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
"冬至" 又稱為"至節",因為它是"陰極之至"、是"陽氣始至",也是"日行南至"的節日。又由於冬至過後,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又有 "冬節大如年"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的禮俗和年節相差無幾。「中古以來,雖然冬至(至日)不是年節,但人們習慣把冬至看成『節氣年』的分界點,因為冬至日這一天,晝最短,夜最長,此後便是夜漸短,晝漸長,陰消陽長,新的一個節氣年又開始了。冬至節,古來官民有吃湯圓的習俗,人們有這樣一種說法:吃了冬至湯圓,大家又增一歲嘍!
冬至節該吃些什麼呢?
每逢節氣之日,都會有習俗要求在那一天吃一些具有象徵意義的食物,冬至這一天也不例外,而且全國很多地方所吃的東西還會不一樣!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就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祛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到這個時節,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在我國南方,廣東人冬至這一天會吃臘飯與姜飯,潮汕那一帶還有「冬節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杭州人在冬至這一天會吃年糕,從清末明初便流傳至今,並且還會做出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在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在四川,冬至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羊肉湯是首選;湖南湖北一帶,在冬至這天,一定要吃上紅豆糯米飯!
每個地區在這一天吃的食物都不同,
但大家都在用心地對待這個節日,
很好地繼承、宣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習俗!
冬至這天該注意什麼呢?
冬至這天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陽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天冷也易凍傷。因此,不僅僅對於以上患者要做好以下預防措施,每個人都應當注意:
注意防寒保暖
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菸,不過度勞累。
保持良好的心情,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
堅持晚間泡腳,只有長期堅持,才能起到保健養生、防寒保暖的功效。
適量進補,肉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補氣活血,溫中暖下的功效,是進補的佳品。
最後,
祝大家冬至節快樂,
擁有一個暖暖的冬日,
同時以自己最好的狀態去迎接2021年吧~
左上角微信公眾號
左下角企鵝號
右邊微博公眾號
編輯:人工智慧學院易班工作站何彪
排版:人工智慧學院易班工作站何彪
圖片來源:百度
二級審核人:王彪老師,韋瓊略老師
出品:南寧職業技術學院人工智慧學院易班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