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0日下午,「2020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發展論壇暨2020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年度盛典」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湖南大廈召開。
品牌離不開社交平臺的宣傳助力和流量轉化,微博三農主編倪雪瑩就此發表演講。
以下是演講全文(根據錄音整理)
先給大家分享三個故事,比較代表性的,關於農業品牌的創造性。
第一個故事,我們微博上有很多的新農人,胡雪鶯姐姐分享說好的新農人其實是要做一個很好的碼農,你要懂得在網絡上推銷自己。我們首先給大家分享的第一個故事,這是廣西的新農人甘小燕,使用新媒體跟網際網路的經驗。她首次接觸到微博,當時她發了一條微博,關於推銷自己的火龍果面,它其實是有一定的網絡傳播性。之後她的這條微博就被當地一個主要的生產商和供銷商注意到了,當年全部賣出去了,賣了20噸,完成了當年銷售額的2/3。
第二個,這其實是一個初級農產品,但還是沒有品牌農業包裝的概念。第二個新農人叫做山藥女神,非常活躍,他其實是河南文縣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她一直想推銷溫縣山藥。他決定創造自己的品牌,叫做山藥女神,主推的是河南的溫縣山藥,做成山藥粉、山藥顆粒,延伸出了山藥麻花,把初級農產品打造成自己的優勢,進行深加工,做一些進階式的IP推廣。
第三個,尉犁主推羊肉。他當時推出的概念,推廣自己新疆尉犁的羊肉,說的是當地的蘿蔔羊,所有人進入到新媒體體系裡面,用尉犁羊帶火了其他的農產品,比如尉犁的綿薄,尉犁的紅枸杞,新疆的囊。通過整個區域品牌的推廣。
對於一些農業品牌打造的時候,帶來關注,讓大家注意到這個農業品牌,持續打造品牌,可能就需要你不斷地強化、加深,甚至做一些深加工。之後我們可能要結合當地的產業發展,做一些內動的驅使,不斷增強當地的生產力。
微博基於這個,立足整個新浪,因為它本身是媒體屬性比較強的網際網路平臺,我們立足於平臺的優勢,凝聚各方的力量,主要用來做助農的相關實踐。因為在微博上,從2018年投入了20億的流量資源,推動了一縣一品,當地新農人培訓,集結了700位的明星大V進行農產品的助力活動,我們甚至做一些蘋果節、大米節等品牌活動,去推廣當地的區域農業品牌,聯合當地的政府,發起一些相關的扶貧助農活動。
通過這樣一個優勢,連接社會各界的資源,讓大家認識到更多的農產品品牌,讓大家知道更多的縣域優秀品牌是值得大家關注的。
我們主要通過幾個方面。
第一個宣傳這個區域的品牌文化,要進行深度的挖掘,在這個基礎上,聯合微博上的大V、政府、媒體、新農人以及各行各業的社會資源去推動這個價值背後的宣傳和推廣,從而產生一些助力農品上行,幫忙對接產銷和產業升級規劃相關的工作。
圍繞著區域打造一縣一品的要求,微博主要發揮記錄器、連接器和放大器的作用,推出了四大計劃:微博媒體扶貧鄉村振興聯盟、原產地採訪計劃等,圍繞著微博上所有的資源連接他們之後,助力當地的農產品推廣以及新農人培訓。
媒體扶貧&鄉村振興聯盟,這是在國務院扶貧辦還有人民日報等央媒,部委級單位和央媒的支持下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包括當時有助農活動還有西藏的南木林土豆,…正好黃軒他是對口支持南部定縣的,72小時拯救南木林土豆的話題。很多大V明星和政府機關去轉發及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了解南木林縣當地有哪些農品,更多關注到西藏農品的轉化,更多是通過實事類相關事件策劃。
微博上有60個領域,我們充分發揮這個平臺的優勢,把這些大V的資源吸納進來,讓大家助力整個農業品牌的推廣,從2018年底開始,現在整個微博已經有覆蓋了15個領域,有450個各領域的大V加入到這裡面來,參與了各種各樣的線下活動,去推廣當地的農品。
主要分為幾種,第一種明星助力形式,邀請當地比較知名的明星,比如說景甜是陝西人,推廣陝西宜川紅蘋果的時候,就邀請景甜來發一些相關的信息,為當地助力。
還有專家型的大V,對於縣域品牌的推廣,還有農品上行,發揮他資源優勢,通過一些當地的夜話形式,或者召開當地的經濟論壇,讓大家更多的目光關注到縣域經濟的發展。
第三個屬於傳播型的大V,C端用戶普及比較廣,可能他傳播優勢是比較好的,他自己發一條微博,相當於當地小型媒體發的內容,我們可能會邀請他參加一些相關的助農活動,蘋果節、大米節等,他為當地的農品代言,將更多人們的目光去聚集到當地農品。
第三可能是帶貨型大V,針對現在微博上活躍的大V,比如說李子柒,還有其他日食記,軟性植入一些區域農品品牌,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日食記,推廣的就是山西的玉露香梨。…,正好是秋天,大家天氣比較燥,結合這個做了一個香梨膏,在視頻當中植入了玉露鄉。
還有李子柒推廣雷波土雞蛋,結合當地的生態還有比較好的傳播點,結合李子柒推廣這個,視頻的播放量當天達到了4300萬,持續推廣這個東西,讓李子柒參與進來。
第三關於尉犁的羊肉,找到微博的美食博主,香噴噴的小烤雞。…,通過這種C端網友的參與,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尉犁羊肉的味道,它自己一個獨特的特點。
我們剛才講了微博扶貧聯盟,接下來講的是百縣千紅新農人,你要教會他傳播的技巧,我們發起了這個百縣千紅新農人活動,把新農人作為當地農品品牌的操盤手,讓他們推動當地農品品牌的推廣也好,或者一個實踐也好,農村的人才或者農村的勞動力較城市來講是缺失的狀態,我們在實踐過程當中,你想傳播規劃很好,設計方案很好,當地在落實過程當中,或者他自己在做實際推廣的時候,其實是很有困難的,沒有人承接這個工作,去幫他真正落實電商也好,或者一些新媒體的宣傳,甚至小到一個微博怎麼發,其實這都是需要一個真正有力量的年輕人來承擔這個事情的,所以我們就推出了電商扶貧青年先行的感覺。一共進行了兩季,從2018年到2019年,去了16個省43個縣,去到當地,把當地的新農人或者一些返鄉創業大學生對他們進行相關的培訓,主要告訴他們一些新媒體傳播的技巧,以及電商的常識,甚至對於品控的把握,還有遇到的誤區,把這些內容給他們做一些科普。這些專家都是來自於商業部和農業部的專家,和電商講師,對他們進行相關的培訓。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就是我們當時做的兩季活動,第一季主要做的是專業培訓,以線下活動培訓為主。第二季,因為我們有了第一季培訓的基礎,可能更多想讓新農人更多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把理論的經驗變成實際的挑戰,把整個的活動升級,做了一場新農人Vlog大賽,目的是推廣當地的農品,助力當地縣域品牌的打造。同時,邀請了明星和大V進行指導,做一些PK相關的活動,整個這個活動一共收到了1000多份的農品。最重要的是幫廣西天同先(諧音)的芒果七天賣出去300多噸
在一系列升級基礎之上,最重要的是打造原產地探訪計劃,塑造的是品牌農業,培養內驅的生產力。主要形式聯合微博上的大V,去到農品的原產地,通過Vlog形式或者圖文形式,去記錄這個農產品產生的過程,以及整個渠道上行的實際情況。讓大家更多能夠了解整個農品的生產情況以及宣傳當地農品的品牌。它走的主要是挖掘品牌內涵、推廣特色農業的感覺。
2019年這個活動正式啟動,截止到現在已經走過了13個省、22個縣。我們給大家分享的就是尉犁縣,因為去年11月左右,正好是新疆的胡楊林最美的時候,邀請了10位大位進行原產地探訪,通過五個規模,一些記錄、推廣做了尉犁禮包,…,進行了當地新農人培訓。
一段視頻帶大家了解一下豐收的尉犁原產地探訪計劃,通過大V的線下探訪,帶動當地農產品的銷售和整個品牌的推廣。
微博在做三農助農和鄉村振興的時候,其實我們整個思路就是這樣的,集宣傳智庫和整個帶貨三位一體的,因為我們覺得帶來關注,做好宣傳的基礎,才能讓大家更好地注意你的農品品牌。怎麼利用好農品品牌推廣,真正區別於其他的農品,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呢?這可能需要專家智庫的建議。發揮微博扶貧團的力量,…,來利用微博上的電商大V、帶貨大V也好,真正去實現產量上的升級,真正去賣一些貨。
主要圍繞這四個,我給大家分享一下,做鄉村振興也好,或者打造區域農品品牌也好,更多需要做到這四點,一是帶來關注。第二個你真的要精深持續打造自己的品牌,打造品牌其實是我們一直在說的,但這個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默默耕耘你自己的帳號,甚至持續發出自己相關的信息,讓大家更多地注意到你。
第三個通過打造品牌,助力當地產業的發展,甚至能改變當地其他的一些農品,帶動其他農品被大家注意。
通過以上三個方法能真正培養自己內驅的生產力,結合當地新農人的操盤手,能更好地推廣自己當地的農品,助力鄉村振興工作,謝謝大家!我的分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