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的大眾高級車用鼓剎?我雅迪電驢都看不起你!

2020-11-18 驅動之家

眾所周知,這幾周最熱的車可能就是南北大眾的ID.4兄弟,作為大眾MEB平臺的力作,擁有555公裡的續航裡程、25萬預售價(實際價格肯定比這低)、大眾SUV必賣爆BUFF的這二位,從頭到尾都是一副上和特斯拉比智能,下和宏光MINI EV拼銷量的態度。


▲ 圖為上汽大眾ID.4X

按理說這倆車應該火起來的,不過火的有點偏離路線。最近,它倆後輪用鼓剎的事兒在微博上鬧得可high了,我就不多描述了,精選幾位「陰陽怪氣」的老哥給大家看看。

俗話說管中窺豹也可見一斑,這幾條評論和點讚數也側面反映了網友對鼓剎的態度——不OK。

■ 鼓剎就低人一等?

那麼為啥網友覺得鼓剎不OK呢?

這要從鼓剎的原理和優缺點說起。鼓剎的原理很簡單,就是踩剎車的時候,剎車片就會被向外推,去摩擦隨著車輪轉動的剎車鼓,車輪像是被撐停的。看下面的動圖可能會更好理解一點。

它的優缺點也很明顯,優點是成本低,制動效能好;缺點就是整套剎車機構塞在輪子裡面,散熱不好,尤其是在連續剎車的情況下,一旦剎車鼓膨脹,會讓你感覺明明拼了老命踩剎車,但是制動效果對不起自己付出的力氣,也就是傳說中的制動熱衰退現象

而盤式剎車是在踩下剎車的時候推動卡鉗夾緊剎車片,通過與剎車盤的摩擦力制動,車子像是被夾停的。

對比一下:

它的優勢正好彌補了鼓剎的劣勢——散熱性好。因此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連續踩剎車造成剎車失靈的問題,另外它反應快,比較好和ABS配合。

因為結構上的劣勢會影響剎車效果,使得盤式剎車逐漸成為主流,目前的趨勢是,只有低端車和貨車才用鼓剎,而家用車基本都是四輪盤剎。

這裡引用下百度百科,這個「大多數汽車」真是冰冷而又有殺傷力,建議後面加個括號,20萬以上大眾ID.4系列和日產途達除外。

在這樣的潮流下,為了追求極致的剎車性能,以及好看和高級,中高端產品們開始使用Brembo的卡鉗,尤其是自主品牌們。

你看漢EV這套卡鉗絕對是可以吹的賣點,哪個靜態體驗文章不提一嘴領導肯定罵你不長眼;就漢EV這個32.8米制動距離,要說沒有Brembo剎車系統抬一手我是不信的。這也側面證明了盤剎的高端化,畢竟沒見過哪個鼓剎有這個待遇。


甚至兩輪電驢都是前後盤剎,比如這貨(沒有給它打廣告的意思)。

最搞笑的是,寫這篇文章時我偷偷摸魚,刷朋友圈看到一位主機廠的朋友突然誇自家的四輪盤剎,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內涵ID.4兄弟。

但我估計不太可能,畢竟它們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完全構不成競品,甚至還都是上汽旗下的~

總之,就國內這個風氣,鼓剎確實不如盤剎高端,現在只要是有車評人或者大V為大眾的鼓剎說一句好話,就馬上被打成「跪舔」、「領五毛」。

■ 大眾怎麼說?

對於這個問題,大眾表示,因為新能源車有制動能量回收,只有在緊急制動時才會用到後輪制動。而盤式制動經常不用可能會腐蝕生鏽,所以他們改用了鼓式剎車。

根據我領導在現場傳回來的圖片顯示,這回大眾可謂是「重新發明鼓剎」——這是全球首個帶電子機械式駐車的鼓式剎車。

另外我還找到了一篇大眾ID.4在歐洲發布時,對這個問題的解釋,說是盤剎會在行車過程中給車輪旋轉帶來小小的阻力,鼓剎則沒有這個問題,而且鼓剎在長期不用之後也能保持性能。

■ 大眾的解釋成立嗎?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鼓剎有優勢也有劣勢,那麼大眾解釋自己用鼓剎這句「因為新能源車有制動能量回收,只有在緊急制動時才會用到後輪制動。」合情合理嗎?

我認為這句話前半句沒問題,但也涉及一個用戶願不願意開高檔位動能回收的問題,有人覺得動能回收開高了容易暈車,上車就會調低甚至完全關閉棄用。

但後半句就有點離譜,我更傾向於大眾的發言人表達錯了或者翻譯有問題,哪有汽車制動純用前輪的,難道不是制動力分在四個車輪上嗎?只能簡單理解為因為慣性,前輪受到的制動力大,後輪受到的制動力小。

雖然大眾努力地解釋了自己用鼓剎,是充分分析了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後的做法,但目前看來這只是大眾的一廂情願,廣大網友並不買帳。

很多網友直接指出大眾就是想降成本,很多媒體也直接稱「都是被年輕且不講武德的Model 3逼的」,可憐Model 3天天被碰瓷,明明你自己家低端產品,Polo、桑塔納、捷達用鼓剎都是傳統節目了,怎麼賴到我身上!         

■ 問題到底出在哪?

總結上面幾個部分,我們能看出,雖然大眾覺得他們自己的鼓剎老厲害了,但在「大眾」的認識裡鼓剎確實low了點。

也就是說,不是說用鼓剎有問題,而是「大眾ID.4兄弟用鼓剎」有問題。

你看人家宏光MINI EV是四輪鼓剎;歐拉黑貓的低配前盤後鼓(哦對了人家高配四輪盤剎,才8萬塊),有人罵嗎?影響人家在10月新能源銷量排行榜上砍下第一和第三了嗎?

而ID.4,我再把它這一套貫口念一遍:大眾電氣化轉型的力作、MEB平臺第一個引進國內的新車、全新的外觀、全新電子架構……從頭新到尾,結果你用了個鼓剎。

這感覺就像你約了個985畢業全身愛馬仕的美女,最後關頭發現她的內衣是都市麗人10塊錢3件淘的,雖然可能不影響啥正事,但給人的感覺就很微妙。

碰巧ID.4兄弟的車窗控制邏輯也有點神奇,沒有單獨的後窗控制按鍵,如果你要操作後排車窗,你需要按一下REAR鍵切換控制。

然後有些網友又開始藉此黑大眾簡配,其實人家並沒有減配啊,只是降成本降得極致了一點而已,只不過降本降到剎車系統這塊有點讓人難以理解。

■ 邦點評

其實兩個鼓剎影響不了ID.4兄弟的銷量,購車條件中優先級排在它前面的多了去了。但也希望大眾愛惜自己的「羽毛」,不能因為多年在國內深耕站穩之後就飄了,信任雖然不會在一朝一夕崩塌,但這樣一次一次傷消費者的心也不是個事兒啊。

好了,關於ID.4兄弟後輪配鼓剎的事兒,各位讀者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 THE END -

#大眾#剎車#ID.3

原文連結:電動邦 責任編輯:陳馳

相關焦點

  • 25萬的大眾ID.4用鼓剎是減配?噴之前先理性思考會更好
    大眾ID.4發布後,產品本身並不多,倒是後輪的剎車鼓成為了焦點。一面有:「25萬的車盡然還配鼓式剎車,就是不厚道、欺負消費者」的言論;另一面也有說ID.4鼓式剎車多麼多麼好,多麼多麼先進的觀點。誰對誰錯,ID.4該不該用鼓式剎車,這個問題等會兒再聊。
  • ID.4國產後配鼓剎,大眾新能源會不會出師未捷身先死?
    在2020年的尾巴高調發布ID系列新能源車型,似乎有著也要在電動行列中做到中國市場老大的氣勢,發布了幾個月還不打算賣,為了降低成本連上個世紀的鼓剎都用出來了,簡直摳到了極致。消費者都不是傻子,你大眾還沒開始賣,就開始琢磨大量出貨的成本問題,那可不就被友商逮住剎車配置一頓狂噴。
  • 「簡配」創先河 20多萬電動車後輪用鼓剎引熱議!大眾用剎車成績回應
    大眾官方曾表示,該車長續航的售價可能不會超過25萬元,車輛已經來到了這樣的價位,如果是國產廠商的話,不用上「Brembo」剎車卡鉗都不好意思說這車帶剎車。但是,大眾卻國內首創該級別車型用上鼓剎,「簡配」達到新高度,這一點著實讓不少消費者大跌眼鏡。
  • 煮酒論車丨ID.4的鼓剎是簡配還是創舉?
    在大眾ID.4 X/ID.4 CROZZ這樣售價25萬元級別的緊湊型SUV上配備鼓剎,對於年輕的中國車市來說,堪稱「史無前例」。再加上大眾的名氣和MEB的光環,這種反差產生了極強的「新聞價值」。熱炒、狂噴,也就變得理所當然。  不過在說鼓剎是否合適之前,我們要先釐清一個概念:即廠商研發一款車,技術應用是不是「越高級越好」?其實面對這個問題,理性的人都清楚:答案是否定的。
  • 雅迪V1-騎行感受
    現在身邊很多人不僅僅有汽車,由於電動自行車不堵車,出行方便,相信大家都有輛電動自行車吧。如今電動車已經分成幾大品牌了,比較常見的品牌:雅迪,小牛,愛瑪,臺鈴·····等等。新國標出來後,許多車的設計造型也脫離以前超標電動車那種電摩外觀了。大家了解一下新國標要求哈!
  • 雅迪T6鉑金版外觀解析 原來暗藏著這層含義
    任何能帶給人美感的事物,都是用顏色、體積、線條的形式因素形成的審美感受。 ——羅傑·福萊 任何精緻物件的勾勒都隱藏著獨特的設計美學,例如利用對稱、韻律、均衡、節奏等審美法則。
  • 都說鼓剎比碟剎制動效果好,那為什麼現在,很多汽車都用碟剎呢
    從現在市場上販賣的汽車來看,曾經風靡一時的剎車慢慢被淘汰,現在超過10萬元的車型基本上都有四輪盤式剎車,但只有10萬元以內的一部分車型使用前盤設計鼓,與鼓閘相比,確實有一定的優點,為什麼現在有很多車不用鼓剎?
  • 鼓剎就一定比碟剎差?錯了,有一點碟剎都比不過鼓剎
    首先鼓剎相比於碟剎的制動力會更好,可能大家都不相信,那就聽筆者慢慢道來。從前文中我們已經了解到碟剎是由剎車片夾住剎車盤產生摩擦力來進行制動的。而鼓剎就不同了,首先因為鼓剎的剎車蹄片與剎車底板的接觸面積,比碟剎制動時的接觸面積更大,接觸面積一大,摩擦力自然也就變大,所以在制動力方面會更好。
  • 碟剎對比鼓剎,在A級車上到底哪種剎車好
    近日,大眾發布了全新的ID.4光荷電動SUV,這款30萬級的SUV後輪使用了非常傳統的鼓剎,因此備受爭議,雖然目前鼓剎在B級轎車和SUV領域越來越少,但在A級轎車上,鼓剎仍然非常常見,比如豐田威馳、本田飛度,大眾桑塔納等車型全系配備了後輪鼓剎,並沒有碟剎這樣的配置,那麼這兩種制動方式到底有何區別
  • 預算25萬買豪車,凱迪拉克CT5、亞洲龍和CC,誰才是最優選?
    我用25萬的預算買車。 買誰? 很多人說奔馳a級還是雅閣凱美瑞,其實不僅僅是雞頭,也不一定是鳳尾。 25萬預算有適合25萬預算的產品。 「後退一步,開闊天空」。 例如,一些家庭品牌的b級車和二線豪華品牌的b級車有凱迪拉克CT5、豐田亞洲龍和大眾CC等代表性產品。 如果是這樣的話。
  • 純電動的ID.4 X:南大眾最後的希望?
    今年,南大眾的日子很不好過,作為車企,最大的傷莫過於車賣不出去,而南大眾現在的處境就是車賣不出去。疫情過後,整個乘用車市場進入復甦階段,整體銷量上漲,頭部企業月銷量漲幅達到兩位數的不在少數。然而,南大眾已經連續三個月成為銷量前十中唯一同比下滑的車企,而且下降幅度頗大,今年前十一個月的銷量已經同比下滑19.5%。今年的全年銷量預計很難超過160萬輛,遙想兩年前,南大眾可是國內首個年銷量突破200萬的車企,現在已經相去甚遠了。
  • 雅迪Z3最給力,助你營救小馬哥
    許多人都對吳宇森的電影《英雄本色》並不陌生。其中由周潤髮飾演的小馬哥這個形象更是成為整整一代人的記憶。
  • 雅迪集團錢靜紅: 以人才「撐」起企業攻堅的力量
    (原標題:雅迪集團錢靜紅: 以人才「撐」起企業攻堅的力量) 「用眾人之力
  • 爆笑故事:好哥們拉肚子,我騎小電驢載他回家,居然流了我一車!
    那天突然收到他的消息,說是回家了,一起聚聚,兩人約定好時間、地點,我騎上我的小電驢趕了過去,到了之後沒見他人,打電話一問才知道他還沒過來,我就找了個位置,先坐下。等了好大一會他才過來「你忙啥呢,咋這麼久啊?」
  • 老司機教你選車,鼓剎、盤式、通風盤式哪個制動系統更優秀
    其作用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按照駕駛員的要求進行強制減速甚至停車;使已停駛的汽車在各種道路條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穩定駐車;使下坡行駛的汽車速度保持穩定。其性能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行車的安全,關係駕乘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購車時,務必高度關注汽車的剎車系統,選擇配置更加優秀剎車系統的車輛。汽車剎車系統那麼,什麼樣的剎車系統最優秀呢?
  • 《人人都愛中國造》首個單品牌直播專場:主持人邀你夜遊雅迪!
    《人人都愛中國造》首個單品牌直播專場:主持人邀你夜遊雅迪!,打造《人人都愛中國造》618雅迪工廠直播夜。本場直播活動將由江蘇衛視主持人孟非搭檔主持人曹煊一進行現場直播,邀請雅迪集團高級副總裁王家中一同直播帶貨,探秘電動車生產工廠,遇見「中國製造」,拉動電動車產業消費。  據了解,本場直播將於6月18日20:00正式開始,預計持續時間為3小時。用戶可以通過央視網官方抖音號、雅迪微商城、雅迪電動車各大電商平臺實時在線觀看。直播期間,10000個頭盔6.18元限時搶!
  • 雅迪、愛瑪、臺鈴、新大洲,最近都有什麼動作?你更看好誰?
    自新年以來,以雅迪、愛瑪、臺鈴、新大洲為代表的電動車企業加快了布局的步伐,以此來實現更大的突破。現在,一起來看看他們最近都有什麼動作?1、雅迪:加推多款新品首先,雅迪則在加推多款新品電動車,包括DE3都市版、DM3、T2等車型。
  • 他隨便拍部電影賺13億,千萬豪車塞車庫落灰,獨愛這輛3000塊電驢
    他隨便拍部電影賺13億,千萬豪車塞車庫落灰,獨愛這輛3000塊電驢2013年,一部《人在囧途之泰囧》的橫空出世讓中國電影從此邁進了十億級別的大門;2018年,一部《我不是藥神》在暑期檔以黑馬的姿態在多部大片中拔得頭籌,中國電影的現實主義創作在此成為業界長談的話題
  • 電摩開啟智能化發展時代 新日R5與雅迪G6 你更看好誰?
    隨著消費者出行需求的不斷提高,以及智能化、鋰電化、輕量化、差異化的技術革新,越來越多以技術為依託的智能產品、高端產品出現在大眾視野中,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愈發明朗。在剛剛結束的浙江展上,舉辦方發起「觸碰科技,預見未來」電動車新產品、新技術評選活動,由智能科技區、匠心品質區、卓越技術區三大類產品參加。其中,當屬智能科技區人氣最為旺盛。由此可見,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智能化產品。
  • 雅迪董經貴深耕技術創新 推動雅迪銷量領跑全球
    雅迪集團控股創始人董經貴,錢靜紅表示,這一切都離不開雅迪電動車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和對未來科技研發的投入。 雅迪集團控股創始人董經貴、錢靜紅在跟集團產品技術研究院高管開會時,常舉這樣一個例子:日本曾有企業這麼評價中國的企業,說中國的企業就像是一幫水果販子,市場上需要什麼水果,他們就去包裝、販賣什麼水果。但他們不是種水果的人,也不種植水果,而只是水果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