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投身於工作,聚精會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這本身就是磨練人格的修行,這樣做就能磨鍊我們的心志,促進我們成長。
而通過這種心智的提升,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價值也能隨之提升。
——稻盛和夫
這不是在說漂亮話,而是稻盛和夫用他的一生經歷總結出來的人生智慧。
稻盛和夫是被稱為經營之聖,曾創辦2家世界500強,又以「門外漢」的身份將瀕臨破產的日航救活,使其重回500強懷抱。與其說是稻盛和夫的成功,不如說是稻盛和夫哲學思想的成功,稻盛和夫的哲學就是他的成功方法論和經營之道,是經過事實驗證的哲學。
人為什麼而工作?
許多人認為工作就是為了錢,所以永遠在抱怨工作的艱辛,體會不到工作的樂趣。但是工作的意義遠不止賺錢,在日本,工作是一種高貴的行為,即精益求精的一種高貴的精神品質,也是我們常講的工匠精神。
就比如我們經常聽說日本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他雖然只是一個壽司師傅,卻熱愛著自己的工作,用對待藝術品一樣對待壽司。他就是找到了工作的意義,才能有如此之成就。
對於工作意義的理解可以反應一個人的格局,有個段子說:有三個民工在徹磚,有人問他們三個在幹什麼?一個說是在徹磚,一個說是在建大廈,一個說是在建設城市。十年後,說在徹磚的農民工還在工地徹磚,說在建大廈的農民工變成包工頭,說在建設城市的農民工變成建築公司老總。
所以說眼光格局會限制了人的發展。
在稻盛和夫看來,在人類所有的行為當中,唯有工作才是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他甚至相信,極度認真的工作,能讓人獲得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這種力量大到足以扭轉人生命運的程度。
而他本人一生也都在踐行這種精神,稻盛和夫畢業後在京都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就職,一起進入公司的同事都辭職了,只有他決定:無論怎樣,先埋頭工作。
他將自己集中到本職工作中來,聚精會神,全力以赴,最終研究出最尖端的新型陶瓷材料。與此同時,進公司後要辭職的念頭以及「自己的人生將會怎樣」之類的迷惑和煩惱,都奇蹟般地消失了,甚至產生了「工作太有意思了,太有趣了,簡直不知如何形容才好」這樣的感覺。
相對於掙錢,工作更是一種修行,而一個人若是能夠做到這一點,即數十年如一日專注於自己工作的人,自然就成為了人格厚重、靈魂高貴的人。
稻盛和夫的經驗遠不止這些。他將把自己一輩子的心得和經驗,都分享在《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一書中,希望幫助更多迷茫困頓的年輕人。
如果你正處在職場迷茫階段,或者正活在中年危機之中,不妨沉下心來好好讀一讀這套書,不僅能學習這位經營之聖的人生智慧,還可以提高情商,掌握時間管理大法。這些書絕不是什麼沒用的雞湯,都是實打實的經驗之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