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之美】墨斗,魯班的化身

2021-02-19 機械美學

↑↑允執厥中 (墨斗) -臺北總統府禮賓司饋贈外賓的禮品,臺灣呂世仁交趾陶工坊製作。代表「正直、新中間路線」。寓意」做人要正直,不偏不倚」;「做人留一線,另日好相看」。

古語云:曲尺能成方圓器,直線調就棟梁材。意指木要成器,猶如人要成材,都必須遵循嚴格的規範。而木要就直,成棟梁之材,繩之以墨的墨斗,,傳說是魯班or魯班他娘發明的,主要用途是確定兩點間的直線,曾是傳統木工和建築行業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我們常說的準繩,本意是測定物體平直的器具。準,是測平面的水準器;而繩,就是量直度的墨線。墨斗就是用來畫直線畫準繩的,是古人營建時最重要的工具。


墨斗,又稱線墨,班母(因為有傳說它是魯班的母親發明的),日本人叫它墨壷、墨坪,英語有時候叫它ink pot,Chalk Line(粉筆線),專業稱呼sumitsubo則來自日語 。早期中國和西方的交流大多通過日本,所以很多中文現代詞彙來自日語(就這個問題,機械君在79期講戰車橋的時候跑題探討過。自己都忘了是哪期,翻了半天),很多中國發明的東西,英文名也是來自日語。

墨斗的發明,在東方應該是魯班,但在古埃及也有考證到類似的工具。群居產生智慧,各民族都會想辦法提高生產效率,所以很多發明的源頭都有多個。

↓↓日本一個建築事務所內擺放的墨斗↓↓

↓↓小時候見過的墨斗差不多這樣:高富帥和矮挫醜的鮮活對比↓↓


↓↓早期上海產的墨斗↓↓

↓↓最簡易的墨斗就一線輪,還以為是放風箏用的↓↓

墨斗的組成和原理

墨斗的結構和組成其實很簡單:

墨倉:墨斗前端的那個圓鬥,早期是用竹木做成的,前後有一小孔,墨線從中穿過,墨倉內填有蠶絲,棉花、海綿之類的蓄墨的材料,倒入墨汁後可以短時保存。實際上除了墨汁,也有人用類似硃砂的粉末狀物。

線輪:一個手搖轉動的輪,用來纏墨線,也是墨斗可以算機械的一部分。墨線由木輪經墨倉細孔牽出,固定於一端,像彈琴弦一樣將木線提起彈在要劃線的地方,用後轉動線輪將墨線纏回,因而古代又稱墨斗為「線墨」。

墨線及線錐:蠶絲或棉線做成的細線,經過墨倉時可以吸收並保留一定數量的墨汁。墨線的末端有一個鐵或銅製作的尖錐,可以插在木頭表面來固定墨線的一端,也可以當鉛錘使用(木工把它叫做吊線)。


墨籤:用竹片做成的畫筆,下端被細心劈成掃帚狀;被稱作是毛筆出現之前最早的蘸水筆。彈直線時用它壓線(使墨線濡墨),畫短直線或記號時當筆使用。

↓↓墨斗的製作。後半截是幻燈(3分30秒)↓↓

墨斗的用途,百度說了半天,其實就一個:畫長直線。而使用方法也很簡單,將濡墨後的墨線一端固定,拉出染色的墨線,牽直拉緊在需要的位置,再垂直提起中段,輕輕一松,就彈出一根直線了。

崇尚儀式感的日本人,喝茶能喝出個茶道,下棋下出個棋道,還有花道書道、黑道劍道、柔道空手道、武士道櫻木花道。。。用起墨斗來,也頗有道法。

↓↓日本老匠人演示墨斗的使用方法(2分25秒)↓↓

======彈啊彈,彈走魚尾紋的分割線======

墨斗的形態

墨斗造型各式各樣,工藝參差,裝飾各異,墨倉有桃形、魚形、龍形等,既是自娛,也是木工手藝的炫耀——身為一個有追求的工匠,吃飯的傢伙怎能粗鄙隨便?

臺灣文化大學建築系有一位李乾朗教授,是臺灣傳統建築研究者,古蹟修護研究者,也是臺灣首位以通俗手法描繪古蹟的畫家。他對墨斗頗有研究,收藏了不少稀罕版本,也對各地的墨斗形態有專業的總結,曾經舉辦過專門的展覽。

↓↓李乾朗教授繪製的四川型墨斗↓↓


↓↓江南型↓↓

↓↓臺灣型↓↓

↓↓日本人最喜龜鶴,也是他們的墨斗最常見雕花↓↓

↓↓木工的工具都有如此匠心↓↓


↓↓黑檀木墨斗↓↓

↓↓除了烏龜還有龍、虎、鯉魚等吉祥獸↓↓

↓↓唐獅子↓↓

↓↓充分體現精湛手藝的迷你墨斗↓↓

↓↓形態各異的墨斗↓↓

↓↓牛角製成的墨斗↓↓

↓↓日本儀式用墨斗↓↓

↓↓日本竹中工務店藏中國墨斗↓↓

↓↓泰國墨斗↓↓

↓↓不看不知道,小小墨斗居然有這麼多花樣↓↓

↓↓日本最大的木雕墨斗,估計只能裝飾用↓↓

現代墨斗

由於傳統木工墨難以量產,沉重、攜帶不便、易幹易打翻汙損衣物等等各種問題,後來又出現了酷似捲尺的自動卷線墨斗,外觀現代輕巧,全封閉的墨盒很乾淨,但最後還是要用手來彈那麼一下。

直到在20世紀90年代後,雷射水平儀廣泛應用於建築行業,傳統墨斗的使用大幅削減,匠人的手指也再不用沾墨水了,墨水都在腦子裡啦。。。

↓↓現代的自動卷線墨斗↓↓


墨斗文化

民間傳說魯班最初發明的墨斗,要分開木頭取用木板或木方條,只要用線一彈,木頭就直接開了,又快又省力。可他有個不講究的懶徒弟,因墨斗壺裡的墨水用幹了,附近沒有水補充,又不願走遠去取水,偷偷地往墨斗壺裡撒了一泡尿,褻瀆了神明,墨線就再也劃不開木頭了,懲罰完懶徒弟,魯班又發明了木鋸,但鋸木頭得多花費了不少氣力。老木匠師傅以此告誡徒弟們:凡事要勤勉、虔誠,不要偷懶取巧,否則學不成本領。

墨斗是魯班流傳下來的,一定程度代表了木匠的祖師爺。木匠們見鬥如見師尊,加上幹活時所有直線、鋸板和鋸方條等,一刻離不開墨斗,所以對其格外愛惜。

正因為是墨斗是魯班的化身,依靠傳統手工作業的民間對它敬若神明。木匠行業祭祀會用它來做禮器,例如老家蓋房子上梁時要拜墨斗。許多百姓家庭還將它們作為趕患驅災的神器,女人生小孩、坐月子或家人生病時,會將墨斗放在枕頭底下,以圖御防邪災,保佑安康。民間有人生病還可以彈線通過看墨線的痕跡判斷病況,好典型而淳樸的民間思維。。。

說回日本,上面的圖片有一大部分木雕墨斗是日本的,由臺灣收藏達人阿應收集,而上面那些現代墨斗大多也是日本造的。

為啥日本人比中國人還愛墨斗呢?日本人把木工叫做「大工」,可見有多重視。機械君琢磨著在傳統工業時代,生產和生活原本就依賴木工,而日本人還住木屋,用木器,崇尚萬物有靈,原本又有點戀物癖,所以就將中國的工匠之神魯班發明的這些木工神器,琢磨到了極致。


有一本日本雜誌叫《雜物之美》,有一期專門寫墨斗。也有人專業著書詳細說墨斗。

建造於1617年,位於日本櫪木縣日光市的日光東照宮(Nikko Tosho-gu Shrine),裡面除了供奉著德川家康的神社,還收藏著一個國寶級的奢華墨斗。

↓↓日本國寶級藏品:江戶時代的雙子墨斗↓↓

這些形態各異的墨斗都用在什麼地方?


也許有朋友會說:切~~~墨斗不就是木工的專用工具嘛。其實墨斗涉足的行業也許遠超大家的想像:造船業、石雕業、泥瓦匠、甚至挖溝、墾田、測繪等等,但凡要拉長直線的地方,都需要用到墨斗。就拿建築行業來說,一棟大樓從破土到裝修完成,每個興建階段都會使用到墨斗,即便高科技廠房在土建階段時也少不了它。

放樣師傅需要墨斗來放梁柱位置及水平線;隔間模板工用墨斗放樓梯細部等;水電工會用它放出預埋插座或吊點;砌磚工會用它在牆上放出垂直線;水泥工會用它放出梁底或天花板水平線、地坪磨石子分割線;磁磚工會用它放出分割線來貼磁磚;油漆工會用它畫踢腳線;裝潢木工更是咱最常見到的墨斗大戶。。。。。

過去建築工地開工上梁時會擺上墨斗祭拜,現在雖已經很少見,但在日本,很多大營建公司每年開工拜神時會擺上墨斗及曲尺行禮。大型工地,連組合屋辦公室設置的神位都必擺墨斗。

此外跟工程比較無關的行業也有用到墨斗的:如花藝師會用墨斗來種花;道士和天師會用外表漆上鮮豔色彩的墨斗當法器;還有前面說到的祛病消災的聖物。機械君覺得也許它們還可以當鞋穿。。。

上面看到的很多精緻墨斗是儀式用的。據說廟宇在興建或者建醮時一定要用到一個木雕墨斗祭祀。日本神社還有專門的祭祀會用到墨斗,例如京都最古老的禪寺広隆寺,每年新年伊始都會舉行的釿始祭儀式。似乎各個日本寺廟在一月都會進行類似的儀式,儀式除了墨斗還用到曲尺、鋸、刨等木工工具。沒找到任何解釋資料,機械君揣摩著一個是為了表達新年新氣象,一個是祛病消災吧。

↓↓京都廣隆寺2010年1月2日的釿始式↓↓


↓↓京都南城宮20142年1月5日的釿始式↓↓

↓↓在日本地獄,大鋸活人也要精確施工:彈個墨線先↓↓

↓↓2009年地震後,人們用墨斗栽培綠植,寓意重建與重生↓↓

墨斗趣事

相傳,宋朝詩人秦少遊(即秦觀)有一天出了一則謎語給蘇東坡猜。謎面是:我有一間房,半間租與轉輪王,要是射出一條線,天下邪魔不敢擋

蘇東坡心中有數,卻裝猜不著,另作一謎讓秦少遊猜。曰:我有一張琴,琴弦藏在腹。憑君馬上彈,彈盡天下曲

蘇小妹馬上和詩一首:我有一隻船,一人搖櫓一人牽。去時拉縴去,歸來搖櫓還。

蘇小妹詩罷,見秦少遊一時不解,便答道:你的便是大哥的,大哥便是我的,我的便是你的。我們三個便是歡樂的~一~家^^咳咳。。。實際上,三個謎語互為謎面,亦互為謎底,三首詩均說的是墨斗。

蘇軾、蘇小妹、秦少遊,佛印的趣事很多。可是多數是杜撰的,而這個眼凹臉長,卻才高八鬥聰穎無匹的蘇小妹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人物,歷年考證,蘇軾壓根沒這麼個妹妹,秦觀也沒這麼個相好。在口耳相傳的古代,居然也有杜撰故事忽悠大家的無節操小編,還流傳了這麼廣,當年怎木有人拿墨線彈之~~~

對木製品有興趣的朋友,請發送數字167,給你看兩期內容:

第167期:【傳動之美】不拘一格的木齒輪(方形、三角形、章魚形等奇形怪狀的木齒輪,是如何相互咬合旋轉自如,看完可以DIY屬於自己的獨特齒輪組哦)

第218期【【精密之美】Yes, I WOOD:巧奪天工的全木質手工腕錶(除了彈簧外全是木質的精巧腕錶)


原本左下角連結想直通臺北墨斗收藏達人阿應的博客,本期有不少圖片來自他的相冊和收藏。這期的名字也取自他的博客《墨斗~魯班的化身  (墨壷、墨坪)》。結果手機訪問不了,所以還是連結到微社區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電腦上試試http://blog.xuite.net/sumitsubo/twblog

本期主題由杭州的A小木田點播,好像不止一個人點,沒翻著。得開發個留言存儲和用戶和全文搜索功能||b

========================

多謝您的瀏覽和轉發 Y^o^Y
機械美學原創 · 版權所有 · 媒體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
關注後回複目錄二字,系統會即刻發送往期目錄給您

↓↓點此進入機械美學微社區,歡迎吐槽灌水~~

相關焦點

  • 傳統木工工具墨斗造型及結構
    墨斗,又稱線墨,班母(因為有傳說它是魯班的母親發明的),日本稱它墨壷、墨坪,英語有時候叫它ink pot,Chalk Line(粉筆線
  • 魯班,不僅僅是木工祖師爺
    但在以前科技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時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經常接觸到的,也就是「木工、泥工」等等幾個行業而已。我國古代有「三百六十行,無祖不立」的說法。開創、發展本行業在中國形成了行業祖師崇拜的民間文化,視祖師們為本行業的保護神。而魯班便是人們公認的木工祖師爺。
  • 魯班與那些傳統手工木工工具
    各種木工工具(3)木工工具。《物原器原》說魯班製作了鑽。《魯班經》還把木工所用的曲尺稱為「魯班尺」,說明古代工匠認為曲尺是魯班發明的,但這只是傳說,曲尺在魯班之前已是常用木工工具。今天,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鋸、鑽、刨子、鑿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等,據傳說都是魯班發明的。傳說有一次魯班攀山時,手指被一棵小草劃破,他摘下小草仔細察看,發現草葉兩邊全是排列均勻的小齒,於是就模仿草葉製成伐木的鋸。
  • 木工祖師魯班,相傳由他創作的《缺一門》,入門真堪比葵花寶典?
    在國民級手遊《王者榮耀》中,有一個遊戲角色叫做魯班七號,遊戲背景介紹中,它是另一個角色魯班大師的機關造物。雖然魯班七號只是遊戲中虛構的角色,但「魯班」卻真的確有其人,他是我國古代工匠業的鼻祖。在民間傳說中,如鑽、刨子、鏟子、曲尺、墨斗這些工具,都是他發明的。據說,他還曾經將自己多年的經驗總結成一本叫做《魯班書》的奇書。
  • 魯班鎖--創新創意作品
    魯班,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魯國人都城山東曲阜,故裡山東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 木匠老師傅分享放線墨斗,木工工具製作方法,墨斗可以這樣做?
    今天木匠圈(mujiangquan)分享的是墨斗的做法,墨斗是用硬質木料鑿削而成,前半部分是鬥槽,後半部分是線輪。絲棉浸滿墨汁,裝於鬥槽內,線繩通過鬥槽,一端繞在線輪上,另一端與定針相連。製作的時候先下好料,掏好造型,安好線圈,再導入墨汁。
  • 為什麼木匠的墨斗可以降服殭屍
    墨斗,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無論是古代(魯班大師製造出來以後),還是現代很多的木匠,墨斗都是其不可或缺的一種工具,當然除現代科技進步改革以外。很多電影拍攝中也提到使用墨斗來對抗異類;最出名的當屬我們的殭屍先生林正英。
  • 魯班節及中西方木工區別,有些你不知道!!
    魯班一生發明創造了很多工具,包括木工工具、古代兵器、農業機具、仿生機械,著名的鋸子、墨斗、刨子等均是魯班發明的,在《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許多古籍中都有詳細記載。魯班被視為技藝高超的工匠的化身,被土木工匠尊為祖師。
  • 傳統文化||魯班師傅誕,你知道嗎?
    最為著名的當屬春秋時期的魯班,一代巧匠流傳數千年,受人崇敬、稱道不衰。魯班,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魯國人(都城山東曲阜,故裡山東滕州),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 魯班仙師 — 立規矩而成方圓
    因魯定公封他為太師,賜以國名故稱魯班。又因其神工鬼斧、獨具匠心的木工才能,土木行業奉為祖師,道教尊為巧聖仙師。       據《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記載,木工工具如刨子、鑽子、鋸子、鏟子、鑿頭、斧刀、規角尺、墨斗、魯班尺等都是魯班仙師發明;石、礱、磨、碾、鏟、畚箕等農家常用器也都是魯班仙師發明。另外,傳說船家的櫓槳、攻城的雲梯、木鳶、木人車、雨傘等都是出自魯班仙師。
  • 解密之魯班全書!
    ▲每天與你分享-處世之道魯班被稱為木匠鼻祖,可是,關於魯班的故事,遠遠不止建築師這一個身份。01/ 魯班是誰 /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  。
  • 魯班並非木匠,另一個身份隱藏得太深了
    魯班並非木匠,另一個身份隱藏得太深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在以往的歲月裡,曾出現過許多的天才發明家,魯班就是其中一位。當時魯班發現木匠們在做工的時候,因為沒有趁手的工具,所以都是非常的麻煩的。魯班就發明了曲尺、墨斗、鋸等工具,大大方便了木匠的做工,提高了效率,而魯班發明的這些工具也一直沿用至今。
  • 今日農曆臘月二十,恭賀魯班先師聖誕!
    又因其神工鬼斧、獨具匠心的木工才能,土木行業奉為祖師,尊為巧聖先師,與至聖先師興儒盛世天尊孔子同尊。據《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記載,木工工具如刨子、鑽子、鋸子、鏟子、鑿頭、斧刀、規角尺、墨斗、魯班尺等都是魯班仙師發明。據《世本》、《物原·器原》、《古史考》等記載,石、礱、磨、碾、鏟、畚箕等農家常用器都是魯班仙師發明。
  • 《榫卯與亞振 & 魯班鎖》內有魯班鎖解法視頻
    ,名班,東周魯地(今山東滕州)人,故又稱「魯班」。  他出生於工匠世家,據說木工師傅用的鋸、刨、鑿、鑽、曲尺、墨斗等都是他在勞動實踐中的發明。魯班也發明了很多農用機具、兵器、仿生機械、生活用品,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  燕尾榫—又稱「魯班榫」
  • 苗族歌鼟中的典故之四:魯班和紫微星君
    關於魯班其人,無論在官方還是民間都非常有名,可謂婦孺皆知。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姬姓,公輸氏,名般。「般」和「班」 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魯班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 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 法制魯班先師秘書 上下冊,兩本一套
    魯班,姬姓,公輸氏,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魯國人,今山東曲阜。「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 魯班不僅是一個木匠,2000多年後,他的另一個身份才被揭開
    提到魯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中國建築界以及木匠的鼻祖,魯班的成就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共同讚賞的,而在對魯班的真實身份進行探究之後,我們也可以發現,原來魯班並不僅僅是一個木匠,在魯班去世的兩千多年後,他的另一個身份才被揭開。那麼,在魯班的身上,究竟有著怎樣的秘密?他又有著什麼樣特殊的身份呢?
  • 會飛的木鳥|老虎橋社區開展魯班鳥撲翼機科普活動
    無何,其妻有妊,父母詰之,妻具說其故。父後伺得鳶,擊楔十餘下乘之,遂至吳會。吳人以為妖,遂殺之。般又為木鳶乘之,遂獲父屍。怨吳人殺其父,於肅州城南作一木仙人,舉手指東南,吳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為也,齎物具千數謝之,般為斷一手,其日吳中大雨。國初,土人尚祈禱其木仙。六國時,公輸般亦為木鳶以窺宋城。」
  • 木匠魯班所著之書為何卻被歷朝歷代《魯班書》設為禁書
    在中國的歷史上能人巧匠是數不勝數更別提單獨哪個人物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號稱是中國建築鼻祖的魯班,為什麼魯班所著的《魯班書》為何卻被歷朝歷代稱作是禁書,更別說學過此書下班卷的人下場更是悽慘無比,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麥可將臺青復工記之 魔都有個「魯班學堂」
    「坐在魯班學堂長長的條木桌前,黃上智聊起了他與木工藝術的緣分。「中國的木工藝術,從古代開始一直沒有斷掉。我從臺灣到日本,再到大陸,希望把木工藝術從文化層面來挖掘,再用更簡單的方式傳授給別人。」    自古以來,中國的木工技藝通過師徒傳承,並傳播到了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