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三世真的像莎翁戲劇中描述的那麼不堪嗎?他到底是聖人還是暴君?倫敦塔中的兩位王子到底被誰所殺?王權之爭無關正義,忠誠與背叛只在瞬間,你方唱罷我登場,每一頂王冠都沾滿鮮血。
近日,中國畫報出版社推出了輕閱讀、趣歷史 「螢火蟲」書系的第九本:《玫瑰戰爭:英格蘭王權遊戲的終極對決》。十幾位歷史學家及相關領域專家聯手,結合大量珍貴歷史圖片、圖表、關鍵人物分析等,圖文並茂、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玫瑰戰爭期間一環扣一環的王權之爭,賦予諸多關鍵人物更鮮活的歷史形象,帶給讀者一個更廣闊新穎的視角。
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慘敗後,英國的國家金庫空空蕩蕩。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擾,國王亨利六世隱退養病,於是他的幾個最信任的盟友攝政。一段時間之後,亨利六世身體康復,但這些顧命大臣都已經嘗到了權力的滋味,而且想得到更多的權力。
1455年5月,覬覦王位的約克公爵理查向聖奧爾本斯進軍。第一次公開衝突在此展開,玫瑰戰爭爆發。很多貴族為了金錢、權利、榮譽而死於非命,最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都鐸家族異軍突起,紅白玫瑰合二為一,開啟了英國君主專制歷史上的黃金時期——都鐸王朝。
《玫瑰戰爭:英格蘭王權遊戲的終極對決》全書主要分為三大部分,以玫瑰戰爭的發展時間為脈絡,通過流暢的筆觸,為讀者詳細解讀了玫瑰戰爭的起因、影響衝突進程的關鍵之戰如聖奧爾本斯戰役、韋克菲爾德戰役、陶頓戰役、博斯沃思戰役,主導戰爭的兩大家族——蘭開斯特家族與約克家族的關鍵人物如瘋子國王亨利、女強人安如的瑪格麗特、造王者沃裡克,以及都鐸家族如何在兩大家族的混戰中異軍突起,最終結束法國金雀花王朝在英格蘭的統治,開啟了都鐸王朝的統治。
玫瑰戰爭作為英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久的內戰,歷來關於其研究論述,無論是學術性、普及型還是文學作品 ,可謂汗牛充棟。就連美國作家喬治馬丁的長篇小說《冰與火之歌》和據其改編的電視劇《權力的遊戲》也從玫瑰戰爭中汲取了大量靈感。相比較其他略顯枯燥刻板的專業論著,《玫瑰戰爭:英格蘭王權遊戲的終極對決》通過生動流暢的筆觸,結合大量高清歷史圖片、戰爭不同時期大事年表圖、影響戰爭進程的關鍵人物對比分析圖、交戰雙方勢力對比圖等,將這場錯綜複雜、頗具爭議戰爭的全貌為讀者娓娓道來。
同時作為一部歷史科普作品,本書在取材上更加寬泛,行文更自由,可讀性強,增添了更多關於玫瑰戰爭背後的生動小細節。如蘭開斯特家族與約克家族是如何緊密相連的?英格蘭的王權遊戲又是如何被一步步推動進行?愛德華四世和伊莉莎白伍德維爾童話般的婚姻背後是巫術嗎?查理三世真的像莎翁戲劇中描述的那麼不堪嗎?所有這些都能在《玫瑰戰爭:英格蘭王權遊戲的終極對決》找到答案。
此外本書由十幾位歷史學家及相關領域專家聯手撰寫,每一章節內容都可以單獨閱讀,讀者既可以沿著本書時間脈絡去閱讀,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安排閱讀順序及節奏,並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
恩格斯曾說:「英國由於玫瑰戰爭消滅了上層貴族而統一起來了」。這對於英國歷史發展來說,無疑是一件幸事。戰爭之後,英國的政治和經濟也隨之得到鞏固和發展,玫瑰戰爭作為影響英國歷史走向的一戰而被載入史冊。
(燕都融媒體記者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