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欲望,馬基雅維裡和美第奇

2021-03-03 新京報書評周刊

信ID:ibookreview

『閱讀需要主張』



‍‍‍‍

你還沒有聽說過《美第奇家族》?

由英國和義大利合拍,達斯汀·霍夫曼和理查·麥登領銜主演的‍這部歷史劇已經在過去的兩個月內吸引眾多觀眾。看慣了勾心鬥角的宮廷戲,來看看這部展現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生機勃勃的歷史劇吧。

撰文 | 禮希同

近年來歐美拍攝歷史劇的風潮早已席捲大部分家族。相較而言,也許是因為美第奇家族不斷資助各類藝術家,詩人,科學家,哲學家的歷史稍顯平淡,也許是因為佛羅倫斯這樣一個城市國家沒有為那些宮廷鬥爭的爾虞我詐提供足夠的舞臺,這部《美第奇家族:翡冷翠的名門》(Medici: Masters of Florence)可謂姍姍來遲。

《美第奇家族的興衰》

作者:(英) 克里斯多福·希伯特

譯者:馮璇

版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甲骨文 2017年1月

▲ 點擊圖片買一本

「美第奇」(Medici)對國內的大部分觀眾來說恐怕是個陌生的名字。但只要我們翻看歐洲歷史就會發現,美第奇家族曾經的強盛、富有和對歐洲歷史的巨大影響力,即便與哈布斯堡家族(Habsburg),波旁家族(Maison de Bourbon)或者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這樣的世家大族相比也不遑多讓。

前兩個家族由於帝王將相眾多,名聲自隆。羅斯柴爾德家族則因其在近代金融業中的顯赫地位而常常成為各種陰謀論中的幕後黑手。與之相比,美第奇家族雖然也出過四個教皇,兩個法國王后,在實質意義上統治了佛羅倫斯三百多年,並且在其統治時代,因為一直經營當時歐洲最大的銀行而成為歐洲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但這些政治經濟上的成就都不是讓他們被歷史所銘記的主要原因。

美第奇家族更為重要的影響,體現在他們對文藝復興運動的巨大推動上。如果我們考察西方文化史,那些在人類精神領域中閃閃發光的名字,像米開朗基羅,達文西,拉斐爾,波提切利,多納泰羅,提香,斐奇諾,馬基雅維裡,伽利略等,背後都站著同一個家族,那就是美第奇家族。


拉斐爾的名作《雅典學院》,由出身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利奧十世資助。

沒有美第奇家族對文化事業的庇護,沒有美第奇家族在佛羅倫斯所營造的開放自由的氛圍,沒有美第奇家族對這些藝術家、哲學家們的直接資助,文藝復興即便仍然會發生,也將會是完全不同的模樣。

《美第奇家族》的主角是由《權力的遊戲》中的少狼主理查·麥登(Richard Madden)扮演的科西莫·德·美第奇(Cosimo de' Medici)。在現實的歷史中,科西莫掌權的三十年是美第奇家族在佛羅倫斯統治的第一個高峰。歷史上對於科西莫的評價,普遍認為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同時還是一位真誠推動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者。


科西莫·德·美第奇(1389-1464),實質上統治佛羅倫斯達三十年,死後被授予「國父」稱號。

馬基雅維裡在《佛羅倫斯史》中就曾評價「科西莫極其精明而有遠見;言談舉止嚴肅端莊、謙恭有禮,對人極其豁達大度、仁慈寬厚。他從不攻擊各派和統治者,對所有的人都很寬厚。由於他慷慨助人,樂此不疲,各階層公民都把他引為同道。」

《佛羅倫斯史》

作者:(意)尼科洛·馬基雅維裡 

譯者:李活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11年5月

 ▲ 點擊圖片買一本

著名的歷史學家雅各布·布克哈特在他的名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也說,「認識到柏拉圖哲學是古代思想最美麗的花朵,以同樣的信念感悟友人並從而在人文主義集團本身的內部促進了另一種更高的古典文化的復興,這種特殊的榮譽是屬於科西莫的」。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

作者:(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

譯者:何新‍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11年5月

 ▲ 點擊圖片買一本

當然,在一部八集的電視劇中要想完整展現這位人文主義政治家的一生顯然是不現實的。劇中所展現的時代,從老美帝奇去世開始,經過科西莫被流放,直到最後科西莫回到佛羅倫斯,流放阿爾比齊家族,重新成為教皇的銀行家,大約對應的是1429年到1435年這六年間。這也是科西莫確立美第奇家族在佛羅倫斯統治的關鍵時間。

《美第奇家族》一開始便是科西莫父親喬瓦尼·德·美第奇(Giovanni de' Medici)的葬禮。老美帝奇被謀殺致死,兇手成了劇中最大懸念。與電視劇情不同的是,老美帝奇在現實中實際上是自然老死,臨死時還在教導兩個兒子如何維護家族,治理國家。不過,與歷史相同的是,老美帝奇以他的經驗智慧為美第奇家族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正是在他手裡,美第奇家族成為了教皇的銀行家,從而也成為了當時歐洲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他低調樸實又果斷堅決的行事作風也成為科西莫模仿的榜樣。


達斯汀·霍夫曼扮演的老美帝奇,為美第奇家族奠定基礎之人

老美帝奇去世時,科西莫已經年屆四十,儼然已是一位沉穩可靠的銀行家和政治家。美第奇家族在佛羅倫斯的勢力也蒸蒸日上,並沒有因為老美帝奇的去世而被削弱。不過此時佛羅倫斯城中還存在著與美第奇家族相敵對的勢力,為首的便是阿爾比齊家族(Albizzi)。在歷史上,阿爾比齊家族一直是佛羅倫斯的名門望族,在美第奇家族崛起之前很久便已是佛羅倫斯最有影響力的家族之一。就歷史的記載來說,佛羅倫斯在阿爾比齊治下雖然沒有之後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燦爛,但仍不失為一個蒸蒸日上的強大城邦,其領地不斷擴展,財富也不斷增加。不過,對於一個以自己的高貴門楣為榮耀的家族而言,看到美第奇家族這樣依靠銀行業而實力迅速膨脹的新興貴族顯然會心生鄙夷。《美第奇家族》的主要內容也就是圍繞著美第奇家族與阿爾比齊家族的鬥爭展開。


理查·麥登扮演的科西莫·德·美第奇

與近年大熱的《冰與火之歌》,或者像《紙牌屋》《黑鏡》一類「虛無主義」的電視劇不同,《美第奇家族》處處透著古典德性的中正大氣。劇中雖也有許多權謀,但並不是沒有底線的爾虞我詐,人物的塑造也並沒有一黑到底,而仍然在不論怎樣的處境中都希望能從自己的良知出發達到目的,即便通過陰謀的手段。這種態度在劇中多次通過美第奇·德·柯西莫之口被說出,「我的父親常說,有時為了達到一個好的目的,需要先做壞事。」

看慣了《紙牌屋》,又身處當下這個指鹿為馬的環境當中,現在的觀眾恐怕多少會懷有一種「人對人是狼」的心態,認為政治人物所有的行為最後都能還原到金錢與權力。

然而,如果我們回到美第奇家族興起的文藝復興年代,我們會發現,即便是那個著名的「邪惡教師」馬基雅維裡,也並非如同我們現代人以為的那樣,只是教會君主一套腹黑的權術,讓君主徹底從現實利益出發來統治國家。當馬基雅維裡自述將自己最高的愛獻給祖國,他顯然超出了對個人具體利益的考量,而將國家的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然而,這種對祖國利益的維護在馬基雅維裡看來又必須是理性的,因此,馬基雅維裡同時又超越了具體時空中祖國的特殊利益,而在此之上再次加上了一個普遍性的維度。

《君主論》

作者:(意)尼科洛·馬基雅維裡 

譯者:潘漢典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09年2月

▲ 點擊圖片買一本

正是這種個人利益,祖國利益以及理性的三角關係,使得施特勞斯在對馬基雅維裡著名的解釋中認為,「擁有德性的奠基者們之所以行為良善,是因為他們受到他們對共同善(common good)的自然欲望的鼓舞,受一種憧憬之情所支配。他們所憧憬的,是他們將要為他們的祖國帶來幸福,是他們將要通過為他們的事業帶來『世俗世界的尊嚴榮耀』而感到自豪和滿足:擁有德性的奠基者們之所以行為良善,不是因為他們受到他人的逼迫,或者受到殘酷的必然性的逼迫。」 同時,「做出主動選擇,就意味著在所有重要的事務中承擔風險並相信自己的力量,這種力量,能夠在選擇善的同時,將與之俱來的邪惡,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


馬基雅維裡(1469-1527),其代表作《君主論》即被題獻給當時佛羅倫斯的統治者洛倫佐二世·德·美第奇,這部作品也被看作現代政治哲學的奠基性著作。

施特勞斯描述的這種受到共同善和德性的驅使,為了達到一個高尚的目的,同時又試圖將邪惡的手段置於自己控制之下的君主,實際上就是本劇中柯西莫的行事風格。

當然,僅僅擁有道德顯然是不夠的,道德只能夠安己一身,卻無法為天地立命。道德能夠使人堅定意志,甚至能讓人在困境中做出最為困難的選擇,卻不能給予人方向。只有同時擁有與道德相匹配的欲望,才能稱為一個有德性的人。而對與德性相匹配的欲望的表達,也恰是《美第奇家族》另一個優點。


第一集老美帝奇和柯西莫曾經有過一段關於修教堂的對話:「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以前的佛羅倫斯人,修建了一個如此宏偉的教堂以至於最終沒人能完成它?」彼時尚且天真的柯西莫答道,「因為愚蠢,他們的野心超出了能力」,然而,老美帝奇一語道破天機,「他們知道這是不可完成的,但他們有夢想。上帝會創造更多後代,聰明的他們會去實現這些夢想」,當天真的柯西莫認為「可能就是我,我可以靠繪畫來實現這個夢想」時,老美帝奇又立馬在更高的層次上說,「很可能就是你,但不可能靠繪畫來實現。穹頂可不會由藝術家或者建築師來完成,而是由一個能調動一切資源的人來最終建成它,來完成這個任務。」

顯然,老美帝奇的這番話包含著對眼前長子無限的期待。受限於命運自然的規律,一代人能夠做到的事情終究有限。小到一個家族,大到一個國家,都需要有超出切身利益的目標來不斷激勵每一代人前行。修建一個目力所及似乎根本無法完成的教堂並不是因為愚蠢或者不自量力,而是希望把這個夢想不斷傳承給那些包含可能性的後代們,好讓他們不至於在各種眼前欲望之中迷失了自己,甚至即便遭遇困頓也仍然能夠在泥沼中抬起頭來看一眼星空。

而要實現這些夢想,相比於擁有某種具體的技藝,創造一個讓各種技藝都能得到發揮的國家顯然更基本也更重要。亞里斯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就曾說過,「政治學的目的包含著其他學科的目的」,作為總體性的科學,每一門特殊的技藝都從屬於政治這門總體性的技藝。一個建築師也許能畫出一幅天才的藍圖,但如果想要讓這藍圖變成現實,卻需要一個掌握權力和金錢的人,調動所有的資源才能完成這一偉業。

《尼各馬可倫理學》

作者:(古希臘)亞里斯多德

譯者:廖申白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11年6月

▲ 點擊圖片買一本

也許一個城邦裡有許多心懷不同夢想的人,但要讓所有這些夢想都能夠擁有實現的可能,則需要一個心胸足夠寬闊,夢想足夠偉大,甚至敢於夢想不可完成之物的人。歷史上自然不乏這樣的偉人,在亞歷山大大帝那裡,這樣的夢想是作為一個凡人而到達俄刻阿諾斯;在美第奇這裡,則是修建一個不可完成的穹頂,這個穹頂在他的時代裡,也許是佛羅倫斯的榮耀足以匹敵上帝的標誌;在一百年後的馬基雅維裡那裡,則是建立一個甚至能夠抵抗命運顛覆的偉大國家,雖然,馬基雅維裡一直都明白,人力終究只能完成一半的事業,我們不得不將另一半事業交給命運。而馬基雅維裡的這個夢想,直到今天也在不斷引導著我們。

本文為獨家原創文章;撰文:禮希同;編輯:戶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果你愛文學、愛藝術、愛科學,

就請快到書評君的碗裡來。

入口請點擊圖片或左下方「閱讀原文」哦。

相關焦點

  • 陳玉聃|馬基雅維裡與文藝復興
    馬基雅維裡的道德本質正在於此:他很可以譴責那些獨守書齋之中構想精美詞句的君主們,而他本人卻拋棄了文藝復興的「精緻格調」,創造了一種新的風格,並向義大利人傳授社會道德的第一課。簡而言之,它與馬基雅維裡或其他人書寫的關於重組該城市的各種公文和報告並無多大差異;就其意圖而言,與馬基雅維裡後來在紅衣主教朱利奧·德·美第奇[123]激勵下為萊奧十世所寫的《論佛羅倫斯國家的改革》一文也無太大不同。
  • 政治學的史學轉向:馬基雅維裡的現代意義芻議
    梅迪奇家族的外交官帕爾梅利(Matteo Palmieri,1406-1475年)在其《論公民生活》(Della vita civile)一書也認為,「精雅的哲學」可滿足於論證道德與實踐的一致性,卻不合乎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經驗,因為符合道德行為和有用的行為之間總是存在分歧,所以必須承認生活中義利之間往往發生衝突的事實。
  • 美第奇之家
    美第奇府邸成為佛羅倫斯大量府邸建築的原型,包括15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間設計的魯切萊府邸、皮蒂府邸、貢蒂府邸和斯特羅齊府邸等。王南  在美第奇府邸建成之前,義大利佛羅倫斯的住宅建築外觀往往較為平庸。
  • 義大利,曾是文藝王者:美第奇家族真相
    璀璨群星的背後,有一個傳奇家族影響深遠,那就是被稱為「文藝復興教父」的美第奇家族。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這個家族的故事。海盜教皇美第奇家族吹噓自己的祖先是一位用狼牙棒殺死了巨人的英勇騎士。帕齊的底氣來源於教會的支持,那位和美第奇家族交好的「海盜教皇」已過世多年,教會和美第奇早生嫌隙。多年來,教會向美第奇銀行借了很多貸款,也想借帕齊之手除之後快,債主沒了也就不用還錢了。
  • 金融歷史——美第奇家族(一)
    但是好景不長,之後由於英法戰爭爆發,英國迫切需要更多貸款,而連年的戰爭帶來的債臺高築也使英國無法按時償還債務,巴爾迪和佩魯濟銀行於是要求清算帳目,而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拒絕償還債務,並且逮捕了這兩家銀行在英國的代理人。兩家銀行前後為英王提供了近50萬英鎊貸款,最後卻只收回幾千英鎊。最終巴爾迪和佩魯濟銀行相繼倒閉。
  • 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拷問了富人的道德和窮人的欲望
    更重要的是,電影《寄生蟲》拷問了富人的道德和窮人的欲望,揭示了富人和窮人是怎樣演變成寄生蟲。《寄生蟲》展示了財富是成功的唯一標準,讓道德文明失去了生長的土壤。道德文明的存在是時代文明的前提,沒有了道德的時代是悲哀的,甚至是危險的。如果人人都不講道德,過分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勢必會引起人人效仿,人害人人,人人害人,引發惡性循環,勢必引起社會混亂。這是初始原始社會階段的野蠻的野獸式的時代社會,這樣的時代文明是悲哀的。
  • 文藝復興時期,做出巨大貢獻的美第奇家族
    在銀行業務方面,美第奇家族可謂是在它興起的幾個世紀之中義大利甚至是整個歐洲都最負盛名的銀行之一,壟斷了大部分的銀行業務,深受推崇和喜愛,名聲在外,可以說是初期資本主義發展的第一把手。歐洲的政治環境又和經濟掛鈎,當一個家族擁有足夠強大的經濟實力後,是能夠很容易躋身政治領域的,美第奇家族就是這樣一個家族。
  • 中世紀義大利的「無冕之王」:買下半個文藝復興的美第奇家族
    伽利略在發現木星的四顆小行星時,曾將它們命名為「美第奇星」。因為在這些巨人身後,支撐他們的正是佛羅倫斯的美第奇家族。 美第奇家族為當時優秀的藝術家、思想家提供贊助和庇護,大量修建公共設施和教堂,將收藏的珍貴手稿和圖書向公眾開放。
  • 文藝復興背後那群重要的人——美第奇家族
    ☆「美第奇家族」有的人或許會感到陌生,但文藝復興應該無人不曉,有人這樣評價「沒有美第奇家族就沒有文藝復興」,雖有誇張成份,卻也不難從中感受到後人對這個家族的敬仰和其本身的驚人之處。  而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推動了文藝復興的發展,大家熟悉的「美術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都受到過美第奇家族的資助,是文藝復興背後的重要推手。
  • 瑟曦的歷史原型——凱薩琳美第奇
    《血色婚禮》劇照 第一篇來個瑟曦的歷史原型——凱薩琳美第奇     歷史原型,凱薩琳美第奇,法王亨利二世的王后,來自佛羅倫斯的美第奇家族。美第奇家族赫赫有名,以有錢和資助藝術家著稱。有錢——歐洲第一大債主,富可敵N國,法國極其死對頭神聖羅馬帝國都找她家借錢。資助藝術——誇張點說,沒有這個家族就沒有文藝復興。
  • 美第奇家族︱讀懂但丁,從佛羅倫斯的家族和黨派之爭入手
    若要了解這段感情的曲折,必須了解義大利中世紀的家族和黨派之爭。首先是基伯林派和圭爾夫派,其次是白黨和黑黨。        在義大利,人們奉行家族至上的觀念,一個家族的命運取決於它如何經營,經營得好的家族,如果連續有幾代頭腦清醒且精明的領袖,就會成就這個家族,甚至造就一個神話,如美第奇家族。然而,家族的經營並不容易,如果一個家族有那麼幾個不肖之徒,可能就三世而斬了。義大利的城市為這些家族提供了絕好的舞臺,各個家族在這個舞臺上盡情地揮灑著聰明才智,留下了大量的傳說、建築和藝術。
  • 低壓槽:欲望之城 高清資源
    一次臥底行動中,於秋冒著行動失敗的風險和幫派老大激戰,結果全體命喪當場。在道德和江湖道義的雙重質疑下,於秋選擇了自我放逐,他逃離了孤城。然而,於秋內心對懲治罪惡的欲望從未消減,他重整旗鼓回到孤城,而這一次,阿佔給他的任務竟然是調查罪惡之城背後最邪惡也最神秘的黑手、人人聞之色變的首腦——「老闆」。從一宗離奇的小童綁架案開始,於秋和阿佔查出老闆的身份和他背後的犯罪網絡。
  • 豆瓣9.2分 | 紀錄片《文藝復興教父:美第奇家族》4集全
    美第奇銀行代表了中世紀和文藝復興商業制度和商業技術的蕞高成就:它設計了類似控股公司的組織形式,找到了遠距離管控跨國公司的方法;它與明礬市場的競爭對手籤訂了價格操縱協議,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蕞早的卡特爾;它採用和推廣了複式記帳法,自此從量上把握資本規模得以可能,為資本主義的產生打下了基礎。美第奇銀行的帳簿、票據和往來信函,有相當一部分保存至今。
  • 從法國女王,到無家可歸的乞丐:瑪麗·德·美第奇的崛起和隕落
    當瑪麗·德·美第奇在1600年,嫁給國王亨利四世時,法國是一個被多年的宗教和內戰撕裂的國家。這是有史以來最不幸的皇室婚姻之一。多年來她渴望權力,並在幕後等待著時機。結婚10年後,她終於憑藉自己的實力,加冕為法國女王。就在第二天,她的丈夫被一個狂熱的牧師謀殺,隨後瑪麗自己一人控制了王國。她用鐵腕手段統治法國,在這一過程中樹敵眾多。
  • 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是道德淪喪還是精忠報國?歷史自有評說
    這本書的命運跟馬基雅維利的政治生涯一般潮起潮落,它是歷代君主和統治者的案頭書,又被後人以「政治無道德」而誥病,那麼這本書到底是道德淪喪還是治國之道,歷史自有評說。然而他的政治生涯並不順利,美第奇家族重新掌握佛羅倫斯的政權,馬基雅維利被指控參與了反美第奇家族的陰謀,從政治高位變成了階下囚,其政治抱負並未得到全部的施展。隨著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在義大利角逐戰爭的開始,馬基雅維利更加肯定了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才能使義大利強盛的觀念,他認為使義大利脫離列強侵犯的最有效途徑是找到一位君主統一義大利,由此,《君主論》應運而生。
  • 《道德經》第十二章,做欲望的支配者
    今天是《道德經》第十二章,今天多說一下,以後白話文和我的理解就放在一起了。不再發兩遍原文了。好了話不多說,往下看。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白話:所以,聖人只求飽腹之欲,不注重身外之物的佔有和享受。也是因此才能去除誘惑,得到心靈的升華。理解:聖人知道這些欲望的害人之處,所以聖人從不追求外在,只注重於內心。常養性中之腹飽,不因外物而亂心。
  • 美第奇的倒黴皮:我沒腦子,我是廢柴,可老子是投胎小能手
    我們回到倒黴皮—— 當時美第奇家族內部也不平靜。倒黴皮的那些堂兄弟們,也就是美第奇家族的平民旁系,對這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著實看不順眼:沒本事,沒天資,就是撿了條好命,活脫脫投胎小能手。他們實在不服氣,於是謀劃組織了一次次暗殺行動,不過沒一次成功。可這不可調和的內部矛盾也足以帶來非常要命的破壞力了。
  • 圖像證史——魯本斯《瑪麗·德·美第奇組畫》中的政治寓言
    2020年12月4日,法國社會高等研究院(EHESS)政治學博士、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韓偉華副教授應邀為浙師大外語學院師生開展了題為「圖像證史——魯本斯《瑪麗·德·美第奇組畫》中的政治寓言」的講座。講座由法語系主任汪琳博士主持。
  • 人類好奇的本能,在欲望面前,道德顯得多麼渺小
    《後窗》也不例外,但是在電影的主題上和以前的電影不一樣,主要是建立在偷窺的外衣下,道德譴責中,探討是愛情和婚姻,家庭中的責任。《後窗》主要講述了摔斷腿的攝影師傑弗瑞在偷窺鄰居家時,懷疑推銷員索沃德殺害了他的妻子,並且在自己女友麗莎和護工斯泰拉的幫助下,證實和抓住兇手的故事。其實故事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在觀看影片的時候,還是能看到很多導演的小心思。
  • 人類好奇的本能,在欲望面前,道德顯得多麼渺小
    《後窗》也不例外,但是在電影的主題上和以前的電影不一樣,主要是建立在偷窺的外衣下,道德譴責中,探討是愛情和婚姻,家庭中的責任。《後窗》主要講述了摔斷腿的攝影師傑弗瑞在偷窺鄰居家時,懷疑推銷員索沃德殺害了他的妻子,並且在自己女友麗莎和護工斯泰拉的幫助下,證實和抓住兇手的故事。其實故事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在觀看影片的時候,還是能看到很多導演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