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出現這些狀態,要好好想想了,學佛容易做人難

2021-01-18 妙音聞聲

佛法不離世間法,學佛容易做人難,學佛先要學做人。有很多同修學佛多年,不僅沒有變得輕鬆愉快,反而活得更累了,這是咋回事呢!本來是想求解脫的,然而什麼都沒放下,不僅沒有解脫,反而更束縛了。

學佛人常講的一句話:遇到事情,不要去執著、一定要隨緣。先不說別人,自己能做到嗎。當認識到了人生所改變不了的現狀,能放下嗎,能不去想嗎?不能。雖然知道,但是做不到。事到臨頭,不自由;紙上談兵,何其樂。當然這也是人生需要經歷的過程,一念放下,我們普通凡夫確實很難做到。

修行是在學佛,而不是在學凡夫。當學佛出現以下這些狀態時,就要停下來好好想想了。

世間的事都不會做,還想做佛,就是妄想。有些學佛後,好像不食人間煙火,嚮往的那種幽靜自在、山水優雅的生活。我覺得,學佛的人應該以入世的態度做事,以出世的態度做人,把佛法落實到生活中,才是最好的修行。作為世俗人,追求那種青山老林的生活,是在逃避。

我們要知道,學做「佛」,比學做「人」要複雜得多,辛苦得多,學佛必須要經過各種磨練和考驗才能成就。佛是「有求必應」的,我們現在連最基本的都無法得到感應,又怎麼能學成「有求必應」的佛呢?我們現在不是佛,但讀了很多佛書,了解了佛的境界,佛的胸懷,佛所說的真理,就要依教奉行。

很多人學佛,不解其中意,越學越自私,本來是學佛之人所到之處無不令眾生歡喜,結果變得讓人討厭,為什麼會這樣呢?

就有這樣一位老太太,她學佛後是吃全素的。女兒嫁到了外地,想把母親接過去小住幾日。她對女兒說,去可以,我只吃全素的飯菜,你家裡的鍋做過肉食,要單獨給我買新鍋、新碗,我才去。女兒答應了,去了以後,老太太還是每天堅持做早晚課,拿一個木魚,敲得左鄰右捨不得安寧。不過女兒很孝順,沒有著急發火。那這種狀態,是真正的學佛嗎?值得深思。

如果學佛以後,形式做得很完美,自己的品德、性格沒有改變,不替他們著想,那讀經念佛也只是修點有漏的福報而已,而這點福報也不會在人道享福,因為做人是失敗的。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做得不如理、不如法,當別人看到,哎呀,學佛人都這個樣子,都神神叨叨的,那誰還進入佛門呢。

還有些人認為,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活得比以前更累。就拿飲食來講,如果一個人喜歡吃素,沒有徵求家人的意見,就給家人都做素食,從而引起家庭不和,兒女抱怨,同樣也沒多少功德。

我們聽聞佛教思想後,如果不能以此提升自己,不能提升自己家庭的生活品質,那肯定是學跑偏了。學得越多,所知障越嚴重。學一輩子也只能是恍恍惚惚,無法自度,更別說度人了。學佛最重要的精神品質,是體現在付出、奉獻、寬容、布施。

相關焦點

  • 在人間不僅要學佛,還要學會做人,人成即佛成
    在人世間想要減少痛苦,那麼就要走向學佛之路。在人間不僅要學佛,還要學會做人,人成即佛成。現在很多人出現問題之後,根本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問題,而是會把責任推卸給別人。在別人身上找到了非常多的毛病,然後去恨別人。試想一下,我們的痛苦是不是來源於此?當你懂得了懺悔,你就會變得不一樣。
  • 南懷瑾老師:世界上什麼都容易學,唯有學佛是最難最難的事
    學佛是最難的問:最近有很多年輕人學佛,這是好現象嗎?最近我發現年輕同學特別喜歡學佛修道,我都有些擔心,我常常跟年輕的同學們談,你年紀輕輕,學這個幹什麼?我這個話你不要難過,這有兩重意義。首先世界上什麼都容易學,唯有學佛是最難最難的事;第二重意義啊,人生畫虎不成反類犬,老虎沒有畫成反畫成了狗,學佛學不成,我不曉得你會變成什麼!所以啊,希望先把做人的道理完成了,再來談學佛的事。但是既然要學佛了,千萬要注意「不住於相」四個字;一住相,什麼都學不成了。
  • 學佛,並不是求佛保佑
    學佛絕對不是迷信,一說學佛,有人就覺得是裝神弄鬼,燒香打坐,又或是求什麼神通,超凡入聖,搞得雲山霧罩的,其實根本不是!佛並沒有說自己是權威,也沒有主宰你的一切,所有的權威與主宰,其實就在你每個人的心裡,這又何來的崇拜,又何來的迷信呢?
  • 結婚的人學佛,難如在火中種蓮花
    所以啊,這就說明在家學佛人的環境是相當重要的。一般結婚了的居士雖說發心學佛,但是有三樣是很難做得到。一是斷淫,二是斷除對兒女的牽掛,三是斷除聲色貨利。如果是單身修行又無兒無女的,就容易避免這三大難題了。在印光大師鑑定過的《學佛淺說》一書中提到:「『修行人最難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淫慾已除,倘使意淫未盡,仍不能超出塵凡。
  • 皈依後,怎麼更好的學佛?
    皈依以後就等同說我們是從外門踏入到內門的第一步,我們皈依之前會有很多錯誤的知見,然後走到皈依這一刻是非常不容易,也是自己善根的成熟。我們慢慢地對佛陀、對三寶產生了這種皈依跟信仰,但是光憑這種信仰學佛那是不夠的。
  • 淨空法師:為什麼要學佛,學佛就是把真我找回來,把假我放下
    特別是淨土,難信易修,修學很容易,可是信心太難了,真的!有許許多多,可以說千千萬萬人學了一輩子還是不相信、還是有懷疑,這個懷疑障礙你往生。  六十多年前,我跟李老師學佛,那個時候老師告訴我,他說你看我們蓮社,臺中蓮社,他老人家創辦的,我在的時候蓮友有二十萬人,佛教團體,論信徒之多的,大概臺中蓮社是第一,這是李老師的德教。
  • 學佛修道,修止觀禪定,多數卡在這
    學佛修道,修止觀禪定,多數卡在這。打坐靜坐,國學文化,儒釋道,李淵回原創。前言:欲界定要分幾步走?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不只是世間法上,做人做事如此。學佛修道,修止修定,亦是如此!要嚴格按照一定的步驟,一定的程序。腳踏實地,一步步的前進。只有這樣才不容易出毛病,才不容易退轉。一般來說,要達到初禪離生喜樂之前,要經歷所謂的欲界定和未到地定。(為什麼說是一般來說呢?
  • 學佛從哪裡學起?學佛人必看!
    1 、學佛一定是愈學愈歡喜,所謂法喜充滿、破迷開悟、離苦得樂!2 、迷惑、煩惱、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這總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點,一個月比一個月好。能夠做到一個月比一個月好,那我就很恭喜你。為什麼?你的功夫得力了,非常得力。3 、如果你說你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好,那我就可以說,你這一生決定成佛,沒話說,決定成佛。
  • 學佛,你要吃素嗎?
    如能戒殺茹素、廣植善根,一個理想的互相關愛、相濡以沫的生存環境也許就此可以達成;一種理想的人文環境、道德語境也許同樣可以出現在我們身邊。作為實現這種目標的努力之一,本文即主要依據藏傳佛教的有關教義,再結合現代醫學、營養學、倫理學等學科的發展實際與理論基礎,同時也參照吃素與吃肉在傳統價值領域內的衝突歷史,在這些內容的基礎上,簡略宣說食肉之過患與素食之功德,以期大眾能意識到清淨飲食對人類社會所可能及應當具有的積極、重要意義。
  • 學佛久了,一定要破除這個學佛相!
    看到別人吃肉,自己吃素,就覺得別人業障重。看到別人破戒,就覺得自己戒律清淨。看到別人在看電視,自己在念經,就覺得精進,別人墮落。總覺得自己很有修行人的樣子。要是有這個想法,是很苦的,越學佛就越苦。只會懂得看到別人的過失,這就是吸收陰氣。這樣子越學佛,越往地獄跑。
  • 嚴持戒律,讀誦大乘是學佛的根基!
    一日不讀經、不聽經,就容易被世俗感染,愚痴迷惑,懶散懈怠。通過讀經可以使我們明理明法,知因知果,這樣我們才不敢造作惡業,而是去努力完善自己,求出輪迴。初學的同修們最好從讀經入手,堅持早晚課誦,久而久之,你就會從經教當中學習感悟到一些佛法的妙用。佛教經典就是開啟我們智慧的金鑰匙。
  • 在家學佛一定要注意這些禁忌!(切記)
    在家學佛也是行菩薩道家庭就是道場,你的家人就是你第一個得度的對象,你真正修得好,你的家人怎麼不歡喜?怎麼不佩服?得真幹!把經上所講的全都做出來,自然就感動一家人,一家感動,肯定就感動你的鄰居,鄰裡鄉黨,這叫真正行菩薩道。
  • 學佛與不學佛的差別,死亡的那一刻會特別明顯
    真正的學佛人從來都不在「相」上下功夫,他們的穿著與普通人無異,他們也會了解這凡塵發生的點點滴滴,他們也會有自己的愛好,他們會把自己「埋」在人堆兒裡,與周圍人「打成一片」。 佛教的生命觀,絕不是人死如燈滅,而是認為生命是有延續性的,而其中的關鍵便是神識的延續。
  • 當別人知道我學佛後……
    「邪命」,即不正當的謀生手段,不允許弟子從事這些工作。05其實呢…… 一個人開始學佛,是因為認識到自己煩惱重重、缺乏智慧慈悲,引發身心的種種痛苦,於是開始學習智慧,嘗試改善生命狀態。在此過程中,難免還是會有被不良習氣戰勝的時候。
  • 生活處處是道場,在家學佛的八點建議!
    1、學佛就是學佛做人慈悲待人,智慧做事佛教是適應救度一切人的智慧與慈悲之法。如果把它理解為某一種或某幾種陳舊的教條模式都是錯誤的。學佛就是學佛做人,學習佛菩薩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品德,學佛不能光念不做,要按佛經中指示的方法積德行善,學一點,做一點,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學習佛法最主要的是學習佛的慈悲與智慧。佛祖曾在《般若經》中說:「手中掌握一法,就等於掌握一切法,這一法是什麼呢?是大悲心啊。」
  • 佛教:學佛之人,身上出現這三大徵兆,說明走對了路!
    假如你學佛之後,身上出現這三個徵兆,那麼隨喜讚嘆,你走對了路!其一,不生貪著心,追求覺悟。佛法不是魔法,能讓人「變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學佛也不是求神通,讓你在不如意時心想事成。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弘法四十九年,他的一切言傳身教,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 學佛的人,如果身上出現了這兩種行為,就說明他學佛學偏了
    學佛的人,如果身上出現了這兩種行為中的一種。不用問,他一定是學佛學偏了。第一種情況。人變得神經兮兮,總是傾向於把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大小事情,以及自然界各種偶然的現象,賦予某種特殊意義。動不動就把事情往菩薩、羅漢、鬼神身上扯。夢見一個夢,就覺得這是鬼神暗示或者菩薩加持。
  • 一個人學佛後,有這3種狀態的人,證明你福慧具足了
    如今,很多人學佛很久,讀了不少經書,拜了不少佛。假如某一天,突然聽懂了法師的某一句話,或者理解了幾句禪語,就覺得自己開悟了,只能說你把開悟想得太簡單了。佛法上講:「佛是開悟的人,人是未來的佛」。大千世界中,眾生皆具有佛性,但因本身的妄想執著而難以開悟。再加上如今是末法時代,眾生慧根淺薄、佛法義理晦澀難懂,能夠開悟的人更是屈指可數。
  • 佛說阿彌陀經析.159 學佛 怎麼體現修行的有功夫?
    我學佛了,就以為自己高人一等;我學佛了,就覺得我懂得比別人多;我學佛了,就覺得我掌握了一切的秘密核心;我學佛了,就覺得上通天下徹地了,這不是傲慢又是什麼呢?發現這些是傲慢就當及時懺悔,想一想水的平靜,想一想水波紋的無私,想一想水的清澈,沒什麼過不去的,一切好壞也終將過去。如果發現自己有這樣的毛病,就想想怎麼處理吧,前面已經說過方法了,不再嘮叨。我們往往把雜色聯在一起,理解成很多顏色。
  • 從因果和承負來看為什麼學佛人也要修道
    經文大意是提醒我們閻浮提的眾生,都不要輕視了哪怕很小的惡,以為沒有罪過,其實死後,再小的罪過都要承受。哪怕是父子家人,死後都是各走各的路,就算遇到了,也無法為對方承受。這就是典型的個人因果個人了,個人業障個人消。後來想想,經文意思是說人死後,各自的業報,他人無法代受,並沒有說子孫後代沒有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