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的大眾ID.4用鼓剎是減配?噴之前先理性思考會更好

2020-12-25 新車新技術

大眾ID.4發布後,產品本身並不多,倒是後輪的剎車鼓成為了焦點。一面有:「25萬的車盡然還配鼓式剎車,就是不厚道、欺負消費者」的言論;另一面也有說ID.4鼓式剎車多麼多麼好,多麼多麼先進的觀點。

誰對誰錯,ID.4該不該用鼓式剎車,這個問題等會兒再聊。我覺得首要問題是,普及一下鼓式剎車和盤式剎車的概念,因為網上討論中充斥著各種錯誤,並且是很基本的錯誤。

最早汽車的剎車系統都是鼓式剎車,它由剎車鼓、剎車泵、剎車蹄片、固定銷等部分所組成。制動原理則是,通過剎車泵推動剎車蹄片,使剎車蹄片與剎車鼓接觸,從而產生制動效果。

鼓式剎車有這麼幾大優點,其一便是制動力強。這也是被人誤解最多的地方,認為鼓式剎車差勁的重要原因是制動力不足,剎不住車。其實不然,由於摩擦面積大,所以鼓式剎車的制動表現一直非常優異。去看看那些大卡車的制動器,多數都是鼓式剎車,既然能用在卡車上也從側面證明其制動力完全勝任。

其二就是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這個優點並不僅針對廠商的製造成本,對用戶來說也是如此,鼓式剎車基本能做到終身免維護,無需更換剎車皮、剎車盤這些部件。

至於缺點也非常明顯,抗熱衰減能力差。由於剎車鼓是一個密閉的環境,所以摩擦產生的熱量很難散出去,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改變金屬的性質,從而降低或使剎車失效。而盤式剎車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誕生的。

盤式剎車也是一項誕生與賽車的技術,主要由卡鉗、剎車盤、剎車皮、剎車油管等部件組成。由於剎車盤是暴露在空氣中的,所以可以得到更好的冷卻,所以在高負荷工作中擁有更好的可靠性。

接下來再說ID.4,如何看待它的鼓式剎車,我覺得從一個角度思考就行了——合不合理、夠不夠用。人們對鼓式剎車的印象多是廉價且性能不怎麼好的,之所以有這樣的印象,還是因為鼓式剎車多搭載於廉價的小車之上,如今一臺25萬的緊湊SUV盡然也用到了鼓式剎車,自然會聯想到「不厚道」、「坑害消費者」之類的東西。

在抱起鍵盤噴之前,先想幾個問題,為何鼓式剎車多出現於廉價小車之上呢,僅僅是為了降低成本麼,倘如如此為何前輪不使用鼓式剎車呢?

首先制動是一個把動能轉化成熱能的過程,假如動能本身不大,那麼即便鼓式剎車散熱不好,也足以應付。再看那些廉價小車,他們動力普遍較弱,並且重量比較輕,所以給剎車系統的壓力並不大,再加上制動時,中心會轉移到前軸,所以前剎的壓力要遠大於後剎。如此那些廉價小車就沒必要給後剎用盤式剎車,換句話說,在保證制動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對廠商和消費者都是好事。

對於ID.4來說,它的動力不算差且重量也必定輕不了,為何還能使用鼓式剎車呢,這主要因為它有兩套制動系。對於多數電動車和混動車來說,除了機械制動外,還會有一套電制動系統,也就是常聽到的動能回收系統,它是將部分動能轉換成電能的系統。

如果開過特斯拉或寶馬i3就能非常深刻認識這個系統,在高動能回收模式下,當丟掉油門後,就像踩了一腳中大力度的剎車一般,這就是所謂的「單踏板操作」,除非緊急制動,可以全程不碰剎車踏板。也就是說,帶有動能回收系統的車型,對於機械剎車的壓力本身就很小。

或許你認為電制動不過是機械制動的補充,其實它的能力遠超你的形象。不知大家對礦山車有沒有認識,這些大幾百噸巨獸的剎車系統就是電制動,因為沒有什麼機械剎車能夠承受如此大的動能,機械制動只是在駐車時才會用到。

如果ID.4採用了較強的電制動系統,那麼它的機械剎車的壓力就會小很多,相對而言後剎車的壓力就更小了。此外ID.4並非性能取向的車型,從目前公布的數據看,其性能最強的版本也就300匹馬力,而入門版不過170馬力,所以採用鼓式剎車可能就是合理的。

並且值得注意的是,ID.4近期還將登陸美國市場,信息顯示美版車型也將採用鼓式後剎車;此外,正在歐洲電動車市場大放異彩的ID.3同樣也採用的是鼓式後剎,其入門版售價約合人民幣18萬元,在歐洲和很多非一線品牌的B級車價格相當。

實際上更合理的解釋是,大眾在設計MEB平臺時,就將鼓式後剎車作為另一個很重要的組件,且採用鼓剎的車型,能夠滿足設計要求。ID.3、ID.4甚至未來更多的ID車型設計時便是鼓剎,又何來減配的說法?

當然ID.4的剎車性能究竟如何,這還是試過之後才有答案。但我並不相信減配的說法,因為怎麼想都不合理,倘若為了減配,大眾完全可以從一些看不見的地方省錢,沒必要在後剎這種肉眼可見的地方上做文章。其次若是以降低剎車性能來降低成本,日後出現了安全隱患或事故,那麼大眾花的錢(大眾在美國排放門已經吃了夠大的虧)將難以計數,這完全屬於丟西瓜撿芝麻的行為,得不償失。

最後我想說,即便是盤式剎車其中的性能、成本差異也極大,十幾甚至幾十倍。一些高性能跑車,比如488、911,單選擇一套碳陶瓷剎車就要20多萬。碳陶瓷剎車確實很好,抗熱衰減能力更強,並且剎車盤的壽命也非常長,但不能說家用車沒有用碳陶瓷剎車是不厚道的行為,如果給卡羅拉選一套20萬的剎車,你會買單麼?

為何別的電動車沒有採用鼓式剎車呢,其實這種問題也根本不用糾結,一切還是回到「合不合理、夠不夠用」的問題上來。如果日後測試,ID.4的剎車表現不差,那麼鼓式剎車就是好的,省去了保養、維護的時間和金錢;如果證明鼓式剎車有安全隱患、制動效果很差,這時再全盤否定它也不晚。

當然關於「ID.4的鼓式已經全面超越了盤剎」的論調也別信,這是不可能的,不然前輪為何不用鼓剎呢?

其實類似的討論有很多,比如「獨立懸架就是比非獨立懸架好」、「多連杆的操控就是比麥弗遜好」等等。我對這類討論一直很反感,愚蠢至極。好不好,是開過、測過才知道,而不是靠意淫。

相關焦點

  • ID.4國產後配鼓剎,大眾新能源會不會出師未捷身先死?
    在2020年的尾巴高調發布ID系列新能源車型,似乎有著也要在電動行列中做到中國市場老大的氣勢,發布了幾個月還不打算賣,為了降低成本連上個世紀的鼓剎都用出來了,簡直摳到了極致。消費者都不是傻子,你大眾還沒開始賣,就開始琢磨大量出貨的成本問題,那可不就被友商逮住剎車配置一頓狂噴。
  • 25萬的大眾高級車用鼓剎?我雅迪電驢都看不起你!
    ■ 鼓剎就低人一等?那麼為啥網友覺得鼓剎不OK呢?這要從鼓剎的原理和優缺點說起。鼓剎的原理很簡單,就是踩剎車的時候,剎車片就會被向外推,去摩擦隨著車輪轉動的剎車鼓,車輪像是被撐停的。看下面的動圖可能會更好理解一點。
  • 煮酒論車丨ID.4的鼓剎是簡配還是創舉?
    但在特斯拉之前,別的車型已經這麼幹了,他就是本文的主角——大眾轉型路上的重要產品ID.4。不過這條線是有代價的,為了價格親民、產品走量,大眾選擇了成本更低的鼓剎,而這一行為也遭到了網友們無情的吐槽。大眾這條線究竟是怎麼劃的?其背後的邏輯又是什麼?本文將和您一起探討。ID.4 X和ID.4 CROZZ到來之前,市場是什麼樣的?  電動化轉型,各大車企們嘴上喊的都勤,但能像大眾一樣做出大手筆投入的卻沒有幾家。
  • 「簡配」創先河 20多萬電動車後輪用鼓剎引熱議!大眾用剎車成績回應
    大眾官方曾表示,該車長續航的售價可能不會超過25萬元,車輛已經來到了這樣的價位,如果是國產廠商的話,不用上「Brembo」剎車卡鉗都不好意思說這車帶剎車。但是,大眾卻國內首創該級別車型用上鼓剎,「簡配」達到新高度,這一點著實讓不少消費者大跌眼鏡。
  • 純電動的ID.4 X:南大眾最後的希望?
    然而,南大眾已經連續三個月成為銷量前十中唯一同比下滑的車企,而且下降幅度頗大,今年前十一個月的銷量已經同比下滑19.5%。今年的全年銷量預計很難超過160萬輛,遙想兩年前,南大眾可是國內首個年銷量突破200萬的車企,現在已經相去甚遠了。
  • 不必談「鼓」色變,為何說「鼓剎不能買」是種偏見?
    汽車圈向來不缺偏見,「碟剎高大上,鼓剎不能買」就是其中之一。可以想見,在「碾壓」小排量自吸發動機的三缸渦輪發動機都被「噴」得體無完膚之時,倘若某款新車搭載了一套與大貨麵包車形象綁定的鼓式剎車,一邊倒的「罵聲」幾乎可以算是必然結果。不過,從技術的角度看,鼓式剎車與碟式剎車其實並無鄙視鏈的存在。
  • 大眾減配新玩法,圍觀的網友表示很震驚!
    國內的合資品牌汽車減配都不是啥新聞了,而其中吐槽量最大的就是大眾,沒辦法,誰讓人家銷量最高呢!但是今天關於一個大眾凌渡的車禍卻讓人不得不再次吐槽大眾的逆天減配水平。但是在車尾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拖車鉤,原來是2019款的大眾凌渡把車尾的拖車鉤給省了。這可就難辦了,沒辦法,只能把後保拆了把拖車繩掛在後杠梁上才拖上來,結果車是拖上來了,但是車尾的橫梁都被拉彎了。看到這裡可能有的人會說,車又不是用來拖地,省了個拖車鉤多大點事啊!
  • 碟剎對比鼓剎,在A級車上到底哪種剎車好
    近日,大眾發布了全新的ID.4光荷電動SUV,這款30萬級的SUV後輪使用了非常傳統的鼓剎,因此備受爭議,雖然目前鼓剎在B級轎車和SUV領域越來越少,但在A級轎車上,鼓剎仍然非常常見,比如豐田威馳、本田飛度,大眾桑塔納等車型全系配備了後輪鼓剎,並沒有碟剎這樣的配置,那麼這兩種制動方式到底有何區別
  • 鼓剎就一定比碟剎差?錯了,有一點碟剎都比不過鼓剎
    汽車工業發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遺留下一些固有「偏見」,有些的確是事實,還有些只是部分人的誤解。 「碟剎比鼓剎的制動效果要更好」就是其中之一。
  • 都說鼓剎比碟剎制動效果好,那為什麼現在,很多汽車都用碟剎呢
    從現在市場上販賣的汽車來看,曾經風靡一時的剎車慢慢被淘汰,現在超過10萬元的車型基本上都有四輪盤式剎車,但只有10萬元以內的一部分車型使用前盤設計鼓,與鼓閘相比,確實有一定的優點,為什麼現在有很多車不用鼓剎?
  • 大眾ID.4X開啟預售,三生有幸,能看到一臺講誠意的大眾
    售價虛高、減配成災,一系列問題的出現讓市場中出現了越來越多聲討大眾的消費者,而你不難發現的是,即便當下國內市場中大眾在銷量方面仍舊是近乎無敵的狀態,但業內卻也普遍對大眾系產品開啟了唱衰
  • 特斯拉晶片風波引爆洋車企「減配」話題
    事實上,包括大眾帕薩特在內的眾多外資品牌車型進入國內就「減配」一事一直遭到中國汽車消費者非議。如今,特斯拉陷入「減配門」再度挑起消費者敏感的神經。一時之間,消費者紛紛提出質疑,汽車身系消費者安全問題,「減配」現象何時才能休?
  • 從不減配的大眾,上汽大眾威然一上市就是牌面,老闆座椅穩贏GL8
    很多成功人士,在擁有諸如奧迪A8L、或是大眾輝騰這樣的豪華車型之後,還會再選擇一輛高端MPV車型用作商務接待。所以有這樣一款車的誕生,就是為了滿足成功人士對於商務的需求而來,它就是從不減配的上汽大眾全新推出的威然Viloran。國內高端商務MPV市場,從此不再是別克GL8獨霸天下的場面。在5月28日的線上發布會上,上汽大眾威然正式登陸中國市場。
  • 汽湃觀察|正向研發與逆向減配,到底誰才是長久暢銷的王道?
    逆向減配起點高,但時間會抹平技術優勢在捷達品牌之前,還有另外一個品牌也大量採用過別人的高起點技術平臺,那個品牌就是斯柯達;早幾年在國內斯柯達憑藉著大眾技術平臺的優勢、以及相對而言更具性價比的價格,一度銷量表現非常不錯,甚至還浮現了「懂大眾的都買斯柯達」這樣的標語。
  • 霸氣側漏的id.4crozz
    實車id.4crozz科技感線條飽滿流暢,勾勒出電動化的感覺,輪轂的造型用了雙拼半開放式的,可以降低風阻係數。前盤後鼓的剎車,後鼓式剎車能起到能量回收的作用,綜合提高續航裡程和降低成本。科技感與趣味性強!尾部的燈光設置成不規則的且貫穿左右,感覺是一款智能的家電呈現在眼前!
  • 國產大眾ID.4和特斯拉Model Y,誰更好?
    但是隨著電氣化時代的到來,大眾這個傳統車企也不得不堅決地向新能源轉型了,尤其是在經歷「排放門」之後,大眾更是幾乎把新能源當成了未來唯一出路,並開始了大舉進攻模式。在中國這片汽車的熱土上,大眾依靠自己的「金字招牌」在國內的口碑相當顯赫。
  • 飛度GK5都在用的鼓剎,明明剎車更有力,盤剎憑什麼更受歡迎?
    優缺點:優點:1.散熱性會更好;2.剎車力度平均,摩擦片磨損度均勻;3.排水性能會更好。缺點:1.製造成本相對來說會比較高,;2.制動能力要弱於鼓式剎車。此外,碟式剎車根據制動器的不同,又可以分為普通盤式制動、通風盤式制動和陶瓷製動。
  • 6.5萬提了一輛新款桑塔納後,車主:充分理解減配的含義
    說到汽車市場,大眾品牌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非常大。即使是 "燒機油 "事件,也不能阻止消費者對大眾汽車的喜愛。而大眾汽車在國內市場就是靠著消費者對它的 "愛",才得以平穩的生活。但大眾汽車本身也是很有實力的,否則在這個如火如荼的市場上,它早就被pass掉了。
  • 英朗增48V混動,減配,降價,車友直豎大拇指:來輛4缸1.5的!
    隔音棉隔音棉:大眾、本田、日產表示通用別克你這麼玩就沒意思了!都是合資品牌我們都減配了,你這樣就不帶你玩了!減配此次配置多功能的方向盤,定速巡航, 自動空調,全不見了。後部別克考慮到中國國情對三缸發動機的恐懼,同時提供了4缸1.5L發動機!你沒猜錯,就是寶駿現在用的同款,質量上肯定能讓跟多車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