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各個朝代不同兵器的演變與改進過程

2020-12-23 騰訊網

中國古代兵器有著非常悠久而漫長的發展歷程,它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這些過渡時間段,時間延續之久。它的發展可以分為幾個部分,但是在於從什麼方面去劃分,如果從範圍去劃分,可以分為青銅時代、鐵器時代。

宋朝為對付遊牧民族而製作的兵器

古兵器的傳奇發展道路:社會更替帶來的附加好處

兵器出現在原始社會,當作捕捉獵物的絕佳工具。眾所周知,原始社會就是石器時代,隨著原始人生活的需要,那些原始的生產工具的生產技藝在不斷加強,它們開始被運用於社會之間,即人們為了某些利益而相互廝殺的工具。比如我們所知道的北京猿人用過的尖銳石器,既是捕獵工具又是防身利器。

上古歷史的逐鹿之戰大量使用兵器

舊石器時代後期,人們已經使用石頭做的工具。到了原始時代末,有了思維上的變化,有了維護個人利益的意識,於是開始了互相掠奪的戰爭。就這樣,兵器逐步從勞動工具中獨立出來。

作家何坤說過的一句話提到了關於古代兵器的演變:"過去我們的冷兵器時代真是殘酷,但是奈何局限作用的強大,兵器是他們的利器和安全感。"

在商代,青銅兵器在量上達到了一個更高層次的水平。商朝時期,兵器的製造工藝巧妙,外表的樣式極其豐富。在商代,製造兵器的技術進一步提高。在當時的社會上,很多大都市都建有作坊專門製造精良的兵器。

中國各個朝代的古兵器圖譜

春秋戰國之後的兵器演變之路愈加犀利、變化之快之猛

春秋時期,戰爭不斷,兵器的出現到了一個高潮時期,無論在數量、質量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提高和進步。主要的表現是:製造青銅兵器的範圍在不斷擴大。以前都是相對壟斷的,只有周王宮裡可以製造皇家兵器,現在各諸侯國都設立兵坊、請大師製造青銅兵器。另外,兵器形式上改進了不少,質量上變得靈活輕巧,但具有強大的殺傷力。在原有基礎上,添加了一些新的工具,比如在殺傷力較大的兵器上裝了小弩;兵器的製造技術比較成熟。

戰國時期在戰爭中使用兵器的區域分布

在晉代,我國發明了火器。在唐代末期,部隊把火器運用到軍事上,因此發明了火器,火器的發明和運用,是我國兵器發展史上重要的節點。古代的火器從晉代時期開始到經歷鴉片戰爭結束,在歷史上存續了很長一段時間,這一時期也是火器和冷兵器交相輝映的時期。

總結

從戰國到漢代,從鐵兵器、青銅兵器到鐵和青銅共存的時代,在兵器的發展史上都是無比輝煌。據史料記載,因為戰爭的需要,經常會使用青銅兵器,並且隨著事件的推移,質量和工藝也在進一步提升。中國古代科技運用在兵器上的變化已經顯示出了這個力量改變的魅力和無窮未來。

參考文獻:《古代兵器演變之路》、《觀科技改變時代》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金張許史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兵者之王,劍者稱一」——聊一聊古代冷兵器時代的演變
    兵器在古代戰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兵器發展史上,兵器可以劃分為兩個主要階段,一是冷兵器,二是熱兵器。中國古代冷兵器的演變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個時期,從冷兵器的起源到火藥開始用於軍事上為第一階段,也稱為完全冷兵器時期;從熱兵器起源到冷兵器基本退出軍事舞臺,即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為第二階段,稱為不完全冷兵器時期。
  • 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發展與演變
    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發展與演變宮廷建築是在中國建築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皇宮是每個朝代最為重要的核心建築,也是一個朝代的象徵。秦朝鹹陽宮、阿房宮,漢朝未央宮、長樂宮,唐朝太極宮、大明宮,還有我們最為熟悉的故宮等,都是中國建築史上的瑰寶。
  • 中國古代兵器的發展歷程,從石器到青銅器用了四十九萬餘年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而古代文明的發展總是伴隨著接連不斷的戰爭,中國古代的軍事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兵器這是作為現代史學家研究古代軍事文化的載體,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到了石制兵器時代的後期應付各種不同的戰爭環境,人們逐漸創造出模仿動物角、爪等部位所製造的兵器,這些兵器有著更大的殺傷力。古代人的生產力普遍低下,石制兵器在青銅兵器出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也在被頻繁使用。
  • 歷史上的百兵之王,論古代兵器劍的演變和發展
    百兵之王,兵器之君者劍。它是古代士兵武士近戰肉搏最犀利的武器。以攜帶輕便,拔出迅速而深受武將士兵喜歡,它雙刃開鋒,劍頭尖銳,近戰時可以刺,削,劈,斬四面攻敵要害而稱近戰搏擊短兵的祖宗。古代上至天子帝王,下至王公貴族,士子平民百姓都喜歡佩劍,這個是很有面子很光榮的事情。
  • 從甲骨文到現代簡體字,中國文字演變過程你了解多少
    從甲骨文到現代簡體字 中國文字的演變過程中國教育服務網(匕頁)中國的文字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根據歷史記載,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為了鞏固統治並加強中央權力,秦朝推行了「書同文,車同軌」的政策,並統一度量衡與車軌等多項原本各國自成一派的措施。在秦始皇的授意和丞相李斯的管理下,文字逐漸由之前秦國使用的大篆簡化為小篆,在同時取消了其他各國的字體,創立了統一的文字書寫形式,這一舉措對後來朝代的影響尤為深遠。
  • 古代的女子穿的內衣是什麼樣子的?也是有一定的發展過程
    而一個人的美貌是和外表服飾和氣質息息相關的,人是視覺動物第一眼當然就是服飾帶給你的視覺效果了,不論是在現在還是古代對我們來說都是同樣重要的。但其實服飾對於人的重要性從最初的遮擋身體和寒冬取暖到文明進步後對人體結構的提升和國家民族風貌體現。
  • 中國古代兵器之短兵器、長兵器
    中國古代兵器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是指十八種兵器。
  • 斧鉞之尊——古代中國與非洲王權兵器的比較(下)
    斧鉞在中國古代是軍事統率權即王權的象徵。說到斧鉞能象徵部族首領權力的問題,可以古代文字來加以說明:漢字中代表男性長者的「父」字,是從手舉鉞的象形而演變來的,表示手握權杖、亦即權力。「斧」字上從父(家長),下從斤(斧斤),「父」與「斤」的結合,亦說明父權制的產生和發展歷程。漢字中代表最高權力者的「王」字,是從鉞演變而來,描繪的是刃口朝下的鉞的形態。王字最下一橫,具有明顯的玉鉞之鋒刃向下的彎弧形。金文「鉞」字,在人的上方高懸一柄鋒利的大斧,似乎此人的生死就取決於掌握這柄斧鉞之人,即決定生殺大權的王權、軍權的擁有者。銅器銘文中也可見到用鉞砍頭的圖像。
  • 古代捕快神秘兵器:雖無刃,卻是刀劍的剋星
    古代的捕快除了使用刀劍,還使用一種神秘兵器。古代捕快神秘兵器:它就叫做鐵尺古時候的捕快身上所帶的兵器都是官府所統一發配的,但這捕快其中有一些人身懷絕技,武功高強,也會使用自己的獨門秘密武器。鐵尺,也叫"點穴尺",16世紀傳至琉球,後日本吞併中國附屬國琉球,鐵尺也隨之傳至日本。
  • 早婚制度:中國不同朝代的結婚年齡
    中國古代所提倡的一直是早婚,所以在古代社會中,男子大約十五六歲就已經娶妻,女子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就已經嫁為人妻,中國古代盛行的早婚,是與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也展現出我國古代社會中不同朝代的發展狀況。雖然我國古代社會中,總體提倡的都是早婚,但是在不同的朝代對於結婚的年齡卻是各不相同的,而之所以實行不同的結婚年齡的制度,根本上還是因為不同朝代的經濟發展狀況存在不同。周朝時期。
  • 不同朝代女人的髮髻,髮型精美好看的古代美女手繪圖片
    不同朝代女人的髮髻髮型,包含有魏晉、清朝、民國、明朝、西漢、盛唐、元朝、先秦、大宋等精美好看的古代美女手繪圖片,讓你一睹古代麗人的風採。早年清宮貴婦的髮型,以小兩把頭為主。這一時期經歷了中國歷史上奴隸制的形成、發展,直至逐步走向衰退、瓦解的全部過程。人類髮式在這一時期,已經從原始時期的披頭散髮,逐步演變到梳辮、挽髻的階段。髮式的妝飾品也隨即出現。宋代婦女很喜歡高髻,她們為了使自己的髮髻變得高一點,就在裡面摻上假髮,據說宋朝婦女的高髻還有高達兩尺的危髻,這些都是追趕時髦的結果。
  • 中國古代冷兵器大全:十八般兵器詳解
    十八般武器,即冷兵器時代的「十八般武藝」,這是中國武術的一個傳統術語,也稱「十八般兵器」,常見於中國古代的戲曲、小說中,指使用各種武術器械的功夫和技能
  • 古代冷兵器發展到最後,為何都是以刀劍為主?
    古代的各個武藝,其實指的就是當時的兵器。最出名的就是「十八般武藝」,其實也就是指當時常見的兵器。如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鐧錘叉鈀戈。中國的武術兵器遠遠不止這些,這些也只是常見的,被大家所熟知的。
  • 槍和矛都是古代的重要冷兵器,兩者的區別在哪裡?
    槍和矛都是古代的重要冷兵器,兩者的區別在哪裡? 槍和矛都是中國武術中主要的長兵器之一,兩者在形制上有相似之處,並且應用與實戰也有固定的套路和戰法,作為兩種比較重要的格鬥兵器,需要分清楚兩者之間的區別和練習,本文主要從歷史由來、使用特點乃至演變發展等角度分析兩者的區別和練習。
  • 「文物中的歷史」古代兵器:遠去的刀光劍影(下)
    槊中國古代兵器,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於馬上作戰。槊結構複雜,較為笨重,多為力大之人使用。槊是由矛和棒演變而來的。《正字通》一書中云:「矛長丈八謂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稱為「鐵槊」。古代的槊,柄用堅木製,長約2米,粗約一把,柄端裝有一長圓形錘,上面密排鐵釘或鐵齒六至八行,柄尾裝有三稜鐵鑽。因其形狀與狼牙相似,故也稱「狼牙槊」。
  • 海賊王: 古代兵器之首「天王—烏拉諾斯」可能是娜美的兵器!
    大家好,我是桑尼號上的小弟,隨著海賊王最新的更新後,海迷們又開始對「天王-烏拉諾斯」這個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天王」是目前古代兵器中唯一一個沒有明確的線索和設定的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我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
  • 白地黑花的締造者磁州窯,不同朝代磁州窯瓷器紋飾色彩演變特點
    隨著時代變遷,磁州窯紋飾和色彩也不斷的豐富,不同朝代有著不同的時代特徵,樣子收藏介紹一下宋元明清磁州窯紋飾色彩演變特徵。宋元時期白地黑花紋飾特點磁州窯系在宋元時期是當時北方最重要的瓷器燒造窯口,尤其是白地黑花產品數量驚人,宋元時期磁州窯瓷器釉色白中帶黃,以黑色花紋為裝飾,有繪花、劃花、剔花等手法。
  • 晟道禮典——婚典丨各朝代婚禮服飾演變
    作為千年文明古國,婚典的流程和形式也在不斷地變更,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中國各個朝代婚禮服飾的演變歷程。周代:爵弁[biàn]玄端、純衣纁袡[xūn][rán]中國歷史上,最開始的婚禮禮服是黑色和青色。婚制中的禮服崇尚端正莊重,與後世婚制中有所不同。婚服的色彩遵循「玄纁制度」。人抱著對天地玄黃的一片敬畏之心,認為「乾為天,其色玄;坤為地,其色黃。
  • 中國古代最牛守城兵器:第1將士兵攔腰折斷,第2直接打成馬蜂窩
    巨型弩車:弓弩是一種基於弓箭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後來又有人加大了弓弩的體積,提高了弓弩的威力還有射程。從圖片上可以看到,這種巨型的弩車搭載的箭矢非常誇張,發射命中敵人直接可連續擊殺幾名士兵,衝擊力相當的恐怖,馬車都頂不住一箭,如果在戰場上擺幾十架弩車擋住千軍萬馬輕輕鬆鬆。
  • 中國古代賦稅的利與弊:利大於弊的賦稅,如何推動王朝的滅亡?
    賦稅是中國古代一項重要的稅收,它能給朝廷帶來巨額收入,賦稅的變化,也和朝代的更替息息相關。中國古代的賦稅制度起源很早,到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賦稅制度開始完善和統一。由於不同的朝代,賦稅制度也是不一樣的。秦朝前,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賦稅五花八門,比如:齊國的均地分力、與之分貨。而每個國家的賦稅不一樣,卻面臨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