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邑:「新農人」領跑「種好地」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新冠肺炎疫情擾亂了以往的生產節奏,但危中尋機,山東臨邑德平鎮的種糧大戶魏德東有了一個新身份——山東德州富益民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

魏德東是臨邑縣遠近聞名的「糧王」,從2008年開始經營承包土地,周邊村民都以託管或半託管的方式,把土地交給他打理。隨著國家這幾年越來越重視農業社會化服務,把「幫忙式」的託管、半託管服務,變為正規運營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公司,讓更多的農民享受集約化經營帶來的好處,成為魏德東的心願。這次疫情,為他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提供了一個契機。目前,魏德東的公司有7臺植保無人機、23臺噴藥機、25臺聯合收割機,同時還在不斷補充農資儲備,正在給4萬畝耕地提供種植管理服務。

在臨邑,像魏德東這樣的「新農人」越來越多。興隆鎮興隆社區中興家庭農場的農場主範忠星從2013年3月開始承包農田,2014年領辦創辦了中興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規模種植、經營苗屯、興隆、東馬、東高、劉漢章、段坊村流轉出的近3000畝耕地,發展了糧食、蔬菜、果樹、苗圃等種植業,在自己年創收過百萬元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農戶增收。目前,中興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有收、種、耕等機械40多臺套,在完成家庭農場收割的同時,還為該鎮9.1萬畝耕地提供廉價、優質、高效的生產服務。

臨邑縣在農業補貼、資金獎補、項目建設、金融服務、農業保險等方面不斷加大扶持力度,積極引導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專業人才、科技人才下鄉,大力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真正解決了「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等問題。臨邑縣苗甫庵村黨支部按照「入社自願、退社自由、持股入社、到期分紅」的原則,領辦創辦華輝種植合作社,將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實行規模化、機械化經營,把農民從土地裡解放出來,從事其他行業增加收入。該合作社已入股土地1360畝,全部實現了統一供種、耕作、施肥、澆水、病蟲害防治、收割、儲存、銷售的「八統一」,真正達到了全程機械化。截至2019年底,臨邑縣已有家庭農場329家,其中有省級「放心農場」6家,有合作社1320個,其中國家級7個,省級13個,提供社會化服務的合作社有133個,種植服務面積已達30餘萬畝。

為吸引更多人才回鄉服務,臨邑縣制定出臺農技人員合理取酬政策,鼓勵支持鄉鎮企事業單位農技人員到基層開展服務活動;充分利用職業學校等優質平臺,合理設置課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以鄉情鄉愁為紐帶,研究出臺相關政策,吸引從農村走出去的大中專畢業生、退休幹部返鄉創業;搭建引才聚才平臺載體,通過建設科技小院、大學生實踐基地等,吸引高端人才到基層服務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王金虎 通訊員 任清松)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紅馬甲」助力山東臨邑鄉村旅遊振興
    原標題:「紅馬甲」助力山東臨邑鄉村旅遊振興   隨著鄉村振興
  • 臨邑概況
    ●縱觀臨邑——居福地   說到臨邑,有人可能很陌生,但是對於扒雞之鄉、中國太陽城,素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的德州,大家應該耳熟能詳,對「泉城」濟南,更是婦孺皆知。臨邑就隸屬德州市,西距德州50公裡,南距濟南40公裡,北距北京300公裡、天津200公裡,東距濱州碼頭100公裡、青島碼頭300公裡,地處環渤海經濟圈、黃河三角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三大國家區域戰略和山東省省會(濟南)城市經濟圈和山東省西部隆起帶疊加交匯區域,並處於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緊密圈層和北部產業轉移承接協作區。
  • 山東藝術學院知名校友劉曦林先生藝術館落戶臨邑
    劉曦林藝術館開館儀式現場9月24日,我校特邀教授、研究生導師、知名校友劉曦林先生藝術館在山東臨邑縣落成並舉行開館儀式。山東藝術學院院長王力克出席儀式,並代表學校與臨邑縣人民政府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我校山東藝專時期的老校友20餘人和全國文化界、書畫界知名代表出席開館儀式並參觀藝術館。院長王力克與臨邑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旗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館儀式上,臨邑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旗,王力克代表雙方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臨邑紅壇寺「森林氧吧」槐林成蔭 吸引遊客前來「深呼吸」
    9月7日下午,「聚焦新舊動能轉換——首屆全國新聞媒體臨邑行」採訪團一行來到臨邑縣紅壇寺省級森林公園,漫步高大的槐林中,感受綠色原生態,享受天然氧吧,清新的空氣讓人流連忘返。  臨邑縣紅壇寺省級森林公園位於林子鎮境內,距縣城9公裡,距省城60公裡,離德州50公裡,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森林公園是一處集觀光、旅遊、餐飲、娛樂、商貿、農業綜合開發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態農業開發園區。
  • 一場不同凡響的畫展——《抒寫來禽》:吳澤浩畫邢侗書畫展臨邑巡禮
    《抒寫來禽》吳澤浩畫邢侗書畫展,日前已在臨邑成功舉辦,別開生面的開幕式,沒有多人聚集,而採取特意壓縮開幕規模,觀眾以多種形式線下和線上多媒體分步觀展。畫展線上的有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截至發稿,畫展報導瀏覽閱讀量已超過10萬人次)、大眾網、文旅中國,聯合網,以及搜狐、騰訊、新浪、今日頭條等各大網,以及臨邑政府各網站(臨邑縣文旅局做了特別線上同步展)。
  • 多主題打卡多區域助推 臨邑旅遊「火」了
    「這一年來,臨邑的變化太大了!多了好幾個景點,一個景點一個主題,一天的時間都體驗不完。」來自濟南商河的遊客李先生時隔一年再次來到臨邑,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連連發出感嘆。生態主題:自然資源變成了資產五月,正值槐花盛開。走進臨邑縣紅壇寺森林公園,一股淡淡的而又含有絲絲甘甜的清香,隨風而來,沁入心脾。
  • 山東:一位80後桃農的酸甜苦辣
    宋丙武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直發愁,「那幾年地也開了不少,可就是賣不上好價。」眼瞅著倆孩子一天天地長大了,溫飽問題解決了還有上學的問題呢!1997年宋丙武一咬牙,把山後種著小200棵慄子樹的2畝地都刨了,全部換成了桃樹。此時宋家的桃樹七七八八達到了10餘畝。
  • 大美臨邑歡迎天下客,臨邑縣休閒生態旅遊
    臨邑西周時屬齊地,春秋分邑,名犁邱邑,秦朝時設漯陰縣,南朝時改為臨邑縣,是東漢辭賦家禰衡、唐代大詩人孟郊、明代書法家邢侗的故鄉。因城區地圖形似臥牛,故有「臥牛城」、「犁城」的別稱。臨邑是中國書法之鄉,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環境優美縣城,山東省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園林城市。近年來,臨邑縣委、縣政府堅持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抓手,強力推進一產轉型,二產做強,三產突破。
  • 這就是山東|特色小鎮、精品民宿,山東各地走出農旅融合新路徑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31日訊(記者 王浩然 盧偉霞 韓蓓蓓 謝雯嘉)以農助旅、以旅興農,近年來,山東省創建農家樂、打造鄉村旅遊、發展特色鄉村民宿,農旅行業相融合,積極探索構建「農業+旅遊」經營銷售模式。
  • 《超級新農人》為農業「牛人」搭臺展絕技
    正於每周日晚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農業農村頻道黃金檔播出的《超級新農人》,是全國首檔大型「新農技能」挑戰節目。節目在全國農業現代化比較發達的城市,通過特別設置的新農推薦人和發掘人的幫助,走到田間地頭,尋找身懷絕技的農業「牛人」們,為觀眾進行農業技術的風採展示和技能挑戰。
  • 這股來自山東的神秘力量,讓1億中國人慾罷不能
    在山東,沒有兩米高,還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根蔥。進擊的山東,正在靠神奇的大蔥徵服世界。01、山東的蔥不叫蔥,叫樹「不吃大蔥,就不是山東人!」電視劇《大宅門》裡,白景琦如是說。爺們兒一手蔥一手餅,再加一碗炒好的黃豆醬,嘖嘖,那滋味兒。
  • 《超級新農人》向觀眾呈現不同的農業、農村、農人
    其在全國選取農業現代化比較發達的城市,通過節目中特別設置的新農推薦人和發掘人的幫助,走到田間地頭,尋找著那些身懷絕技的農業「牛人」們,為觀眾進行農業技術的風採展示和技能挑戰。  節目中的新農人們有著不同的背景,其中不乏歸國留學生、城市青年或進城求學再回鄉的高學歷人士,有經營相關工業商業的成功者,也有進城務工、在外參軍轉業回鄉的青年。
  • AI對陣頂尖農人 誰能種出更多草莓?
    「新農人」不局限於年齡但要願意接納新事物、注重創新在田間調研的過程中,李道亮看到,傳統農人最大的優點仍然是吃苦耐勞,但受制於小學為主的文化水平,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稍弱。孫鬱晴不想被困在這樣的「刻板印象」裡,她將自己和母親都算作「新農人」的一分子,在她看來,這個概念指的是新一代有文化、有知識、願意投身農業的人,而不局限於年齡,即使不是年輕一代,只要願意接納新事物,注重創新,都可以稱為新農人。
  • 四川「新農人」返鄉書寫「興農」故事
    【小康中國】四川「新農人」返鄉書寫「興農」故事  【現場】「夕陽的餘暉經過希望的田野,向南的候鳥待遇嫋嫋的炊煙……」  【解說】7月中旬,在四川德陽高槐村的「田野秀場」,伴隨著吉他琴弦撥動,「民謠小院」樂隊歌聲中描繪出一幅鄉村畫卷。  【解說】「85後」音樂人張小黑是「民謠小院」樂隊成員之一。
  • 山東臨邑將迎來一條新高鐵,全線126公裡,途徑縣鎮名單
    不得不說這份感情好浪漫。藍俏俏自己也沒有想到居然會是這樣的結果。讓他們明白了在之後的比賽中不能太掉以輕心!。微粒貸特點1、無抵押和擔保。歧義是一種陰謀。配以簡約的設計風格。  計劃年內開通濰坊至萊西鐵路,全線126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濟南至煙威地區列車運行時間將大幅縮短;掛到進n擋。但其在動力輸出上卻是一點也不輸思域。你去哪。即使你們沒有面對面地認識。時不時有小孩子上躥下跳。
  • 【權威發布】山東現代海洋牧場建設領跑全國
    【權威發布】山東現代海洋牧場建設領跑全國 2020-08-11 2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工作動態】臨邑法院公開審理楊某巖等十五人涉非法組織、領導...
    【工作動態】臨邑法院公開審理楊某巖等十五人涉非法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案件 2020-09-24 1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訪臨邑非遺「一勾勾」:老腔新韻 藝人年齡均60以上
    上世紀60年代初,兩路隊伍合併到了臨邑,因此臨邑的「一勾勾」是全國唯一的。         「德州地區的各個縣甚至鄉鎮都演遍了,山東地區的各個市以及河北的滄州、衡水等地也都演遍了。1964年,1965年是劇團鼎盛時期。1964年,一勾勾劇團作為德州唯一一個劇團代表德州地區參加省地方戲曲會演;1965年,劇團到濰坊演出,本來預計演兩場,結果演完第一場後當地強烈要求加演,最後演了7場,場場爆滿。」
  • 從「新農人」到「興農人」 四川返鄉青年書寫鄉村振興新故事
    (中國減貧故事)從「新農人」到「興農人」 四川返鄉青年書寫鄉村振興新故事中新社德陽7月20日電 題:從「新農人」到「興農人」 四川返鄉青年書寫鄉村振興新故事作者 陳選斌 張浪「夕陽的餘暉經過希望的田野,向南的候鳥待遇嫋嫋的炊煙……」7月中旬,在四川德陽高槐村的
  • 倪雪瑩:新浪微博助力新農人操盤手
    第一個故事,我們微博上有很多的新農人,胡雪鶯姐姐分享說好的新農人其實是要做一個很好的碼農,你要懂得在網絡上推銷自己。我們首先給大家分享的第一個故事,這是廣西的新農人甘小燕,使用新媒體跟網際網路的經驗。她首次接觸到微博,當時她發了一條微博,關於推銷自己的火龍果面,它其實是有一定的網絡傳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