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九才兩歲半的樣子,我們住在杭州的學校裡。不知怎地,這孩子特別愛哭,又特別怕生人。一不見了母親,或來了客,就哇哇地哭起來了。學校裡住著許多人,我不能讓他擾著他們,而客人也總是常有的;我懊惱極了,有一回,特地騙出了妻,關了門,將他按在地下打了一頓。這件事,妻到現在說起來,還覺得有些不忍;她說我的手太辣了,到底還是兩歲半的孩子!我近年常想著那時的光景,也覺黯然。」
朱自清
寫下如上文字的人,是今天聞名遐邇的中國著名文學大家,這篇文章名字叫《兒女》。新中國的偉大創建者毛澤東曾對這位大家有過評價:「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是的,這位大家就是朱自清先生,中國民族氣節的代表人物。而該文中起首的「阿九」,便是其長子朱邁先。
朱自清,朱邁先父子合影
更少有人知道的是,朱邁先,不僅是名人之子,名望之後。其真正的身份,還是中共情報系統的「隱子」,一個真正的紅色特工,加入中共時間甚至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前的1936年。
朱邁先出生的時候,朱自清剛剛年及弱冠,剛剛成為北大學生不久,離他成為新文學運動初期的代表人物,詩人之一尚有一年距離。
朱自清與妻子武仲謙,長子朱邁先,長女朱採芷,次女朱逖先
朱邁先少年聰穎,曾就讀於北平崇德中學(今北京31中)。當時同班同學裡,有一個男生後來成為了中國電影巨擘,電影藝術家孫道臨先生。文學基因的強大和家學的深厚,讓朱邁先在中學期間已經展露了其在文學上的造詣。彼時,由著名文學家茅盾主編的頗有影響的報告文學集中,就收錄了朱邁先以「幸不留」的筆名撰寫的《北平一日》的文章。朱邁先的所作所為在同學中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讓校友,後來的著名劇作家黃宗江、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等人的印象很深。曾經,在楊振寧早年回國探親時,曾向我國駐英大使陳肇源詢問過朱邁先的下落。如果,按照這樣的步伐走下去,中國文壇上升起父子巨星,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左起朱邁先,陳竹隱,朱蓉雋,朱自清,朱思俞,朱喬森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朱邁先受奉組織命,回到了老家以揚州中學中學生身份作掩護,在這裡,朱邁先一面讀書,一面從事抗日救亡活動,同時,任中共揚州特委支部書記。在揚州當地,他和江上青(烈士,1929年老黨員。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他的兒子中有一個人,今人為他做的傳記名稱為《他改變了中國》)等人組織了「江都文化界救亡協會流動宣傳團」(簡稱「江文團」)。
1938年,經中共長江局批准,「江文團」集體參加國軍,投身於抗戰前線。
江上青烈士
1939年,戰友江上青犧牲。中共秘密黨員朱邁先打算奔赴延安學習,可當時領導負責其關係的南方局(由原長江局改編)領導人董必武根據工作考慮,派他去了駐紮在廣西的國民黨第11集團軍(李品仙部)從事秘密政治(兵運、統戰)工作。他開始了「紅色特工」的生涯。
由中共組織的秘密安排,朱邁先順利潛入了國民黨軍,先任該軍131師391團上尉指導員。
1942年,131師調守南寧,曾參加過桂柳會戰。
1943年,朱邁先被派往19師,在時任師長蔣雄手下任中校政工隊長。兩人因桂柳會戰中的惺惺相惜,加上志同道合的性情,成為了莫逆之友。
1949年6月,蔣雄從部隊轉到桂林當專員,點名要來了朱邁先擔任了他的秘書。
1949年12月,新中國已經誕生,而在西南等地,國民黨殘餘勢力仍然盤踞著,困獸猶鬥。而就是在朱邁先等中共隱蔽戰線的努力下,蔣雄帶領桂林七千餘名國民黨黨政人員起義,桂林得以和平解放。彼時,桂林不僅是廣西的省會,又是國民黨政府代總統李宗仁、總參謀長白崇禧的「桂系」老巢。解放桂林不僅是對李、白的重大打擊,對當時全國解放來說,更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這是一個隱蔽戰線的功勳英雄,誰也沒有想到,他為之奮鬥的新中國來臨之後,他還沒有暢快的呼吸,一切都那麼快。
朱自清,1948年,為保持氣節而亡。死了以後,因為偉人的一篇文章,他成了知識分子中愛國者的典型。
長子朱邁先的命運卻也是如此多舛,父親亡後未及三年,他也死了。卻是死在自己人手裡,莫名的成為了「鎮反」對象。
接受和平改編後,朱邁先先是進入廣西軍政大學學習。1950年,學習結業後,朱邁先被安排到桂林松坡中學任教,該校的董事長就是其老友蔣雄。
天有不測風雲,該年的12月,蔣雄和朱邁先被捕,一同被押到了湖南新寧縣。1951年11月,新寧縣法院以莫須有的「匪特」罪,判處蔣雄、朱邁先死刑,並立即執行。那年,他才33歲。有年輕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
1950年年底,一群公安人員突然來到了朱邁先家,連推帶拉地將朱邁先帶走。臨行前妻子傅麗卿急得痛哭流涕。此時一個有良心的公安人員告訴她說:「不要哭,我們將他帶去問問,問清楚了就回來。」而朱邁先,這位由新中國國家副主席親自安插的「紅色特工」,再也沒有回來。
歷史不避諱過,這是在當時嚴酷反特環境下的一個嚴重錯誤。朱邁先,一個拋棄原本可以在文壇上成為新星的年輕人,放棄了這一切,潛伏在國民黨軍內部十餘年,在立下汗馬功勞後,居然被錯殺。
傅麗卿女士給孫道臨先生一家的信念明信片
1984年,經過多年遺孀傅麗卿向上申訴,經過核實,朱邁先終於被平反昭雪、恢復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