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悶的夏天到了,最近育兒之神安排給我的考驗就是:
不吃飯~~~仔仔不吃飯啦啊啊啊啊(哀嚎~~~),兒啊~你們就別折磨為娘了好嘛!
前期案情回顧
其實崽子們開始輔食打開肉肉世界後,吃飯就進入歌舞昇平、一派祥和安寧的時期。只要吃飯時間一到,外婆煮好飯,給根湯匙,崽子們乖乖吃飯,媽媽在旁邊跳舞(內心而已實際沒有啦), 史稱「歲月靜好」年代。
沒想到命運之輪卡啦一聲!仔仔突然叛亂,上星期五寶寶突然吃了三口飯就不吃。是的,吃飯的坎坷它來了。
嗯!寶寶肯定不是突然不吃飯的,育兒之路總有蹊蹺可循。
大概的原因都是出在照顧者(爸爸媽媽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身上,寶寶只是蛇隨棍上的精明投機者而已。
我仔細想想只有仔仔罷工,飛飛還是乖乖吃飯的話,那這次主因可能是水果。夏天的水果太豐富了,西瓜、水蜜桃、葡萄、哈密瓜、我本人又是一個水果精,每天至少要吃三種不同的水果。而且想著反正水果健康也有營養,小朋友跟著一起多吃沒關係(埋下錯誤的開始)
以往仔仔吃水果是屬於隨機事件,幾天才吃一次。平常沒零食可吃的他看到水果樂得不行兩眼放光!
但是最近跟著我天天吃大量水果後,明顯食量受到影響,影響到了正餐的進食。然後他就發生了吃飯叛變事情。飛飛則相對好些,因為他本來就不喜歡水果(隨他爸)
總結,一個小提醒,如果你家寶寶也突然不愛吃飯,可以先觀察一下是不是其他的東西(水果、零食、甜品等等)先攻佔了他們的胃,才導致不吃飯事件發生。
中場案情分析
減少水果供給後,仔仔還是連著三天吃飯就吃兩三口,我就懷疑是不是生病中暑沒食慾之類。拿著耳溫槍追著量可是觀察了大半天,一切正常,而且還依然精神百倍地玩耍,精神頭極好!
l 飲水正常(一天喝1-2杯開水)。
l 尿尿、便便也很正常,體重暫時沒有下降(幸好~)
l 睡覺也很正常,白天依舊固定小睡一次。晚上則從九點半睡到早上九點,只有吃最少那天,晚上有類似作惡夢哭了兩次(半夜十二點、早上六點),外婆聽到進門出聲安慰一下寶寶,寶寶就繼續睡了。
總之完全就是個健康寶寶的模樣啊。
唯一異常就是:吃飯時間吃兩三口,就搖頭把碗推開不吃了。
但水果一亮出來,馬上就麻溜溜解決光光,所以看來也不是食慾或腸胃有問題,也推翻牙齒痛的可能。
根據本福爾摩斯陳抽絲剝繭分析,答案就很簡單了:寶寶不想吃飯,要把胃留給水果!
前輩媽媽們都說這很平常的,好友也常跟我說「寶寶的變化都是一陣一陣的」,前一陣子愛吃飯,這一陣子不愛吃飯...)所以解決方法也很簡單。
餓他---不吃就把飯收起來,等下一餐再給寶寶吃。
所以我們夫妻兩共同決定,先不要給寶寶補吃蛋餅麵食餐點或水果,還是讓寶寶吃米飯為主,因為未來的日子就是如此,不要輕易被孩子牽著走。但是最難功課的障礙就是外婆了,在我媽眼中,不給孩子吃飯簡直是要了她的命。
唉~~~但是沒辦法,寶寶每天平均只吃三口飯,我都快得抑-鬱-了。更被說我媽,每天追著餵飯硬塞也要讓仔仔吃,導致他逆反的情緒很快上頭,我都懷疑再這樣下去他會的厭食症了!
在我嚴厲堅定的懇求下,我媽終於同意這個方案。但是適用期只有3天,3天過後,沒有好轉,就另尋他法。
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
在堅定「非常時期,還是定調只給米飯當主食,水果、麵食通通排除在外」不要再自我懷疑了。
不過做法上稍做修正,把晚上的稀飯改成軟飯(原本白飯與水比例是1:2去煮成稀飯。現在改成白飯與水比例是1:1,讓米粒有點軟不要到爛),份量上改成只裝7分滿,讓寶寶吃飯比較沒有壓力,其實寶寶吃下的份量跟之前一樣,只是因為稀飯改成米飯,體積上看起來食物變少了~
也許寶寶也真的餓了(或發現沒水果可吃),情況開始好轉,寶寶看到飯不再搖頭。
l 早餐:作了寶寶愛吃的胡蘿蔔炒蛋,拌著軟飯,寶寶開心吃了一半(也就是實際上吃了1/4碗份量)。
l 中餐:作了寶寶愛吃的馬鈴薯炒肉,拌著軟飯,寶寶同樣開心吃了一半。
l 晚餐:金針菇熊形狀的飯糰,加上寶寶愛吃的奧爾良雞腿,寶寶開心吃了一大半。
每餐都做他喜愛的食物,加上水果零食的控制,食慾開始回來了,再度吃光光!!!
育兒之路就是這樣,一路上升級打怪,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心態,以及追究原因!而追求最快最省事的方法,通常都不是好方法。
比如外婆就想說孩子不吃飯,就花錢去買蛋糕、買任何孩子點名要吃的食物,只要孩子願意吃就好。或者遍尋偏方,買「寶寶好開胃」之類的中藥材等去想辦法讓寶寶開口吃飯。
也不是要外婆/媽媽每天在廚房專研廚藝,孩子一搖頭,就奔回廚房煮另一道,只要孩子願意開金口就好。
我們有責任教育孩子,正確的吃,健康的吃。吃的開心也要吃的有原則。
原則就是:
1)訂出規律吃飯時間,用餐間隔平均是5-5.5小時,不短於4小時。短於4小時就再進餐,寶寶很難吃得下一整餐。有時因為周末外出玩耍,短於4小時就得用餐(例如飛飛肚子餓不給吃會發脾氣,只好配合他用餐時間),我還是讓寶寶試著能吃多少就多少,下一餐再補給它。
2)每餐用餐時間限制在30分鐘左右(最多40分鐘--這個以後應該會再縮短點)
寶寶吃飯時,只有前10-15分鐘會很認真吃--因為餓了嘛。
之後對吃不注重的寶寶,就會開始有一搭沒一搭地在吃飯,甚至於分心看其他地方或者用湯匙玩起食物來。
所以訂出時間最多吃30分鐘,通常30分鐘快到時,寶寶已經開始在摸摸摸,我就會提醒寶寶再不吃,媽咪要收起來了。(這時候寶寶就會表現自己還要吃,然後又用湯匙舀起一滴滴(有夠少)食物塞進嘴巴離,這點還真沒輒,不過最多拉扯到40分,就會不顧寶寶抗議把碗和餐具收起來。)
當然如果期間寶寶在玩食物,就會被制止:「寶寶,不可以玩食物,不想吃媽咪就幫你收起來」,如果繼續在玩,不等到30分,我就直接把食物都收起來了。
3)媽媽提供健康的餐點(當然偶爾會做點變化),寶寶負責吃,吃多吃少由寶寶自己決定,當媽的不會因此責罵或給壓力。
4)讓寶寶用自己步調吃飯。
想要寶寶自主快樂地吃飯,就要忍住你的心急。
既然定了30分鐘,除非寶寶有玩食物、丟湯匙這種脫軌行為,不然我完全不介入寶寶吃飯行為,這30分鐘讓寶寶用自己方式吃飯。
5)保持用餐的快樂、輕鬆的氣氛。
這點很重要,才不會讓寶寶排斥吃飯這件事。雖然說不管寶寶吃多少,主導權交給寶寶。
但如果連續幾餐寶寶都吃得太少,或者看到寶寶連續兩餐都只挑碗裡某樣食物,阿慈還是會忍不住提醒寶寶:「寶寶,要吃多一點喔,最近吃很少,這樣會長不高喔~~」、「寶寶不要只挑胡蘿蔔吃,飯和肉肉也是很營養很好吃喔~~」,但是僅止於提醒,語氣是輕鬆的,也不會用湯匙舀起飯硬逼孩子吃。
6)餐與餐之間不再供餐或給零食,水果的給予也要看時間給,才不會影響到下一餐的食慾。周末外出這樣的規矩偶爾是可以打破,反正是外出,偶爾為之並不會打壞孩子對用餐的認知。
這階段的孩子你沒有辦法用言語把你的規則解釋得很清楚,只能用行動來讓寶寶了解,所以零食或水果給予時間要小心,不要讓孩子感覺:「我這餐沒用力吃飽也沒關係,因為等等就有水果或者零食可以討來吃,那可是比正餐好吃一百倍~」
養小孩很簡單,不要貪一時之快,而把事情給變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