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別人的類似,就叫抄襲,而周星馳和成龍的類似就叫致敬?

2020-10-11 藝林廣記

其實周星馳和成龍的電影裡有類似他人影視作品的鏡頭,也不完全可以說是致敬。

對周星馳來說,有的叫惡搞。

對成龍來說,有的叫挑戰。

惡搞與抄襲的區別在於,雖然他們都跟原片有部分很相似的內容,但抄襲者,會怕別人知道;而惡搞者,怕別人不知道。

如果他惡搞的東西,你不知道出處和緣由,那惡搞就失去了他的趣味性,或者趣味性就不那麼強了。

比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被改成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群太監上青樓」和「老虎不發威。你當我病貓啊」,被改成了「老虎不發貓,你當我病危啊」。

如果不知道原句,那後面惡搞的趣味性就會大打折扣。這種東西在周星馳的電影裡很常見,比如梁家輝有部電影在樓上梳頭髮的鏡頭很帥,周星馳在《國產凌凌漆》中也有一個很類似的鏡頭,但鏡頭一拉遠的時候,周星馳穿著短褲,漏著大腿,擺著很滑稽的站姿在梳頭髮。如果你不知道他在惡搞梁家輝,那這段惡搞就少了很多笑果了。

所以惡搞與抄襲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後者怕人知道,而前者怕人不知道。

還有人說成龍的電影都是抄襲巴斯特·基頓的,這話很扯淡,成龍的電影中有很多中國傳統武術的打鬥場面,難道基頓我具備這些?

不可否認的是,這兩人都是特技大師。如果說成龍有個別鏡頭的靈感來源於基頓或其他人,那麼成龍的危險性和難度係數可以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比如《A計劃》中成龍從鐘樓上掉下來的鏡頭,靈感就來源於勞埃德的作品,但勞埃德當時是巧用錯位視覺來拍攝的。成片看起來很危險,但前期拍攝的時候,一點危險性和難度都沒有。

而成龍是真從樓上往下摔的。

可能有人要說了,成龍那個鏡頭是替身完成的。老實講,拍攝的過程中,確實有成家班的人替成龍摔過,但成龍也是親自上場的,並且成片用的就是成龍的鏡頭,而非替身。

成龍那些類似於基頓電影裡的鏡頭,會增加很多危險性和難度。所以,這是挑戰,而非抄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周星馳的抄襲就叫致敬,其他導演的致敬就叫抄襲?
    周星馳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經典的喜劇,他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不管他的電影播出多長時間,依然有很高的重播率,很多人有種「初看不知劇中意,再看已是劇中人
  • 為什麼周星馳的抄襲就叫致敬,其他導演的致敬就叫抄襲?
    周星馳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經典的喜劇,他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不管他的電影播出多長時間,依然有很高的重播率,很多人有種「初看不知劇中意,再看已是劇中人」的感覺。其實看周星馳的電影會發現,他的電影一些片段和其他電影有相似之處。對此很多人表示星爺這是致敬,可也有人疑問,為什麼星爺的抄襲叫致敬,其他導演的叫做「抄襲」呢?
  • 為什麼周星馳的抄襲叫致敬,而其他小導演的致敬就叫抄襲呢?
    周星馳在喜劇界就是一個傳奇,他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早年間出演電影大多數都是無釐頭式的搞笑,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的歡樂。 周星馳的喜劇電影,不管播出了多少次、多長時間,每次看重播的時候,總有那種「初看不知劇中意,再看已是劇中人」的感覺。
  • 為何別人的抄襲叫抄襲,周星馳的抄襲反而是致敬?星爺:本質區別
    有趣的是,周星馳的喜劇不單單只是搞笑。初看是搞笑,或是年少時看它是覺得搞笑,但再看卻已是劇中人了,因為星爺他能寓教於樂,將深刻的人生道理暗藏在喜劇電影中。這是高手!但,觀看星爺電影的時候,常常會發現,他的電影與之前的其他經典電影有許多相似之處,而對此我們給出的看法是「星爺在向某某人致敬」,可別的導演若是這樣,我們為何要說他們是在抄襲?
  • 抄襲還是致敬?電影裡那些曾相識的鏡頭
    看電影時,有時候你會不會覺得某個鏡頭以前在別的電影裡也見過類似的?它到底是致敬,還是抄襲,或是純屬巧合?今天我們就一次性把這個話題講清楚。周星馳也在《整蠱專家》中致敬了基頓的《一周》。1994年的《變相怪傑》和《低俗小說》。
  • 致敬、抄襲、純屬巧合?經典電影中的相似鏡頭盤點
    看電影時,有時候你會不會覺得某個鏡頭以前在別的電影裡也見過類似的? 它到底是致敬,還是抄襲,或是純屬巧合? 今天我們就一次性把這個話題講清楚。
  • 為什麼星爺的抄襲就是致敬,別人的致敬確實抄襲呢?
    其實看周星馳的電影會發現,他的電影一些片段和其他電影有相似之處。對此很多人表示星爺這是致敬,可也有人疑問,為什麼星爺的抄襲叫致敬,其他導演的叫做「抄襲」呢?同時也有所借鑑的電影進行致敬。但致敬只是一閃而過的鏡頭,並不是整部電影圍繞這個地方來。我們在看周星馳電影的時候會發現。他借鑑其他電影的鏡頭很少,僅限於一兩個鏡頭或者一個片段。比如《百變星君》中致敬了昆汀的《低俗小說》。
  • 本土網絡電影《我就叫肖大成》開機
    日前,由四川陌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參與出品的網絡電影《我就叫肖大成》,在三星堆博物館舉行了開機儀式。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概念藝術指導薛樹柏親臨現場。該片預計明年2月上線。《我就叫肖大成》講述的是一個和自己名字「槓」了一輩子的平凡女孩肖大成的故事。
  • 《寄生蟲》被認為是抄襲?周星馳成龍有話要說
    、致敬和模仿。如果說情節類似,那麼周星馳的《情聖》和《唐伯虎點秋香》之劇情,則更加接近《寄生蟲》。是否可以說是《寄生蟲》也抄襲了星爺?在成龍的多部電影中,都對巴斯特·基頓的經典鏡頭進行了模仿。周星馳的《美人魚》上映後,有人說在幾張畫上看到了《海賊王》裡的東西。
  • 《哪吒》的導演一定是周星馳的鐵粉!十處「致敬梗」你找到幾處?
    看完電影之後,小編驚訝的發現了導演餃子竟然是周星馳的鐵粉!片中致敬周星馳情節的梗比比皆是,你都找到了嗎?第一處:首先來看宣傳海報,夕陽下,哪吒和敖丙在海邊相遇的畫面,這正是致敬了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的海報。第二處:哪吒邀請敖丙來參加自己的生辰宴,對著大海吹海螺畫面,正是致敬了《喜劇之王》中尹天仇對著大海喊話「努力奮鬥」的片段。
  • 致敬?惡搞?抄襲?
    之所以現在才拿出來討論,也是因為我們作為媒體不希望誤導任何一個讀者,同時希望大家可以以相對客觀的角度來討論和判斷。我們與行業內的一些精英和代表人物進行討論,經過總結,問題關鍵點圍繞下面幾個內容展開。1. 能看出出處就算是「抄襲」?正方:都被看出出處了肯定算啊。反方:沒有註冊或者沒有版權的就不算。
  • 劉德華真名叫劉福榮,成龍真名叫房仕龍,周星馳的真名叫什麼?
    一個人的名字經常會被別人使用,這也是別人對你的初步印象,可見其重要性。
  • 周星馳影視抄襲叫致敬,而其他導演的作品致敬卻是抄襲
    周星馳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不論他電影播出多長時間,依然有很高的重播率,很多人有種「初看不知劇中意,再看已是劇中人」感覺。其實看周星馳的電影會發現,電影一些片段和其他電影有相似之處。對此很多人表示星爺這是致敬,可也有人疑問,為什麼星爺的剽竊叫致敬,其他導演的叫做「剽竊」呢?
  • 喜羊羊與灰太狼分鏡抄襲物語系列? 致敬與抄襲究竟該如何定義?
    老吳同樣覺得抄襲很可惡,是最難忍受的行為,但是很多網友卻將致敬、抄襲和借鑑混為一談,一旦發現某部作品中有其他作品的痕跡,就開始大罵抄襲,這樣的行為老吳是很難理解的。   對於一部作品來說,致敬、借鑑和抄襲是有很大差別的,我們不能因為一部作品中出現了與其他作品類似的鏡頭或者套路,就斷章取義地定義為抄襲。
  • 跟風,抄襲,借鑑,致敬的區別是什麼?
    知道之後就會有人來做為參考, 致敬或者抄襲首先我個人先做個方向, 讓大家參考大方向-指作品的元素和方程式中方向-起源類似,服裝類似,但故事不相同小方向-完全一模一樣首先, 我們先講想何謂參考?, 所以作者劃一個類似和致敬鋼彈的機器人並設定為是烏龍派出所的模型和動畫, 好表達鋼彈對於日本社會的影響力但戲中戲卻沒有混淆鋼彈, 而是影射鋼彈而已, 因此當然不代表抄襲再來是惡搞, 惡搞跟致敬不同的是, 他可以在造型上一模一樣但是惡搞只是將那些人事物用來配合作品的情境來表達好讓讀者會心一笑像 Keroro 最常惡搞鋼彈的名場面, 名臺詞, 甚至 Cosplay
  • 為什麼蘋果的致敬是致敬,你的致敬是抄襲?
    #上頭小畫家#【2】@漫步在走廊:致敬的情節刪掉後觀看整個作品不會對劇情造成任何影響,抄襲的情節刪掉後觀看整個作品要不劇情斷斷續續牛頭不對馬嘴、要不根本不成一個故事、要不直接什麼都沒了【3】@年更鴿子up調音:致敬:努力讓別人發現原作抄襲:努力不讓別人發現原作
  • 《愛回家》第1102集:單立文超搞笑,類似星爺的「龍的傳人」
    但劇中單立文的搞笑創意有點類似周星馳在1991的作品《龍的傳人》。影片中的周星馳一到12點就要睡覺,不管在什麼地方都能睡著。而且一旦睡著,任憑別人怎麼揍他都不醒,只得聽到固定的鬧鐘聲才會醒過來。《愛回家》第1102集的搞笑創意就與這個類似。
  • 豆瓣評分8.9,這部95年前的喜劇電影,影響了成龍和周星馳
    同時,許多如今被津津樂道的優秀影片或橋段其實都能在影史上找到類似的。拿周星馳無釐頭喜劇來說,裡面很多有意思的片段都能找到出處。比如《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名場面之一,唐伯虎和華夫人推銷「一日喪命散」和「含笑半步癲」,這樣的解構呈現出的就是無釐頭的喜劇效果。在1978年的喜劇電影《畢卡索的奇異旅程》中也有這樣的橋段,只不過這部電影中推銷的是藥。
  • 大張偉:不是會懟別人,會雙壓就叫年輕人
    沒人知道不是除了你會對別人會雙押會比嘻哈手勢,這就叫年輕人了,伴隨著這番言論的是全場樂隊朋友和觀眾們的歡呼,主持人馬東更是聽得使勁點頭。大老師這番話是對在地下努力幾十年登上樂隊的夏天即將迎來春天的樂手們的鼓勵,但除此之外,另一層調侃乃至批評的意思也顯而易見。
  • 「動作喜劇」的鼻祖,100年間被成龍、周星馳等人,無數次致敬!
    放眼今天的電影界,以巴斯特·基頓的創意進行「致敬」的片段,數不勝數。成龍在《A計劃2》之中從高處跌落的橋段,就是巴斯特基頓原創的畫面。一樣的高處跌落、一樣的玩命,這也讓成龍在好萊塢被稱為「東方的巴斯特基頓」,其實在成龍的電影中,不僅僅只是一處借鑑巴斯特基頓。整部《A計劃2》可以稱作是「致敬」巴斯特基頓的合集。吊在鐘樓的戲份是否與巴斯特基頓的動作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