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失智老人照料中心守護「夕陽紅」

2021-02-08 寶應電視臺百姓關注

節目開始我們一起來關注一條好消息,經過大半年建設,柳堡鎮敬老院失能失智老人照料中心基本建成,這對於有相關老人的特殊家庭來說,無疑又多了一個養老新選擇。目前,柳堡是我縣鎮區的一個試點,很快將會在其它鎮進行逐步的推廣。下面,我們一起去柳堡敬老院看下。

這位正在柳堡鎮敬老院宿舍樓下,坐著輪椅曬太陽的老人叫趙亞清,今年已88歲高齡。因為嚴重基礎性疾病落下的後遺症,趙爹爹目前屬於生活無法自理的狀態,每天從一早起床到每一個生活中的小細節,全部要靠別人照料。

【專職護理員 解學云:早上一起來,幫他穿衣服、幫他整理,幫他洗臉。】

【專職護理員 朱繼兄:他正常情況下是不能自理的。】

趙亞清在這裡生活已有三年時間,其實,在柳堡鎮敬老院90名老人中,像老趙一樣屬於失能半失能、以及失智狀態的,佔比還是比較多的。失能失智老人照料中心的建成,將給他們生活質量,以及康復服務質量帶來質的提升。

【專職護理員 朱繼兄:這個對他們來說肯定是很好的,有一個專業隊伍,1對1的對他們服務了吧。】

【專職護理員 解學云:以後有失能失智中心馬上會越來越好,對他們老人越來越好,越盡心盡力的照顧。】

今年,柳堡鎮敬老院二號院民樓進行了徹底改造,縣民政局及柳堡鎮政府還投入500多萬資金,購買了各種醫療及康復設備。大樓一二層全部是護理床位,三樓則是檢查室、康復室,觀察室等功能用房。檢查室內,光民政部門採購的一臺「健康一體機」就投入十多萬元。

【欄目主持人 王露露:這個健康一體機,可以極大的方便我們一些失能半失能老人,隨時隨地就可以在家裡面進行一個簡單的小體檢,隨時看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準確高效。】

【柳堡鎮敬老院院長 華福文:可以測心電圖,測血糖,血脂,血壓,身高等等。】

新配置的醫用呼叫系統,將護士站跟每個老人全天候緊密聯繫到了一起,在床上的老人有任何需求或者突發情況,值班人員能夠及時準確掌握。

【欄目主持人 王露露:通過這個醫用呼叫系統呢,我們值班醫生就可以隨時隨地的知道哪一個房間,哪一個床位的老人有什麼樣的需求,我們醫生可以進行及時的服務,非常的方便。】

康復室內,正常慢病後遺症所需要的康復器材這裡也是一應俱全,老人不用下樓就可以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的康復治療。

【柳堡鎮敬老院院長 華福文:還有這個設備,是專門讓老人這腿腳不方便的如何去爬,一天要爬多少次,要輕輕地爬,這裡的(康復)器材基本上都全了。】

目前,敬老院二號樓提供了48張床位,敬老院東側在建的一棟新大樓還可以提供50多張床位,以滿足柳堡周邊地區社會老人的養老需求。

  【柳堡鎮敬老院院長 華福文:應該說這次民政局投入,是填補了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就是失能失智老人照顧的模式,現在使五保老人的生活得更加愉快了。】


隆重推薦:物業好幫手!

寶應電視臺《百姓關注》

新聞熱線:0514-88265222


微信號:bytvbxgz


相關焦點

  • 萬福苑養老失智、失能老人的康復護理之家!
    目前失智、失能老人中居家照料佔大多數,照料人一般都是家人。這種模式存在很大弊端:家人陪伴時間有限,在有突發情況時無法及時給予醫療救治。沒有制定合理的醫療康複方案,不利於老人病情恢復。醫院的床位長期緊張的背景下,建立完善的失智、失能照護單元顯得尤為重要。
  • 關注身邊的「蘇大強」:失能失智老人生活境況急需改善
    關註失能失智老人的公益活動走進社區,獲得很多老人和護理老人家庭的點讚。中新網南京10月25日電 (記者 申冉)在電視劇《都挺好》裡,父親蘇大強在劇終時面臨「老年病」的侵害,失去回憶,令不少觀眾唏噓。「這個實體體驗裝備由愛德基金會和上海同濟大學包容性設計研究中心合作完成,希望藉此能夠讓社會各個年齡層次的人都感受到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存困境,感受身體退化、行動遲緩的老年期生活狀態,理解老年人日常生活可能存在的種種不便,推動敬老助老社會氛圍的形成。」愛德仁谷養老服務項目服務經理劉念在現場告訴記者。
  • 誰來照料城市的獨居老人
    從具體項目看,老人需求度最高的三項服務分別是應急維修(54.40%)、失能失智型日託服務(50.80%)、緊急救援(50.00%)。從類型看,獨居老人對社區關愛類服務需求度較高,大部分服務需求的比重均超過40%,對託老照料類服務需求不高。進一步細分看,日常照料類服務中的「上門做飯和打掃衛生服務」最受青睞。
  • 定義失能失智長者照護新標準!融創中國首家國際康養中心開業
    這是目前我國失能失智長者數量,超過30萬!這是目前青島市失能失智長者數量。權威數據顯示:我國90%以上的失能失智長者均居住在家,由家人照護。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居家照護帶來的健康管理、環境不適、病情惡化等問題,是每一個失能失智長者家庭的重大挑戰。
  • 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在家裡如何養老?看到這些我就放心了!
    根據江蘇省民政廳對全省老年服務需求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佔老年人口的50%以上,其中80%以上願意在家裡養老。那麼,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在家裡如何養老?居家養老都有哪些新模式,老人們對此評價如何?
  • 日間照料中心:託起幸福「夕陽紅」
    老年人在日間照料中心做免費理療。(藺麗華 攝) 最近一段時間,家住海勃灣億信國際小區3號樓的劉清華老人隔三差五就會到墨香梨園社區的「鳳凰人家」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鍛鍊身體,並利用紅外線理療桶舒緩腿部不適。
  • 阿姆斯特丹失智症訓練中心丨失智老人幹預如何激活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荷蘭的失智老人。荷蘭,這個創造了很多奇蹟的彈丸之地,是世界上養老產業和養老理念最發達的國家,生命公寓,痴呆老人村,失智症幹預激活中心,深海理療法等都是荷蘭人首創。這裡的失能失智老人看上去比其他國家的更加有活力,生活自理能力更強,工作人員更加快樂,成就感更高,他們是如何辦到的呢?
  • 失智老人生活質量的研究交流 |Candy的時光會客廳第五期
    以下內容為本次聊天話題的整理資料:首先高老師介紹了認知症,輕度認知症表現為認知受損,逐漸形成重度老年痴呆,也就是失智老人。高老師現在把失智老人的生活質量作為關注重點進行多學科合作的實務研究,從失智老人的生活質量的測量、中國失智老人的生活現狀、影響因素幾個方面來講解。
  • 首臺恆溫座椅式助浴設備亮相南京 服務失能半失能老人,洗一次澡50...
    昨天是重陽節,燕子磯街道的老人們得到了街道為他們準備的最好禮物——智慧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運營。街道轄區內的老人在這裡可以得到助餐、助浴、助醫、助急、呼叫等全新的養老服務,特別是專門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準備的恆溫座椅式助浴設備首次在南京亮相,吸引了眾人的關注。
  • 臺灣Group Home,為失智老人創造尊嚴晚年
    在失智症者團體家屋,透過專業人員的照顧,可以讓失智老人過著有尊嚴的晚年生活。一位八十八歲的阿嬤因年老失智,兒子僱請一位本籍看護外加一位外籍看護在家照顧,兩人聯手卻無法應付阿嬤失智的狀況:餵食飯菜都不吃,連嘴巴也不張開;作息時間日夜顛倒,半夜常要人帶她去上廁所;情緒不穩時會有攻擊行為。由於不好照顧,看護來一個走一個,甚至因情緒失控出手打了阿嬤。
  • 蕾娜範康養中心多元化養老服務 讓入住老人找到晚年生活幸福感
    如今,隨著養老業的不斷發展,養老服務質量不斷提升,養老服務從「基本養老」向「品質養老」到「醫養結合」跨越發展……這些多元化養老服務不僅提升了失能失智老人的生活質量,也讓老年人找到了生活的自信和快樂。很多家人精力不足無暇照顧,把家裡的老人送進了養老機構,那麼對去養老機構老人們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呢?
  • 唐詠︱失智老人故事:排斥MoCA測試的中產老人
    家庭一:兩位老人在太原某大學工作。爺爺(86歲)是退休教授,奶奶(82歲)是退休副教授。育有四子,其中三子在美國工作生活,另有一子在上海交通大學工作。S小區的房產是四子出錢為老人在深圳安家所購置(兩居室)。此對老年夫妻是標準的空巢老年家庭,聘請一位住家護工,照顧因中風失能失智的奶奶,另聘請一位鐘點工阿姨,負責二老的飲食搭配。
  • 頭條丨又一起走失老人意外死亡事件 家有失智老人可免費申領GPS定位儀
    結合前兩天香溪鎮九楊村發生一起走失老人溺亡事件,這已經是近期第二起老人意外事故死亡案例。警方提醒:天氣漸冷,針對失智失能老人人身安全預防切不可馬虎,對這些特殊老人的監管和保護,切不可松怠。 記者從蘭溪8890便民服務臺了解到,目前我市針對80周歲以上失智失能老人免費提供GPS定位儀,被申領人憑藉相關病理證明、本人身份證就可以向所屬鄉鎮街道民政窗口申領。
  • 上海的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納入長護險,為2-4級失能老人提供新的服務...
    4級失能老人在居家上門照護外,提供新的服務模式選擇。從享受年齡來看,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0歲。從護理內容來看,生活照料佔服務量總數的86%,醫療護理佔服務量總數的14%。各類定點護理服務機構1161家,其中提供居家照護的420家,提供機構照護的698家,既提供居家照護又提供機構照護的43家,長護險護理人員共有6.1萬人。
  • 醫護人員全是演員,全球首個「失智照護小鎮」溫情演繹現實版的《楚門的世界》
    醫生護士們變裝成鄰居、店員、僕人等等在這個小鎮裡守護著這些失智老人醫護人員完美詮釋了那句人生如戲,全靠演技謝天謝地父親不用去住養老院了小鎮最初的靈感來自於一名普通護工伊馮•範•阿姆榮根(Yvonne Van Amerongen),曾在一家失智老人護理中心工作的她
  • 老有所依暖意濃 宿遷沭陽創新農村養老模式託起幸福「夕陽紅」
    近年來,為讓農村老人同樣享受到高質量的養老服務,沭陽縣按需施策,精準服務,創新做法,建設農村「日間照料幸福小院」,開展特困人員供養護理,通過智慧養老上門服務等農村養老服務新模式,真正讓老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繪就最美「夕陽紅」。
  • 養老運營幹貨,看美國如何照護失智老人
    有些養老機構認為應該把失智老人混合在大型社區中,為失智老人提供一些特殊的活動或者服務,在大型社區中失智老人能更加規律的生活並和其他老人減少差異。在房間的空間尺度上,「小空間」是失智養老機構的一個特點,美國研究和運營機構認為:在「小空間」裡,失智老人可以減少壓力和焦慮,他們可以更加舒心的生活。 在平面布局上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內走廊把居住單元聯繫在一起,並和公共區域並置在組團內(圖一);另一種形式是以餐廳和活動室等公共空間為中心,居住單元圍繞這個中心展開平面布局。
  • 滿足失能老人居家養老需求
    「對於符合條件政策條件的老人,適老化智能家居改造有政府補貼此外,家庭養老床位還有提供其它的服務項目,比如生活照料、個人護理等,這部分會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需求收取相應費用。」梁姑娘表示,目前家庭養老床位這項服務還在開展中,有需求的逢源街坊可以前往逢源鄰舍長者日間護理中心詳細了解諮詢。
  • 讓全省1834萬老人「老有頤養」,江蘇這樣做
    10月25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民政廳獲悉,讓老人老有頤養,江蘇持續優化養老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將便捷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送到老人身邊。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各類養老床位數69.9萬張。1.82萬家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589個街道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7374家社區助餐點遍布全省。
  • 康養靜海夕陽情丨日間照料讓老人晚年生活更有滋味
    天津北方網訊:近年來,靜海區不斷探索完善養老服務模式,加快推進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社會化運營,向行動不便、空巢和失能老年人延伸服務,使老年人老有所養,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