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843字
喝枸杞泡的咖啡,熬最養生的夜~
萬萬沒想到,那些調侃90後朋克養生的段子居然被賣中藥的同仁堂變成現實!據悉,同仁堂旗下的知嘛健康開新零售門店開始賣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咖啡、肉桂卡布奇諾等咖啡飲品。
事實上,百年同仁堂跨界成網紅,不僅僅是為了一杯咖啡,而是為了更大的目標。
1
中藥材+咖啡,到底能不能喝?
日前,一家賣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咖啡、益母草玫瑰拿鐵、肉桂卡布奇諾等非主流咖啡的店面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火了。
(圖片源自同仁堂知嘛健康官微)
不少網友都震驚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養生咖啡?
據了解,這家非主流產品咖啡店官方名稱為:知嘛健康。而其背後的公司大有來頭——百年老字號同仁堂!據透露,知嘛健康是同仁堂健康藥業集團旗下的新業務品牌。
經常蹭瑞幸咖啡1.8折券的金妹兒很好奇,枸杞+咖啡、益母草+咖啡、羅漢果+咖啡會是什麼樣味道?
據大眾點評網評論顯示,不少前去打卡的網友表示枸杞味很淡,肉眼可見杯底有枸杞碎末。
(圖據大眾點評評論)
再看看價格,枸杞拿鐵 、益母草玫瑰拿鐵、甘草拿鐵都是32元,羅漢果美式為24元,這個價位和星巴克也 差不多。
暫不提味道如何?金妹兒納悶的是,中草藥+咖啡這個搭配到底行不行?畢竟,大伙兒都清楚中藥比較講究相生相剋。
金妹兒採訪的兩位中醫都異口同聲表示:咖啡最好不要和中藥材搭配!
畢業於成都中醫藥大學,從事中醫婦科臨床工作近40年的副主任中醫師魏紹蓉明確表示:「最好不要同時服用。雖說兩者並沒有明顯的禁忌,但作為入口的飲品,謹慎為上。」
另一位中醫醫師陳洪順亦表示:「咖啡主要作用是醒神,而枸杞子的作用是滋養肝腎,益精明目。雖然目前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兩者同時服用有不良影響,但每種食物都有自身的特性和兩面性,進食得當可以調理身體,反之則會對身體無益。」
陳洪順還指出:「如果飲了咖啡,最好再等一個兩個小時再進食中藥材。」
此外,成都本地一位咖啡達人小雪則稱:「咖啡加肉桂在歐美國家很常見,加中藥材感覺有點奇怪,這些年也出了不少新式咖啡,如椰香、海鹽、抹茶等口味。」
2
目標或在轉型平臺生意
能讓百年老字號不惜從中醫診療跨界到咖啡飲品,形成強烈反差,顯然不僅僅是為了在社交網絡走紅。
據介紹,知嘛健康店面裡面,賣咖啡飲品只是零售業務其中的一部分,還在賣燕窩、蜂蜜、黃芪等食藥材商品,也有枸杞原漿、益生菌粉等養生商品。除了零售業務,還有中醫問診和理療業務。
(圖片源自同仁堂知嘛健康官微)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來,知嘛健康是同仁堂試水平臺生意的重要布局,而年輕人消費則是爭奪目標。
如長城證券在研報中提出,知嘛健康現代化的裝修風格+多元化的服務體驗既滿足了年輕人網紅打卡的獵奇心理,又滿足了年輕人養生調理的真實需求,這兩點結合的獨特性保證了流量的持續性。在產品層面,通過獨創性飲品的吸引力和同仁堂老字號的信用背書,也有望帶動各類養生食材、藥材的銷量提升。
另外,長城證券還在研報中分析提出,未來,預計各大老牌藥企對年輕消費者市場的爭奪大戰必將愈演愈烈。
從這點看,同仁堂顯然是把對了年輕人喜歡新奇、養生的G點。
「知嘛健康推出中草藥咖啡主要是為了引流,從同仁堂組最新一系列措施看,其應該是想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平臺。」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指出:「同仁堂在線下就有不少門店,還會繼續擴大;線上也有自己小程序商城,其本身又有中醫醫生資源、自營中藥產品等,業界都在猜同仁堂想打造一個中醫藥健康平臺,就像天貓淘寶那樣的購物平臺。」
據了解,同仁堂目前已經上線了「知嘛健康」的小程序商城、社交電商「糖粉堂」,此外同仁堂還在做MCN業務,孵化一些中醫老師。
同時還有消息稱,同仁堂將在近期上線一個大健康平臺。這款APP的名稱與「知嘛健康」同名,將是一個包括電商、線上問診等在內的綜合性平臺,模式與阿里健康、京東健康類似。
金妹兒注意到,同仁堂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同仁堂股份、同仁堂科技和同仁堂國藥近兩年來業績頹勢跡象顯著。
其中,在A股上市的同仁堂股份2019年首次出現營收淨利雙雙同比負增長,2020年一季度淨利潤2.39億元,同比減少31.55%。
而在港股上市的同仁堂科技預計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期間,集團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將下降25%-30%;同仁堂國藥則預告,上半年公司收入及稅後利潤較2019年同期均將下降30-40%。
從業績可以看出,351歲的同仁堂轉型艱難,雖然知嘛健康門店實現開門紅,但能否真正實現轉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編輯|梅婧審核|廖小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