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遊戲》的歷史原型:英格蘭被遺忘的內戰

2021-01-08 新京報

作者|【英】埃德·韋斯特

整理|蕭軼

近日,《權力的遊戲》第八季最後一集播出後,在國內引發了大面積的吐槽段子和解讀文章,在國外甚至有粉絲髮起了重新拍攝第八季的反對編劇籤名運動。為何這部美劇會引發這麼大的社會議論?在《權力的遊戲》中,喬治·馬丁所想像的史前世界受到了哪些西方歷史的啟發和影響呢?在解讀劇情的同時,不妨了解一下歷史上的故事原型?

自播出以來,觀眾們就已經紛紛在劇情之外尋找相關的歷史線索。無論是歷史圖書還是知識付費的音頻節目,都有著解讀《權力的遊戲》的真實版歷史故事的影子。比如,喬治·馬丁在《冰與火之歌》留下了很多的隱喻,很多情節設計受到了真實歷史的啟發,例如中世紀的都鐸王朝。其中,紅色婚禮取自蘇格蘭歷史上的真實事件;故事中喬佛裡·拜拉席恩被毒殺,與歷史上的徵服者威廉孫子之死出奇地吻合;多斯拉克人的形象,明顯取自歐洲人眼中的馬扎爾人、土耳其人或者蒙古人……

英國作家埃德·韋斯特就對喬治·馬丁留下的線索進行了歷史的梳理,他從《冰與火之歌》裡發掘故事背景、人物、事件、戰役等背後的真實歷史,構築虛構與非虛構的雙重圖景,讓讀者看到不亞於小說般精彩的歐洲歷史。

在書中的第26節,埃德·韋斯特特別梳理了《權力的遊戲》的故事原型,一場血腥而複雜的英格蘭內戰。這個故事原型,喬治·馬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自我證實了大家的猜測。今天,在大家紛紛表達對《權力的遊戲》終章的不滿之時,新京報授權刊發埃德·韋斯特在《歐羅巴的權力遊戲:〈冰與火之歌〉背後的歷史》中梳理的歷史原型。

《歐羅巴的權力遊戲:〈冰與火之歌〉背後的歷史》,【英】埃德·韋斯特著,于洋、李芳芳、王欣宇、毛曉璐譯,衣櫃字幕組校審,廣東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版

英格蘭被遺忘的內戰如何啟發了《權力的遊戲》

作者|【英】埃德·韋斯特

私生子必須學會察言觀色,洞悉隱藏在人們眼裡的喜怒哀樂。——瓊恩·雪諾

1152 年,一名五歲男孩被帶到伯克郡紐伯裡城堡外的一座木結構建築裡。他的父親遠遠地看著一個套索被放到孩子的脖子上,面無表情地等待著即將到來的處決。

孩子名叫威廉,他的父親約翰·菲茨吉爾伯特是當地的重要勳爵,這裡曾是威塞克斯王國的中心地帶。13年前,兩位王位爭奪者、徵服者威廉的孫輩瑪蒂爾達皇后和她的表兄布盧瓦的史蒂芬讓這個國家陷入了戰爭。這場內戰被稱為無政府時期,是一場格外讓人厭惡的戰爭, 產生了許多讓拉姆斯·波頓看起來更像甘地的漫畫式惡棍。

即使按照當時的標準,擁有御馬總管頭銜的菲茨吉爾伯特也是一位無情和粗暴的諾曼貴族。他的父親吉爾伯特曾是亨利一世的御馬總管,幾個世紀後亨利·珀西也曾短暫擔任過這個職務。1129年吉爾伯特逝世時,他的兒子繼承了這一榮譽。1135年亨利一世去世後戰爭爆發,菲茨吉爾伯特支持亨利一世的女兒瑪蒂爾達,但她的對手史蒂芬的軍隊佔領了菲茨吉爾伯特的城堡。史蒂芬國王讓菲茨吉爾伯特交出他的第四個和最小的兒子威廉作為人質,想藉此贏得這位勳爵的忠誠。作為回報,菲茨吉爾伯特被允許回到紐伯裡城堡,條件是他不會重新起兵。然而約翰·菲茨吉爾伯特「沒時間考慮和平」,從而將「孩子的生命置於危險之中, 因為國王很快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權力的遊戲》劇照。

約翰·菲茨吉爾伯特,或稱「le Marechal」

(御馬總管)

,在編年史中被稱為「地獄之子和萬惡之源。」他臉上一道可怕的傷疤可以追溯到1141年,當時他在惠韋爾修道院裡設置了路障,而史蒂芬的軍隊則放火燒了它;御馬總管爬上鐘樓逃跑,但在熊熊大火中,一些燃燒的金屬掉落到他臉上,「帶來了可怕的後果。」但現在,這位御馬總管無動於衷地看著徵服者威廉的外孫,斟酌如何處置他的輕慢。事實上,史蒂芬國王別無選擇,他的一名騎士走上前來,讓他「把孩子吊死」。戰火點燃13年了,已經發生過許多次這樣的暴行,多一個無辜的死者不會有區別;然而,正如之後的歷史所證實的,這一次會有所不同。

御馬總管拒絕交出城堡,據一本編年史回憶:「他說他並不關心這個孩子,因為他仍然有能力生出更好的孩子來

(Il dist ken e li chaleit de l』enfant, quer encore aveit les enclumes e les marteals dunt forgereit de plus beals)

。」當《冰與火之歌》中凱特琳·史塔克威脅要殺死瓦德·佛雷的一個孩子時,他借用了這句臺詞:「我會再生一個。」被激怒的史蒂芬命令將小威廉帶到絞刑架上,在父親面前吊死。

在維斯特洛,自從「血龍狂舞」

(Dance of the Dragons)

以來, 一直不允許女性統治。在這場內戰中,許多坦格利安家族的人都死了。國王去世後,衝突就開始了,他第一任妻子的女兒和他第二任妻子的兒子都來爭奪王位。然而當時的共識是一個女人的兒子必須代替她來統治,所以第二位雷妮拉·坦格利安被稱為「從未登基過的女王」(後來她死於一場龍背上的戰鬥——顯然 ......且不幸的是,這是幻想與現實偏離之處)。

這樣的事情確實在英格蘭發生過。20年來,由於徵服者威廉繼承人之間的內戰,這個國家癱瘓了。戰爭使得住在城堡中的當地豪強能夠完全控制周圍的土地,像國王一樣統治,而且往往非常殘忍。在無政府時期,各位勳爵的城堡地牢裡關滿了「因為金銀財寶而被關進監獄的男男女女,遭受到無法形容的痛苦和折磨」。維斯特洛普通民眾遭遇到的殘酷暴行更符合英格蘭12世紀的內戰,而不是其對應的15世紀內戰,那時窮人基本上已經擺脫了這種恐怖。

這一早期的王朝戰爭也啟發了喬佛裡國王的背景故事和他不幸的死亡

(至少對他來說是不幸的)

徵服者與佛蘭德的瑪蒂爾達婚後有三個存活下來的兒子,他們都像父親一樣矮胖、胸肌發達。徵服者討厭大兒子羅貝爾,取笑兒子的身高,稱他為短襪、「短粗腿」或「矮笨蛋」;他們的關係非常糟糕,以至於1079年時「矮笨蛋」幾乎在戰鬥中殺死了父親。然而, 當徵服者在曼恩他把諾曼第公國留給了大兒子,而排行居中的兒子威廉·魯弗斯繼承了英格蘭;最小的兒子亨利只得到了五千英鎊的硬幣。

魯弗斯在英格蘭建造了威斯敏斯特廳,這座宏偉的建築與被稱為倫敦塔的白塔一起,成為維斯特洛裡面「紅堡」 的原型。威斯敏斯特廳長度約240英尺,一度在中世紀歐洲是最長的,它至今仍是國會大廈的一部分,在各種戰爭和火災中倖存下來,並且見證過託馬斯·莫爾、蓋伊·福克斯和查理一世等人的審判。在21世紀,它仍用於接待教皇本篤十六世等外國政要。

威廉二世不是一位成功的統治者;他是個不尊重神職人員的酒鬼,他的教會敵人們指責他舉行同性戀狂歡宴會,並掌管著一個女性化的宮廷。他剛開始統治,就幾乎立刻與兄長羅貝爾發生衝突,直到羅貝爾陷入十字軍東徵,爭鬥被推遲;威廉在兄長進行聖戰時無法進攻他的領地,否則會被教皇逐出教會。隨著羅貝爾離開,他有更多時間沉迷於愛好,其中就包括狩獵——直到1100年8月2日災難來襲。

魯弗斯和沃爾特·蒂雷爾一起來到漢普郡的新森林,這位諾曼領主被認為是王國內最好的射手之一。在狩獵開始前,有人為威廉拿了六支箭,他自己拿了四支,將剩下的兩支交給蒂雷爾,並告訴他,「好箭頭給好弓箭手」。狩獵當天,國王和這位領主分開行動,蒂雷爾瞄準了路過的雄鹿;他錯過了,卻射中了君主的胸部,刺穿了他的肺部。威廉試圖拔出箭杆,但這只會加重傷勢。驚慌的蒂雷爾逃往法國。

狩獵是一項危險的運動,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有貴族因此喪命。徵服者的次子理查也死於新森林中的狩獵,而另一位理查,「短襪」羅貝爾的私生子在魯弗斯去世之前幾個月同樣是在打獵中喪生,也是被同伴意外射殺。諾曼人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他們願意承擔風險,而且年輕人被鼓勵參與在現代人看來很愚蠢的危險活動,有許多其他貴族也以類似的方式死去。事實上,英格蘭貴族對涉及馬匹和武器的冒險運動的這種喜愛是從其講法語的祖先那裡繼承而來的。多年來共有13位英格蘭國會議員在狩獵事故中喪生,最近一次是在1935年,另有兩人因射擊事故死亡,其中包括威廉·佩恩—加爾韋爵士,他在1881年因被蕪菁絆倒而意外射殺了自己。

當然,魯弗斯的死很可能不是一場意外。他的弟弟亨利當時離財政部所在地溫切斯特不遠

(財政部直到下個世紀才搬到威斯敏斯特)

,他立即奪取了王位。然後他悄悄將殺手送往法國,讓其免受懲罰。這對亨利一世而言是個非常幸運的時機;1099年,十字軍在經歷了三年可怕的沙漠戰爭後佔領了耶路撒冷,他的大哥、此時已是基督教世界英雄的羅貝爾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

在參加十字軍東徵的人中,有剛勇者埃德蒙的孫子顯貴者埃德加,根據繼承法則,他是英格蘭的合法國王。埃德加的妹妹瑪格麗特和一些盎格魯—撒克遜貴族一起穿越了北方邊境,並嫁給了蘇格蘭國王馬爾科姆三世。他們的女兒伊迪絲後來被威廉·魯弗斯求婚,但他沒有成功,亨利一世娶了她,將她的名字改成聽上去像諾曼人的瑪蒂爾達。他們有兩個存活下來的孩子,此外他還和「6到8名」情婦生了大概22到25名私生子女,創下了一項王室紀錄

(這個記錄大概短期內都不太可能被趕超)

與粗野的兄弟們不同,亨利一世學會了閱讀,這反映在他的綽號beauclerc中,「儒雅者」,但他也是一位殘酷無情的領導者,那些讓他心煩的人很快就會了解到這一點。1124年聖誕節的12天裡,他圍捕了王國上下鑄造硬幣的人,讓他們失去右手和睪丸,他們將劣質金屬與貨幣混合,好讓貨幣貶值。他曾經弄瞎了一位諾曼吟遊詩人,只因對方唱了一首批評他的歌。

亨利一世在戰鬥中擊敗了他的兄長,並在1120年末最終擊敗了羅貝爾的兒子威廉·克利託,鞏固了自己對諾曼第公國和英格蘭的統治權。11月,王室成員並聚集在諾曼海岸邊的巴爾夫勒等待起航,準備回到海峽對面。亨利一世國王唯一嫡出的兒子威廉和200名狂歡者一起登上了著名的白船。同行的還有那些祖父輩曾徵服了英格蘭的盎格魯—諾曼統治階級的精英們,其中包括亨利一世的兩名私生子女、140名騎士、18名貴婦、諾曼第西部「幾乎所有莫爾坦郡的貴族」以及一些主要的王室官員。每個人都喝醉了,包括船員。事實上,包括國王最喜歡的外甥史蒂芬在內的五個人都對船員的狀態感到震驚,於是下船了。

狂歡者們讓船長趕上前方的王室船隻,但當時天色已黑,而且處於航行季節的最後時刻,此時穿越這段水域會很危險。在離開港口之前,船就撞到了一些巖石,當受損的船隻迅速進水時,笑聲變成了尖叫聲。大多數人被淹死在甲板下面,即使那些逃出這個棺材的人也被自己的精美絲綢衣服拖累。年輕的威廉被拉上救生船後卻回到了同父異母的妹妹瑪蒂爾達身邊;他倆都死了。只有一個男人——一個在船上收錢的屠夫——設法掛到一隻木筏上,等來了黎明並倖免於難。

讓人悲傷的是,在海上淹死是很常見的,特別是在英吉利海峽,這是世界上最為危險的水域之一。例如,在1170年3月,包括國王御醫在內的400名朝臣在從諾曼第前往英格蘭的途中死亡。如果說諾曼勳爵們曾經很害怕穿越這片水域,那麼他們諸多後代的死亡證明了他們的恐懼是明智的。

《權力的遊戲》劇照。

亨利一世國王又悶悶不樂地統治了15年,並在他妻子去世後再婚,但他已無法生育更多孩子。他只有一個合法的繼承人瑪蒂爾達,他在去世前要求勳爵們宣誓效忠於她。儘管瑪蒂爾達是位女性,宣誓的人還是在他面前擠滿了,因為領導人們爭著要搶先表達忠誠;帶頭的是他姐姐的兒子布盧瓦的史蒂芬。

君主需要在戰鬥中領軍,直到15世紀中葉,只有一個人未能履行這一職責,瘋王亨利六世。一個女人也做不到。儘管大多數人對女性能力的看法與我們今天不同,但反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外形,軍事領導人必須揮舞重劍,而女性的體力平均只有男性的一半。從16世紀中葉開始,隨著火藥和軍團的應用,這種關於王室軍事領導人的觀點已經過時,而君主們不僅僅要是揮舞斧頭的殺手,還要有教養、狡詐。

在此期間,有少數幾位女性成為統治者,但很少有好的結局。阿方索六世的女兒烏拉卡從1109年開始的17年內試圖統治萊昂和卡斯蒂利亞,這是一段非常艱難的統治時期。她的綽號是「魯莽之人」;不幸的是,她受虐待的婚姻導致了該國的公開內戰,她面臨無數的叛亂。她還與一名朝臣有染,並有一名私生子,這有助於證實她作為女性不適合擔此大任。與她同時代的英格蘭亨利一世有22名私生子女的事實並不能成為藉口。

法國北部的兩種主要文化,法蘭克人和維京人都沒有女王統治的歷史;除此之外,根據盎格魯—撒克遜的習俗,前國王的孩子不能自動繼承王位,新的君主由主要領導人在一群被認為值得稱王的貴族中選擇。在徵服者威廉之前的五位國王中,沒有一位是按血統合法繼承的。

亨利一世有許多侄子和外甥,他最喜歡的是布盧瓦的史蒂芬、他姐姐阿德拉的小兒子。史蒂芬還有兩個哥哥,香檳伯爵提奧巴爾德,他也是家族原籍所在地布盧瓦的伯爵;以及長子、可能有精神缺陷的愚笨者威廉,他從未被編年史家認為是國王候選人。史蒂芬被認為既親切又友好,一位作家將他比作「迷人、受歡迎的藍禮」,藍禮同樣有一位繼承權在他之前的哥哥。

事實上,這位新國王有許多令人欽佩的品質,但這讓他不適合奪取王位。根據《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他是「一位溫和、善良、隨和的男人,從不懲罰任何人」,這不是一種恭維,因為他縱容手下的大陸僱傭兵掠奪土地。在粉碎西方的起義後,史蒂芬赦免了其領導人,這在現代人看來似乎是一件溫和、寬容的事,但在12世紀被視為弱點。

在男人們覺得女性統治者只會帶來麻煩的時代,瑪蒂爾達被認為是傲慢的。歷史學家海倫·卡斯託寫道,「這些女王遇到的風險是,她們的權力會被視為敗壞了『良好』女性,帶出了女性天性中不穩定的內心深處那讓人害怕的一切」。古人認為像克呂泰涅斯特拉這樣謀殺了丈夫阿伽門農的女人「內心像男子一樣」,中世紀的人們稱她們為「悍婦」,而今天被稱讚能力出眾的女性在當時反而被害怕和憎恨。

瑪蒂爾達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外國人,她曾是海因裡希五世皇帝的兒童新娘,與其說她是諾曼人,不如說是德意志人。海因裡希五世去世後,她在諾曼精英中間更不受歡迎了, 因為她嫁給了鄰國後裔安茹的若弗魯瓦,諾曼人將這個國家的人視為惡毒的野蠻人,何況若弗魯瓦的年紀只有她一半大。他們接連生了三個兒子,第二次分娩幾乎要了她的命。

儘管史蒂芬作出承諾,但他在亨利一世去世幾天後就奪取了王位, 讓他的弟弟溫切斯特主教亨利為他加冕。戰火一開始燃燒得很慢,但一旦點燃,就於1139年爆發了全面戰爭。那年史蒂芬逮捕了亨利一世統治時期的三位主教和代管教區的牧師;同年,瑪蒂爾達自稱「英格蘭女王」,最後在薩塞克斯的阿倫德爾登陸。當時綁架、搶劫和謀殺案飆升,當地勳爵們藉機到處索要錢財, 全國的地牢裡都關滿了人。《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後來哀嘆「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忍受過這麼多苦難。即使耕種也沒有糧食可收,因為這片土地被這些行徑毀了;人們公然說基督和他的聖徒苟且……我們為自己的罪過遭受了19年的苦」。

私生子不見得要被人視為侏儒

瑪蒂爾達得到了同父異母兄長格洛斯特的羅伯特的幫助,後者是當時最有影響力的私生子之一。羅伯特與父親非常親近,父親去世時他也在場。瑪蒂爾達還得到了父親另一位私生子雷金納德堅定不移的支持。許多現實中的私生子都在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合法子女與私生子女之間的界限並不像後來那樣分明。尤其王室私生子女是有特權的,甚至還擁有特殊的紋章,標有「私生子的記號」,一條從左下方開始的斜帶。

(Sinister 在拉丁語中是「左邊」的意思。它現在的含義來自一個普遍的信念,即左撇子的人受到了「魔鬼的影響」。)

雖然亨利一世的私生子總數可能是個紀 錄,亨利二世也有將近十幾名私生子女,其中包括成為約克大主教的若弗魯瓦·金雀花。

1214年,亨利二世的另一名私生子長劍威廉率領同父異母的兄弟約翰的軍隊執行一次註定要失敗的奪回諾曼第行動。約翰國王有5名私生子女,但很久之後查理二世至少有15名私生子女,當今的26名英國公爵中有5人是查理二世私生子女的直接後代

(查理二世的後代中有黛安娜王妃、卡米拉·帕克—鮑爾斯、幾位首相以及基特·哈林頓和羅絲·萊斯利,他們因飾演瓊恩·雪諾和耶哥蕊特而出名)

。格洛斯特的羅伯特本人至少有4名私生子女。

《權力的遊戲》劇照。

亨利一世的另一名私生女成了布列塔尼公爵夫人和佩爾什伯爵夫人,這些子女甚至可以用來聯姻。「私生子女」儘管是一種冒犯,但並不總是表示蔑視。理查三世以深情的方式提到他「親愛的私生子」,而14世紀60年代最偉大的長槍比武騎士是勃艮第公爵的兒子「勃艮第的偉大私生子」,百年戰爭期間「奧爾良的私生子」也同樣偉大。

教會關於嫡出的規則日益嚴格,部分原因是為了保護那些出生高貴的妻子們,她們希望讓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丈夫的其他子女繼承領地。正如瓊恩·雪諾所知,一名私生子的生活會很殘酷。在維斯特洛,私生子只能被國王合法化,這份獎賞給了雪諾,拉姆斯·波頓也拿到了。在現實中,情婦凱薩琳·斯溫福德為岡特的約翰生的4名私生子女後來被國會合法化成為博福特家族,但此時他們的母親已經與他們的父親結婚;而使他們合法化的法案明確表示他們不能繼承王位。一般而言,由於會遭到妻子家族的強烈反對,私生子女成為合法繼承人的情況非常罕見。

當妻子和情婦的地位混淆時就會出問題。泰溫·蘭尼斯特的父親泰陀斯勳爵喪偶後,不僅給情婦禮物和榮譽,還給了她權力,甚至在處理蘭尼斯特家大事時都會詢問她的意見;很快她就開始掌管蘭尼斯港。這位不知名的女士,一位出身低賤的蠟燭商的女兒, 甚至還戴上了泰溫母親的珠寶。但泰陀斯因心臟病發作去世後,泰溫將她驅逐出凱巖城,並沒收了她的珠寶,然後讓她「像一個普通的妓女一樣」在城市裡裸體遊街。

愛德華三世在妻子埃努的菲莉帕於1369年去世後喪偶,此時他已經讓艾麗斯·佩勒斯成為了自己的情婦,這位女孩被年邁的國王看中時年僅15歲。曾是王后侍女的佩勒斯以貪婪而臭名昭著,她在經濟動蕩時期控制了這位日益衰老的國王。當他愈加年老時,也愈加拜倒在情婦的石榴裙下,為她揮霍了大量現金、珠寶、金色禮服和50座莊園。

《權力的遊戲》劇照。

儘管佩勒斯出生高貴,但編年史家託馬斯·沃爾辛厄姆稱她為「無恥、無禮的妓女」,並宣稱「她並不吸引人,也不美麗,卻以她誘人的聲音彌補了這些缺陷」。沃爾辛厄姆相信 她僱用一名修士兼術士製作了她和愛德華三世的蠟像,並用魔法草藥獲得對他的控制權;對其真實性我們只能猜測,但國王極易受女性魅力影響,這一點更明顯,沒有那麼超自然。她給他生了三個私生子女,在他妻子去世前就生了一個兒子,後來又有了兩個女兒。佩勒斯在1376年垮臺,當時國王年事已高,國會最終以腐敗罪名審判了她, 並將她驅逐,他們發明了一種新方法讓她的一名大臣下臺,這種方法被稱為「彈劾」

(此後該方法在英格蘭被廢止,但仍在美國使用)

愛德華三世的孫子亨利四世在妻子瑪麗·德·博恩生下4個兒子和1個女兒後也喪偶了,她在生最小的孩子菲利帕時去世了。亨利四世娶了第二任妻子,納瓦拉的瓊,但在國王去世後,他的繼承人亨利五世以實施巫術和僱用一名與死者溝通的巫師為名逮捕了繼母,將她關押在利茲城堡。雖然是一名宗教狂熱分子,國王的動機肯定在某種程度上與金錢有關, 畢竟瓊擁有6000英鎊的巨大個人財富。

血龍狂舞

無政府時期的大多數戰鬥都發生在泰晤士河谷——倫敦和西方鄉村之間富饒的大片土地上,戰鬥大多是為了奪取城堡,通常靠秘密行動或詭計,但有時候靠的是純粹的野蠻行徑。

1139年,史蒂芬希望從迪韋齊斯城堡女主人、又一位瑪蒂爾達手中奪取城堡,他俘虜了她的情人索爾茲伯裡的羅傑主教和他們的兒子、前大法官窮困者羅傑;他帶來了拴著鐵鏈的羅傑主教,並在外面架起絞刑架, 威脅要把年輕的羅傑吊死在城牆邊。他在前大法官的脖子上放了一根繩子,將其帶到絞刑架前,見此情景他的母親立即投降了,大喊「我給了他生命,我不能毀了他」。此後羅傑主教一蹶不振,退隱了; 年輕的羅傑離家流亡並傾家蕩產,因此他的綽號「窮困者」得以流傳下來。

還有一次,史蒂芬佔領了什魯斯伯裡城堡,並吊死了駐防的全部93名男子及其指揮官阿努爾夫·德·埃斯丹——但他仍被認為過分仁慈,這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殘酷。

《權力的遊戲》劇照。

史蒂芬還來到馬姆斯伯裡,那裡的城堡由一名僱傭兵隊長羅伯特·菲茨·休伯特控制,「這是一個非常殘忍、而且在邪惡和犯罪方面無人能及的人」。菲茨·休伯特吹噓自己曾經在一個教堂裡生烤80名修道士,並且據馬姆斯伯裡的威廉說,「下次還會這麼做」 ,他還聲稱自己用蜂蜜塗抹囚犯,並讓他們站在正午的太陽下,等著被昆蟲襲擊。不過這一次,菲茨·休伯特聽從了一位親戚的建議,向王室軍隊投降。

後來,菲茨·休伯特襲擊了御馬總管約翰,並試圖逼迫他投降, 但御馬總管反而抓住了他,要求他交出迪韋齊斯城堡,在遭到拒絕後, 就將他絞死了。一些貴族會轉投對手,以討好任何一位即將獲勝的人; 有一位切斯特伯爵雷納夫在戰爭期間轉投了七次。他是格洛斯特的羅伯特的女婿,他的妻子當然又是一位瑪蒂爾達。

1141年,無政府時期的一場主要戰役在林肯打響,當時史蒂芬正在圍攻林肯城堡。然而雷納夫

(當時在瑪蒂爾達那邊)

逃到了切斯特,並向格洛斯特的羅伯特求助,他們一起向東進軍,「帶著大量可怕且讓人無法忍受的威爾斯人」。在戰鬥中,史蒂芬起初用他那「可怕的臂膀」揮舞著一把劍,但在激烈的戰鬥之後,他的武器破損了,有人遞給他一把戰斧。他繼續掙扎著,「像獅子一樣,磨著牙,嘴角像野豬一樣冒著泡」,直到最終因「上帝公正的審判」而被俘;有近500人因試圖過河逃跑而淹死,超過了在實際戰鬥中死亡的人數。

瑪蒂爾達後來釋放了史蒂芬,以交換兄長格洛斯特的羅伯特,從而錯失了贏得戰爭的機會。不久之後,倫敦的領袖們轉而反對她,她被迫逃離這座城市以及憤怒的市民。

如果你認為這會有一個美好結局,你剛才一定聽得不夠仔細。

1140 年,編年史家亨廷登的亨利寫道:「饑荒帶來消瘦,隨後是骨瘦如柴。苟延殘喘的人們,在緩慢腐爛。」

在《冰與火之歌》裡,維斯特洛的平民百姓經常面臨著狂暴軍隊帶來的恐懼,農場被燒、牲畜被殺以及隨之而來的強姦和謀殺,卻無法獲得用來保護貴族的贖金。就像在維斯特洛一樣,無政府時期的英格蘭有一些極其殘忍的貴族,用著名歷史學家 A.L.普爾的話來說,是群「不負責任、毫無紀律的亡命之徒」。

這群人中間就有託馬斯·德·馬勒,本篤會的阿博特·吉伯特稱他為「那一代人裡最邪惡的一個」。他會從修道院偷走修女,折磨男人,將他們從睪丸處吊起來,直到它們被扯掉。他在一次叛亂中親自割斷了30位居民的喉嚨,並將他的城堡變成了「龍窩和盜賊的老巢」。他最終被逐出教會,當地的教堂每周都會誦讀一個針對他的詛咒,但後來他死於床上,給教會留下了一大筆錢。

亨廷登的亨利說,在無政府時期,許多領主將手下的農民關進監獄並使用無法形容的酷刑來勒索金子和銀子……他們的拇指或頭部被吊起,腳上掛著鐵鏈。打結的繩子被纏繞在頭上並扭曲,直至穿透大腦。他們被關進放有寬蛇、蛇和蟾蜍的監獄裡等死。有些被關入酷刑室,也就是一個短而窄且不深的箱子裡,然後尖銳的石頭被放進去擠壓裡面的人,這樣他的四肢都會斷掉。鏈條被「固定在一根橫梁上,而且常常在人的喉嚨和頸部周圍放一條鋒利的鐵桿,使他不能坐、不能躺、也不能朝著任何方向睡覺。」

已知的受害者是一名來自龐蒂弗拉克特的剝皮工人,因為錢受到折磨,然後被關進塞爾比城堡,雙手被鎖鏈拴在背後,腳被固定在木託裡。還有一個小男孩被父親留下作為人質,身子被固定在枷鎖裡。一個女人因為丈夫欠了6英鎊而被扣押為擔保人,而他只能送來9便士,於是那個扣押她的騎士威脅要割掉她的乳房,在冬夜裡用鎖鏈將半裸的她拴在外面。一名受害者的手腳被吊起來,鎖子甲壓在他身上,放到煙燻火上烤,冬天還被投入冰冷的水下。一位名叫馬丁的鄉紳因涉嫌盜竊15馬克而受盡兩名騎士的折磨,於是他從一名女裁縫手中抓住一把剪刀,刺進了自己的心臟。

1147年第二次十字軍東徵的發起讓戰爭有所緩和;兩年後,瑪蒂爾達從牛津逃離,她是靠繩索從一扇敞開的窗戶逃走的,之後又穿越了冰凍的河流,她和四個同伴在雪地裡用白色衣服將自己偽裝起來。她再也沒回到過英格蘭,此時她的大多數支持者都死了,包括兄長羅伯特。然而,她的兒子亨利·菲茨安普萊斯還在繼續戰鬥,1153年,亨利襲擊了馬姆斯伯裡城堡。之前他還試圖襲擊史蒂芬,當時他才十幾歲。

那一年,史蒂芬來到沃靈福德,他的兒子尤斯塔斯也在他身邊,他們並肩作戰。「雖然鬍子還沒怎麼長出來, 但尤斯塔斯已經展現出作為騎士的能力。」但史蒂芬在小規模戰鬥中落馬三次,並對這種折磨感到震驚。他表現出疲態,那一年雙方終於開始談判。史蒂芬和亨利見面,「兩人都痛苦地抱怨手下貴族的不忠」,有人建議史蒂芬繼續當國王,但選定亨利作為他的繼承人。史蒂芬控制了英格蘭大部分地區,而亨利擁有歐洲大陸大部分地區,但盎格魯—諾曼貴族不會接受分治,因此必須達成妥協;從史蒂芬的角度看來,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事實上,那一年亨利病得很重。從史蒂芬的年輕繼承人看來,肯定出現了投降和背叛,無政府時期為馬丁系列小說中最著名的場景之一提供了靈感。

當貴族們向亨利·菲茨安普萊斯請求和平時,臭名昭著的尤斯塔斯劫掠了東安格利亞;他抵達貝裡聖埃德蒙茲的修道院,在對方拒絕了他的勒索後破壞了土地,然後在那裡的飯廳吃飯時窒息而亡。馬丁告訴《娛樂周刊》:「我部分借鑑了英格蘭國王史蒂芬的兒子尤斯塔斯的死……尤斯塔斯在一場盛宴中窒息而死。人們在一千年後仍在爭論:他是窒息死亡,還是中毒?因為除掉尤斯塔斯帶來了和平,結束了英格蘭內戰。」

雖然尤斯塔斯死亡的地點和具體情況仍是個謎,但據《彼得堡編年史》記載:「他是一個惡人,無論走到哪裡,做的壞事都比好事多;他糟踐領地,施加重稅。」或者按照奧蓮娜·提利爾的說法:「他真是個混蛋啊!」

在尤斯塔斯去世的當天,年輕的亨利·菲茨安普萊斯的妻子阿基坦的埃莉諾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一個男孩。局勢無疑變得對瑪蒂爾達有利,而繼承人的死似乎摧毀了史蒂芬的戰鬥意志,當時患上的輕微胃病會在一年之內殺死他,他籤定了正式條約,同意將王位傳給亨利。在經歷了這麼長時間之後,瑪蒂爾達的血脈終於獲勝,金雀花家族將會統治三個多世紀。

至於御馬總管的兒子,五歲的威廉——國王可憐這個無辜的小男孩,無法將對他的威脅付諸實施,而是開始照看他。儘管面臨壓力, 這位君主還是沒有犯下令人震驚的罪行。史蒂芬和威廉那天後來被看到一起假扮騎士,一起大笑。雖然「一位君主如此溫柔的心幾乎和御馬總管約翰的殘忍一樣不值得敬佩」,但史蒂芬幫了這個國家一個大忙。這個男孩將成為一位老人。威廉·馬歇爾曾為三位國王效力, 成為歷史上最著名的騎士,是騎士精神的具體體現,並最終成為英格蘭的攝政王

(以及巴利斯坦·賽爾彌的原型)

。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他還在挽救和確定最著名、最重要的法律協議《大憲章》時起到了首要作用。

上文摘自《歐羅巴的權力遊戲:〈冰與火之歌〉背後的歷史》,由廣東人民出版社授權發布。

作者:【英】埃德·韋斯特

整理:蕭軼

編輯:走走

校對:翟永軍

相關焦點

  • 《權力的遊戲》歷史原型《玫瑰戰爭》出版
    近日,中國畫報出版社推出了輕閱讀、趣歷史 「螢火蟲」書系的第九本:《玫瑰戰爭:英格蘭王權遊戲的終極對決》。十幾位歷史學家及相關領域專家聯手,結合大量珍貴歷史圖片、圖表、關鍵人物分析等,圖文並茂、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玫瑰戰爭期間一環扣一環的王權之爭,賦予諸多關鍵人物更鮮活的歷史形象,帶給讀者一個更廣闊新穎的視角。
  • 《權遊》背後的歷史原型,一場英格蘭王權遊戲的終極對決
    內戰的蘭開斯特家族與約克家族均為英國最令人生畏的國王之一愛德華三世(1327-1377)的後裔,爭權奪利驅使他們同室操戈。 自古以來,帝王之家的權力鬥爭兇險殘暴,弒兄繼位、殺父討伐、奪母為妻、手足相殘……皆是權力鬥爭的必然。
  • 《權力的遊戲》中無垢者軍團存在歷史的原型
    美劇《權力的遊戲》已經終章許久了,不少的權迷們都對此片大呼過癮,奉為無上經典,文史不假個人也這般認為。尤其是,劇中對於龍母所率領的「無垢者軍團」刻畫的非常成功,讓人記憶尤新,無論是在戰鬥力方面還是在忠誠度方面都無可指摘。
  • 《權力的遊戲》中藍禮、百花、小玫瑰的原型都是誰 ?真實的歷史比劇情更殘酷狗血
    《權力的遊戲》人物故事的歷史背景是歐洲的中世紀,更是以英國玫瑰戰爭為主要背景,據說馬丁老爺子家中有一個房間是專門用來放置大量中世紀的歷史書籍。
  • 歐羅巴的權力遊戲:《冰與火之歌》背後的歷史
    馬丁的系列作品《冰與火之歌》和由此改編的HBO 電視劇《權力的遊戲》的粉絲來說,上面這個故事想必非常眼熟,然而這個故事並不發生在維斯特洛,而是發生在真實歷史 中 1461 年的英格蘭王國。那一年的 3 月 29 日,不列顛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戰鬥發生在約克郡(Yorkshire)一處如今被叫做血腥草原(Bloody Meadow)的地方,那裡位於曾經北方舊王國的腹地。
  • 《權力的遊戲》——歐洲歷史的冰與火之歌
    「權力的遊戲」相關內容近幾天更是頻頻登上熱搜,其微博討論量有204萬,閱讀量則高達28.4億。奇幻元素的外殼之下,這部劇最吸引人的正是其史詩般宏大的世界觀構建之下,映射出的歐洲中世紀權力鬥爭。此外,劇中「獅家」、「狼家」家族中的人物也可以在歷史上玫瑰戰爭兩大家族中找到原型。
  • 權力的遊戲背後真實人物對照史
    歐洲十五世紀中期至末期,英格蘭金雀花王朝的兩大分支家族,既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兩支後裔,約克家族和蘭開斯特家族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的繼承權,發起了一場持續近三十年的內戰,被後世稱之為 " 玫瑰戰爭 "。其飾演者彼特 · 丁拉基也憑藉其在 HBO 大劇《權力的遊戲》中精湛的演繹摘得第 67 界艾美獎最佳男配角的榮譽。在《權力的遊戲》裡面,小惡魔雖然身為蘭尼斯特家族的小兒子,卻因為是一個長相醜陋的侏儒,並由於其母親在生育他的時候難產而死,導致了除了他哥哥詹姆以外,其父親泰溫公爵和姐姐瑟曦皇后一直都不怎麼待見他。
  • 《權力的遊戲》背後的歐洲史 解構情色、鐵血、內戰、鬼謀
    時光網特稿 《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第四季已經震撼結局,並打破了《黑道家族》收視紀錄,比第3季增長了32%。這部平均每季投資6000萬美元的劇集不論從收視還是口碑上都已經創造了歷史。而《權力的遊戲》背後又有哪些值得深挖的歷史故事呢?作者喬治·馬丁的靈感從何而來?劇中人物是否借鑑了歷史真實人物?這部劇集像是一塊稜鏡,我們將為大家一一道來它究竟折射出了哪些文化、事件和歷史。
  • 《權力的遊戲》前傳信息曝光:坦格利安內戰「血龍狂舞」將上演
    據外媒報導,可能再也不會有任何一部劇能做到像《權力的遊戲》那樣對文化產生的影響力了。但如果有一部電視劇有機會做到這點的話那可能會是《House of the Dragon(暫譯:龍族)》。考慮到現在全球正在經歷的新冠疫情,許多人可能已經遺忘了HBO在去年秋季確認製作《權力的遊戲》前傳《龍族》的消息。據悉,這部劇由小說原著作者喬治·R.R.·馬丁和Ryan Condal共同創作,第一季將會有十集,這是HBO當時準備公布的全部內容。現在,在這些消息公布近一年時間候,關於該劇製作的首批報導已經在網上傳開。
  • 丹·瓊斯的「中世紀三部曲」,是真實版的《權力的遊戲》
    《金雀花王朝:締造英格蘭的武士國王與王后們》(以下簡稱《金雀花王朝》)曾長期盤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空王冠:玫瑰戰爭與都鐸王朝的崛起》(以下簡稱《空王冠》)被視為真實版的《權力的遊戲》,這兩部比小說更精彩的歷史著作,同屬知名歷史學家丹·瓊斯所著「中世紀三部曲」。這位紅遍英美的「80後」中世紀史學家曾在接受採訪時說:「把歷史寫得枯燥、無聊,是一種『刑事犯罪』。」
  • 歷史上的紅白玫瑰戰爭——英格蘭在舊世紀的最後一戰
    百年戰爭的硝煙剛剛消散,英格蘭的土地上又颳起了內戰的風暴。幾乎所有的大貴族和地主都參加了這場戰鬥。戰爭雙方分別是蘭凱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 兩大家族的族徽分別為白玫瑰和紅玫瑰,因此這場戰爭也被後人稱為玫瑰戰爭。
  • 《權力的遊戲》背景詳解(王國篇)
    眾所周知《權力的遊戲》第八季導航集的女主已經敲定了下來,由出演過《胡佛》、《鳥人》、《午夜兇鈴》等經典作品的好萊塢巨星娜奧米沃茲飾演。同時HBO表示前傳將以群戲為主,並不只有單一的一個女主,關係錯綜複雜,令人十分期待。
  • 爛尾《權遊》背後的歷史原型,太牛逼!
    而Emilia Clarke不愧是表情包界的扛把子,一個表情逗笑全場。今天這篇文章來自《南方人物周刊》,作為一名「冰火」書、劇(已棄)雙修粉、歐洲中世紀史愛好者,本文作者結合馬丁的閱讀書單和其個人創作自述,對《權遊》背後真實的歷史做了一次粗略而謹慎的考證。劇集垮了,但背後的真實歷史依然吸引人;馬丁大叔的原著小說,依然值得等待。
  • 【5.22】「玫瑰戰爭」:《權力的遊戲》背後的真實殘酷歷史
    「黑太子」愛德華驍勇好戰,而他另一大著名故事,就是娶了自己的姑姑為妻——《權力的遊戲》中雪諾與龍媽的感情其實在歷史上屢見不鮮,而劇中那位神武的太子雷加,可能也有來自「黑太子」的靈感。左為英格蘭地圖。右為《權力的遊戲》中的維斯特洛大陸。
  • 西方那些真實歷史橋段比《權力的遊戲》還要黑暗
    真實的歷史——Lancasters家族 vs Yorks家族, 英格蘭, 1455–87玫瑰戰爭中這兩個家族為了英格蘭皇位爭鬥了幾十年。其中最血腥的一場戰鬥發生在約克郡的韋克菲爾德(Wakefield),Yorks家族幾乎全部死亡,其中還包括他們的首領Richard。
  • 還在吐槽權力的遊戲大結局?盤點下它諷刺的人類歷史…
    星系花園·金牛月·歷史美國社交媒體上,已經有上百萬人籤名聲討《權力的遊戲》
  • 玫瑰戰爭:「權力的遊戲」真實版
    我的朋友段宇宏寫了一本書,《血王冠:玫瑰戰爭——王權的暗夜和憲政的前夜,英格蘭大貴族們追逐權力的廝殺遊戲》。本文,就是為了推薦這本書。
  • 《權力遊戲》原型解析——「玫瑰戰爭」
    如果你是美劇迷,一定會知道《權利的遊戲》這部劇。宏觀的場面,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和家族關係。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劇中的「異鬼」雖然不存在,但是這部劇卻有歷史原型可循。龐大的劇情是建立在英國史上的一場著名戰爭,史稱「玫瑰之戰」,劇中的人物也可以找到相對應的真實原型,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英法百年戰爭,真正權力的遊戲
    這段紛繁的歷史對英法兩國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這雖然是部歷史記錄片,可是卻一點都不枯燥,BBC非常懂得大家的心理,真人出演歷史人物配旁白,服、化、道都很用心,BBC啊,你一歷史記錄片,幹嘛拍船戲也那麼用心?!
  • 《權力的遊戲》前傳信息曝光
    本文轉自【cnBeta】;據外媒報導,可能再也不會有任何一部劇能做到像《權力的遊戲》那樣對文化產生的影響力了。但如果有一部電視劇有機會做到這點的話那可能會是《House of the Dragon(暫譯: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