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梵雲!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孩子的成長,有哪些關鍵期和各關鍵期的教育重點。
我們說一個人的成長是有階段性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特點。
當家長們對孩子成長的階段性有了理解,才能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和引導。
也只有順應了孩子的發展規律,我們才能把孩子培養的更健康、更優秀。
那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生理依戀期
生理依戀期一般是指,孩子在0至3歲這個階段。
這個時期我們關鍵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那什麼是安全感?就是父母的陪伴和愛。
這個概念看似很簡單,可卻是很多父母容易忽視的。
也許是因為不懂、也許是因為無奈,造成孩子無法建立安全型依戀。
孩子便會出現暴力傾向或膽小怯懦,這都是安全感缺失的緣故。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家庭選擇了讓孩子由保姆來帶。
或一些父母因為工作的原因,就把孩子託付給了老人。
但我們一定要知道的是,再好的保姆再負責的老人都比不上父母。
因為孩子發自內心的依戀之情,是來自父母的陪伴和愛。
我們作為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尤其是在這個給孩子奠定人生基礎的階段,務必要盡到應盡的責任。
能夠從小建立有效安全感的孩子。
他們長大後會非常的自信、樂觀,也很陽光。
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就堅定了父母這個堅實的臂膀。
心理斷奶期
心理斷奶期一般是指,孩子在3至6歲這個階段。
孩子進入這個年齡段後,由於語言和行動能力的迅速發展。
他們的自主意識開始萌發,開始主動尋求探索外界事物。
此時的他們好奇心爆棚,任何一樣東西、任何一個動作,哪怕一個聲音都能引起他們的關注。
他們天不怕地不怕,渾身有用不完的力氣。
正因為這樣,這個時期也是我們父母最應警惕的時期。
除了要注意日常的看護以外,還要經常性的陪伴孩子。
讓孩子從依戀情結慢慢向獨立意識轉變,以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這個時期有個非常關鍵的角色不可缺失,那就是父親的陪伴。
在依戀期母親的角色是關鍵,那麼到了這個階段父親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我們說母愛和父愛是不同的,母親多半包容,是一種溫暖的愛。
可父親則是力量和威嚴的象徵,能帶給孩子的完全是不同的愛。
他教會孩子什麼是規則、什麼是自信。
所以這一階段,務必請爸爸們做好您的角色。
就算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時間不再長關鍵在陪伴的質量。
多與孩子互動,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力量和徵服,感受到與母親不一樣的愛。
青春發育期
青春發育期一般是指,孩子在7至13歲這個階段。
這一時期孩子進入了學齡階段,他們的身份也有所改變,不再是懵懂的幼兒而是一名學生了。
父母不再是他們的唯一,家庭也不再是他們的全部。
他們身邊出現了老師和同學,他們此時的心理是複雜而多變的。
由於學習生活佔據了他們大部分時間。
父母的教育重點也不再是吃好、玩好,而轉變成了學好。
孩子的學習成績變成了我們關心的重點。
這一時期也是孩子心理變化最為活躍的時期。
他們的自主意識變得更為強烈,更願意自主支配自己的行為。
但由於心智尚未成熟,所以經常會惹父母生氣、動怒。
此時我們的教育重點,就是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和融洽的親子關係。
千萬不可因為學習而遷怒於孩子。
要知道學習可是一輩子的事情。
成績不好可以通過很多手段得以提高,可一旦你們的親子關係出現裂痕,那麼再想去補救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所以為什麼會出現,孩子還小的時候非常的聽話懂事,可越大就越調皮越不懂事呢?
這都是因為這一時期,沒有把親子關係建立牢固的緣由。
如何建立就在於我們父母,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更要關心他們的生活尤其是學校生活,多關注他們的朋友圈。
讓他們不僅把我們當成是父母,更把我們當成他們可以交心的知己。
綜上所述,我們了解了孩子成長的三個關鍵期。
依戀期主要是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心理期主要是父親的愛不可或缺。
到了青春期,則是要和孩子搞好親子關係。
讓孩子明白我們除了關心學習,更關心的是他們、更愛的也是他們。
希望梵雲今天分享的內容能夠對您有所啟發,歡迎關注,評論和分享。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