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公眾號 :HIFI音樂
在歷史長河中,女性始終是屬於被支配地位,在藝術上也始終遭到壓迫,無論美術還是音樂領域都難尋芳蹤。
但由於戲劇對女性角色的需要甚至強調,音樂史上就雲集著眾多優秀的超級女聲,而最耀眼的往往都是那些女高音們。
瑪麗亞·卡拉絲
她一生演出歌劇上百部
有著雕塑般雋永的形體
她的美貌有別於傳統女性柔弱的特質
表現出一種男性化的強勢和硬朗
但她的嗓音卻
婉轉如雲雀
甜美而又迷人
如果沒有她
很多人不會一頭栽入歌劇的世界
聽過卡拉絲早年的演唱
都不會否認她絕對是歌劇女伶之中
最閃亮的一顆星
卡拉絲演唱的《Ave Maria》,小編這種平常不聽歌劇的人,也被這輕巧而充沛圓潤的演唱迷倒了~
威爾第 最有名的歌劇《茶花女》,曾經是德國最偉大的女高音 Elisabeth Schwarzkopf 最讓人稱讚的表演,可就在 Elisabeth Schwarzkopf 本人親自聽過卡拉絲的歌唱之後,Elisabeth Schwarzkopf 說她此生將永遠不會再唱這場戲了。
為什麼?
她說:有人能夠將歌聲唱得如此完美的時候,我有再去表演的必要嗎?
卡拉絲演唱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視頻的配圖是電影《藝妓回憶錄》:
卡拉絲演唱歌劇《諾瑪》的唱段《Casta Diva》(聖潔女神)這一幕,是1958年在巴黎的演出,據稱當時獲得滿堂喝彩,全場觀眾站立鼓掌不斷!還一連謝幕十六次!
珍貴錄像《Casta Diva》(聖潔女神):
帶動美聲唱法的復興
----
卡拉絲能勝任各種風格的劇目,她憑藉高超的演唱技巧和超凡的舞臺表現力,帶動了美聲唱法在1950年代的復興。
在上個世紀歐美歌劇舞臺上,卡拉絲是一個傳奇。她的聲音並不完美。用行家的話說,她的音質不夠甜潤,持續高音略顯細弱,而中低音又有些渾濁。
可是,當人們聽到她歌唱時,這個不完美的聲音卻能迸發出一種巨大的魔力——那是一種瘋狂的熱力,一種徹底的投入,一種震撼人心的激情。正像人們描述的那樣:「大多數歌唱家在《茶花女》的最後一幕能讓你流淚,而卡拉絲能讓人在第二幕就泣不成聲。」
因為愛情,她遭遇落寞人生
----
卡拉絲一生演盡了各種悲劇的角色,沒想到,她自己的人生也成為了這些悲劇人生的複製品。
她的第一次婚姻,也是唯一一段婚姻,以痛苦的離婚收場。她被知名的花花公子「希臘船王」亞裡斯多德·奧納西斯吸引,並墜入愛河,不過這段婚外情的結局也不好,也許是報應,船王一輩子也沒和卡拉絲結婚,而是娶了甘迺迪遺孀。
卡拉絲慘遭拋棄之後,終於開始了一生中真正的悲劇。
她愛得夠濃,夠烈,夠瘋狂,並為此付出了作為一個藝術家的最慘重的代價——從1950末期,一直到卡拉絲死前,她曾經引以為傲的嗓音頻頻出現問題,高音唱不準、跑音、倒嗓、失聲的窘況,一再上演;她辛苦建立的名聲和表演事業,從一年數十場的演唱紀錄到一年只剩下不到十場、甚至完全沒有演出。
1977年9月16日,瑪麗亞·卡拉絲孤獨地死在巴黎自己的寓所裡,據醫生檢查,這位偉大的女歌唱家是死於因服用藥物過度引發的心力衰竭……但更多的人相信,她是心碎而死的。
一代天后的華麗人生,就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