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級手遊《王者榮耀》中,有一個遊戲角色叫做魯班七號,遊戲背景介紹中,它是另一個角色魯班大師的機關造物。
雖然魯班七號只是遊戲中虛構的角色,但「魯班」卻真的確有其人,他是我國古代工匠業的鼻祖。在民間傳說中,如鑽、刨子、鏟子、曲尺、墨斗這些工具,都是他發明的。
據說,他還曾經將自己多年的經驗總結成一本叫做《魯班書》的奇書。不過有些奇怪的是,這本書還有這一個邪門的名字,叫做《缺一門》!
所謂「缺一門」,是指想要學習《魯班書》內容的人「鰥、寡、孤、獨、殘」必居其一。在這其中,「殘」很好理解,是指自身殘疾,而其他四項就更嚴重了,《禮記》曰:「少而無父者謂之孤,老而無子者謂之獨,老而無妻者謂之鰥,老而無夫者謂之寡。」也就是說,學習《魯班書》的人,不是親人早逝,就是自身殘疾。
這種入門條件,也太慘了點。是不是有點像金庸先生小說裡面《闢邪劍譜》和《葵花寶典》的修煉條件呢?有人看到這可能就覺得奇怪了,一本木匠書,想學一下怎麼就那麼難呢?
按照民間流傳的說法,這種限制還是魯班自己給加上的。魯班其實並不姓魯,他原名公輸般,只不過因為他在魯國居住,「般」又與「班」同音,才有了「魯班」這個名字。在魯國時,他被國君徵辟,需要前往國都。
但他剛剛結婚不久,妻子又懷有身孕,為了緩解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之情,他打造了一架可以在空中飛翔千裡的木鳶,利用這隻木鳶,他經常能夠與自己的妻子見面。
他的妻子對這只可以在天空飛翔的木鳶非常好奇,於是趁魯班不注意,偷偷坐上了這隻木鳶飛了起來。但不幸的是,飛翔起來的木鳶速度奇快,並不好操控。結果,她受到驚嚇後腹中劇痛,即將分娩。而這隻木鳶被鮮血沾染後失去了動力從空中墜下,魯班的妻子和她腹中孩子雙雙殞命。
親眼看到自己懷孕妻子墜亡的魯班悲痛不已,認為如果不是自己要製造木鳶,自己的妻子就不會橫死。這種歉疚和後悔逐漸變成了憤怒,最後他遷怒於所有木匠木匠,詛咒他們若是學習《魯班書》,就會和自己一樣感受到失去親人的痛苦。這就是《缺一門》的由來。
那麼,魯班書究竟講了些什麼內容呢?
在正史裡面,我們找不到有關《魯班書》內容的記錄,而一些傳說雖然有不少與《魯班書》有關的故事,但這些故事彼此矛盾,內容也難以取信於人。
舉一個最直觀的例子:雖然《魯班書》的傳聞在坊間傳播廣泛,不少內容聽起來煞有介事,但光是《魯班書》究竟有幾部分,都存在不小的爭議。
大多數故事裡記載,《魯班書》一共分為上中下三冊,而另外一些傳說中,則稱《魯班書》分為陰陽兩冊。
不過無論是哪種說法,第一冊都是《魯班書》裡面看起來最正常的一部分,它記載的內容所有木匠都可以學習。比如木頭的特殊擺放方式,像「開門尺碼」、「魯班真尺」、「立造架碼法」聽起來都很像木工技法的內容。
但即使是這樣,陽冊裡還是有不少和風水堪輿有關的法門,像「定財門一宗」、「喜開財門」之類的,都屬於此類。
而上冊或者說陽冊以外,剩下的兩冊《魯班書》的內容,就開始變得詭異莫測了,光是那些目錄的名字就夠唬人的,比如「九龍化骨水」、「奪取生魂法」、「先死老母法」,一個賽一個的莫名其妙。
當然了,奇怪的還不止這些名字,和上冊部分還可以通過圖解的方式理解內容含義的情況不同,剩下的這些內容大多數只有術法名稱和符咒念法、手勢。
如果不去看這本書的名字,讀者若是看到這些第一反應絕不會相信它是木工書籍,而是會將它歸類到茅山道術之類的道門秘傳中去。
還別說,這可能才是事情的真相。
有不少學者認為,魯班可能只是一名傑出的木匠,而非鏟子、曲尺、墨斗這些工具的真正發明者,只不過人們把普通工匠們的種種發明安在了魯班的身上,將他神化,這才有了工匠之神魯班的故事。
而《魯班書》的傳說也是同理,或許魯班真的曾經寫過一本以工匠技藝為主的經驗之書,但在流傳的過程中,這本書的內容被人們不斷的增加。
古代的木匠們,因為地位低下,經常受到別人的欺辱和壓迫,就像前些年農民工遭遇欠薪一樣,他們也經常被自己的僱主拖欠血汗錢。不得已之下,他們將這本書逐漸神秘化,給人們留下木匠們不好惹的印象和震懾感。這也是為什麼在《魯班書》的中冊和下冊中,出現大量與整人、咒人有關的惡毒術法的原因。
這些術法鬼祟非常,和外道法術中的茆山法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也正是因為如此,被木匠們集體魔改的《魯班書》才有了鰥、寡、孤、獨、殘必佔其一的說法。
這與許多道士類小說中修行人註定「五弊三缺」(五弊即「鰥、寡、孤、獨、殘。三缺為「財,命,權」三缺)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