,再用羊油烹製而成,但這是家漢民館子,所以用的是豬肉燜子,也並非羊油。
再加上蒜薹與白菜葉的契合,整體鹹酸可口,明油亮芡,可以稱之為極佳的開胃菜。
只不過「燜子」有些碎爛,後期要用勺子才能吃到嘴裡,想必與剛才的「薑汁皮蛋」是出自同一師傅之手。
第四道:風味魚
這道菜我還是第一次吃,所謂「風味」,我更願意理解為「當地的特色美味」。
明顯可以看出,是將魚從中間切開,再切成末端相連的魚塊,上鍋蒸熟之後,再用「風味調料」澆汁。
魚皮韌,魚肉嫩,再受幹辣椒的影響,整體以甜口居多,辣味為佐。
魚盤偏小,導致魚尾被另放在盤沿,總體來說味道不錯,但賣相還是難盡人意。
第五道:冬瓜丸子海米湯
丸子外形不均勻,可以明顯看出是手工汆制,雖沒有牛肉丸的Q彈,但也有優質丸子應有的「筋道」。
以冬瓜片、海米(蝦米)佐味,出鍋前還放了胡椒粉,湯汁清澈明亮,鹹香可口。
若是單喝湯汁,還是非常值得回味的。
第六道:京醬肉絲
傳統的京醬肉絲中,只有裡脊肉絲與大蔥絲(蔥白),吃之前要將下面的蔥絲挑上來,二者搭配,再用千張(豆腐皮)卷裹,醬香濃鬱,鹹甜可口。
它是北京當地的一道傳統菜式,可以稱之為京幫菜,由於早些年受魯菜影響,也能說它是「京味魯菜」。
唯一遺憾的,就是今天配的是麵餅,而不是豆腐皮。
——輕肥說——
無論如何,一桌菜吃到最後,被我們全部消滅乾淨,就差拿饅頭沾湯汁了,這種「光碟行動」拒絕浪費的精神,著實讓我欽佩。
最後我買了單,6道菜180元的價格也算公道,菜品有褒有貶,感受到了濃濃的鄉村宴席風——菜量多,口味並無亮點,但也絕對不難吃。
看到這裡,您對這6道菜又會作何評價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