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陳墨評金庸系列》新書發布會——紀念並慶祝「金庸」創作六十周年】陳墨、沈昌文、蘇叔陽、劉毅

2021-02-25 北大清華講座

請點擊上方藍字 ↑【北大清華講座】加關注,知識改變命運!

人世艱苦之境,宜以寬字自養。受挫受辱之時,務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張其智。 ——曾國藩【《陳墨評金庸系列》新書發布會——紀念並慶祝「金庸」創作六十周年

【《陳墨評金庸系列》新書發布會——紀念並慶祝「金庸」創作六十周年】2015年2月8日(周日)14:30-16:30【地點】北京王府井大街,涵芬樓藝術館【嘉賓】陳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武俠文學學會常務理事。沈昌文,著名出版人。蘇叔陽,作家。劉毅,資深編劇,作品有《少年包青天》。譚昊


【主辦單位】海豚出版社
1955年2月8日,查良鏞以金庸的筆名在《新晚報》的「天方夜譚」欄目連載小說《書劍恩仇錄》,引起轟動,自此金庸筆名名揚天下,逐漸成為真正的「武林盟主」。這個特殊的日子,截止到現在整整60年。為了紀念並祝賀「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創作60周年, 海豚出版社推出《陳墨評金庸》系列叢書,帶金迷們重溫金庸武俠小說之魅力。
作者陳墨將現場講述「金庸的百花錯拳」,分享作品不同角度的精妙——成人的童話、通俗的風雅、傳奇的真實、藝術的武功、熱鬧的鄉愁、傳統的現代。
【嘉賓簡介】
陳墨,安徽省望江縣人。1960年生,1982年畢業於安徽大學中文系,1988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現為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中國武俠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沈昌文,著名出版人,1931年9月26日生於上海。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在人民出版社任校對員,秘書,編輯,主任,副總編輯。曾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兼《讀書》雜誌主編。1996年1月退休。著有《也無風雨也無晴》、《閣樓人語》、《書商的舊夢》等作品。
蘇叔陽,當代著名劇作家、作家、文學家、詩人,筆名舒揚。河北保定人。現從事文化及歷史研究。他以深厚的文化積澱特有的歷史文學視角,創作了諸多國內外廣為流傳的文學著作。其中《中國讀本》在世界發行1200多萬冊,成為中國圖書 「走出去」的範例。
劉毅,資深編劇,中國電影文學學會秘書長,作品有《少年包青天》《我的兄弟姐妹》《情有千千劫》《迷霧重重》《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
譚昊,專欄作家,現任北京齊嶽教育研究院院長,《齊嶽教育》雜誌總編輯。曾擔任《我們的歷史》雜誌執行總編輯,2014年香港校園學報新聞獎評委。


北大清華講座微信團隊製作
微信號:bdqhjz

匯聚、分享、交流、碰撞。北京高端名家講座、文化活動第一發布和交流平臺!2010年誕生於北大清華校園中,涵蓋人大、北師大等北京各高校、及社會最高品味的開放免費講座和活動。經濟人文、社科管理經典,學術思想前沿。大師身邊宜聆教,未來精英共成長!

在本微信公號中分別輸入【北大】【清華】【人大】【北師】二字可自動提取四校當日講座信息!分別輸入【北大課表】【人大課表】【北師大課表】【中傳課表】【北航課表】【中科院課表】【北外課表】可提取相應課表!

我們的線下服務:每月的博友交流會、創業沙龍、讀書會、深度主題沙龍、文化旅遊、單身派對。 合作、建議、友情聯繫、報名志願者:加博主個人微信號:bdqhjzbz

信息報送渠道1、文案海報私信至新浪微博@北大清華講座-北京活動 (及時處理)。2、文案海報私信至本微信公眾號(晚上處理)。3、文檔海報郵件發送至郵箱778617662@qq.com 歡迎報送和推薦高質量的講座和活動!

歡迎關注應上海博友要求開通的【滬寧杭講座活動】微信公眾號:hnhjzhd

相關焦點

  • 專家談金庸小說:魅力在於文藝的武功、成人的童話
    昨天,適逢金庸先生開筆60周年紀念日,國內金學第一人、中國武俠文學學會常務理事陳墨也為讀者帶了共13部的《陳墨評金庸系列》圖書,現場陳墨從藝術、文化、形象、版本、賞析等多種角度分析了金庸武俠小說的方方面面,並與著名劇作家蘇叔陽、《少年包青天》《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等電視劇的編劇劉毅等共同回顧了金庸60年的創作心路歷程,為廣大金迷深刻理解金庸及其作品開啟一扇窗戶。
  • 說歸說 | 陳墨:最接近金庸精神內核的人物是楊過
    陳墨:你能把郭襄和滅絕師太聯繫到一起,這是十分了不起的。滅絕師太就在郭襄的延長線上。但是對於郭襄,我不太願意去做這樣的推測。第一是因為郭襄是永遠的十六歲,你不能對一個十六歲的孩子下任何判斷,十六歲有無限的可能性。第二個,郭襄是這世間少有的具有靈性的人,人的靈性是人類自我拯救的唯一因素。
  • ...出版家沈昌文去世 曾任三聯書店總經理 出版蔡志忠漫畫、金庸著作
    編劇史航發微博說:倉促擬一副輓聯,紀念今天去世的沈昌文先生:知道難,弘道尤難,漏船載酒,刻舟求劍,先生此生大不易;讀書易,做書不易,涸轍濡沫,餐雪履冰,舉世今世粗知難。 」兒童文學作家孫衛衛發微博回憶他2011年在三聯書店偶遇沈昌文先生:「上午到協和醫院體檢。體檢結束已經快十一點半,想著回到單位也是吃飯,乾脆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去一下三聯書店。在店內,居然見到了沈昌文先生。
  • 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去世 曾任三聯書店總經理 出版蔡志忠漫畫、金庸...
    編劇史航發微博說:倉促擬一副輓聯,紀念今天去世的沈昌文先生:知道難,弘道尤難,漏船載酒,刻舟求劍,先生此生大不易;讀書易,做書不易,涸轍濡沫,餐雪履冰,舉世今世粗知難。 」 兒童文學作家孫衛衛發微博回憶他2011年在三聯書店偶遇沈昌文先生:「上午到協和醫院體檢。
  • 中山大學哲學系舉行復辦六十周年慶祝大會
    12月12日,中山大學哲學系復辦六十周年慶祝大會在南校園梁銶琚堂隆重舉行。中山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教育部哲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大學哲學系張異賓教授,中山大學哲學系原系副主任夏書章教授、原系主任李錦全教授等千餘名師生系友、嘉賓以及長期關心、支持哲學系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歡聚一堂,共襄盛會。
  • 細讀金庸 ——陳墨評金庸系列
    我在金庸的小說中選出上述四部佳作,當然還有進一步的理由。那就是,這四部小說不僅情節精彩,內容豐富,形象生動;而且在形式上別出心裁,在境界上別開生面,每一部作品的創作都可以說是金庸小說創作的一次重大的突破和轉折。具體說,  《神鵰俠侶》的人性探索,《天龍八部》的宗教寓言,《笑傲江湖》的政治象徵,以及《鹿鼎記》中的歷史文化品鑑,無不超越了武俠小說的一般規範,而為金庸所獨有。
  • 只看過金庸武俠劇的人,不足以談金庸
    所以我們邀請到了中國金庸研究領域的資深學者陳墨,共同打造了一檔音頻節目,深層次講解金庸和他的經典作品及其筆下的人物,獻給金庸迷們一場全維度的金庸大賞。陳墨是大陸系統研究金庸武俠小說第一人。陳墨的金庸武俠文學研究得到了學術界廣大讀者和金庸本人的高度認同。
  • 金庸生平及創作年表
    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日,《明報》二十四周年,發表《自由客觀,決不改變》。一九八四年九月,中英雙方在北京草籤關於香港前途的《聯合聲明》。數月後出版金庸的《香港的前途——明報社評之一》一書。十月,再次赴北京訪問,十月十九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會見金庸。
  • 出版界老頑童沈昌文從此「無禁區」
    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兼《讀書》雜誌主編,正是他引進出版金庸的武俠小說和蔡志忠的漫畫。這才有三聯版的金庸小說全集,蔡志忠漫畫系列,對中國讀書界和一大又一代的青年學子產生重大影響。
  • 紀念金庸先生去世兩周年,憶六小齡童在《連城訣》中首演反派
    今天是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去世兩周年紀念日,六小齡童曾在根據金庸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連續劇創作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及《越女劍》等15部武俠小說。金庸先生的一生經歷了報紙編輯、武俠小說作者、電影編劇和報刊創始人的轉變,還一度成功跨入政壇,刷遍全球知名大學的學歷,可謂跌宕起伏。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享年94歲。
  • 《梁祝》創作六十周年古箏紀念版,悠揚的箏音迴蕩在祖國上空~
    今年是該作品創作60周年,為了表示對作品的紀念和對作曲家何佔豪先生的敬意。由浙江音樂學院主辦的慶祝《梁祝》作品創作60周年的古箏重奏版《梁祝》MV歷時多日終於精彩上線。而是作曲家何佔豪先生對民族音樂創作事業注入的畢生心血。
  • 金庸小說的創作順序
    金庸小說的創作順序 金庸中長篇小說一共有14篇,從1955年開始創作,到1972年封閉小說創作
  • 金庸誕辰96周年 | 金庸去世之後,世上再無江湖
    縱觀先生的一生,亦是跌宕起伏,今天,通過這些珍貴的39張老照片,我們來了解金庸先生的一生。1924年3月10日,金庸出生在浙江省海寧市,海寧查氏為書香門第,金庸本人是查升之孫查揆的後裔 。年輕時的金庸鄧小平愛看金庸小說,金庸提出想見見鄧小平。1981年7月18日,鄧小平接見了金庸,相見甚歡。不久,金庸武俠小說在大陸「開禁」,成為暢銷書……
  • 金庸逝世一周年|40張老照片,見證金庸華彩一生
    縱觀先生的一生,亦是跌宕起伏,今天,通過這些珍貴的39張老照片,我們來了解金庸先生的一生。1924年3月10日,金庸出生在浙江省海寧市,海寧查氏為書香門第,金庸本人是查升之孫查揆的後裔 。年輕時的金庸鄧小平愛看金庸小說,金庸提出想見見鄧小平。1981年7月18日,鄧小平接見了金庸,相見甚歡。不久,金庸武俠小說在大陸「開禁」,成為暢銷書……
  • 武俠網遊鼻祖《金庸群俠傳online》上市18周年
    金庸群俠傳online到今天,18周年了。金庸之於我,是我從畢業後就在這間公司為之付出的事情。18年間已經從畢業的少年變成了大叔,但每次打開金庸的各種資料和頁面內心中依然是那個少年。那個憧憬的對未來的美好,跟著外面變化的世界,去做頑強的爭鬥的少年!
  • 【紀念金庸】武俠小說的前世今生
    30年間,當代新派武俠小說在港臺地區發揚光大,梁羽生、金庸、古龍三家鼎立,各顯神奇。到了1980年代中期,梁羽生、金庸封筆,古龍逝世後,武俠小說的創作便進入了「後金庸時代」,並一直持續到今天。從上世紀60年代起,他開始創作《大唐遊俠傳》等野史型作品,儘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始終不及早期創作的水平。梁羽生曾評價自己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風氣者,是金庸將其發揚光大。作為上世紀60年代武俠小說界的「武林盟主」,金庸以曲折動人的故事,懲惡揚善的主題收穫了一大批讀者的同時,還善用反諷使故事增添了詼諧幽默的氣息。
  • 智利大學發布新書慶祝智中建交50周年
    新華社聖地牙哥12月15日電(記者尹南 張笑然)為慶祝中國與智利建交50周年,智利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編寫的新書《智中關係面面觀》15日舉辦線上發布會。本次活動是清華大學拉美中心聯合智利大學、智利天主教大學共同舉辦的慶祝中智建交50周年系列網絡交流研討會活動的一部分。
  • 出版人沈昌文去世,他和三聯書店為河南讀者帶來了什麼?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王峰 實習生 熊珂  沈昌文資料圖  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2021年1月10日,國內著名出版人沈昌文在北京家中去世,享年90歲。  沈昌文生於1931年,上海人,曾長期擔任知名文化雜誌《讀書》的主編,《讀書》曾是中國讀書類雜誌的範例,延續了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夢想。
  • 緬懷金庸‖在您離開一周年之際,有一份來自家鄉的思念
    2018年的今天,武俠小說泰鬥金庸(本名查良鏞)逝世,享年94歲。金庸先生曾說,他只是個講故事的人。如此謙遜儒雅大家風範,連同他的武俠小說,成了一座難以比肩的高峰。近日金庸先生在1973年寫的社論《一個明星的死亡》隨著一部電影又被人熱議誠然如先生所說: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 金庸群像雕塑在大理落成
    圖:楊士斌  攝10月30日,在金庸先生去世一周年的日子裡,為緬懷先生,一組由大理民間自發組織興建的「金庸群像」雕塑在風景如畫的大理羅荃半島落成,並舉行了《大俠金庸與大理情緣》首發式。雕塑和書集由大理羅荃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楊沛澤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