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湯圓,團團圓圓,吃了湯圓大一歲

2020-12-28 萌寵小可愛2020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江南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湯圓,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都會包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實際上,冬至吃湯圓,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相對於有餡兒的湯圓,萌寵更喜歡實心的小湯圓,今天萌寵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道極為簡單的酒釀小湯圓。

酒釀小湯圓

用料:

安井小圓子 適量酒釀 2-3勺冰糖 3-4塊藕粉 半袋

做法:

1、準備好所有食材。

2、藕粉用冷水攪拌均勻。

3、鍋內倒冷水大火燒開,倒入小湯圓。

4、大火煮至小湯圓全部浮起來。

5、倒入酒釀,大火燒開。

6、加入冰糖,燒至冰糖全部融化。

7、倒入藕粉,攪拌均勻。

8、小火燉煮片刻,待湯汁粘稠,出鍋。

相關焦點

  • 冬至大過年,吃圓「大一歲」
    「冬至年邊腳,家家挲甜圓」,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潮汕人又稱之為「冬節」,是傳統的「時年八節」之一,甚至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得煮「甜圓」、吃「甜圓」,潮汕地區更有「吃圓大一歲」的說法。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北方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每到冬至日,人們就模仿張仲景做「嬌耳」煮食並和熱湯,積久成俗,「嬌耳」傳久生變,又有了「餃子」、「扁食」、「水餃子」、「水點心」等地方性名稱。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南方吃湯圓  古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 冬至的奇特習俗話你知,吃湯圓嚼餃子,還有習俗好吃更好玩!
    羊肉是最有效提供熱量的廉價肉類,食雄黃酒,吃羊肉餃子以這樣的思考和"迷信說法"流傳下來,庇護著人們抵抗寒冷,走過一代又一代。這未嘗不是一種"科學",一種感動。至於我是湯圓派還是餃子派,那得看我附近有啥我吃啥,我可好養活了。
  • 冬至到了!除了吃湯圓,翔安人還吃「蝦米」?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也是一年當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過後,意味著進入「數九寒天」>在冬至這一天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北方地區習慣在這天吃餃子而在我們南方,則要吃湯圓在閩南地區,冬至還有進補的說法閩南人冬至呷蝦米?
  • 冬至吃湯圓!紅白湯圓必學做法、酥炸和糖水經典兩煮法讓你吃甜甜
    冬至吃湯圓是每年必經傳統習俗,吃湯圓象徵長一歲,不論是包餡湯圓、小顆紅白湯圓,每個人各有喜好。吃湯圓習俗做法裡,除了冬至吃湯圓,在新人訂婚儀式、結婚場合也有紅白湯圓,紅白湯圓可說是陪伴成長的料理。紅白湯圓該怎麼製作?
  • 冬至到了,北方吃餃子,而陽江卻吃沒餡還不圓的湯圓
    大家一定都吃過湯圓吧?那種粉粉糯糯的包著餡的湯圓,令人回味無窮。但是見過沒有餡的湯圓嗎?準確來說,應該是餡在外面,皮在裡面。這種傳統吃法,當地人叫做圓子,也叫鹹湯圓。這種湯圓的做法也十分的奇特,在煮之前準備好大盤的餡料,直接與麵皮一起放入水中,就像是煲湯一樣。
  • 五彩驛站 冬至到 吃湯圓咱厝幼兒園萌娃歡樂過佳節
    12月21日,學園飄來了陣陣湯圓香,原來這一天的午點是漂亮的「七彩湯圓」,孩子們翹首以待,紛紛為自己碗裡的湯圓點讚。當天,各個班級還開展了冬至主題活動,各班老師首先為孩子們講解了冬至的由來,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地了解冬至的風俗,各班把廚房搬到課堂,小朋友們自己動手搓湯圓,忙得不亦樂乎。大家熱熱鬧鬧地圍在一起,品嘗著美味的湯圓,感受著幼兒園大家庭的溫暖。
  • 冬至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北方和南方吃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吃餃子  每逢一個節氣,最熱烈的話題往往是「這個節氣吃什麼」?冬至更不例外。小雪臥羊、大雪臥豬之後,冬至的吃,註定是豐盛的。「冬至不吃餃子凍耳朵」,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風俗,南方則吃米糰、長線面。  北方食餃,南方食粑。
  • 冬至除了餃子湯圓還能吃啥了,這9樣東西你再不吃就來不及了
    此後,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所以,現在又有「冬至吃餃子一冬不會凍耳朵」的說法。大約從宋朝開始,中國人在元宵節吃湯圓。明清以後,江南人也有在冬至以湯圓祭祖、祭灶的。這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 冬至快樂!你是湯圓派or餃子派?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吃湯圓,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
  • 冬至傳統吃湯圓,煮湯圓,開水下鍋是錯的,教你3招,完整不破皮
    時光荏苒,今天進入冬至節氣了。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冬季的一個重要節氣,同時也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中國作為美食大國,從古至今都很講究吃,在重要的傳統節日期間更要吃不同的美食。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冬至這一天要吃餃子。而在南方的一些地區,冬至要吃湯圓。這也是南北方飲食差異的一種體現。
  • 2021元宵節吃湯圓怎麼發朋友圈?元宵節吃湯圓朋友圈搞笑文案
    8、燈火良宵,魚龍百戲;團團圓圓,穿紅掛綠;琉璃盛世,錦繡三春。9、一年一度元宵白,一年一度元宵霜。圓圓白白報元夜,瑞雪連連兆豐年。10、湯圓福圓,人亦圓圓,財亦圓圓哦。元宵節快樂!6、湯圓福圓,人亦圓圓,財亦圓圓哦。元宵節快樂!7、正月十五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花燈下面賞明月,明月皓皓夢兒圓。夢圓人圓慶團圓,團團圓圓幸福年!祝你元宵佳節快樂!8、月亮,元宵,映襯著你的歡笑,正月十五迴蕩著你的歌調,新春充盈著你的熱鬧,此時我心久戀著你的美妙。
  • 元宵節吃湯圓,四種湯圓用心學起來,每一種口味都點讚
    元宵節屬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元宵活動有包括觀花燈,猜燈謎,吃元宵湯圓賞月,放煙火,舞龍燈,耍獅子,踩高蹺等傳統民俗表演,不過今年這些活動都沒有了。我們就在家吃湯圓,湯圓又叫做圓子、湯糰,浮圓子等,由糯米製成,有不包餡的,也有包各種餡兒的,象徵著全家人團團圓圓,幸福健康,元宵節象徵著慶祝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嚮往!也祝奮戰在一線的英雄們元宵快樂。一起來看看這4種做法吧。
  • 冬至吃哪些傳統食物 南方冬至節習俗是什麼
    麵食在我國的北方是主食,餃子是北方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各式各樣的餃子是最適合冬季吃了,它可以煮著吃,也可以蒸著吃,還可以煎著吃。餃子寓意吉祥,人們在冬至這天吃餃子,預示著吉祥如意!冬至吃什麼好四、湯圓「南吃湯圓」據說早在古代宋朝年間,南方地區就有冬至吃湯圓的習俗,湯圓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
  • 本周天氣可能又要大反轉 今天又逢冬至 你吃湯圓了嗎?
    吃「冬至圓」為何長一歲——民間稱,在這一天吃了湯圓之後,就算長了一歲。這是為什麼呢?有人開玩笑說,過新年長了一歲,過生日長了一歲,這吃了湯圓,又長一歲,這一年要是長三歲,情何以堪啊!不過,這也讓人思考,這吃了湯圓,為何有「長一歲」之說呢?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哪種湯圓最受歡迎
    元宵吃湯圓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習俗,有著團團圓圓,事事如意的寓意,湯圓起源於宋朝,由糯米粉製成,老少皆宜。但大家可能對元宵吃湯圓的詳細知識不是那麼的清楚,可能有些人都不知道元宵吃湯圓的由來,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和元宵吃湯圓相關的知識。
  • 今日冬至丨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習俗。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冬節是「時年八節」之一,各種冬至節日食物非常之多。 酬神祭祖 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
  • 冬至到,除了餃子,湯圓、年糕也是美味選擇……
    冬至時,很多北方地區的人們吃餃子、吃肉湯,南方一些地區吃湯圓,還有地區冬至有著別樣美食,一起看看這一天全國各地吃什麼吧。北方:冬至餃子不凍耳朵冬至這一天,北方大部分地區流行吃餃子。俗語說「好吃不過餃子」,冬至也不例外。
  • 二十四節氣——「冬至」最全英文表達,今天你吃餃子還是湯圓?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 日本也有冬至過,不吃餃子和湯圓,他們只喜歡做這個!
    只是這個鍋不是圓的,而是類似於芋圓的橢圓形,所以有時候的鍋邊離中心大湯圓最近,得到的光照最直,俗稱夏至,而到了離鍋邊最遠的時候,則是冬至。冬至結束之時便是小湯圓朱家逐漸靠近大湯圓的時候,黑夜逐漸消散,春天在即。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