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註失能失智老人的公益活動走進社區,獲得很多老人和護理老人家庭的點讚。
中新網南京10月25日電 (記者 申冉)在電視劇《都挺好》裡,父親蘇大強在劇終時面臨「老年病」的侵害,失去回憶,令不少觀眾唏噓。老花眼、關節炎、四肢無力、記憶力減退、大小便失禁……在傳統節日「重陽節」到來之際,公益組織愛德基金會通過一系列公益體驗活動,提醒人們更多關注身邊老人的生活境況和老年病困擾。
重陽節期間,在南京老門東歷史街區內舉行的2020年愛德志願者嘉年華,吸引了不少遊客圍觀。
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加入到援助困境老人的隊伍中來。
戴上負重的機能衣、觸覺「失常」手套、仿老花鏡……南京市民李女士現場切身體會到了年老的父母每日生活中的辛苦。
「看不清楚,手抖,走路直喘氣……簡單的動作做起來都那麼困難,走幾步路就感覺頭暈,太不容易了。」李女士感嘆,想到自己的母親年逾七十,老邁的身體每日行動的困難,就格外心疼。
「這個實體體驗裝備由愛德基金會和上海同濟大學包容性設計研究中心合作完成,希望藉此能夠讓社會各個年齡層次的人都感受到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存困境,感受身體退化、行動遲緩的老年期生活狀態,理解老年人日常生活可能存在的種種不便,推動敬老助老社會氛圍的形成。」愛德仁谷養老服務項目服務經理劉念在現場告訴記者。
在重陽節活動現場,通過實體裝備體驗,讓年輕人也感受到了深受老年病困擾的老人,在生活中是多麼的不方便。
據「江蘇省2018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統計,江蘇已經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800餘萬人,佔總人口數近23%,其中有10%屬於失能半失能老人;此外,在中國60歲以上人群中,認知症(俗稱「失智症」)患病率為7.2%,越來越多的「失能失智」老人亟待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援助。
「我們在走訪中注意到,一些失能老人有著難言的苦楚,比如這些老人可能每天都需要『成人紙尿褲』,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需求;一些有失智老人的家庭,護理者不僅深受心理壓力,同時可能面臨護理知識缺乏的困境。」愛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執行主任邵亞琴介紹,近年來,該中心致力於推動「守護失能老人尊嚴」和「智萌之友」兩個項目,呼籲社會各界高度關註失能失智老人的生活質量需求和相關家庭成員的心理疏解需求。
「通過這兩個項目的平臺,我們呼籲社會各界關注在超市裡、路邊街角等公共場所不知所措、步履蹣跚、尋求幫助的老人們,關注在家中失去援手、面臨困境的老人們,關注獨自照顧老人、無法『喘息』的家庭,這也是我們對老齡化社會最友善的回應。」邵亞琴表示。(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