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鳥資本
在連續大漲之後,1月11日,盛新鋰能(002240.SZ)迎來自2020年12月29日以來的第二個跌停,而股價過山車的背後部分原因,或來自於公司增資公告中的「文字遊戲「。
增資公告暗藏「玄機」
據盛新鋰能之前披露《關於向全資子公司遂寧盛新鋰業有限公司增資並籤署相關協議的公告》顯示,公司及遂寧市盛新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盛新股權」)分別以現金方式對全資子公司遂寧盛新鋰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遂寧盛新」)增資1.2億元和8000萬元,增資完成後,標的公司的註冊資本由人民幣5000萬元增至人民幣2.5億元,公司持有遂寧盛新股權降至68%。
《增資公告》稱,盛新股權投資後,遂寧盛新連續2年扣非後淨利潤總額未達5億元,或遂寧盛新未按期足額支付盛新股權的任一期投資收益,盛新股權有權要求公司回購其所持遂寧盛新全部或部分股權。
2年扣非利潤總額達5億!
這一數據對於上半年淨利虧1.67億、前三季虧損超5000萬的盛新鋰能來說,可謂是救命稻草。不過,外界的質疑轉瞬即到。
12月29日,深交所向盛新鋰能火速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結合遂寧盛新最近一年又一期主要經營業績情況,說明遂寧盛新連續2年扣非後淨利潤總額達到5億元的可實現性及該條件確定的合理性。
同時表示,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對上述事項表示關注,請盛新鋰能對事項進行核查並做出書面說明,在2021年1月6日前將有關說明材料對外披露。
據悉,遂寧盛新成立於2019年7月9日,截至2019年12月31日,遂寧盛新鋰業有限公司總資產為187.76萬元,負債總額為1萬元,淨資產為186.76萬元;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0萬元,淨利潤為-0.24萬元(以上數據經審計)。
截至2020年9月30日,遂寧盛新總資產為2266.34萬元,負債總額為442.35萬元,淨資產為1824.00萬元;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256.64萬元,淨利潤為-17.77萬元(以上數據未經審計)。
這樣一個新成立的公司如何能在短期實現5億利潤呢?原來,2020年5月6日,遂寧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公示顯示,遂寧盛新擬建設年產3萬噸鋰鹽項目(一階段2萬噸氫氧化鋰項目),項目總投資8.5億元,環保投資2205萬元。
該項目新建轉化焙燒車間、酸化車間、氫氧化鋰車間等生產設施,同時進行消防、環保等配套工程的建設,形成年產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2萬噸/年的生產能力。
據悉,盛新鋰能與四川射洪 、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就上述事項籤署相關投資協議書,在協議項下,盛新鋰能將獲得相應的財政金融支持和政策、要素及建設用地保障等其他支持服務。
外界認為,遂寧盛新急需增資擴產,但以後經營情況受到經濟環境、市場環境和經營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另外,其未來安全生產及環保問題也值得關注。
對於外界的質疑,1月5日,盛新鋰能對深交所關注函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書面回復。
回復稱,遂寧盛新首期建設年產2萬噸氫氧化鋰項目計劃於2021年四季度建設完工,2022年一季度投產。根據建設投產進度預測,2021年遂寧盛新尚處在建設期,故無經營性利潤產生。2022年預計順利投產後可生產、銷售氫氧化鋰產品約1.8萬噸。
根據測算,若鋰精礦價格維持在2020年12月份的均價2600元/噸,2021-2022年氫氧化鋰銷售均價維持在4.6萬至7.5萬/噸,則預計遂寧盛新連續2年扣非後淨利潤總額約1.5億至5.4億元之間。
可以看到,在很多事項均未知的情況下,公司大膽地把扣非淨利總額定在了5億這一上限位置,足見其對自身項目充滿信心,但是,這是否太過樂觀了呢?
公司回復不忘強調,協議中關於經營數據的約定是觸發回購條款的依據,是雙方友好協商的結果,並不代表雙方對遂寧盛新經營業績的預測和保證,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經營不佳背後:主業盈利加速下滑
從上述信息不難看出,盛新鋰能是把寶壓在了一個剛啟動的項目之上。
該公司2020年半年報顯示,盛新鋰能的主營業務為人造板及林木、新能源材料,佔營收比例分別為:67.03%、32.97%;利潤比例123.05%、-23.05%;毛利率13.91%、-5.3%。
報告期內,公司相關產品產銷量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同時下遊需求減少導致相關產品的價格持續低迷,進而導致公司營業收入下降,經營業績出現虧損。
2020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5290.91萬元,同比下降28.9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734.4萬元,上年同期盈利5871.76萬元。
根據2020年9月季報顯示,與去年三季報相比,盛新鋰能盈利能力明顯惡化,主營業務利潤貢獻大幅下降;成長能力有所削弱,主營業務盈利性加速下滑;現金流能力明顯惡化,銷售回款能力短期內惡化。
盛新鋰能盈利能力中主營獲利能力削弱非常明顯,主營業務利潤貢獻大幅下降:本期毛利率6.3%,去年同期為15.42%;本期淨利率2.99%,去年同期為4.81%。成長能力有所削弱,營業收入加倍下滑,前景暗淡,主營業務盈利性加速下滑:本期營業收入增長率-13.54%,去年同期為-7.64%;本期營業利潤增長率-52.5%,去年同期為-18.47%。現金流能力明顯惡化,銷售回款能力短期內惡化:本期銷售現金比率-28.74%,去年同期為9.86%,銷售佔用資金的局面仍未改變;本期現金流量淨額增長率-377.98%,去年同期為185.52%,可持續經營能力轉向惡化。
雖然年底盛新鋰能發布公告,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於近期共收到各類政府補助人民幣4365.88萬元(數據未經審計),但補貼只能保一時,要想持續盈利,仍需加強主業的競爭力。
不可忽視的是,最近金屬鋰價格拉升,一定程度上提振的公司股價。業內人士也指出,本輪鈷、鋰價格上漲背後與產業升級轉型密不可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光明前景也照亮了上遊原材料價格。
但與華友鈷業、寒銳鈷業前三季度淨利動輒600%、500%的增幅相比,盛新鋰能難免顯得落寞,利好之下盛新鋰能又該何去何從,遂寧盛新的業績最終能否如盛新鋰能所願,一切只能交給時間了,不知一向心急的股民是否願意等。
※此文為翠鳥資本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