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郭臺銘把一中各表拉進兩岸深水區

2021-03-02 中評社

中國國民黨2020初選進入兩岸論述深水區!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9日拋出「一中各表」新說法。相較於王金平迴避九二共識,朱立倫不沾鍋,韓國瑜談「一中各表」著重「兩個地區」,郭臺銘提到「一中各表」的中國是「兩個中國」,掀起新波濤。 

  國民黨初選即將起跑,儘管兩岸論述並非這場選舉焦點,更非決勝負關鍵,但2020大選必定是主權論戰平臺,國民黨提早在初選階段出現不同意見的討論並非壞事。 

  「九二共識」是兩岸交流基石,但國民黨一向堅持要加上「一中各表」。然而「一中各表」這四個字在藍軍內部有著多元詮釋,第一種是部份本土藍認知的「一中各表」接近民進黨,即「一中一臺」,「中華民國」等於臺灣,近似「臺獨」。第二種是「中華民國」派」,相當於綠營口中的「華獨」,即「中華民國」與大陸沒有關係。這兩類「一中各表」主張,在目前的國民黨內佔有相當高比例,包括有國民黨高層就曾對外宣稱「一中各表」,不是「各表一中」。 

  馬英九曾提到,大陸最怕「一中各表」變「一中亂表」,表到「兩國論」、「臺獨」。馬也曾強調,他所說的「一中各表」絕不會表到「兩國中國」、「一中一臺」、「臺灣獨立」,因為這三個主張是「憲法」不允許的。 

  馬英九沒說的是,國民黨內充斥「一中亂表」! 

  在爭取國民黨2020提名的幾位參選人中,王金平是主張要繞過「九二共識」提出兩岸新論述,更不提「一中各表」。不沾鍋的朱立倫只提到「一中各表」就是「中華民國」,明顯也迴避敏感議題。目前人氣最高的韓國瑜,談「一中各表」走四平八穩路線,他曾表示,「一中各表是大家在一個中國之下,兩個地區各自去發展….」。韓以「兩個地區」取代國名,緊扣《「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回應相當的技巧。韓的說法可說是國民黨第三種對「一中各表」表述的代表。 

  在國民黨四位參選人之中,以郭臺銘對「一中各表」的說法最特殊,可稱之為第四種。他5月9日受訪時言必稱「中華民國」,且稱沒有一中各表,就沒有九二共識。九二共識不夠,原意是一中各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中國是兩個中國,也就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郭臺銘上述受訪出現了很有趣的發展,藍軍支持者看到的是郭董提到一中,扣著「九二共識」。綠營媒體則特別把「一中各表是兩個中國」做成鬥大標題,影射郭臺銘挺「兩國論」。蘇貞昌9日甚至受訪指出,「郭臺銘的說法新穎,是國民黨擬參選人最有種的,希望他能繼續講不要消風。」 

  郭臺銘由商轉政,最近霸氣談兩岸論述屢屢出現爭議。包括他之前在美國受訪表示,「從神明來看,我們100%同意臺灣是中國不可切割的一部分;但它是中華民族,應該這樣講,中華民族底下有兩個。」不過,從郭臺銘談「中華民族底下有兩個」,或他說「一中各表的中國是兩個中國」,郭兩岸論述的核心仍是「一中」,他的說法接近學界「一中兩憲」或「一中大屋頂」學派。與部分藍軍本土派將「一中各表」表成「一中一臺」、「臺灣獨立」有很大差別。 

  當然,不可否認的,郭臺銘要去解釋,他所謂的「兩個中國」是「一個中國之下的兩個中國」確實很難講清楚。 

  不過,郭臺銘的優點是,他霸氣的把其他藍太陽迴避的主權議題拿出來談,拋出他的核心論述,一下就把國民黨2020初選拉進深水區。接下來,不論是韓國瑜、朱立倫、王金平都不能閃躲,誰的兩岸論述能解決當前僵局,四個人都要面對考驗。 

  臺灣政治瞬息萬變,當下民進黨執政,兩岸最大僵局是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官方交流全部卡死。2020若政權轉移,迎面而來又有新的議題,兩岸不可能只經不政,遲早要進入深水區,透過國民黨初選提前討論,總比粉飾太平沒人肯碰好多了。

評論員:林淑玲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郭臺銘聲稱「一中各表」是「兩個中國」 洪秀柱駁斥
    (觀察者網訊)針對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聲稱「一中各表」是「兩個中國」,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10日受訪時表示,「一中一臺」、「兩個中國」都不符合「九二共識」的認知,也不符合現行的「一中憲法」。
  • 「一中同表」還是「一中各表」?國臺辦這樣回應
    席間談到洪秀柱即將前往大陸訪問、展開「習洪會」一事,馬英九談了自己的看法:據轉述,馬英九談及「九二共識」由來、歷史,「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為避免外界對國民黨「九二共識」核心政策有所誤解,以後提「九二共識」時要提「一中各表」,兩者要連在一起,就像選舉拜票,寧可重複,不可遺漏,否則會被解讀有意放棄,與其事後百口莫辯,不如事前再提一遍。
  • 「雙面郭臺銘」妄評「一國兩制」在香港失敗
    自從郭臺銘宣布參選臺灣2020「大選」之後,就一直風波不斷。此前他拋出震撼言論:聲稱「一中各表」是「兩個中國」。如今,他又妄評「一國兩制」。
  • 《旺報》社評:南海同心,兩岸再多些「不約而同」
    【環球網綜合報導】應菲律賓單方面要求組建的所謂南海臨時仲裁庭12日做出對兩岸都極為不利的所謂「裁決」,妄稱大陸在南沙群島不擁有專屬經濟區,南沙群島最大島嶼太平島被荒謬地判成是「礁」,失去了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在海峽兩岸均引起強烈反彈。臺灣《旺報》15日發表社評,呼籲以所謂仲裁為契機,兩岸「南海同心,再多些不約而同」。
  • 2020大選要決戰兩岸?
    香港中評社社論指出,馬、吳卸任三年首度聯袂召開記者會就為這事,這也代表國民黨急於重新打造國共平臺,以及2020大選決戰兩岸!以下是社論摘編:在19日下午召開記者會上,馬、吳兩人除了高調訴諸輿論表達對蔡當局延長境管的不滿,馬甚至以「羞辱性的行政處分」的重話來形容。
  • 昨今臺灣 國民黨高雄市黨團炮轟韓國瑜 吳敦義重提「一中各表」
    而當初黨內初選表態力挺郭臺銘而非韓國瑜的副議長陸淑美、黨團總召曾俊傑等人,自然對王淺秋未「事先知會,一走了之」更為光火不滿。 臺灣民眾黨近日與親民黨開始傳出「分裂」跡象,原因出在鴻海創辦人郭臺銘「雙面押寶」手法上,不僅傳出民眾黨內高層上周決定「郭柯」關係順其自然,也許最後「自然而然」漸行漸遠;甚至郭幕僚、親民黨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劉宥彤在臉書上與網友互嗆「請民眾黨把高虹安還回來」,郭柯生變的傳聞不脛而走。
  • 不認「九二共識」還甩鍋大陸後,郭臺銘又闖禍了,國臺辦敲響警鐘
    日前,有臺灣旺報記者指出,鴻海集團前董事長郭臺銘在跟日本媒體茶敘時,提到兩岸是兩個獨立的政治體。
  • 郭臺銘終將身敗名裂
    郭臺銘最終宣布退出國民黨,覬覦「總統」大位,輸不起,放不下,既在善良人們的願望之外,又在意料之中。不這樣做,還叫郭臺銘嗎?這樣做了,還是郭臺銘嗎?臺灣的選舉,兩岸關係是重要考量。嚴格意義上來說,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選來選去,都必須將兩岸關係作為重要考量,即使如民進黨高舉「臺獨」黨綱,也絕不敢宣布法理臺獨,因為他們都知道,大陸的底線在哪裡,東風快遞的威力在哪裡。 在這個前提下,便出現了五花八門的選舉政綱。一批在臺灣政壇呼風喚雨的政客,都有過胡說八道的奇談怪論。
  • 我很樂意講我的兩岸論述,但韓國瑜未必願意聽
    當然韓國瑜可以繼續打他的經濟牌,他在高雄的時候就有一個口號「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獲得了很多的支持。口號當然要有,但如果真的想得到更多中間選民或者理性選民的支持,只講口號是不行的,還得有方法論,就是你怎麼去落實你的口號。
  • 洪秀柱提一中同表被馬英九訓話多時,瞧馬英九這齣息!
    前「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近日爆料說,她參與黨內「總統」初選時提出一中同表,馬英九曾找她到官邸,談話長達2小時。馬要她不要跨越其兩岸框架,她向馬說一中各表只是溫水煮青蛙,那次會面並未達到共識,但後來政綱裡面納入一中各表,她也不再提一中同表。
  • 只有韓國瑜可以挽救國民黨 郭臺銘必敗
    2019年4月22日 來自/中時電子報來源:《中國時報》社評民進黨掏空中華民國,兩岸兵兇戰危,誠如高雄市長韓國瑜所說
  • 蘭斌強:蔡英文大動作批郭臺銘透露出那些信息?
    就大陸方面來說,韓國瑜如果參選並獲得成功的話,那麼兩岸關係會有所緩和,有利於大陸集中精力處理自己的問題,使整體實力的夯實和提高得到一個可貴的時機。然而,即使這種情況出現,一些可變因素也有不少。其中「一中各表」的渲染和鼓譟將會成為非常棘手的問題。韓國瑜的兩岸政策其實與馬英九並無二樣,說穿了就是「三不政策」,即不獨、不統、不武。但這種政策已經過馬英九時期證明是行不通的。
  • 朱立倫、郭臺銘稱不會將「一國兩制」作為選項 國臺辦回應
    「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也會充分考慮臺灣的現實情況,聽取兩岸不同的意見建議,充分照顧臺灣同胞的利益和福祉。國民黨黨內初選政見會,候選人談「兩岸」在25日晚的政見願景發表會上,兩岸論述是各參選人的論述重點之一,也是各界關注的焦點所在。郭臺銘在演講中主張兩岸一定要和平,和平要有共識,「大陸不『鴨霸』、臺灣不挑釁」。
  • 郭臺銘願與「臺獨」分子同臺為哪般?
    作為在大陸有眾多投資,被視為在大陸各階層有著廣泛人緣,對兩岸交往曾起著積極作用的臺灣著名企業家,郭臺銘的這一挺「臺獨」舉動,更讓大陸民眾不得不重新審視郭臺銘,不得不引起大陸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和反思。韓國瑜之所以贏得臺灣民眾的喜歡,除了民進黨做的太爛之外,他的「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的俗民氣質和鼓勵兩岸交流的兩岸政策是關鍵。因此,郭臺銘要想贏得國民黨初選,他必須首先打敗韓國瑜。所以,他表現出來的一切言行都儘可能與韓國瑜有所不同才對。以往,郭臺銘是非常傾向馬英九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觀點的,因此,無論是在馬英九兩屆任期內,還是民進黨上臺後,他一直都是馬英九的堅定支持者。
  • 「兩岸關係」打迷糊仗 | 蔡英文、韓國瑜、郭臺銘「拼經濟」都是空話
    ,郭臺銘則說要與美國、印度籤FTA,協助大陸產業轉型,賺全世界的錢。臺灣政治人物高喊「拼經濟」口號不是新聞,但在兩岸經濟互動緊密、全球各地區經濟整合已有大成的現實上,韓國瑜與郭臺銘先前就示警臺灣經濟有「被邊緣化」危機。
  • 郭臺銘稱不會將「一國兩制」作為選項 國臺辦回應
    臺灣地區選戰正酣,民進黨與國民黨相繼展開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黨內初選,外界對各候選人的政治立場與策略分析也逐漸加溫,尤其是「兩岸關係」議題。在6月26日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蔡英文和民進黨一些政治人物針對香港修例不斷做出一些所謂回應,朱立倫、郭臺銘日前也表示說臺灣不會將『一國兩制』作為選項」這一問題。
  • 蘭斌強:郭臺銘挺「臺獨」、反大陸,讓人無可忍受!
    作為在大陸有眾多投資,被視為在大陸各階層有著廣泛人緣,對兩岸交往曾起著積極作用的臺灣著名企業家,郭臺銘的這一挺「臺獨」舉動,更讓大陸民眾不得不重新審視郭臺銘,不得不引起大陸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和反思。郭臺銘自宣布參選以來,各種民調都顯示,他的民調一直僅次於韓國瑜。韓國瑜之所以贏得臺灣民眾的喜歡,除了民進黨做的太爛之外,他的「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的俗民氣質和鼓勵兩岸交流的兩岸政策是關鍵。因此,郭臺銘要想贏得國民黨初選,他必須首先打敗韓國瑜。所以,他表現出來的一切言行都儘可能與韓國瑜有所不同才對。
  • 郭臺銘:「一國兩制」不適合臺灣,望「大陸不'鴨霸'、臺灣不挑釁」
    臺灣地區選戰正酣,民進黨與國民黨相繼展開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黨內初選,外界對各候選人的政治立場與策略分析也逐漸加溫,尤其是「兩岸關係」議題。「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也會充分考慮臺灣的現實情況,聽取兩岸不同的意見建議,充分照顧臺灣同胞的利益和福祉。  國民黨黨內初選政見會,候選人談「兩岸」  在25日晚的政見願景發表會上,兩岸論述是各參選人的論述重點之一,也是各界關注的焦點所在。  郭臺銘在演講中主張兩岸一定要和平,和平要有共識,「大陸不『鴨霸』、臺灣不挑釁」。
  • 兩岸快評:參拜了竹山紫南宮的郭臺銘,對兩岸關係有新想法嗎?
    6月17日,投入中國國民黨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黨內初選的郭臺銘,攜夫人參訪了南投縣竹山鎮紫南宮。
  • 郭臺銘為什麼突然向大陸「打嘴炮」?
    「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會充分聽取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會充分照顧臺灣同胞利益和感情。民進黨當局罔顧事實,顛倒黑白,蓄意詆毀「一國兩制」,破壞兩岸關係發展,別有用心,也終將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