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界文學界人士追憶陳荒煤-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1-01-10 光明數字報

    本報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郭超)陳荒煤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暨《陳荒煤文集》首發式18日在京舉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童剛、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陸建德、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等首都上百位電影界、文學界人士以及陳荒煤的家屬與親朋故交齊聚一堂,共同追憶和紀念陳荒煤在電影、文學等多個領域的重要貢獻。

    陳荒煤(1913年~1996年),作家、文藝理論家、電影事業家。20世紀30年代加入「左聯」,新中國成立後,擔任文藝界重要領導工作,努力開創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新局面,致力於電影工作的開展和文學評論與創作。出版文藝理論評論著作《為創造新的英雄典型而努力》《攀登集》等;散文集《荒野中的地火》《冬去春來》等;回憶錄《永恆的紀念》《難忘的夢幻曲》等。

    紀念會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舉辦。

相關焦點

  • 陳荒煤:阿詩瑪,你在哪裡?
    1978年7月,陳荒煤到昆明參加「現代文學史、現代漢語和外國文學教材協作會議」。他在應邀與當地的教育與文藝工作者座談時,提到了電影《阿詩瑪》,並希望能看看影片。他的倡議得到很多人的贊同。經當地政府安排,與會者才得以觀看那部還沒有公開放映就被封存長達14年之久的影片。其後,當地政府邀請與會代表遊石林,並參加撒尼人的火把節。
  • 堅守不孤獨的食物美學-光明日報-光明網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王美瑩、楊颯、張雪瑜、王斯敏 光明網記者 李方舟、李宜蒙)
  • 於藍撰文憶陳荒煤:新中國電影事業的領導者開拓者
    2013年是作家、文藝理論評論家、電影事業家陳荒煤同志誕辰100周年。  我知道陳荒煤同志是在1938年,他率領《移動劇團》到延安演出。那時,我也剛到延安不久,他和張昕等同志都參加了演出。我的印象很深,後來聽說他們都留在延安了。  在我和田方同志結婚後,才知道陳荒煤同志是田方的好朋友,這樣他有時也會到我們家中坐坐。我從田方的口中知道陳荒煤同志經常帶隊或是和幾個搞文學創作的同志到前方和農村採訪與生活,為一些團體和訓練班講課。
  • 《荊州驕傲》之少小離家: 陸先高 向著光明的事業
    從1949年到2016年,這張以「光明」命名的報紙,始終守護著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追尋著一個國家與民族的光明之路。有一位從公安縣南平鎮走出去的讀書人,大學畢業後就選擇了《光明日報》,直到把這份職業做成了事業。他就是《光明日報》副總編輯陸先高。
  • 陶夢婷:雖然我們還很年輕,但我們有擔當-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記者蔡闖、吳春燕、陸健、晉浩天、章正、李盛明、張銳、王斯敏、安勝藍、劉坤、張勇、王忠耀、陳怡、盧璐、姜奕名,光明網記者蔡琳、李政葳、季春紅採寫)
  • 《陳荒煤文集》:多棲的耕耘 多面的貢獻
    [摘要]陳荒煤身份的多樣、工作的多元,構成了陳荒煤涉獵多棲、耕耘多面、成就多元的總體特點。新近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的10卷本《陳荒煤文集》,就是最有力也最實在的佐證。這種身份的多樣、工作的多元,構成了陳荒煤涉獵多棲、耕耘多面、成就多元的總體特點。新近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的10卷本《陳荒煤文集》,就是最有力也最實在的佐證。
  • 二〇一九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揭曉-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1月17日電(記者牛夢笛 通訊員路靜怡)17日,由中廣聯合會紀錄片委員會、光明日報文藝部主辦,紀錄中國理事會承辦的「2019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系列推選活動」在北京舉行。
  • 治癒系漫畫:方艙醫院裡一味撫人心的良藥-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武漢2月21日電 本報武漢一線報導組 報導組成員:本報記者蔡闖、王斯敏、章正、李盛明、晉浩天、張銳、劉坤、安勝藍、盧璐、姜奕名、張勇、陳怡、蔡琳 光明網記者李政葳、季春紅)
  • 光明網評論員:抵制:通過自力救濟實施的非常懲罰
    【閱讀提示】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加第二批籤署名單共156名光明網評論員:最近幾日,百多名藝人聯名抵制近來經常過市於演藝節目中的於正、郭敬明的消息惹人注意。如此示範,也正是業界人士起而抵制這兩個抄襲者的起因。當然,來自業界的抵制,形成於業界同感者個體的組合,即使聚合起每個個體所掌握的資源,其覆蓋範圍也畢竟有限。因而,這種抵制,更多的也只是表明一種態度,旨在喚起更多同道的共識,在業界內外儘可能地擴大抵制範圍,以匡扶業界風氣。
  • 家雀兒-光明日報-光明網
  • 醫者仁心,在戰「疫」一線熠熠閃光-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智庫約請醫學專家,結合戰「疫」實踐為您探尋「醫者仁心」背後的基因密碼,為破解公共衛生危機、守衛人民健康凝聚力量。    光明智庫: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眾志成城、支援湖北,忠誠踐行「大愛無疆」「醫者仁心」的精神。在您看來,新時代中國醫務工作者身上承載著怎樣的人文精神,在這次戰「疫」中有怎樣的具體體現?
  • 青年亞文化,在「破壁」中展現新圖景-光明日報-光明網
    對此,中央民族大學和光明日報組成聯合調研組,通過在線觀察、深度訪談、文本分析、案例調查等方式,透視二次元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流行的原因,並對其傳播模式、社會影響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二次元文化未來發展的對策建議。
  • 法律的正義性:涉非公經濟立案監督 | 光明網評論員
    法律的正義性:涉非公經濟立案監督 | 光明網評論員 2020-12-23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葉小鸞、金聖歎與《紅樓夢》-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書話】上世紀八十年代關注葉燮和金聖歎    20世紀80年代,有一段時間我集中精力研究明清小說評點,於1982年出版了《中國小說美學》。
  • 葛洛希莫剖析法國怪誕的「達賴盲從」-光明日報-光明網
    葛洛希莫在《盲目:宗教、戰爭與文明》一書裡發出的聲音,自然讓人追憶起一位法國大革命領導者羅伯斯庇爾,後者曾經告誡:「狂熱的信仰者,勢必甘為宗教殉道。」歷史的教訓,今人切不可忘記。
  • 大醫與大愛-光明日報-光明網
  • 一片葉子的重量(報告文學)-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感覺有點像商務人士的節奏。其實,盛阿偉是個農民,準確地說,是個茶農。他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種茶。這裡是他的家,屬於安吉白茶核心產區。    兩年前,作為村黨總支書記,盛阿偉領著村上的其他19名黨員幹了一件大事。他們自發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村裡種植白茶致富的情況,提出捐贈1500萬株「白葉一號」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並承諾包種包銷,不種活、不脫貧不放手。
  • 為現代劍川而設計-光明日報-光明網
    於是,我們組織縣裡的美術老師與縣委宣傳部門的專業人士成立設計組,他們的文化程度高,又有繪畫基礎,只要經過培訓逐漸就能成為研發工藝新產品的主力。他們設計方案,再與工藝製作團隊對接,由企業、師傅們製作出成品,兩支隊伍先後有序、無縫銜接,在一次旅遊文創產品大賽中,完成設計稿件200餘稿,成品100餘件,產品樣貌得到了極大改觀,並在劍川民族傳統節慶「石寶山歌會節」期間向民眾進行了展示。
  • 101歲電影人張昕:與姐姐張瑞芳是「影壇姐妹花」,丈夫陳荒煤
    其間,1941年,張昕與在「移動劇團」相識的陳荒煤結婚。  No.2  建國後,張昕和二姐張瑞芳一起來到北京,成為了北京電影製片廠的演員。  作為演員,張昕於1950年參演了張波執導的電影《神鬼不靈》,她在其中飾演大神姑母一角。1953年,又參演了林揚執導的電影《趙小蘭》,她在其中飾演婦女主任一角。
  • 英國「走」了,給歐盟留下了英語-光明日報-光明網
    即便是一些以講法語人士為主的發布會,主持者也會習慣性地用「大家都能聽得懂的語言——英語」來主持,實際上在暗示和引導人們使用英語。    據有關人士分析,儘管英國走了,但英語在歐盟機構的影響還會持續下去。根據《羅馬條約》,歐盟增加或取消一種官方語言,需要歐洲理事會「一致贊同」。從目前情況來看,27個成員「一致贊同」取消英語是根本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