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
正在熱映
作為家喻戶曉的大IP
民族英雄花木蘭
代父從軍的故事
在國內外都備受關注
雖然這次的花木蘭電影
口碑兩極分化
卻難掩觀眾
對花木蘭題材的關注
很多觀眾對本片失望
是因為片中錯用亂用
中國傳統文化符號
似乎極不尊重中國歷史文化
但如果只是把它當做一部
典型的迪士尼「公主電影」
宣揚永恆的真善美主題
能給青少年帶來正能量
也許會覺得這是一部
還不錯的爆米花電影
畢竟這部電影的初衷
不是傳播中國傳統歷史文化
它沒能擔起這樣的「歷史使命」
但它也是第一部
PG-13的迪士尼動畫
翻拍真人電影
劉亦菲是迪士尼第一位
真人電影的亞裔主角
作為疫情衝擊下
幾次推遲檔期
最終同時進行線上付費
和線下放映的大片
這樣看來
這屆《花木蘭》
可謂見證了歷史
城 市
文化範
豆瓣4.9,你怎麼看?
迪士尼出品的《花木蘭》
9月11日起登陸中國內地院線
目前豆瓣的評分4.9
但是口碑呈現兩極化
很多觀眾大呼失望
甚至說這是
「史上最差花木蘭」
但也有很多觀眾覺得
影片不至於獲得如此差評
能夠從中獲得感動和鼓舞
小愛
我覺得《花木蘭》是一個合格的好萊塢爆米花商業片,從這個電影本身來說沒什麼大毛病。大家對它的看法會兩極分化,我認為是取決於大家看電影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覺得它和我印象中的花木蘭不一樣,和我看過的動畫片不符合所以我要吐槽,還有人對歷史和傳統文學比較感興趣,會去討論人物設定的歷史時代不對,生活環境錯位等等。但是這些東西不是電影的本體,我個人的感受是,《花木蘭》是一個標準的迪士尼公主片,如果大家抱著這樣一個認知去看這部電影,你會覺得這是一部特別簡單甚至是劇情上有些幼稚的童話片。迪士尼的文化就是堅持不懈的去為成長中的少男少女甚至成年觀眾去打造夢幻般的童話般的故事。它每一次都是通過一個特別簡單的公主故事,去講一個關於真善美的一個道理,傳遞一個普世的價值觀,《花木蘭》也是如此。
城 市
文化範
疫情加速的電影革命
早在去年7月份
迪士尼就發布了
《花木蘭》首支預告
引起了全球範圍的關注
今年3月10日
片方在美國洛杉磯
舉辦了盛大的首映禮
但是因為疫情的影響
直到9月11日才上映
有趣的是
這部影片還在網絡上
進行了放映
據報導,迪士尼媒體服務「Disney+」
正在因《花木蘭》的線上放映而獲利
數據表示
截止至9月12日
所有訂閱Disney+的美國家庭中
有近29%的家庭購買了
《花木蘭》電影(售價30美元)
小愛
不僅是《花木蘭》,現在中國電影市場應該是全球的一個窗口和亮點,現在北美、歐洲等世界其他地方疫情影響下的院線還沒有開放。大家可能沒有意識到,咱們現在正在見證電影史的發展。網際網路對於傳統院線衝擊之巨大,是此前任何一個階段所沒有過的,疫情就像一道分水嶺,成為最直接的影響因素。但它並不是完全由疫情帶來的,流媒體本身的發展,勢必會在某一個歷史節點,造成今天這樣的特殊情況。如果時間倒推三年,當年的法國坎城電影節和Netflix網飛公司因為線下放映的窗口期引發摩擦,而去年的奧斯卡獎就對網飛打開了大門。到了今年流媒體上線大家見怪不怪,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確實到了網上內容對於傳統院線形成衝擊的階段。但迪士尼這部《花木蘭》的問題還在於它的線上售價很高,國外流媒體按月制付費一般需要12——55美元會員費。但是《花木蘭》還要單獨付一個29.9美元的租賃費,相當於205元人民幣一張票,和其他影片一般為19.9美金的價格相比,讓人接受起來就困難得多。再加上本片兩次宣布撤檔換檔大家的期望值無形中被拉高,也容易在觀看後形成落差。所以這部《花木蘭》的成績和口碑並不單純屬於影片本身,也屬於影片放映的這個特殊時代和環境。
城 市
文化範
木蘭是誰?
郭文頤
《木蘭辭》裡的這個女性形象我們在文學史上並不能找到一個確切的原型,它裡面所表現出來的女性的狀態應該是北朝,且大多數人認為是北魏時期的一個民間故事。之所以把這種文本確定到北魏,是因為裡面有一些如黑山、燕山這樣的地名,以及像可汗這樣的稱謂都可以對應到北魏的戰爭,所以大家會認為它是一個北魏時期的原始文本。後來經過南朝的樂工,初唐和中唐的文人後期的整理,最後形成了我們看到的《木蘭辭》文本。我們大家熟悉的出現在語文課本中的《木蘭辭》出自於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這個文本其實是後期的一個追加,所以我們會看到裡面有很多文辭是有歷史上的矛盾的,比如說「天子坐明堂」,有人認為明堂是漢代的,還有「東市西市」很多人認為是唐代的,也就是說這些東西都是後期追加的。追加完之後,顯示在北朝樂府民歌的文本裡,這個女性的形象是符合儒家忠孝理想的。
小愛
花木蘭最大的看點就是女扮男裝進入軍營,並且還成為了一個非常英勇的將士之才,這是她和其他所有的公主片或者是女英雄片不一樣的地方。她如何隱藏了性別,在一個充滿著男性權威的軍營世界中站住腳,這其實就足以引發大家的猜測和想像。我覺得在這個女孩身上最可貴的就是始終體現在她人性中閃光點,就像我們看到她那把劍上刻的三個字:忠、勇、真。最後皇上又賜她一把劍,加上了一個「孝」字。而且在我們的大部分文學作品裡,木蘭的女性身份都是最後揭曉的,但是在本片中間的戰鬥中這一點就已經揭曉。這一點可以看出,《花木蘭》這個影片它不是完全屬於東方文化的,它是非常西方文化的,主張人物去突破自我,不能把自己約束在限定在一個認知或者條條框框中,要去做真正的自己。它是一個非常現代的,更加國際化的一個現代女性的精神。所以我們很難要求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的《花木蘭》要有一個很高的藝術價值或文化價值,它本身的定位就是一個爆米花電影。
本期嘉賓
影評人 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