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入職太衝動,又跳進「火坑」了?又被「白嫖」了?

2021-01-09 騰訊網

前段時間,離婚冷靜期通過民法了,這引發了社會較大爭議。

小職覺得,一個人不只在結婚、離婚前需要冷靜,在職場的入職、離職,同樣也需要一段冷靜期,入錯行比找錯人更坑,不然你的職業生涯之路會走得異常艱辛。

井易因為工作中和同事產生了誤會,衝動離職,冷靜後發現自己還挺喜歡原來的工作,現在覺得後悔不已。

而樂彤因為疲於找工作,不斷降低求職要求,入職一家小公司不到一周,就又辭職了。

你想離職的原因是什麼?

領英《2019年度求職體驗調研》顯示,裸辭是51.2%的人的選擇。雖然今年行情不好,但工作中的糟心事卻一點沒少,因此還是有不少人會衝動離職。

假如你現在正在衝動離職的邊緣,請給自己按一個暫停鍵。

先想想自己離職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報告顯示,近半數職場人選擇裸辭,是因為領導、團隊、薪資、工作量等原因,選擇儘早離職。

也許你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但卻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對現在這份工作感到討厭,是不滿公司?行業?職位?領導/同事?待遇?是全部都不喜歡?

不喜歡的部分,是不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

比如改變自己,學習溝通技巧,改善和領導、同事的關係;努力工作、提升工作能力,以獲得升職加薪的籌碼。

如果是公司和行業不喜歡,行業正在走下坡路,你再怎麼努力也改變不了這些大方向。

有的時候,一個人不喜歡他的工作,是因為工作還沒上手,沒有正面反饋,缺乏成就感,導致沒有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但任何一份工作都需要時間沉澱和積累,會不是自己太著急獲得所謂的「成功」呢?離職只是為了逃避問題,下一份工作遇到同樣的問題,仍舊會原地踏步。

準備好這些東西,再決定離職吧

Up主@MS小寧曾是一名空姐,從航空公司離職後,她就特別後悔。

第一份工作是當空姐,那時她覺得每天都是重複的工作,沒有提升的價值,而且經常要加班、倒時差,還要面對同事、機長、客人的壓力,她最終辭職了。

辭職後,她先去做了培訓機構的空乘老師,才發現以前當空姐的日子有多美好。她不僅要當專業課老師,還要做銷售、市場、宣傳的活,整個人更累到分身乏術,社會聲望也不高。

現在,她的第三份工作很輕鬆,但感覺每天都在浪費時間,拿著很少的固定工資,上下班兩點一線,找不到人生的意義。

最大的落差是工資待遇問題,當空姐時飛國際航班能有12-15K的工資,而現在要達到之前的工資水平,就很難。

她總結自己越跳越差的原因,是自己很迷茫,沒有清晰的定位,總以為跳槽就能解決問題。

所以,正準備離職的你,不妨在離職前準備好這些東西:

1. 清晰的目標、規劃

現在離職,想找一個什麼樣的工作?離職的目的是什麼?這些都要考慮清楚,離職要跳得順,而不是跳坑。

2. 與目標相匹配的能力

有了清晰目標,你的能力能達到要求嗎?運用SWOT分析法,認清自己的優劣勢,並為下一份工作蓄力。比如,為了某個心儀的工作工作,準備好這個崗位所需的技能,蓄勢待發,才能把握良機。

3. 豐厚的錢包。

你的「F*ck you」基金,足夠支撐你說走就走嗎?

如果你沒有存款,那疫情最大的影響,就是將想要離職的你和公司勉強綁在一起,繼續互相折磨。

著急入職,小心掉大坑

也許,疲於找工作的你,現在已經不想努力了,今年找工作那麼難,身處異鄉,飢不擇食,只想先找到一份工作隨便應付一下,走一步算一步吧。

你冷靜一下!你隨便找的一份工作,可能會是你下一份好工作的絆腳石。畢竟HR通常會通過看你前一份工作的「含金量」來判斷你的能力、水平。

找工作半年的小朱,沒有調查好新公司的背景,就著急入職了一家金融公司。工作2個月,她越來越覺得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果不其然,還沒來得及轉正,老闆就被公安局帶走,公司解散了。

你慌不擇路抓住的救命稻草,可能正準備「白嫖」你哦。

網友@我愛小肉肉 找工作3個月,終於接到了一家做傳統外貿的offer,當時超高興,公司同事都很好、還有健身房,以為自己白撿了一份好工作!結果剛入職一禮拜,所有的試用工都被辭退了!

這就是妥妥的試用期「白嫖」啊。

有的公司還有不籤勞動合同、免費試崗一周、試用期6個月轉正才交社保、試用期工資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等騷操作

離職時落的淚,就是你入職時腦子進的水。

找工作,心態一定要好,現在大環境是這樣,你再著急也是急自己,再大的坑,你都沒辦法靠急就能填補。

寫在最後

入職、離職沒有冷靜期,就會變成一個惡性循環:衝動辭職—著急入職,從一個坑跳入另一個坑,反覆自我懷疑,越來越失去自信,倍感焦慮,不斷降低找工作的要求,最終導致換工作頻繁,給簡歷上留下汙點。

等你再去找工作時,HR會覺得你是個不穩定的人,也不敢要你。而那些主動打電話叫你入職,對你過分熱情的公司,很可能就是個等著你去跳的大火坑。

相關焦點

  • 基於心理契約違背視角的新入職編輯離職意向研究
    本文以參加工作三年以內的新入職編輯為樣本,針對其心理契約違背、工作滿意度和離職意向等問題進行調研。結果顯示:新入職編輯的心理契約違背程度較高,與離職意向顯著正相關,與工作滿意度顯著負相關;工作滿意度在心理契約違背對離職意向的影響中充當中介作用。本文最後從心理契約違背視角分別面向出版機構和新入職編輯,有針對性地提供降低新入職編輯離職意向的有效建議。
  • 碩士入職7天就離職感嘆:多好的學歷,咋把好牌打爛了
    碩士入職7天就離職感嘆:多好的學歷,咋把好牌打爛了這年頭找到好的工作確實很難,尤其是沒有市調清楚公司就貿然的入職,事後發現跟自己想像中的不一樣,又非常後悔,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很容易讓自己陷入被動的狀態。最近在職業論壇看到這樣一個熱門的帖子,「碩士入職7天就離職感嘆:多好的學歷,咋把好牌打爛了」。到底怎麼回事?請往下看。
  • 入職3天就離職,不後悔!90後小夥聲稱對不起hr
    入職短短3天,90後小夥就提了離職,原因是項目方向和預想的不一樣不想將就。身邊人問他後悔不後悔,他說堅決不後悔,就是感覺有點對不起hr。一般而言,入職之後很快離職,也就是用人部門主管抱怨兩句。想一想,相比3個月後提離職,3天可不止好了一丟丟。從招聘以及培養的成本來看,損失不大,HR不至於切腹以謝天下,從頭來過再招人就是了。離職就像分手,這種事不能拖,往往拖得越久就會越難受,當斷則斷是明智之舉。如果入職之後很快離職,還是要反思一下:我的問題出在哪裡?
  • 試用期內離職沒發工資 陽關新天地稱員工未入職
    信網1月23日訊 2017年11月2日,於先生入職陽關新天地投資集團(青島)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陽關新天地」),任營銷經理一職。10天後他認為該公司並不適合自己,就提出離職,但離職後卻出現了問題,「沒有給我發工資,還三番五次讓我去交接工作。」
  • 《Vogue》中國主編張宇承認離職 被曝將入職LVMH
    張宇表示她的離職日期是12月8日,這一天也是她在VOGUE工作的第16周年,目前接任人選尚未公布。有消息稱張宇即將入職LVMH(Louis Vuitton Mo?t Hennessy法國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此前,據多位消息人士向時尚商業快訊透露,近年來不斷傳出裁員和削減預算的康泰納仕中國終於對最核心的《VOGUE服飾與美容》下手,主編張宇將離職。
  • 女員工主動辭職,半年找不到工作領導同意讓重新入職,結果愣了
    所謂離職有風險、跳槽需謹慎,一些衝動的小夥伴總是不考慮後果衝動離職,然後離職後發現其實上一份工作還挺好,見識到了現實生活的殘酷,就想著在回去,但有的公司是不讓回去的,有的公司是允許可以重新入職的,就像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一樣。
  • 《Vogue》中國主編張宇承認離職 張宇資料最新入職公司
    張宇表示她的離職日期是12月8日,這一天也是她在VOGUE工作的第16周年,目前接任人選尚未公布。有消息稱張宇即將入職LVMH(Louis Vuitton Mo?t Hennessy法國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此前,據多位消息人士向時尚商業快訊透露,近年來不斷傳出裁員和削減預算的康泰納仕中國終於對最核心的《VOGUE服飾與美容》下手,主編張宇將離職。
  • 女員工主動離職,半年找不到工作又重新入職,結果讓人有點蒙
    職場中不乏離職之後又回到原公司的現象,這種現象在職場這個小社會中早已經見怪不怪了,老員工再入職不僅能幫公司節約培訓成本,對老員工自身來說其熟悉工作內容的速度也是比較方便!前段時間,小編看到一位網友的分享,她表示自己一位半年前從公司主動離職的女同事又回來了,但是她回來的原因有點奇葩,結果也讓人有點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 入職半年就離職,教育機構這群「一線打工人」為何這樣選擇?
    而且在入職前,HR介紹的待遇為:入職即配備蘋果筆記本電腦、ipad、華為手機;轉正員工薪資不低於6000,且每年發放7000元旅遊基金;每天有免費的下午茶;除此之外,每年還將享受9天超長假期,7-15天帶薪年假,條件誘人。「剛畢業時,手裡沒啥存款,父母也沒有再給額外的資金支持,培訓機構給出的『高額薪資』對應屆畢業生的誘惑還是很大的。」
  • 世貿總幹事阿澤維多正式離職 將入職百事公司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美國百事公司8月20日確認,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羅伯特·阿澤維多本月底離職後將入職百事。阿澤維多是巴西職業外交官,2013年9月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第六任總幹事並於2017年連任。他今年5月意外宣布提前一年結束任期。
  • 和領導吵架後衝動離職,如今叫我回去,你會答應嗎?
    如今的職場年輕人,脾氣會相對大一起,這,或許是因為學歷層次高所以底氣足,又或許是因為自身技能強所以不怕什麼,於是,在職場當中很容易看到一種情況,那便是年輕人幹得不爽便會想著離職。坦白講,離職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很多時候,某些離職完全是衝動而為之的事情。近日,某網友提問:自己和領導吵了一架,一氣之下裸辭了,到現在還沒找到工作,而前領導又打電話叫自己回去,在糾結要不要回去上班?那麼,對於年輕人衝動離職的事情,為何頻頻發生呢?前公司打電話叫回去,還要不要回去上班呢?
  • 拼多多員工離職感嘆:降薪50%入職老家國企,卻感覺每天好空虛
    拼多多員工離職感嘆:降薪50%入職老家國企,卻感覺每天好空虛在當今社會,對於很多打工者來說,如果能在老家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相信有很多人願意留在老家,而外出打工無非兩種,一種就是為了生活迫於無奈,另外一種就是不安於現狀,想要有更好的發展,所以選擇去大城市,但如果讓你去國企的工作,你是否願意回老家
  • 不喜歡目前的工作,也不要衝動離職,早點看明白這三點不吃虧
    面對工作的壓力,不少朋友都在抱怨,堅持工作就是煎熬,為了生活很多人也是堅持在崗位上,不過也有些人遇到這種情況會選擇衝動離職;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由於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選擇考研的人是大有人在;也有些人想要從事的工作,又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很多人都在這種選擇上盲目,甚至有些人會被眼前的假象迷失
  • 人生蠻荒記(8):火坑
    好事輪不到,壞事排第一,說好聽的叫能者多勞,說坦白的就是要你犧牲去跳火坑。老闆金口一開,聖旨一下,能不跳嗎?這個火坑跳了會死,可是不跳也死,那該怎麼辦?若已知是火坑,又為何要跳?沒有誘因、沒有脅迫誰要跳火坑!就算有時你想跳,別人也未必敢讓你跳,總是機緣巧合,才會面臨跳火坑的抉擇。既然是火坑,就代表這個位子難坐,事情不好搞。
  • 新員工入職第一天就想離職:人才管理進入員工體驗時代
    我們先來看一個場景:A君入職公司的第一天,花了兩小時在人力資源部籤署各種文件,之後被HR帶到部門,中午在同事的指引下,一個人就餐。下午開展新員工培訓,授課講師無精打採,現場還有人缺席的,A君便坐在底下無聊了半天。「這究竟是家什麼樣的公司呢?」A君不得不懷疑自己的決定。
  •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其實很恐怖!
    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更為糾結的是,權威機構估算,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照此計算的話,如果員工離職率為10%,則有 3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員工離職率為20%,則有6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
  • 刻意設置離職障礙 公司因不出具離職證明被判賠65萬
    對於入職手續,該通知明確要求:被錄取員工報到時,需攜帶本人與原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等個人資料。否則,將不予錄用。本通知將作為企業與員工個人籤訂勞動合同的附件之一。同年2月15日,蕭莉莎以個人原因向公司提交《離職申請審批表》。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在該審批表上簽字同意。2月27日,公司發布通知,免去蕭莉莎的職務。
  • 35歲和領導鬧矛盾衝動辭職,一直沒找到工作,壓力很大該怎麼辦?
    一位李姓網友私信說:自己在外貿企業,由於和領導鬧矛盾,一氣之下選擇了辭職,其實離職本沒有什麼,但現在受國外疫情影響,一時半會沒有找下合適的工作,再加上房貸和家庭等固定支出,現在家庭開銷都快顧不住了,感覺要是再沒有工作就過不下去了,問我該怎麼辦?
  • 入職新單位第一天,培訓時員工看到這頁內容,立馬想要辭職
    入職培訓相信有不少人都遇見過,總之入職前的一波洗禮,目的就是讓員工融進企業裡。有些公司的入職培訓,就是暴露的企業價值觀,剛入職的員工能夠通過入職培訓快速了解企業的喜好,自我審視到底適不適合企業。前段時間,刷到一位網友吐槽,自己剛入職新公司,想要萌生立刻離職的衝動。
  • 光大證券研究所又現多骨幹同時離職 券業為何頻現「組團離職」?
    而此次傳聞中的離職人員佔到領軍者的三分之二。資深券商從業人員對券業觀察表示,每年新財富報名前和評選結束後都是研究所人員流動的高峰,上述傳聞中的離職人員都算是光大研究所骨幹,如果都離職,光大研究所或許會元氣大傷。2三位骨幹因何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