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皇后瑪麗·德·美第奇的一生(榮耀、權力、陰謀、鬥爭):一生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 羅米讀畫

2021-02-27 送你一座博物館

彼得·保羅·魯本斯,瑪麗·德·美第奇在馬賽港上岸,1622-1625,巴黎羅浮宮

這是一套宏大的系列作品,一共有24幅,全系列被稱為「瑪麗·德·美第奇的生涯」,是17世紀巴洛克大師魯本斯接受瑪麗委託所作的作品。

能夠請得動魯本斯親自為其畫像,並且一畫就是24件成套的巨幅,委託人就不是一般的背景了。

當然,只看美第奇的姓氏,就知道背景不凡。

美第奇家族自13世紀至17世紀都是佛羅倫斯的獨裁者,而影響歐洲的文藝復興正是在美第奇家族的贊助和推動中誕生的。這個家族還接連出了兩位教皇,對整個義大利甚至歐洲都影響巨大。

瑪麗就是這個家族的成員。

因為政治的關係,瑪麗於1600年嫁給法王亨利四世,成為其第二任妻子。

1601年,她生下了路易十三。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後,瑪麗·德·美第奇成為路易十三的攝政,達到了權勢的頂峰。

1621年,魯本斯受王后委託,創作了這一套隆重而宏大的作品,記錄了她的一生,包括她的出生、成長、婚姻以及此後與兒子的決裂。

魯本斯本來就最擅長煊染氣氛,製造豪華誇張的場景,這個題材為他的才華提供了極佳的舞臺。

為了最大限度地美化主人公,他直接把這個歷史人物的生平,變成了充滿神話色彩的故事。

所謂「君權神授」,差不多就是這個情形了。

這是皇后本尊,像是

24幅作品中,肖像佔了3幅,剩下的21幅,便是關於瑪麗一生的故事,按時間順序展開。

第1幅,《瑪麗·德·梅迪奇的命運》。

天神宙斯和赫拉高居天空,下方的命運三女神早已決定了還未出生的瑪麗,她的命運和定數。

第1幅,命運就此開啟

第2幅,《公主的誕生》。

歷來重要人物誕生,上天必降異兆,中外莫不如此,所以瑪麗也被作了同樣的處理。

天神為她的母親已戴上花冠,似在為她「加冕」。

上天還賦予這個新生的嬰孩一切最美好的東西,比如聚寶盆象徵的財富,獅子象徵的力量和權勢。

注意那個盾牌上的百合花,那正是法國王室的徽章。

瑪麗與法國王室的淵源,早已天定!

第2幅,帶著光環出生

第3幅,《公主的教育》。

瑪麗的老師是真正的「天團」,阿波羅教她音樂,雅典娜教她識字,赫耳墨斯教她機辯。美惠三女神賜給她美麗。

有了才華還有顏值!這才是妥妥的女神!

第3幅,諸神排著隊送給小公主禮物

第4幅,《介紹給亨利四世》。

瑪麗的姻緣也有諸神牽線。

阿芙洛狄忒和丘比特拿著瑪麗的畫像給亨利四世,法蘭西的擬人化女神瑪麗安娜極力促成。

宙斯和赫拉在雲端,像是在做著婚姻的示範。

第4幅,請搞清楚,聯姻並不是畫像好看,而是政治需要

第5幅,《代行婚禮》。

按照皇室婚禮的傳統,在公主正式與國王舉行婚禮前,需要有一個代理人來舉行婚禮儀式,這位代理人是公主的叔叔,託斯卡納大公斐迪南。

婚禮於1600年10月5日在佛羅倫斯大教堂舉行,參加儀式的都是確有其人的公主親屬。

 第5幅,那尊雕塑上的基督像是快要從聖母懷中滾落了

第6幅,《馬賽港上岸》。

這是整個系列作品中最著名最輝煌的一幅,當然也是瑪麗本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

瑪麗本人從義大利出發到達馬賽與法王成婚,亨利四世為她舉行了盛大隆重的迎接儀式,正式認可了她法國王后的地位。

天使吹起了雙管笛,海皇波塞冬左手持三叉戟,右手扶著船著,他和海怪、海仙女們一路護送著王后所乘的寶船抵達法國。

法國的象徵瑪麗安娜迎在最前,她態度殷勤恭謹,她的態度就是法國王室的態度,法國對瑪麗的熱情接納給足了瑪麗面子。

這一刻,瑪麗是天地之間絕對的主角,榮耀已極。

瑪麗邁出了上岸的第一步,也是她邁向法國政權的第一步。她的一生,從此深陷其中,是福是禍,是悲是喜,我們實在難以評說。

護送瑪麗的船頂有一個巨大的徽章,上面六顆圓珠,這正是美第奇家族的族徽。

這也是美第奇家族的榮耀時刻。

第6幅,人神同慶

第7幅,《裡昂會面》。

前面的諸般經歷其實都是鋪墊,到了裡昂,國王和王后才第一次面對面。

宙斯和赫拉的形象再一次出現,這一次,他們的臉是國王和王后的臉。

二人右手相握,代表著聯姻。下方獅子拉著的車上坐著一位女神,她的頭冠正是裡昂城堡的樣子。這是擬人化的裡昂城。

第7幅,遠處就是裡昂城

第8幅,《楓丹白露誕育皇太子》。

瑪麗所生的孩子便是後來的法皇路易十三,他的身邊有一條蛇,這是健康的象徵。

第8幅,誕育皇子

第9幅,《攝政的託付》。

畫面表現的是國王把象徵權力的球遞到瑪麗手中,意味著將國家託付於她。

這其實是在暗示1610年,亨利四世被刺殺身亡,只不過畫面並沒有表現。

據傳聞,瑪麗與國王被刺有脫不開的干係,當然,由於畫家魯本斯受僱於王后,所以不得不小心翼翼,絲毫不能冒犯瑪麗或現任國王路易十三。

在這裡,畫家表達了瑪麗的權力是國王的託付,因此來得堂皇正大。

第9幅,皇后接過政權

第10幅,《聖德尼的加冕》。

這是這套作品中尺寸最大的三幅之一,長達7米。

聖德尼教堂是法國的皇家教堂,在這裡舉行了路易十三的加冕禮。

已故的國王在畫面中再次出現,見證這一時刻,也同樣是為了強化政權的合法性。

第10幅,大權在握,皇后走上的人生巔峰

第11幅,《亨利四世的死亡和攝政的宣告》。

畫面只在左上角隱晦地表達了國王的駕崩,亨利四世被披紅袍的宙斯和披藍袍的薩圖恩接到天上。

王后身著黑裙,這代表著她正在守寡,法蘭西女神交給她國家權力,全副武裝的雅典娜守護著她。

一眾王公貴胄簇擁在寶座下方,那個披紅袍的背影是年幼的小國王路易十三,他似乎被擠到了一旁,雙手伸開,顯得有些侷促。

此時的小國王,還遠沒有獨立執政的力量。

就這樣,瑪麗達到了權力的頂峰。

所以,畫面重要的篇幅都用來表現皇后攝政的威儀。

第11幅,有了權力,連神都擁戴

第12幅,《神的會議》。

這幅畫像是奧林匹斯神的大聚會,主要的大神都出現在畫中。

諸神注視著一個巨大的球,象徵著地球,他們希望瑪麗的攝政令歐洲結束分裂,走向和平和富裕。

第12幅,諸神終於當了一次畫面的主角

第13幅,《朱利埃的勝利》。

朱利埃取得的勝利是王后攝政期間參與的唯一一次軍事活動。

騎著白馬凱旋而歸的瑪麗充滿了英雄主義光輝和勝利者的榮耀。

勝利女神尼基為她戴上了月桂冠,遠處的天空中,皇家的雄鷹正在翱翔,下方便正是硝煙未散的戰場。

第13幅,贏得了宮鬥,上得了戰場

第14幅,《公主們在西班牙邊境的交流》。

西班牙邊境上,路易十三迎娶了奧地利的安娜公主,路易十三的妹妹伊莉莎白公主與西班牙未來的國王菲利普四世聯姻。

這兩樁政治聯姻確保了法國和西班牙的和平,所以豐饒女神撒下玫瑰和金雨,海怪們吹起號角,氣氛歡騰。

第14幅,下一代的政治婚姻還在繼續

第15幅,《攝政的魅力》。

畫面上看,瑪麗把權力抓得穩穩的,天平象徵著她使歐洲的力量達到了制平,不過,盛極而衰是天道常理,所以這種穩定已經搖搖欲墜。

雅典娜賦予她智慧和勝利,裸體男性所象徵的邪惡、野蠻和無知,則被踩在腳下。

第15幅,河晏海清

第16幅,《路易十三時代的來臨》。

攝政時代已過,路易十三獨立掌權,王后又一次乘了船,而這一次,比起上一次馬賽登陸,備顯悽涼。

船邊有四個盾牌,上面分別畫著獅子、盤著蛇的祭壇、天平和兩隻握在一起的手,無不暗示政權的更迭。

畫面看來波瀾不驚,實際情況卻驚心動魄,瑪麗因為政變失敗被路易十三放逐到布盧瓦。

說實話,再往下看,後面的作品即使魯本斯再揭力美化,也難掩王后晚景悽涼。

第16幅,被放逐

第17幅,《從布盧瓦的逃脫》。

瑪麗逃離布盧瓦,並重新召集了擁護者。

王后還保持著慣有的威嚴,法蘭西女神仍然護衛著她,這是為了顯現她行為的正當性。

嘗過權力的滋味,人們便不願再放手。

第17幅,權力讓人如何捨得放手?

可想而知,王后與兒子矛盾進一步激化,瑪麗的軍隊最後被擊敗,她不得不停戰。

後來,紅衣宰相黎塞留從中斡旋,最終母子和解。

從17幅至20幅,表現的正是這個彆扭的過程。

只不過畫家發揮了充分的想像力,讓母親和兒子的兵戎相見,不那麼殘忍血腥,而他們的決裂也被解釋為有小人從中作梗。

畫家也真是不容易!

第18幅,昂古萊姆的談判,神使伸出了橄欖枝

第19幅,王后選擇安全。這也是迫不得已

第20幅,王后與兒子和解,這些魑魅魍魎紛紛退下吧

最後一幅故事畫是第21幅,《真理的勝利》。

瑪麗皇后的一生,似乎至此迎來了輝煌的大結局。

畫面中,瑪麗和路易十三在天上相逢,橄欖枝和蠟燭烘託的氛圍多麼平和溫馨。

這樣一幅母慈子孝歲月安好的畫面,讓人從步步驚心的宮鬥中松下一口氣來。

那個被半禿的農神薩圖恩拖至天空的,就是象徵真理的女神。

第21幅,兩人只有到天上才能和解吧?

畫面結束了,但故事還沒有結束。

黎塞留進入了政治核心成為了宰相,這是瑪麗新的敵人。

到了1630年,瑪麗對兒子路易十三下了最後通牒,讓他在母親和宰相黎塞留之間作出抉擇,結果路易十三選擇了黎世留。

我難以想像,作為母親的瑪麗王后,此時的心該有多麼涼。

宮廷已無容身之地,瑪麗不得不流亡比利時,1642年客死於德國科隆。

政治鬥爭成王敗寇,連母子之間都可以無情至此,令人唏噓。

不過,歷史上這樣的故事並不少見,藝術史也記錄了不少。

相比於列賓所繪的《伊凡雷帝殺子》中,沙皇父親親手擊殺了兒子的恐怖,瑪麗和路易十三的爭權,還算是溫和的了。

王后到底還是留下了這樣輝煌榮耀的形象!

陳列這個大系列,羅浮宮用了一個大廳

羅米,北京大學文學碩士、藝術學博士,希望與你一起走到博物館裡,走進藝術史裡,體味藝術的妙處!


點閱讀原文,看更多相關文章

↓   ↓ ↓

相關焦點

  • 圖像證史——魯本斯《瑪麗·德·美第奇組畫》中的政治寓言
    2020年12月4日,法國社會高等研究院(EHESS)政治學博士、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韓偉華副教授應邀為浙師大外語學院師生開展了題為「圖像證史——魯本斯《瑪麗·德·美第奇組畫》中的政治寓言」的講座。講座由法語系主任汪琳博士主持。
  • 珀耳塞福涅(憂傷的冥後,畫家苦戀的女神):一生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 羅米讀畫
    得墨忒爾找遍了世界每一個角落,卻根本找不到一點女兒的消息。這位絕望的母親再沒有任何心情掌管農業,於是萬物凋弊,人間一片死寂。太陽神或許是不忍人間的悲慘,亦或是被悲痛欲絕的母親感動,他向得墨忒爾透露了她女兒的去向。又急又怒的女神於是向他的丈夫宙斯施壓,讓宙斯接回女兒,否則就要讓土地永遠絕種。
  • 從法國女王,到無家可歸的乞丐:瑪麗·德·美第奇的崛起和隕落
    當瑪麗·德·美第奇在1600年,嫁給國王亨利四世時,法國是一個被多年的宗教和內戰撕裂的國家。這是有史以來最不幸的皇室婚姻之一。多年來她渴望權力,並在幕後等待著時機。結婚10年後,她終於憑藉自己的實力,加冕為法國女王。就在第二天,她的丈夫被一個狂熱的牧師謀殺,隨後瑪麗自己一人控制了王國。她用鐵腕手段統治法國,在這一過程中樹敵眾多。
  • 花神的王國(希臘神話中的花草傳說):一生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 羅米讀畫
    這幅畫雜糅了羅馬文學家奧維德的《變形記》中關於花卉的各種傳說。神話中的花神名為弗羅拉,她是西風之神澤費羅斯的妻子。每當春天到來,西風之神便會為花神「開路」,催促花朵開放。在波提切利的《春》中,二位就出場過,一路帶來春的消息。那個披著比如裙頭戴花環的便是花神。
  • 《藝術的歷史:名畫背後的世界史》:破譯名畫背後的「摩斯密碼」
    《藝術的歷史:名畫背後的世界史》中就介紹了這樣的一幅畫,它描繪了美第奇家族祖孫三代身騎白馬行進於節日遊行隊伍之中的場景,與此同時,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如今看來這幅畫還於是著美第奇家族的未來,歷史中總是有著讓人震驚的巧合,藝術也是如此。這幅畫就是義大利畫家貝諾佐·哥佐利的名作《三王行列》。
  • 百老匯爵士樂(這幅畫是用來聽的):一生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你看,這幅畫不就是嗎?它是一首樂曲,一首百老匯爵士樂!百老匯是曼哈頓島上最著名的一條路,既長又寬,從北向南一路貫穿,裹挾著人聲和車流,翻騰著激情和欲望,在曼哈頓島上「橫行無忌」。要說起來,蒙德裡安這幅畫倒和音樂還真是很相像,音樂是抽象的,它也是;同時音樂的節奏、情緒又是最容易被人感知的,它也同樣如此,節奏清晰,曲調頓挫,連間或的重音都這麼清晰可辨。這幅畫的標題和內容顯得多麼貼切。不過,要想看這樣「具體」「生動」的作品,在蒙德裡安這裡倒是不大容易,因為他已經很久很久都不用標題了,大部分的作品都只寫個《構圖**號》了事。
  • 瑪麗的「大黑裙」——劉老師的時尚八卦課 第二十三講
    ·德·美第奇、亨利四世的皇后,也是美第奇家族的第二位法國皇后。滿滿一圈的巨幅畫像,一共24幅畫,這就是魯本斯的組畫《瑪麗.德.美第奇的一生》(Marie de' Medici cycle),皇后本人專門委託魯本斯為其創作的,並裝飾於瑪麗寢宮(盧森堡宮)的大客廳。24幅作品,一共花了魯本斯兩年的時間(這個速度不僅」不慢」,而且」很快」,何況大畫家魯本斯還是公務繁忙的外交官)。下面看看這組畫中最著名的一幅
  • 白色交響樂2號:白色女孩(史上最能懟人的藝術家):一生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 羅米
    我們中國觀眾其實應該很能理解這樣的藝術效果,正像我們的水墨畫,只用墨色,便能夠形成「墨分五彩」的效果了。 不過,顯然評論界不能理解。對於這幅畫,有報紙記者評論他的作品「名不符實」,因為畫面並不全是用白色畫成的。惠斯勒對此評論激憤不已,他於是寫信怒懟:「能夠在報紙中讓這樣深刻的文字找到一席之地,真是令人愉快的事!……天哪!
  • 一生中您需要知道的 30 幅世界名畫
    畫家力圖使人物的豐富內心感情和美麗的外形達到巧妙的結合,對於人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也特別著重掌握精確與含蓄的辯證關係,達到神韻之境,從而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
  • 迦拿的婚禮(羅浮宮最大的畫,炫富不知疲倦,可惜無人喝彩):一生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 羅米讀畫
    這是個耶穌所行的第一個奇蹟,也被許多畫家表現過,不過,再沒有人比委羅內塞畫得更華麗喧囂了。故事發生的家庭是一戶窮人家,其他畫家大多據實表現,畫面中烘託的是宗教的神聖和偉大,除了生性熱鬧的威尼斯人。你看,這些畫家已經把場面畫得夠富裕了,但和委羅內塞還是沒法比畫面無論從哪個細節上看,都和窮人毫無關係。
  • 藝術史上最著名的100幅名畫與它們的故事(上)
    下面給大家分享藝術史上著名的50幅世界名畫,讓我們一起「跟從」大師,期待有機會能夠「突破」大師。(想看另50幅著名名畫,敬請關注我們哦)01路易斯.利奧波德.布瓦伊——桌球《桌球》是一幅大場面的風俗畫,可謂法國一個階層生活的縮影,畫中人物神態自如且真實,富有生活情趣,人物個性鮮明且生動,連小動物都可愛如真,畫家以對生活入微的觀察,運用古典細膩的造型方法,再現了不同人物、不同衣著和不同環境道具,具有不同的空間感和質感。
  • 巴洛克名畫中的十大女神
    除了為查理一世製作官方人設之外,凡·戴克畫得最多的就是王后亨利埃塔·瑪麗亞,人稱「瑪麗王后」。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這幅《亨利埃塔·瑪麗亞和侏儒傑弗裡·哈德森爵士》。「瑪麗王后」是一位法國公主,是法王亨利四世和瑪麗·德·美第奇的女兒,後來嫁給了英王查理一世。
  • 美術生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建議收藏)
    作為一名美術生,這一百幅世界經典著作,你一定要了解。威尼斯淡金色的天空色調,和濃鬱的田園氛圍,讓這幅基督誕生畫與眾不同。畫作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風格,歌頌了聖母獻出愛子,拯救苦難深重的世界的崇高行動。  這幅現代派繪畫起源的不朽之作《草地上的午餐》,參考了諸多歷史名畫的構圖,馬奈將原作中的女子,描繪為寫實又現代的裸女,赤身坐在溪邊草地,與兩位姿勢挑逗的紳士作伴,目光無懼的直視觀者。
  • 一生只畫玫瑰花,雷杜德在他的世界裡成就經典
    畫家雷杜德,一生專攻一件事——畫花,尤其是玫瑰。任憑法國大革命政權更迭,甚至人頭落地血流成河,他只管畫自己的玫瑰。整整20年,他以一種「將強烈的審美加入嚴格的學術和科學中的獨特繪畫風格」,記錄了169種玫瑰的姿容,繪成《玫瑰圖譜》,被譽為「玫瑰聖經」。
  • ​道德,欲望,馬基雅維裡和美第奇
    沒有美第奇家族對文化事業的庇護,沒有美第奇家族在佛羅倫斯所營造的開放自由的氛圍,沒有美第奇家族對這些藝術家、哲學家們的直接資助,文藝復興即便仍然會發生,也將會是完全不同的模樣。《美第奇家族》的主角是由《權力的遊戲》中的少狼主理查·麥登(Richard Madden)扮演的科西莫·德·美第奇(Cosimo de' Medici)。
  • 一定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畫(之五)
    一定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畫(之一)一定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畫(之二)《包廂》等你一定要知道的世界名畫《沉睡的維納斯》等一定要知道的百幅世界名畫梵谷《第一步》,這作品是梵谷臨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畫面是一個農村的耕地,背面是農民的房屋。畫的右方一位農婦扶著小女兒幫助她學步。左方女嬰的農民父親蹲在地上張開雙手鼓勵她向前走。
  • 西方最昂貴的100幅世界名畫|畫家|肖像|莫奈|安格爾|梵谷_網易訂閱
    8、柯羅——珍珠女郎  有人知道這幅畫的玄妙之處嗎?該畫在世界十大名畫中名列第七,可不是浪得虛名哦……    23、魯本斯.佛蘭德斯--瑪麗皇后在馬賽港登陸  魯本斯在1621年到1630年期間,應聘當了政府的外交顧問,參加了許多外事活動。
  • 11幅世界名畫中掩藏的秘密……
    參考消息網11月3日報導  一幅圖畫中常常蘊含肉眼所看不到的東西,而世界上許多最著名藝術作品的表面下隱藏有不為人知的秘密。這幅畫是他19歲居住在巴黎時創作的。據美聯社報導,2014年有科學家曾宣布說,他們發現在《藍色房間》畫布塗色層之下隱藏著另一幅圖像,並展示了這幅隱藏的肖像,其畫面是一名戴蝴蝶領結、下巴枕在一隻手上的男子。還不能確定這位神秘男子是誰,但這絕非畢卡索的自畫像。此人有可能是畫商安布魯瓦茲·沃拉爾,他在1901年為畢卡索舉辦了在巴黎的首次畫展。
  • 14歲少女遠嫁法國,38歲被送上斷頭臺,瑪麗王后奢華短暫的一生
    然而出生在奧地利的瑪麗·安吉瓦內特,卻輕而易舉就實現了這個夢想。未出嫁前,她是奧匈帝國女皇泰伊莎最受寵的女兒;從嫁給法國王儲,到成為王后,一直都被路易十六捧在手心,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可惜她38歲時就被法國民眾送上了斷頭臺。她的一生為何短暫如曇花一現?她之所以年紀輕輕就殞命,和她奢華放縱的生活有沒有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