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驛站 冬至到 吃湯圓咱厝幼兒園萌娃歡樂過佳節

2020-12-25 晉江新聞網

  本周一,我們迎來了冬至節氣,真正的隆冬開始了。在這個傳統節日裡,親子驛站開展豐富多彩的冬至主題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了傳統習俗,感受節日快樂氛圍。

  靈水中心幼兒園:暖暖冬至日 濃濃傳統情

  近日,小浯塘分園開展「暖暖冬至日,濃濃傳統情」主題活動。

  12月21日,學園飄來了陣陣湯圓香,原來這一天的午點是漂亮的「七彩湯圓」,孩子們翹首以待,紛紛為自己碗裡的湯圓點讚。當天,各個班級還開展了冬至主題活動,各班老師首先為孩子們講解了冬至的由來,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地了解冬至的風俗,各班把廚房搬到課堂,小朋友們自己動手搓湯圓,忙得不亦樂乎。大家熱熱鬧鬧地圍在一起,品嘗著美味的湯圓,感受著幼兒園大家庭的溫暖。

  除了動手搓湯圓,有的班級還組織做手工,用粘土包餃子,用貼畫做出一碗特別的湯圓。此次主題活動的開展,幫助孩子們了解冬至傳統習俗,感受了傳統節日的快樂氛圍,更讓小朋友們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讓傳統文化在孩子們身上不斷地傳承下去。

  東石中心幼兒園:濃情冬至 團團圓圓

  日前,東石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濃情冬至 團團圓圓」之冬至活動。進一步豐富園所文化,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氣的愉悅氛圍,加深對傳統文化和民俗的了解,激發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當天,東幼老師精心準備與冬至有關的教育內容,通過繪本、視頻、兒歌、小故事等形式,形象生動地給小朋友解說了冬至的由來,了解了關於冬至的傳說和習俗。

  瞧!小朋友包起湯圓也是像模像樣的呢!小心翼翼地拿起湯圓皮,輕輕地把餡料放上面,包一包、搓一搓,一個個胖嘟嘟的大湯圓就誕生啦!又大又圓的湯圓做好啦!都是小朋友自己動手搓的,小朋友在搓湯圓中感受到了濃濃的冬至情。

  當老師把煮好的湯圓端進教室,小朋友興奮地歡呼起來。他們品嘗著熱騰騰的湯圓,開心地說:「自己親手包的湯圓真香呀!」

  本次「濃情冬至 團團圓圓」冬至主題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小朋友了解了冬至的傳統習俗,感受到了家鄉傳統節日的氛圍,更讓小朋友在自己動手、共同分享中收穫了成功與快樂。

  晉江市第八實驗幼兒園:冬至到 幸福到

  12月21日,晉江市第八實驗幼兒園開展了「冬至到,幸福到」主題教育活動。

  看,有趣的包餃子活動開始啦!你瞧,小朋友們拿著餃子皮,認真地把餡放在皮中間,兩隻小手捏一捏,儼然一個小廚師的模樣。小朋友們有的把餃子包成了一個元寶狀;有的把餃子包成了一朵玫瑰花;有的把餃子包成了長尾魚……大家品嘗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開心極了,一邊吃一邊興奮地歡呼起來。

  除了包餃子,大班的小朋友們還畫了各種各樣的虎頭鞋和手工製作湯圓、餃子,並將虎鞋和手工湯圓贈予小班的弟弟妹妹,感受相互祝福的美好意願。

  梅嶺中心幼兒園:弘揚傳統暖心冬至

  12月21日,梅嶺中心幼兒園開展了「弘揚傳統暖心冬至」的主題活動。

  活動前,老師們利用PPT、視頻等圖文並茂的形式,讓幼兒更直觀地理解什麼是冬至,了解冬至的科學現象、文化特點和一些傳統民俗。

  活動中,教孩子們製作湯圓。孩子們用各種蔬菜汁製作湯圓皮,製作了巧克力味的湯圓。瞧!五顏六色的湯圓可真好看,吃起來一定非常的香甜。美味的餃子也是冬至不可缺少的美食,孩子們在老師以及家長助教的引導下,動手操作,一個個餃子在孩子們的手中逐漸成形,大家通力合作,在玩中學,學中玩。最幸福的時刻就是品嘗自己的勞動果實,孩子們一個個臉上洋溢著歡笑,甜甜的湯圓,香噴噴的餃子,滿滿的幸福。

  小班的小朋友還利用超輕泥來製作好看的湯圓作品。通過此次活動,孩子們加深了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在體驗中感受傳統習俗的氛圍,體會到勞動的快樂,讓孩子在體驗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海絲幼兒園:開展「暖暖冬至」系列活動

  近日,海絲幼兒園開展了「弘揚傳統 暖心冬至」的主題活動。老師們利用視頻、圖片,這些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小朋友講解冬至的來歷、習俗和美食。小朋友圍坐在老師身邊,一起看關於冬至的動畫,看得津津有味。隨後,小朋友開始手工製作,用粘土捏出了可口的湯圓,雖然是假的,可看著真好吃啊!一顆顆湯圓就像一個個甜蜜的祝福,祝願孩子們快快長大、天天開心。小朋友們還利用畫筆,變身為小小畫家,畫出對冬至節日的喜愛,讓孩子們體會到了冬至節日的歡樂氛圍。

  幼兒園希望通過開展冬至相關的一系列活動,進一步引導孩子了解中國的傳統習俗。

  橋南中心幼兒園:第十屆冬日如火運動節啟動

  為激發幼兒運動潛能、協作能力,體驗運動的健康和快樂,提高其身體素質,推動全園體育運動的開展,近日,橋南中心幼兒園開展了第十屆冬日如火運動節「中國娃,強國夢」啟動儀式!迎著初升的晨曦,小旗手們雄赳赳氣昂昂地向我們走來,在鬥志昂揚的國歌的伴樂聲中,全體肅立、注目唱響了我們的愛國情懷。中一班小朋友為大家帶來的《運動寶貝》表演,最後全體師生共跳一曲《YES OK》,活力四射不僅點燃全場的熱情,更是讓大家收穫了孩子們純真的笑臉。

  隨後的運動節裡,中班段運動節系列活動《製作運動小人》順利舉行。而為了激發幼兒積極參與運動節系列活動的興趣,大班段運動節系列活動《設計運動海報》也精彩舉行,老師與孩子們早早做好準備,精心製作畫面精彩的運動海報,創作過程中體會運動帶來的無限樂趣,為孩子們的運動節又添上了精彩的一筆。

  (記者 黃海蓮、唐淑紅、陳青松、吳清華,通訊員 洪尚妙 採寫)

相關焦點

  • 冬至鄰裡共團圓 碗碗湯圓暖人心
    該村黨支部與共建單位石獅農商銀行聯合,村老年協會、關工委共同參與組織的「溫情暖冬日 快樂過冬至」搓湯圓活動正在這裡舉辦,吸引了近百人參與,不少老人帶著小孩參加活動。 「藉助傳統節日契機,開展這樣的活動,讓共建單位增進交流,同時,豐富鄉親們的節日生活,尤其是讓青少年對傳統習俗有更多的認識。」侖後村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 迎冬至!長河幼兒園萌娃變身「主播」,為家鄉特產帶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黃宋超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12月21日,杭州市濱江區長河幼兒園以「推陳出新迎冬至,萌童添歲賀吉祥」為主題開展冬至活動。在杭州,不僅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還有吃冬至麻團、年糕的習慣,軟糯滾圓的麻團寓意著一年的圓滿,家人的團圓。
  • 冬至吃湯圓餃子?古人可比你會玩多了
    ,南方人習慣吃湯圓,而湯圓又名「冬至團」,有團圓、圓滿之意。——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是每一個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在外打拼的人的節日真實寫照。    根據周朝的記載,民間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又因為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於我們現在的十一月,也就是說,在周朝,冬至就相當於新年。  一直到漢代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  《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
  • 洛江「冬至」怎麼過?一個字「吃」!你搓出來的雞母狗仔長啥樣?
    ↓↓↓咱厝人,冬至時,碨米絞粞搓紅丸。搓糖粿,無稀奇,捏豬捏狗捏金魚。做雞仔,雞袂啼,落水要撈舉笊籬。囝仔人,勾勾纏,想吃你得敢赤鉗。野答工,逗支持,阿母挱啊一半暝,敬祖先,望新年,保庇平安趁大錢。還記得小時候,奶奶做那些雞母狗仔本來不為吃,而是當作過年的一種擺設。不過到了最後,奶奶總是擰不過我們幾個孩子,於是雞母狗仔們便和糯米丸子一起被放入沸水裡煮。
  • 學兒歌、包湯圓,綠洲花園幼兒園「迎冬至」系列活動
    為了讓孩子們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了解冬至的來歷,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自我服務意識,感受集體勞動的樂趣,綠洲花園幼兒園開展了「濃情冬至 溫情相伴」的迎冬至系列活動。小班組的老師通過故事、圖片、觀看動畫《冬至的由來》、為孩子們傳唱了「冬至」兒歌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了解冬至的來歷、習俗等傳統文化知識。孩子們在歡快的「賣湯圓」歌聲中開始了快樂的活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更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 憶傳統,品冬至——阜南玉泉幼兒園冬至主題活動
    午飯時間到,香噴噴的餃子出鍋啦,快來嘗嘗我們的手藝吧看看,我設計的冬至湯圓、水餃中班老師為幼兒精心準備了教學課件,通過視頻、圖片等加深幼兒對「冬至」的了解。孩子們不僅知道了冬至的來歷還了解了搓湯圓的步驟。那,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小朋友們有秩序地排隊洗手,把小手洗的乾乾淨淨的,開始搓湯圓了。小朋友們,揉的揉,搓的搓,團的團,捏的捏,玩得真歡呀!忙碌的幼兒園裡洋溢著節日的歡樂!
  • 開學第一天「神獸」齊歸籠咱厝幼兒園花樣開啟新學期
    9月的第一天,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既新鮮又難忘,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幼兒園,認識了將相處三年的老師和小夥伴,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而為了讓孩子們更快地融入校園生活,咱厝幼兒園可是鼓足了勁地準備著:二實幼「變身」魔法學院、青陽街道中心幼兒園讓孩子們敲吉祥鼓、藝術實驗幼兒園為孩子們準備了寓意滿滿的山楂棒棒糖……一起來看看精彩的開學花絮吧!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北方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每到冬至日,人們就模仿張仲景做「嬌耳」煮食並和熱湯,積久成俗,「嬌耳」傳久生變,又有了「餃子」、「扁食」、「水餃子」、「水點心」等地方性名稱。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南方吃湯圓  古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 冬至到了!除了吃湯圓,翔安人還吃「蝦米」?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也是一年當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過後,意味著進入「數九寒天」>在冬至這一天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北方地區習慣在這天吃餃子而在我們南方,則要吃湯圓在閩南地區,冬至還有進補的說法閩南人冬至呷蝦米?
  • 餃子、湯圓、年糕、雞湯……你家冬至到底吃啥?
    然鵝,有些南方朋友表示不同意,因為大家似乎更喜歡在冬至吃湯圓:不過冬至可不全是吃餃子、湯圓哦有嘉興的吃貨表示,他們那兒依然傳承著冬至吃「桂圓燒蛋」的習俗。海南小夥伴表示不吃餃子和湯圓,而是吃雞肉:咱大藍鯨的小夥伴今天要吃雞喝雞湯這不,今天在熙南裡大牌樓免費發放新鮮雞湯給大家在寒冬裡送去溫暖
  • 冬至吃湯圓,團團圓圓,吃了湯圓大一歲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江南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湯圓,取其團圓的意思。
  • 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 | 西山幼兒園2020冬至活動溫情紀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冬至之後日照時間漸長,它告訴人們:冬至到,春將臨。在我國古代,人們對冬至十分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咱厝五色話
    關注我喲☀ 定期推送碼頭咱厝本土文化,碼頭之家微信平臺是海內外碼頭鄉親們茶餘飯後的憩息場所,也是在家生活、在外工作和海外遊子了解家鄉信息的一個重要窗口。  有錢吃魚肉,無錢求粗飽。  有錢人驚死,無錢人驚無米。  吃魚吃肉,也著粥飯鹹菜甲。  少吃多滋味,多吃沒口味。  貪吃漲破肚。  嘴飽目毋飽。  透早(清早)一杯茶,贏過百醫家。  泡茶著高衝低滕(tin).  早吃飽,午吃巧,暗頓(晚餐)半 餓飽。
  • 今日冬至丨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過了冬至,太陽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晝時間逐漸變長,因此冬至也有「六陰消盡一陽生」的說法。 氣候特徵 「冷在三九、四九」。由於我國疆域遼闊,氣候相差懸殊,天文意義上的氣候特點對於我國多數地區而言實際上要偏遲。
  • 二十四節氣——「冬至」最全英文表達,今天你吃餃子還是湯圓?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 凍次動次過冬至 杭州市濱江區白馬湖實驗幼兒園舉行2020年冬至活動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張可寧 通訊員 鄭嘉慧)冬至,又被稱為短至,冬節、拜冬等,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為了讓小白馬們擁有一個獨特快樂的冬至專屬回憶,了解更多有關冬至的民俗,杭州市濱江區白馬湖實驗幼兒園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冬至活動。
  • 冬至來了,你吃湯圓了嗎?
    又由於冬至過後,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又有 "冬節大如年"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的禮俗和年節相差無幾。「中古以來,雖然冬至(至日)不是年節,但人們習慣把冬至看成『節氣年』的分界點,因為冬至日這一天,晝最短,夜最長,此後便是夜漸短,晝漸長,陰消陽長,新的一個節氣年又開始了。冬至節,古來官民有吃湯圓的習俗,人們有這樣一種說法:吃了冬至湯圓,大家又增一歲嘍!
  • 冬至寄語2020冬至文案朋友圈說說 冬至吃餃子吃湯圓心情句子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朋友圈文案說說送給大家,祝大家冬至快樂。  小熊藏進冬天 萬物開始冬眠  冬至快樂呀⃙要不你陪我吃餃子 我陪你吃湯圓啊  家家搗米做湯圓 知是明朝冬至天  白天最是時光短 花餃入湯暖夜長  祝眉目舒展 順祝冬安
  • 日本也有冬至過,不吃餃子和湯圓,他們只喜歡做這個!
    只是這個鍋不是圓的,而是類似於芋圓的橢圓形,所以有時候的鍋邊離中心大湯圓最近,得到的光照最直,俗稱夏至,而到了離鍋邊最遠的時候,則是冬至。冬至結束之時便是小湯圓朱家逐漸靠近大湯圓的時候,黑夜逐漸消散,春天在即。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 惠安人,你們真的了解閩南冬至習俗嗎?豬母狗仔原來長這樣!
    要說「冬節」吃湯丸也不是閩南獨有,以前在北方一般是吃餛飩,西北一帶多吃餃子,江浙這邊才吃湯圓和麻餈。其中蘇州人過節所吃的就是「冬至圓」,分為粉團和粉圓兩種,無餡又小的為粉圓,即泉州人所說的「冬節丸」。吃法有「甜」、「鹹」兩種,以放糖的甜食居多,加些芋頭、地瓜、橘皮作料。也有加入面線、肉片、海蜊等作成的鹹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