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匯爵士樂(這幅畫是用來聽的):一生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2021-02-07 送你一座博物館

蒙德裡安(Piet Mondrian),《百老匯爵士樂》,1942-1943,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一幅畫難道單單只能是和視覺有關的東西嗎?

除此以外,它有沒有可能還是別的什麼東西?

當然可以!你看,這幅畫不就是嗎?它是一首樂曲,一首百老匯爵士樂!

百老匯是曼哈頓島上最著名的一條路,既長又寬,從北向南一路貫穿,裹挾著人聲和車流,翻騰著激情和欲望,在曼哈頓島上「橫行無忌」。

畫面上縱橫交錯的線,正是曼哈頓島上交錯的街道,它們與百老匯交匯又離散,秩序井然;一個個小小的色塊,則恰像閃爍不定和不止不歇的燈火,它們是穿行在街道裡的車輛,又是大樓招牌霓虹一起明亮又跳躍,永不熄滅,永不停頓;稍大一些的色塊大概就是那一座座摩天大樓吧,拔地而起氣勢逼人,天空都被它們裁成了一道道又細又窄的藍布條……

這一切,便構成了爵士樂裡不可或缺的音符。

要說起來,蒙德裡安這幅畫倒和音樂還真是很相像,音樂是抽象的,它也是;同時音樂的節奏、情緒又是最容易被人感知的,它也同樣如此,節奏清晰,曲調頓挫,連間或的重音都這麼清晰可辨。

這幅畫的標題和內容顯得多麼貼切。

不過,要想看這樣「具體」「生動」的作品,在蒙德裡安這裡倒是不大容易,因為他已經很久很久都不用標題了,大部分的作品都只寫個《構圖**號》了事。

這倒不是他懶,更不是他不會起名字,只因為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他最在乎的事,正是「構圖」。

哪怕你沒有聽說過蒙德裡安這個名字,我想你一定也見過他的「構圖*號」,就是用黑色的直線把畫面切成幾塊,再用紅黃藍三原色「隨便」填一下顏色的那種畫。簡單得不能再簡單,抽象得不能再抽象。這正是他的標誌,也是他苦心探索許多年最後追尋到的「真相」。

就是這樣的「格子」,你大概不陌生

尋找「真相」是個漫長又艱難的過程,他自己花了將近50年的時間。

蒙德裡安最開始的時候和所有學畫畫的人沒什麼不同的,學的都是具象的寫實的畫法,當時比較流行印象派的風格,所以他一開始就是從這裡入手的,他基本上還是畫的很傳統的風景畫。

到了20世紀,各種現代主義粉墨登場,他的畫就開始變得更有「現代」意味了,色彩更加鮮明,形體更加概括,他以後簡化的路子稍微露出了一丁點的苗頭。

當然啦,這離他最後確立的風格還遠得很,所以此時任何一點不起眼的小事件都有可能讓他的藝術走上其他的道路。

到了1911年,他來到了巴黎,這是當時的世界藝術中心,有藝術理想的年輕人都想來這裡開創一番天地。這個時候立體主義開始一掃江胡風靡一時,蒙德裡安自然而然受到了影響,所以我們看到這個時期的作品已經開始把畫面「切割」成三角形、矩形、圓形的形狀了。

他喜歡畫樹,現在他筆下的樹比起前幾年,已經越來越「枯」,越來越隱身於一片幾何形狀當中了。不過,畫面倒是越來越具有了一種秩序感,雖然線條紛雜,但亂中有序。

他還畫了許多純粹的抽象作品,上面只有短促的線條和純色的小塊面,日後那種讓大家熟悉的風格似乎已經呼之欲出,現在還剩下最後一步。

都是樹,按年代順序排下來,讓你能清楚地看到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促成這一步的大概是戰爭吧?

到了1914年,他回到了自己的祖國,一戰期間他和幾位藝術夥伴一起摸索,水平和垂直的線條、抽象的畫面、使用原色的風格慢慢開始越來越清晰地成為他認定的方向。

一戰後,他回到了巴黎,1919年,他開始「畫格子」並且「填色」,從此就停不下來了。

畫面看起來相當簡單,比以前藝術史上任何作品都簡單,只有黑線在白底上畫的格子,再用根本不用調的原色填幾個方塊就算完成了。這就是他一直在繪畫中尋找的秩序感、精神性和終極的本質,這是他眼裡撥除了一切紛繁的表相之後,萬物的「真相」。

它們顯得多麼的「冷酷無情」啊,世界這般不動聲色,不苟言笑,沉默寡言,世界原本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這樣的作品他命名為「紅黃藍的和諧」,後來直接就叫「構圖某號」,他把自己關注的焦點明明白白寫在了畫題裡,所以你千萬別費力去猜他畫的「是什麼」,他畫的就是和諧和構成。

了這樣作品,很容易讓人產生一點不切實際的想法,你很可能會覺得這樣畫有什麼難的?你甚至能比他畫得要「好得多」。

對不起,你真的不能。

建議你仔細看看畫再出「狂言」吧。

如果湊近看,他的畫面是層次豐富的,尤其是那一道道黑色的粗線和其他的色彩交疊的邊緣,常常是有微妙的色彩變化,最後讓涇渭分明的色彩彼此融洽,並且相互映襯。

這些黑線常常在離畫布邊緣幾毫米的地方戛然而止,留下鮮豔的色彩在這裡暗自交融。一旦你試著把線補全了,似乎那一點湧動的生命力也就被禁錮了。他知道卻在哪裡開始,在哪裡結束。

好吧,如果這麼說有點「故弄玄虛」的嫌疑,那我們再說得直白一點。即使你掌握了這一切的奧妙,你仍然不可能再成為另一個蒙德裡安,因為你已經太晚了!

藝術的第一核心要義就是原創性,因此也就具有了特殊的排他性,所以一旦他做過,你再去做就毫無意義。你再怎麼做,都成了山寨,甚至垃圾。藝術就是這麼殘酷。你必須得玩點新花樣,有點新想法,你所展現的藝術乃至世界的真相,必須要和他的不一樣。

所以,你看,蒙德裡安之後還有誰這麼畫呢?實在是不能再這麼畫了啊!

一開始他的格子還比較「謹慎」,畫面上常常有大面積的灰色,用來平衡這「刺眼」的白底黑線和三原色,到了後來,他的畫面越來越純粹,越來越自信,也就越來越簡明。灰調子越來越少了,明亮的原色在黑白分明的骨架間,越發顯得力道分明。

我想,當繁華盡去,塵埃落定,世界歸於平靜之時,一定就是他畫中的樣子了。

原本以為畫成這樣就到頭了,他會一直專注於他的黑白紅黃藍,哪知道他的畫到了最後,連黑色也沒有了,世界原本已經沉寂下來,卻又激情四射了,就像這幅《百老匯爵士樂》裡的樣子。

因為他來到了紐約啊,來到了這個充滿欲望和活力,永遠停不下來的新世界。

這是二戰爆發後,他和許多藝術家一樣逃離了歐洲戰場前來美國。世界也不再是冷的、一動不動地平躺著,它熱了起來,活了起來,並且跳了起來,鼓點清晰明朗。當然,還有夾雜其間的市井喧囂,以及街頭偶然滑過的輕快的美麗的身影。穿行在紐約街頭,走路都像是腳尖點地,衣擺裙角都帶著風。

紅塵中的紅塵,世俗中的世俗。

終於,那些一直被克制又克制的原色從黑色的「鐵窗」裡被釋放出來,翻身做了一回主人,歡呼雀躍,最後毫不留情地掃清了平日裡像監牢的鐵窗一般冷峻無情的黑色框架線。

這是蒙德裡安給它們的最後機會,要好好把握啊。

往日裡橫平豎直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元素是沒有變的,但它們只被稍稍改了一下樣子,就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氣質。冷變成了熱,靜變成了動,長調變成了短音,寧靜悠遠變成了明豔活潑。

這種自由歡騰的感覺簡直不能更棒了。

蒙德裡安畫了許多和紐約有關的作品,1941年的《紐約》,接下來的《百老匯爵士樂》以及他作於生命最後的《勝利之舞》,無不繽紛跳脫,他用自己的色彩,書寫了屬於這個城市的特殊樂章。

1941年的《紐約》

1942-1943年的《百老匯爵士樂》

1942-1944年的《勝利之舞》

說了這麼多,我知道你大概仍然很難對這幅畫或者對蒙德裡安本人產生多少感受,不如我們說點別的,說點讓你恍然大悟的吧。

蒙德裡安的貢獻遠遠不是在藝術史上發明了這種冷峻的風格,要說起來,理工男們對他大概更熟悉吧。你沒發現嗎?Win8、wp7的操作界面,和蒙德裡安的畫面多麼類似啊!哈哈,我就不說格子襯衫的事了。

還有人祭出了YSL的眼影盤。看著確實也很蒙德裡安。

你別以為這是亂附會,YSL和蒙德裡安的淵源是真的很深。

早在1966年,法國時尚大師伊夫·聖羅蘭(就是YSL本尊)把蒙德裡安的畫直接搬上裙子,驚豔了全世界,也成就了時尚史上的經典「蒙德裡安裙」,直到現在,這裙子仍然熱度不減,還不斷被復刻、變形,多次重返時尚舞臺。這也成為一直流行到現在的極簡主義風尚的源頭。

這應該是藝術與服裝的一次最經典最成功的跨界組合了。

當年轟動一時的YSL設計的蒙德裡安裙

當前時尚界的餘韻

當然,比起家具設計界,YSL對蒙德裡安的「借用」已經晚了差不多半個世紀。早在1917年,一位荷蘭設計師裡特維爾德就設計出一把橫平豎直風格極為剛硬的椅子,1923年受到蒙德裡安繪畫的影響,把椅座和椅背塗成了紅藍兩色,扶手和框架塗成了黑色,出頭的地方則塗成黃色,此椅被稱為紅藍椅,也被稱為「蒙德裡安椅」,它成為設計史上的經典之作。

這算得上是《紅黃藍構成》的三維版本。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

不不不,蒙德裡安連你的嗅覺和味覺都不放過。

美國舊金山藝術博物館推出了一款「蒙德裡安蛋糕」,很快成為最有人氣的網紅蛋糕,成為旅遊手冊上的重點推薦,甚至火過了蒙德裡安真正的畫作。

這下,我實在想不出蒙德裡安還能被用在什麼地方了。

向蒙德裡安本尊致敬!

羅米,北京大學文學碩士、藝術學博士,希望與你一起走到博物館裡,走進藝術史裡,體味藝術的妙處!


點閱讀原文,看更多相關文章

↓   ↓ ↓

相關焦點

  • 一定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畫(之五)
    一定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畫(之一)一定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畫(之二)《包廂》等你一定要知道的世界名畫《沉睡的維納斯》等一定要知道的百幅世界名畫梵谷《第一步》,這作品是梵谷臨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畫面是一個農村的耕地,背面是農民的房屋。畫的右方一位農婦扶著小女兒幫助她學步。左方女嬰的農民父親蹲在地上張開雙手鼓勵她向前走。
  • 美術生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建議收藏)
    作為一名美術生,這一百幅世界經典著作,你一定要了解。威尼斯淡金色的天空色調,和濃鬱的田園氛圍,讓這幅基督誕生畫與眾不同。畫作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風格,歌頌了聖母獻出愛子,拯救苦難深重的世界的崇高行動。理想的構圖結構、微妙的細節處理,使這幅組合式風景呈現出唯美的視覺感受。
  • 10幅畫惡搞名畫《蒙娜麗莎》,第9幅賣出492萬,各個都是人才
    10幅畫惡搞名畫《蒙娜麗莎》,第9幅賣出492萬,各個都是人才 網友惡搞名畫,蒙娜麗莎不僅帶上了口罩。還和梵谷勾肩搭背 天價名畫《蒙娜麗莎》大家都知道,在1920年的時候曾被估值34.2億美元。這幅畫可謂是史上知名度最高,估值最高的名畫。
  • 法國皇后瑪麗·德·美第奇的一生(榮耀、權力、陰謀、鬥爭):一生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 羅米讀畫
    這是皇后本尊,像是24幅作品中,肖像佔了3幅,剩下的21幅,便是關於瑪麗一生的故事,按時間順序展開。第1幅,《瑪麗·德·梅迪奇的命運》。 第5幅,那尊雕塑上的基督像是快要從聖母懷中滾落了第6幅,《馬賽港上岸》。這是整個系列作品中最著名最輝煌的一幅,當然也是瑪麗本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
  • 100幅世界名畫欣賞《向日葵》,將熾熱的陽光表現在畫布之上的人
    上次我們將跟大家一起欣賞100幅世界名畫《吶喊》,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聊另一幅作品《向日葵》。《向日葵》這幅作品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無論是我們在課本上所見,還是在生活中,他好像到處都有存在過,讓人記憶深刻。《向日葵》這幅作品由荷蘭畫家梵谷所作,現今世界上共有六幅存在。
  • 美術生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建議收藏!(上)
    我們從浩如煙海的藝術史寶庫中,精選出100幅傑出藝術家的經典之作(分為三期,上中下三期)。從早期過目難忘的敘事性繪畫,直至後期,更加側重抒情與抽象的現代派繪畫。  即便並非每幅畫作,都能媲美藝術史最頂尖的作品的魔幻魅力,這依然是一次豐富而充滿激情的精品繪畫巡覽。這些無論題材、立意還是呈現方式,都歷經時光洗禮的經典之作,具有普世的價值和意義,曾帶給無數人的心靈的震撼和情感的撫慰。
  • 12幅「惡搞世界名畫」來襲,看完這些畫,我簡直笑噴了!
    12幅「惡搞世界名畫」來襲,這位女畫家的腦洞簡直太大了!看完這些畫,我簡直笑噴了!這世界上總是不缺乏有趣的靈魂,尤其是那些腦中充滿了奇思妙想的人,對於畫家們來說,同樣也不例外,最近看到了一組非常有趣的作品,這組作品都是以世界名畫為素材,再經過各種不同的修改、添加,最後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惡搞世界名畫」,看了這些畫不得不佩服,這位女畫家的腦洞簡直太大了!看完這12幅畫,我簡直笑噴了!
  • 為啥這10幅價值連城的名畫,畫的都是這同一個故事?
    蘇格蘭畫家約瑟夫·諾埃爾·佩頓一生畫了不少仙靈畫,其中包括根據《仲夏夜之夢》而作的《蒂妲妮婭與奧布朗的爭吵》,奧布朗與泰坦尼亞是《仲夏夜之夢》中的仙王和仙后,因為「換兒」而產生爭吵,這幅畫中據說有165隻小精靈。
  • 珀耳塞福涅(憂傷的冥後,畫家苦戀的女神):一生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 羅米讀畫
    得墨忒爾找遍了世界每一個角落,卻根本找不到一點女兒的消息。這位絕望的母親再沒有任何心情掌管農業,於是萬物凋弊,人間一片死寂。太陽神或許是不忍人間的悲慘,亦或是被悲痛欲絕的母親感動,他向得墨忒爾透露了她女兒的去向。又急又怒的女神於是向他的丈夫宙斯施壓,讓宙斯接回女兒,否則就要讓土地永遠絕種。
  • 520,請把愛人《吻》成一幅畫-------克裡姆特名畫欣賞(一)
    她的表情充滿了迷醉,滿足,甚至害怕著這幸福時刻的結束,讓人感受到她小小的憂傷。她衣裙上的圓形和流動的線條,充滿了感性色彩,暗示出女性柔媚和溫柔圓潤。女性豐富的表情回應男人沒有出現的面部,正好。一片燦爛的金色包圍著甜蜜而略帶傷感的情侶,明豔的花朵和繽紛的圖案營造出一個絢爛夢幻的愛之《吻》。這幅《吻》,一面世即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
  • 11幅世界名畫中掩藏的秘密……
    畫家的籤名看上去像是畫中房間牆壁塗鴉——「揚·范艾克到此一遊,1434年」。畫面裡牆壁上的那面圓形凸鏡中呈現的是這幅畫作繪製時房間的凌亂鏡像,包括兩個站在門廊旁的局外人,其中的一個可能是畫家本人。這幅畫是他19歲居住在巴黎時創作的。據美聯社報導,2014年有科學家曾宣布說,他們發現在《藍色房間》畫布塗色層之下隱藏著另一幅圖像,並展示了這幅隱藏的肖像,其畫面是一名戴蝴蝶領結、下巴枕在一隻手上的男子。還不能確定這位神秘男子是誰,但這絕非畢卡索的自畫像。此人有可能是畫商安布魯瓦茲·沃拉爾,他在1901年為畢卡索舉辦了在巴黎的首次畫展。
  • 希特勒買了幅價值160萬的名畫,二流畫家:我畫的贗品,不到100元
    而後阿姆斯特朗羅依曼斯畫廊以相當於今天600萬美金的價錢買下了這幅實際由米格倫創作出來的「名畫」《以馬忤斯的基督》,而人們也極力的讚美這幅畫。 巨大的財富以及動聽的讚美聲讓米格倫沒有站出來說:那其實是幅假畫。反而徹底走上了造假之路,是的,米格倫的畫作出名了,他也過上了窮侈極奢的生活,儘管畫作的署名是維米爾。
  • 奧菲莉亞——孩子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連密林中的一隻鳥都畫得這樣清晰可辨這就是一千多年來可憐的奧菲利亞白色的幽靈,在黑色的長河中穿行;這就是一千多年來她在甜蜜的瘋狂中低吟著小曲,面向傍晚的微風。風吻著她的胸襟,像吹開的花朵長長的面紗被水波輕柔地搖動,顫抖的楊柳在她肩頭啜泣,蘆葦在她寬闊、夢幻的額頭鞠躬。
  • 這幅世界名畫遭3次破壞,畫中1詭異「美女」讓人失控,膽小別看
    在阿姆斯斯特丹國家美術館,有一幅畫,被稱為「名畫中的名畫」,這就是倫勃朗的巔峰之作《夜巡》。這幅畫還有一個「綽號」,叫「被詛咒的名畫」,只因它命運多舛,自誕生之日起就遭遇多次非議和破壞,而它被損壞的原因更是匪夷所思。
  • 百幅名畫欣賞
    ,了解和他們共享這個世界的人們。這就是讓孩子多欣賞世界名畫最主要的原因,或許孩子現在還看不懂,但請相信,多年後,不論他走到世界的哪個角落,這些他曾欣賞過的畫作都會讓他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觸動內心那個最甜蜜的親子共賞時光!
  • 愛神和賽姬——孩子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熱拉爾的這幅《愛神和賽姬》就是愛神和他的愛人重逢的情濃之時。傳說賽姬是歐洲西南小國亞底斯德的公主,但由於太美貌,竟然沒有人向敢向她求婚,只把她當作女神一般崇拜和愛慕,大家遠涉重洋只為一睹她的芳容。人間的少女成為了人人傾慕的女神,真正的女神維納斯便少有人去祭拜了。
  • 《一拳超人》漫畫165話,S級英雄全滅,村田一下子畫5幅世界名畫
    人氣動漫《一拳超人》,漫畫第165話更新了,這次村田雄介老師,一口氣畫了5副世界名畫,醬鋪君很是佩服。第一幅名畫,一開始是對S級英雄豬神的介紹,漫畫中提到豬神能吃掉相當於百人份的食物,被稱為肥胖界的活傳說。
  • 你見過活過來的世界名畫嗎?百幅古典畫,太美了!
    點擊上面↑↑↑藍色字免費訂閱翡翠公眾帳號全網排名第一經典內容出新編:義大利米蘭實驗動畫和電影製作人Rino Stefano Tagliafierro 製作了一部短片《B E A U T Y 》 ,將百幅世界名畫動起來
  • 1.2億美元買下這幅世界名畫,網友:人傻錢多!
    6月8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富豪阿布拉莫維奇(以下簡稱阿布)斥資1.2億美元,約8.5億人民幣拍下了挪威畫家蒙克的世界名畫《吶喊》眾網友聽到這個消息,都不淡定了有網友極其認真地分析說阿布上當買到贗品了真是「人傻錢多」下面這幅才是真正的原作:有網友表示這個肯定是假新聞因為他跑到客廳看了一眼「原畫」明明還好好地掛在自己家牆上也有網友希望阿布能買下自己手上的這幅
  • 梵谷 達文西 米開朗琪羅 11幅世界名畫中掩藏的秘密
    一幅圖畫中常常蘊含肉眼所看不到的東西,而世界上許多最著名藝術作品的表面下隱藏有不為人知的秘密。畫家的籤名看上去像是畫中房間牆壁塗鴉——「揚·范艾克到此一遊,1434年」。畫面裡牆壁上的那面圓形凸鏡中呈現的是這幅畫作繪製時房間的凌亂鏡像,包括兩個站在門廊旁的局外人,其中的一個可能是畫家本人。上世紀30年代出現的一項有爭議的假設認為,畫中描繪的是這對夫婦的婚禮場面,鏡中圖像和範艾克帶日期的籤名則意在作為對此次婚姻的合法記錄,包括按規定須在場的兩名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