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膠水」粘起來的牛排,口感竟還不錯…你買過嗎?

2021-02-18 TATV天天說事

《天天說事》首播時間:

TATV-2周一到周六18:20

《天天說事》重播時間

TATV-2  20:30

次日重播時間

TATV-2  6:35  12:00

TATV天天說事是泰安電視臺公共頻道

《天天說事》欄目的官方微信互動平臺

「天天說事天天公益」是我們不變的宗旨

您可以隨時隨地把您身邊的好事壞事,新鮮事告訴我們。

線索一經採用還可以獲得我們的精美禮品。

爆料平臺:

熱線電話:0538-6111122和0538-6119567

微博爆料:登陸新浪微博搜尋@TATV天天說事私信給我們

微信爆料:微信號18661319055,

公眾平臺:搜索公眾號TATV天天說事

精美精品:

明珠國際健身俱樂部提供的價值600元的VIP健身月卡一張

●泰山岱宗坊酒業提供的價值88元的純原漿、真酒香——岱宗坊酒一瓶

●泰安聖大影城東湖銀座店提供的價值60元的電影票兩張

●寧陽鶴山泰安市金麥香麵粉製品廠提供的小麥胚芽

(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

   最近網上曝出一則消息,說在澳洲的肉類市場裡面流入大量用肉膠做的「合成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塊+肉膠拼接的!不單單是澳洲,據說「拼接肉」早已是全球行業內的潛規則。

   碎肉竟然可以用膠一粘拼接起來做成牛排!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神奇工藝呢?


 

  一位調料品市場的店老闆說,做合成牛排用的一般是卡拉膠,卡拉膠是一種食品添加劑,能吃,但要適量。它除了保水還有另一種特殊的作用,就是可以把碎肉粘合在一起。


  除了卡拉膠,還有一種叫TG酶的添加劑,專業名稱叫「穀氨醯胺轉氨酶」,可以催化蛋白質分子間發生交聯,同樣有重組碎肉的作用。


  那麼,實際效果怎麼樣呢?實驗員以每斤30元的價格買來一批碎牛肉來實驗。


  這種添加劑聞起來有點像過期奶粉的味道,往裡面加水就變得黏糊糊,攪拌之後很粘稠,停止攪拌就會凝固。


  接下來,實驗員把「肉膠」均勻地抹在碎牛肉上,然後用保鮮膜裹起來塑形,用力壓實、擠掉裡面的空氣。



  常溫下靜置6小時,讓添加劑和牛肉充分反應後,再放到冰櫃裡冷凍。


  冰凍過後的牛排,僅僅靠肉眼去看,基本上能夠以假亂真了。那麼,口感又會怎麼樣呢?


  煎好的牛排味道居然也不錯,肉質還特別嫩,也不會鬆散。



  那麼,市面上出售的牛排真的含有這種膠嗎?

  實驗員在超市發現,加了還原膠、卡拉膠、穀氨醯胺轉氨酶等食品添加劑的牛排以及牛肉製品比比皆是。


  業內人士透露,這種肉他們叫拼接牛肉,要區分牛肉是不是拼接的,就是要看配料,配料裡面亂七八糟東西多就不靠譜,配料裡面只有牛肉那就是原裝的。網上100多塊錢10片那種牛肉,基本都是拼接的。


  超市裡的成品醃製牛排,價格大約是35元一盒,每盒180克左右,價格大約是菜市場牛肉價格的三倍,可見它的利潤空間。


  有媒體曾報導,國內現在重組牛排已可以全機械化生產,比如重組肉全自動成型機,只要把各種碎肉和粘合劑放進去,1個小時就能生產出整塊的肉。

添加劑協會:卡拉膠等添加劑可以使用

  對於該節目報導,上海市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協會於16日向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發出聲明,指出, 根據國家最新頒布的國標《GB2760-2014》附錄A1規定的卡拉膠適用範圍八大類中沒有肉製品這一類,但是國標還有附錄表A2,指出卡拉膠可以在各類食品中按照生產需要適量使用,因此可以在肉裡使用。

  此外,我國對食品添加劑都是通過食品安全評估證明安全對人體健康無害才允許使用的,並嚴格規定了使用範圍和劑量。卡拉膠是從麒麟菜、石花菜、鹿角菜等紅藻類海草中提煉出來的親水性膠體,具有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基本特性,在體內降解後能與血纖維蛋白形成可溶性的絡合物,可被大腸細菌酵解成CO2、H2、沼氣及甲酸、乙酸、丙酸等短鏈脂肪酸,成為益生菌的能量源,有益於人體的腸道健康。

  該聲明還指出,該節目報導影響了卡拉膠、TG酶甚至食品添加劑行業和食品工業產業鏈的發展。

專家:調理肉不能用食品添加劑是誤解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對於該事件,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鍾凱在其微信公眾號撰文表示,預製調理肉是以畜禽肉為主要原料,絞碎或切塊後添加調味料等輔料,再經過滾揉、攪拌等工序處理。新聞報導中的重組牛排主要是這兩種技術的結合,在餐飲行業這種現象也比較普遍,尤其是快餐業。

  而隨著家庭烹飪方式的改變,調理肉也越發受歡迎,比如超市賣的骨肉相連、羊肉串等都屬於調理肉製品,通常只需要很簡單的煎炸或烤制就可以食用。

  鍾凱還表示,媒體報導中提到的穀氨醯胺轉氨酶(TG)是目前食品工業界應用的最廣的酶製劑之一,在肉製品、水產品、麵製品、食品包材等領域應用極為廣泛。因為其在動植物體內廣泛存在,且本身就是可以被消化的蛋白質,因此安全性很好。而卡拉膠則是一種來自海藻的食品添加劑,也是可溶性膳食纖維,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並具有相當高的安全性。

  鍾凱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添加劑的使用範圍是指向最終產品,而非生鮮原料,調理肉不能用卡拉膠等食品添加劑是誤解。

那麼怎樣分辨合成牛排還是原切牛排呢?

第一,記得多看下包裝背面,產品類別和配料表都寫得一清二楚。

第二,一分價錢一份貨。想想菜場牛肉的價格,再比比眼前牛排的價格,自己決定吧。

小天相信,下面這些問題你一定也想了解:蟹柳裡面有蟹肉嗎?魚柳是魚做的嗎?一起來漲姿勢。

蟹棒、蟹柳,其實不是蟹肉做的,而是一種冷凍魚糜的「仿生食品」。

冷凍魚糜,經過急速解凍後再次冷凍,就能得到和螃蟹肉一樣的質感,然後做成蟹肉的棒狀外形。再塗上食用色素,加入蟹肉風味的食用香精,就是我們吃的蟹棒了。

經常能一起吃到的蟹粉、龍蝦丸、魚豆腐、魚丸、魚餅、魚糕、蝦餃……也都這種仿生食品。

經常能看到的魚柳,就不是仿生食品了,目前仿生界還沒有這種偽裝技能。

都說吃魚營養好,但是魚刺很麻煩啊,魚柳肉質滑嫩又沒有刺,處理起來和吃起來都很方便,也很受歡迎。

不過仔細比較地話,你會發現價格上有點奇怪。

在市面上,號稱「越南進口龍利魚柳」的魚柳,5 斤只要 58 元,價格很實惠。可是龍利魚是一種深海魚,產量並不高,3 斤就要賣 600 多元。

其實很多在售的「龍利魚魚柳」,實際上是一種叫「巴沙魚」的養殖淡水魚。

切成片之後,確實很難分辨清楚。

不過巴沙魚倒是價廉又物美,如果買到便宜的「龍利魚魚柳」,你就這麼想吧:吃魚也沒啥不好的……

炸雞柳是小食店裡經常能看到的小吃,雞柳外面,總是要裹上厚厚的麵包糠或者麵粉,一口下去可能有大半口都是澱粉。而且麵粉還會吸超級多的油啊、


領導說了

你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能漲5毛!

相關焦點

  • 天吶用這種「膠水」粘起來的牛排,口感竟然還不錯…你還敢買那些便宜貨嗎?
    最近網上曝出一則消息,說在澳洲的肉類市場裡面流入大量用肉膠做的「合成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塊+肉膠拼接的!不單單是澳洲,據說「拼接肉」早已是全球行業內的潛規則。碎肉竟然可以用膠一粘拼接起來做成牛排!這種添加劑聞起來有點像過期奶粉的味道,往裡面加水就變得黏糊糊,攪拌之後很粘稠,停止攪拌就會凝固。
  • 張家港人買到的這種牛排是用「膠水」粘在一起的?
    看完這條微信,你可能就開心不起來了,因為你吃到的那些牛排很有可能是商家用碎肉和XX膠『拼接』的……碎肉竟然可以用膠一粘,拼接起來,做成牛排?!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神奇工藝?看看用碎肉咋「粘」成牛排實驗員以每斤30元的價格買來一批碎牛肉做實驗。
  • 10元一片的牛排能吃嗎?據說是膠水粘的?
    提到牛排,難免聯想到價格昂貴的西餐,可現如今很多生鮮平臺在賣10元錢一片的牛排,而且還標著「菲力」、「進口肉源」等字眼。圖源:網絡那在電商平臺上售賣的89元、99元10片的牛排是什麼牛排呢?是網友們所說的「膠水牛排」嗎?
  • 超市裡比比皆是的牛排竟然都是用「膠水」粘在一起的?據說是行業潛規則……快看你買過嗎?
    最近網上曝出一則消息,說在澳洲的肉類市場裡面流入大量用肉膠做的「合成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塊+肉膠拼接的!不單單是澳洲,據說「拼接肉」早已是全球行業內的潛規則。碎肉竟然可以用膠一粘拼接起來做成牛排!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神奇工藝呢?
  • 10元一片的牛排是膠水粘的?真相其實是
    而合成牛排的肉也分三六九等,頭等是用牛肉便宜的部位組合成的,例如牛霖、保樂肩肉等部位,這些也屬於好牛肉,只不過沒有關鍵部位昂貴。其次是牛碎肉,這些是切碎的牛肉,屬於牛肉的邊角料。第三等就是用鴨肉、豬肉這種拼出來的。
  • 你買的牛排為啥這麼便宜?小心是用 碎肉+膠水 粘出來的!
    看看用碎肉咋「粘」成牛排實驗員以每斤30元的價格買來一批碎牛肉做實驗。再從市場買來添加劑,添加劑聞起來有點像過期奶粉的味道,往裡面加水就變得黏糊糊,攪拌之後很粘稠,停止攪拌就會凝固。煎好的牛排味道居然也不錯,肉質還特別嫩,也不會鬆散。
  • 牛排是用「膠水」粘起來的 這是真的麼?
    聞起來有點像過期奶粉,往裡面加水就變得黏糊糊,攪拌之後很粘稠,停止攪拌就會凝固。冰凍過後的牛排,僅僅靠肉眼去看,基本上能夠以假亂真了。那麼,口感又會怎麼樣呢?煎好的牛排味道居然也不錯,肉質還特別嫩,也不會鬆散。
  • 澳洲牛排用膠水粘成的?!中國記者暗訪餐廳後發現驚天秘密!過程觸目驚心!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當你們正在大快朵頤時,你以為你吃的是「超正點澳洲牛排」。但是你以為的,可能只是你以為的。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這些牛排,都是拿膠水粘的!「膠水牛排」在國內也是見怪不怪了,大家只要隨便去售賣食品添加劑的商店打聽一下,老闆分分鐘就會給你介紹多種經濟實惠又好用的「膠水」,
  • 入冬後,教你在家煎牛排,做法簡單,牛排鮮嫩多汁,比買的還好吃
    時間過得太快了,還有幾天時間,2021年就要到來了,每年的元旦,都是一個小假期,在我們這邊就是3天假期,在這個短短的小假期中,上學的孩子們、上班族的朋友們,都陸續回家了,只要是家裡聚在一起,餐桌上就少不了雞鴨魚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雞鴨魚肉家人都快吃膩了,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道家庭版煎牛排,自己做的牛排,口感十分鮮嫩,而且還吸收了醬汁,越吃越過癮
  • 膠水中的「小米」!吊打502膠水,強力快幹不粘手
    說起膠水的話各位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小編最先想到的是502,老牌子,用了很多年了質量也不錯。但是502一直存在著很多缺陷,最讓人受不了的就是它粘手和速幹。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被粘過手深受其害,黏住的手指頭因為膠水速幹扯不開,扯開了也掉一層皮的感覺,真的是不想再體驗第二次。當然502除了這兩點缺陷之外,還有市面上很多膠水都有的通病,正常陽光照射久了就會發黃。尤其是粘了白鞋往太陽下一曬,那畫面簡直了。
  • 貪便宜上網買的牛排,10片還不到100元,卻被警告一定要做全熟!
    因為網購了牛排,只要回家自己煎一下,想吃多少吃多少,想加什麼醬料就加什麼醬料,而且算下來還比在外面吃牛排便宜,口味也不差。可是當網購了便宜的牛排,朋友卻警告我,這些牛排一定要做成全熟才能吃,要不然就不要吃!當然了,這種便宜的牛排其實就是合成牛排或者是膠水牛排,這個道理是明白的,可是為什麼一定要做成全熟呢?
  • 買牛排時,不管什麼牌子,只要包裝有「這行字」就是「合成」牛排
    其實有很多牛排都是用碎肉合成的牛排,本身營養價值低口感也差,添加了一些添加劑才讓口感更好,那麼如何區分這些合成牛排呢?主要看下面這3點。看包裝的配料表有些速凍牛排是有配料表的,在配料表裡如果包含了「穀氨醯胺酶,大豆分離蛋白,食用膠、卡拉膠」等這些其中一項,那麼它肯定是合成的牛排,這種牛排的價格往往不會超過15元每100g,大家在超市買牛排的時候千萬要記得看清。
  • 502膠水粘車窗 這種行為太缺德
    502膠水粘車窗,這種行為太缺德。租住在綿陽高新區普明片區一居民點內的劉先生,遇到了一件讓人憤怒又莫名其妙的事情。劉先生的汽車被人用502膠水進行了損壞,汽車的雨刮器和四個車窗邊條全部被用膠水粘死。雨刮器已被粘牢在前擋風玻璃上無法使用,四個車窗的玻璃也無法降下打開。
  • 牛排也分高低,貓膩就出在了牛肉上,看看你吃的是不是合成的牛排
    下圖就是拼接合成肉,這種倒不是用膠水粘在一起的。具體做法是這樣的:原料只需碎肉加粉末狀的食品添加劑,然後用保鮮膜包裹起來捲成圓形,最後把裡面的空氣全部排出去,大概存放6個小時,那些碎肉就全部結合在一起了。
  • 便宜的牛肉不要買!銅陵人看完你還敢吃嗎……
    碎肉竟然可以用膠一粘拼接起來做成牛排!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神奇工藝呢?這種添加劑聞起來有點像過期奶粉的味道,往裡面加水就變得黏糊糊,攪拌之後很粘稠,停止攪拌就會凝固。煎好的牛排味道居然也不錯,肉質還特別嫩,也不會鬆散。
  • 「澳洲牛排,是用膠水粘出來的!」 記者暗訪餐廳,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接著還有!隨後剛才演示製造人工牛排的綠衣服小哥,向記者展示了他們肉店的另兩個成果人造豬排看完,記者驚呆了,這不是期滿消費者嗎,為什麼肉店竟然敢這麼操作,難道不怕法律的處罰嗎。一向注重食品安全的澳洲,竟然允許肉膠的合理使用,這種不合理性讓人無法接受。但是工作人員則表示,肉膠在澳洲屬於無害添加劑,所以使用起來沒有任何問題。
  • 快把502膠水扔了!這款新科技「液體焊接」膠水,粘得又快又結實
    民用科技領域,中國製造也有著不俗的表現,比如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膠水。過去,我們常常被國外發明的黑科技膠水的強度所震撼,他們生產的強力膠水甚至能拖動幾十噸的火車油罐…現如今,我們卻再也不必羨慕於他人了。近日,國內產業研發出一款黑科技液體焊接膠水「巧潔士」 COGES 油性原膠,據悉其粘接能力比普通 502 膠水強 100 倍。COGES 油性原膠和普通膠水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具備天然植物油特性,與空氣接觸後不會迅速變硬,而是像油脂一樣柔軟堅韌。
  • 502膠水粘手粘嘴粘眼睛,家長如何第一時間化解熊孩子們的危機
    沒辦法,我去超市買了一瓶502膠水,把玩具粘好了。女兒瞪著圓圓的眼睛,見證了整個修復過程,同時也見證了502膠水的神奇。剩下的502膠水,我把它放在一個角落裡,結果下午被女兒發現,她悄悄的自己打開膠水,準備粘她的一個壞了的小頭花,可是,一不小心膠水弄到了手上,兩個手指頭粘到了一起。
  • 教你快速分辨合成牛排,只要包裝上有這3個字,一定是合成的牛肉
    不想網購,就到超市裡走上一圈,基本上都能買到冷凍的牛排,還帶著一包黑胡椒醬汁。人們也知道,那些價格便宜的牛排肯定不是原切牛排,全是合成牛排。但那些價格不高不低,大概在三四十塊錢一塊的牛排,如何分辨它是原切牛排還是合成牛排呢?
  • 無論什麼牌子的牛排,這兩種配料出現在包裝袋上,不買
    作為普通的人,買冷凍牛排比較便宜,既美味又便宜,但在購買冷凍牛排時要注意。在超市購物時,我們發現凍牛排的價格相差很大,有的價格五六十元,有的才10、20元,你買的時候會選哪一個?有人買貴的,有人買便宜的,許多人認為貴的比便宜的好。買牛排時如何選擇?首先,避免「合成牛排」!哪些牛排是合成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