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之後,英格蘭人民本以為一切終於風平浪靜,可誰知,玫瑰戰爭(Wars of the Roses,又譯作「薔薇戰爭」)又再次掀起了英格蘭王朝的腥風血雨。
內戰的蘭開斯特家族與約克家族均為英國最令人生畏的國王之一愛德華三世(1327-1377)的後裔,爭權奪利驅使他們同室操戈。
戰爭從1455年持續至1485年,耗時近30年的時間,最終亨利六世同母異父弟弟的兒子,都鐸家族的亨利·都鐸(1457—1509)一統兩族,將紅玫瑰、白玫瑰這兩個原先對立的符號合併到都鐸王朝的徽章之中,並即位為英格蘭國王,史稱亨利七世。
自古以來,帝王之家的權力鬥爭兇險殘暴,弒兄繼位、殺父討伐、奪母為妻、手足相殘……皆是權力鬥爭的必然。英國王室的朝代更迭,亦是幾經風雨,鮮血與戰爭,死亡與新生不斷讓英格蘭趨向統一。
玫瑰戰爭之前,搖搖欲墜的統治關係引發公共秩序的動蕩,這種統治模式令君主制逐步減弱,王權在風中,必有野心勃勃者虎視眈眈。
為爭權奪利,掠奪是最為原始的佔領,戰爭也是最為直接的討伐,於是就有了英國歷史上幾場著名的戰役。
▲阿金庫爾戰役——百年戰爭中英格蘭獲勝的一場戰役
1337年至1453年間,英格蘭和法國持續了長達百年的戰爭,最終以英格蘭敗北而喪失其幾乎所有法國領地而結束。
這場百年鏖戰結束之際,由蘭開斯特家族統治的英格蘭王朝元氣大傷,加之國內賦稅徭役的不斷加重及舊貴族間互相傾軋、剝削民眾,因此引發了新貴族與城市資產階級對蘭開斯特王朝的不滿,此時的蘭開斯特家族統治已岌岌可危。
▲國王亨利(坐著)及正在爭執不休的約克公爵(左)和薩默塞特公爵
1455年,亨利六世體弱多病且昏庸無能,全然無法執政,約克公爵理查即刻宣布攝政;另一邊蘭開斯特家族依靠西北部大封建貴族的支持,公開反對約克公爵理查,意圖廢除攝政。
繼而,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明爭暗鬥的長期混戰自此開始。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玫瑰戰爭的廝殺令蘭開斯特與約克家族兩敗俱傷,貴族因此消耗殆盡,都鐸家族的亨利趁此統一紅白玫瑰,建立了都鐸王朝,並自封為國王,稱亨利七世。
▲ 亨利七世和約克的伊莉莎白的聯姻統一了兩大敵對家族
本書中,作者主要介紹了玫瑰戰爭中的主要人物——瘋子國王亨利六世、強勢王后安茹的瑪格麗特、造王者沃裡克、飽受爭議的理查三世——以及幾場決定性戰役,如保皇黨和叛軍的聖奧爾本斯戰役、陶頓戰役、圖克斯伯裡戰役以及最後的博斯沃思之戰。
通過人物故事和戰爭描述將這段真實的歷史生動地呈現給讀者,全面地了解英國的這一段歷史,一睹這段歷史上一些珍貴的圖片。
▲ 《根特手稿》(the Ghent Manuscript)中所示的圖克斯伯裡戰役的微型圖
玫瑰戰爭是英國錯綜複雜的歷史之一;這個名字源於兩個家族所選的家徽,蘭開斯特為紅玫瑰和約克為白玫瑰;其實當時並未使用玫瑰戰爭這一名稱;直到16世紀,莎士比亞在其歷史劇《亨利六世》中將紅白玫瑰拔高作為戰爭的開始,玫瑰戰爭才成為這場戰爭的普遍用語。
大熱劇《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的原著《冰與火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也是基於玫瑰戰爭的歷史背景,從中汲取靈感,可見玫瑰戰爭在英國歷史上的地位之高,不僅深深地影響了大文豪莎士比亞的創作,對後世的文學創作也影響深遠。
影視劇中多次展現了玫瑰戰爭的恢弘氣闊,奮力廝殺的兩支軍隊吶喊者宣誓誓死不從,鏡頭在血流成河的壯觀場面、殘酷暴力的鬥爭現場、與柔情浪漫的玫瑰花朵相互切換,諷刺英國王朝的同源殘殺,又展示著人類為生存、利益而戰死的不卑不亢。
▲對立的約克公爵和薩默塞特公爵的支持者採集白玫瑰和紅玫瑰來表示各自的忠誠
作為《玫瑰戰爭:英格蘭王權遊戲的終極對決》的譯者,筆者很榮幸能參與到這次翻譯項目,同時豐富自己的翻譯實踐。
翻譯文史哲類文本時,除了基礎的忠實原文,還應保證語言優美、用詞恰當和文學氣息濃厚,所以筆者在翻譯時多處運用四字格結構,增強文章的文學性,避免翻譯腔,讓中國讀者感覺仿佛在閱讀一本中文著作。
例如,原文: Following an inconclusivearchery duel, the left wing of the Lancastrian army fled the field before thetwo sides made contact.
譯文:一場僵持不下的射箭決鬥之後,蘭開斯特家族的左翼在雙方交戰之前便逃離了戰場。
此例的背景是海哲力摩爾戰役(Hedgeley Moor),約克家族軍隊進軍英格蘭東北部,意圖肅清盤踞於此的蘭開斯特家族軍隊。
「inconclusive」本義指「無最後結果的」,用於表示競賽或衝突時,可引申為「勝負不明」,因此用成語「僵持不下」表示雙方的進攻既不能避讓也無法進展而打破僵局,更能體現戰場上敵我之間的緊張局勢。
除了運用簡潔凝練的四字格之外,筆者還格外注意還原歷史。
《玫瑰戰爭:英格蘭王權遊戲的終極對決》作為一本描寫歷史的著作,其中自然不乏許多歷史事件和人物,而這段歷史所牽扯的戰爭和人物極其錯綜複雜,大大小小的衝突戰役加起來多達數十場,其中牽扯了三個大家族的人員。
因此,在翻譯此書之前,筆者做了大量的譯前準備工作,在網絡上查找了關於玫瑰戰爭的資料,理清各個人物和戰爭之間的關係,避免在翻譯時由於關係複雜而導致誤譯,造成與史實不符,給讀者帶來不必要的困惑。
王佐良先生在翻譯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的隨筆《論讀書》(Of Studies)中,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即「讀史使人明智」。
的確,歷史讀物不僅讓我們了解古今中外曾經發生的事,增廣見識,還讓我們學會用過去的經驗規避一些不必要的過失。
正如《玫瑰戰爭:英格蘭王權遊戲的終極對決》讓讀者了解到戰爭的殘酷和權利的誘惑,我們才會進行反思,珍惜和平的生活,堅守初心。
張順生 張媛媛 朱莉園 /文
《玫瑰戰爭:英格蘭王權遊戲的終極對決》
[英] 菲莉帕·格裡夫頓 編著
定價:68.00
中國畫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