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為什麼突然向大陸「打嘴炮」?

2021-02-17 鳳凰網

郭臺銘

宣布參選臺灣2020的郭臺銘,最近不僅在媒體面前高調曝光,而且言論似乎也頗有些出格。

6月12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郭臺銘是其中一個焦點話題。

有記者提問,近來香港修例引發了一些港民的爭議,郭臺銘藉此聲稱「一國兩制」在香港失敗,國臺辦對此有何評論?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說,我們多次強調,「一國兩制」是解決香港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保持了長期的繁榮穩定,「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功,這是不可否認的一個客觀事實。「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會充分聽取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會充分照顧臺灣同胞利益和感情。民進黨當局罔顧事實,顛倒黑白,蓄意詆毀「一國兩制」,破壞兩岸關係發展,別有用心,也終將失敗。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

又有記者提問,郭臺銘聲稱,國臺辦操控某些臺灣媒體引導臺灣地區選舉,國臺辦對此有何評論?安峰山回應,這種說法是無中生有。我們與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開展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礎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我們歷來不介入臺灣地區選舉,但也堅決反對任何詆毀抹黑大陸和破壞兩岸關係的言行。

還有記者提問,郭臺銘在大陸有很多投資和工廠,島內輿論認為,他的經濟命脈會被大陸掌握,因此可能會影響到他的兩岸政策。日前郭臺銘接受媒體訪問時被問及,如果大陸以關他的工廠對他進行施壓,他會怎麼回應,郭臺銘稱,「關就關,誰怕誰」,國臺辦對此有何評論?安峰山則回應稱,對島內選舉期間一些政治人物的言論我不作評論。兩岸經貿往來和交流合作對大家都是互利互惠的事情。

國臺辦的回應有理有據。但是,不少人疑惑,曾經不斷自我宣傳「會當一個和平製造者,不當麻煩製造者」的郭臺銘,怎麼突然向大陸「打起嘴炮」了?

其實,這不過是郭臺銘為獲取更多選民支持,而耍出的「小花招」罷了。

郭臺銘和韓國瑜

參選2020,郭臺銘的對手不僅多,而且實力頗強。民進黨的蔡英文、賴清德自不必說,就連在國民黨內部,也有「人氣明星」韓國瑜這個難搞的「攔路虎」,因此郭臺銘的選情並不十分樂觀。在無法獲得藍營更多選票的的情況下,郭臺銘自然就把目光投在了綠營以及中間選民身上。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大敗,選情極不穩定,有不少曾經支持蔡英文、賴清德的選民現在變得「舉棋不定」,在郭臺銘看來,這些「舉棋不定」的選民是可以吸收過來的「潛在支持者」。於是,郭臺銘乾脆學起了蔡英文、賴清德,通過對大陸放狠話、打嘴炮,來獲取綠營選民的「青睞」。

實際上,郭臺銘為吸引選民支持而花的「心思」,不僅不少,而且動靜很大。

川普和郭臺銘握手

比如上個月初,郭臺銘赴美訪問,還與美國總統川普會了面。郭臺銘喜形於色地告訴媒體,自己獲得了川普的參選建議。但是白宮很快出來「打臉」,表示川普沒有與郭臺銘討論支持他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一事,「二人只是朋友而已」。

從郭臺銘見川普這個拉大旗作虎皮的例子來看,郭臺銘今天的行為也大概率是為了抬高民調。

當時就有臺灣網友表示,郭臺銘如果是想通過和川普會面來抬高民調,恐怕會傷著自己。

網友留言截圖

這次向大陸「打嘴炮」也一樣。為了博眼球、博版面、搏熱度,郭臺銘故意走「嗆辣」、「重鹹」路線或許無可厚非,但罔顧事實、顛倒黑白地亂開炮,不僅無助於兩岸和平發展大局,更無助於良好政策的制定以及臺灣自身困境的改善,郭臺銘想必自己清楚。

就拿「一國兩制」來說,如果實現「一國兩制」、長期保持繁榮穩定的香港算失敗,那麼人均GDP被香港越甩越遠的臺灣算什麼?走下坡路的臺灣人跟走上坡路的香港人說失敗,有這樣的道理嗎?未實現「一國兩制」的臺灣,20年來的發展,難道配得上成功?

本文來自我嗨盆

「鳳凰網(ID:ifeng-news)」是鳳凰網新聞頻道唯一官方微信公眾號。除了提供關於重磅事件、政經熱點的「大新聞」,也推出有趣味、有營養的新聞解讀。歡迎關注。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鳳凰網

相關焦點

  • 郭臺銘為什麼輸?
    心灰意冷之際,郭臺銘注意到黑白電視機開始流行,於是他厚著臉皮向嶽父借了70萬新臺幣,把公司名字改成鴻海工業有限公司,開始生產黑白電視機旋鈕。1977年,鴻海終於扭虧為盈。1983年,郭臺銘進軍計算機產業,打造「連接器王國」。1985年,郭臺銘在美國成立鴻海分公司,創立「FOXCONN」品牌,即富士康。
  • 郭臺銘「血洗」董事會,2018向哪裡走?
    他在報告中指出,日漸縮小的消費性電子代工市場對鴻海來說已經不是一個大池塘,現在,這頭大象要向外走了!他認為,鴻海正積極向外跨到非消費性電子領域,像機器人、電動車、甚至醫療器材。中午12點,你走在路上,你的實時通訊軟體突然傳來訊息,鴻海的人工智慧軟體,分析從你手機傳回的大數據,發現你用了五年的舊手機電池流量突然大增,溫度如果再提高,你的手機可能有損壞危險。
  • 郭臺銘「血洗」董事會,2018年向哪裡走?
    當鴻海董事長郭臺銘開始揮舞指揮棒,當大象開始跳舞,明日世界將因此改變。張博凱的預測有其論述,但更重要的是,他認為鴻海的角色已經出現根本性的改變。「全球EMS(電子專業製造服務)代工之王,已經滿足不了鴻海的需求。」他在報告中指出,日漸縮小的消費性電子代工市場對鴻海來說已經不是一個大池塘,現在,這頭大象要向外走了!
  • 臺灣大選郭臺銘為什麼輸?
    心灰意冷之際,郭臺銘注意到黑白電視機開始流行,於是他厚著臉皮向嶽父借了70萬新臺幣,把公司名字改成鴻海工業有限公司,開始生產黑白電視機旋鈕。1977年,鴻海終於扭虧為盈。1983年,郭臺銘進軍計算機產業,打造「連接器王國」。1985年,郭臺銘在美國成立鴻海分公司,創立「FOXCONN」品牌,即富士康。
  • 郭臺銘為什麼輸?丨風向
    心灰意冷之際,郭臺銘注意到黑白電視機開始流行,於是他厚著臉皮向嶽父借了70萬新臺幣,把公司名字改成鴻海工業有限公司,開始生產黑白電視機旋鈕。1977年,鴻海終於扭虧為盈。1983年,郭臺銘進軍計算機產業,打造「連接器王國」。1985年,郭臺銘在美國成立鴻海分公司,創立「FOXCONN」品牌,即富士康。
  • 郭臺銘為什麼輸這麼慘?
    就好比說馬雲今天突然宣布參加一個什麼選舉,結果輸給了鳳姐,而且輸得很慘。莫非臺灣同胞的腦子都進水了?不管是資歷人脈還是錢,郭臺銘估計能把韓國瑜甩出三百條街,稍微正常一點的人肯定都會選他吧?!怎麼可能選一個一窮二白啥都沒有的「賣菜郎」韓國瑜呢?
  • 「媽祖託夢」的郭臺銘為什麼還是輸?
    心灰意冷之際,郭臺銘注意到黑白電視機開始流行,於是他厚著臉皮向嶽父借了70萬新臺幣,把公司名字改成鴻海工業有限公司,開始生產黑白電視機旋鈕。1977年,鴻海終於扭虧為盈。1983年,郭臺銘進軍計算機產業,打造「連接器王國」。1985年,郭臺銘在美國成立鴻海分公司,創立「FOXCONN」品牌,即富士康。
  • 郭臺銘真的可以吃定大陸嗎?
    郭臺銘表現已經不像上周之前那麼優雅、胸有成竹了,這就是韓流成功挺進花蓮後所帶來的政治效應。郭對韓的態度與攻擊性都在這之後轉變、加強了,因為郭感受到壓力了。 陳文俊觀察,韓國瑜花蓮造勢之後,郭臺銘對韓的攻擊力道與方式是加強並改變的,郭臺銘有點急,不像上周之前那麼優雅了,講話方式或針對性也都不同了。
  • 韓國瑜贏得國民黨初選,郭臺銘為什麼輸?
    對於這一名稱的由來,郭臺銘自己的解讀是「聚才乃壯,富士則康」,這也是後來郭臺銘寫的一副春聯,並以此與剛進富士康的大學生們共勉。而英文名稱中的「FOX」(狐狸),也意含如狐狸般機敏。1988年,中國大陸改革開放進入第10個年頭,這也成為郭臺銘在大陸事業帝國的起點——他在深圳寶安區建立起深圳海洋精密電腦接插件廠,生產電腦周邊產品。
  • 郭臺銘突然不選了
    16日晚間11點,當各路記者都以為郭臺銘辦公室將發布的是郭臺銘正式宣布參選的新聞稿時,等來的卻是,郭董不選了。
  • 郭臺銘跑得快
    胡宗賢和朱亞東也在大陸因為嫖娼被捕,隨後被押解回臺灣。受審時,胡宗賢仍舊忿忿難平,說自己想炸死郭臺銘是受了電影《V字仇殺隊》啟發,他不滿郭臺銘過於嚴格的管理員工方式,而且郭臺銘這些社會上的1%,已經擁有了99%的財富,卻還不滿足,要奴役剩下的人。郭臺銘後知後覺撿回一條命。這時候,他突然覺得自己請回的關二爺真的很靈。
  • 不要讓郭臺銘跑了
    胡宗賢和朱亞東也在大陸因為嫖娼被捕,隨後被押解回臺灣。受審時,胡宗賢仍舊忿忿難平,說自己想炸死郭臺銘是受了電影《V字仇殺隊》啟發,他不滿郭臺銘過於嚴格的管理員工方式,而且郭臺銘這些社會上的1%,已經擁有了99%的財富,卻還不滿足,要奴役剩下的人。郭臺銘後知後覺撿回一條命。這時候,他突然覺得自己請回的關二爺真的很靈。
  • 鴻海大陸業務將分拆上市 郭臺銘要來A股圈錢
    董事長郭臺銘在會上表示,鴻海在大陸的業務有可能在未來3到5年內分拆登陸滬深股市。這意味著,鴻海在大陸的龐大代工廠富士康將有可能上市融資。  ▍大陸業務分拆  鴻海的分拆上市計劃延伸到了大陸A股。  郭臺銘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在大陸,集團會將旗下很多好的公司分拆出去,在當地上市。集團用航空母艦帶領著戰鬥艦,3年到5年會有收成。  拆分上市的一大直接利好就是提升鴻海的整體市值。郭臺銘在股東大會上也坦承了這點。  鴻海在大陸的主要業務是代工廠富士康。
  • 捲土重來,郭臺銘向蔡英文下戰書
    郭臺銘最近數次與蔡英文隔空交鋒,2日又通過辦公室發表聲明稱,中美貿易戰升溫使臺灣產業受到很大衝擊,上半年的出口數字已經下跌3.4%,這是警訊,當局不能用表象數字粉飾太平,郭臺銘願意和蔡英文就產業結構及臺灣未來展開辯論。
  • 郭臺銘夢碎全球化,富士康根基重點回歸大陸
    2018年6月28日,富士康投資美國威斯康星州的工廠奠基儀式 破土動工,然而兩年過去了,郭臺銘的投資100億美元大單沒有落地,當地的稅收財政補貼也沒有兌現,郭臺銘投資美國布局全球的夢也戛然止步不前。如果說美國的投資是全球布局失敗的開始,那麼後來郭臺銘準備在印度開設三十萬人大廠,投資五十億元,準備在人口紅利爆發期的印度大賺一筆。沒想到印度工人窮,工資低,但工人幹活也不賣命。
  • 郭臺銘的崛起
    郭臺銘先用了6年時間,開發模具,奠定基礎;之後又用了5年時間,選準趨勢,找對方向。基礎和趨勢,無論對於個人進步,還是對於企業發展,都缺一不可。羽翼漸豐的郭臺銘,又冒出新的思考:既然鴻海能做出精良產品,為什麼只能賣給島內貿易商?既然做代工,為什麼不能放眼全球,直接跟海外客戶聯繫,殺入國際市場呢?
  • 郭臺銘中了政治的「毒」
    張三向李四炫耀新入的徠卡相機,就是在向李四放「毒」。郭臺銘最新的表現,驗證了一個新的職業吸引力等級,360行,從政就如同攝影界的徠卡相機,吸引力是最大的。郭臺銘入行不足三個月,碰了個鼻青臉腫,竟然不知悔改,竟然樂此不疲,竟然還念念不忘他的政策。這個人,中「毒」了。
  • 郭臺銘正式交權!接掌全球最大工廠的「廠長」,為什麼是他?
    這不僅讓外界感到突然,也出乎很多鴻海內部人士的意料。誰能接郭臺銘的班,這個問題外界關注已久,郭臺銘自己也一定是操心已久,但直到今年四月,郭臺銘突然「媽祖」託夢,這才真正變成了當務之急。同時,郭臺銘向輿論公開排除了董事會其他兩人——盧松青和戴正吳接班的可能性,「不是盧松青,也不是戴正吳」,只留了三人在決賽圈:劉揚偉、主掌一方大權的呂芳銘、和剛剛空降不久的學者李傑。
  • 郭臺銘尋找「郭臺銘」
    如果能穿越時光,你會看到身高180的郭臺銘,縮在臺北三重河堤旁一家五金店的模具機旁,一臉笑意地拜託模具師傅趕工。 如今「鴻海系」旗下的工廠遍布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大陸發達的經濟圈。除此以外,郭臺銘還把工廠的觸角伸向美洲、歐洲大陸,迄今為止,鴻海擁有200多家子公司和派駐機構。 龐雜的海外子公司是「餓」出來的。
  • 郭臺銘初選失敗
    「我向所有關心郭臺銘的朋友、支持『果凍』的粉絲、以及一起打拼的夥伴,致上最誠摯的感謝。感謝生命中因為有了大家,有了這段歷程而更加豐盛!」他還表示,在90天內走遍了臺灣各縣市,「夜深人靜我都會問我自己,我到底能夠為這塊我熱愛的土地做些什麼?我到底能夠為這些善良的人民多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