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為了活出自我!

2020-11-24 騰訊網

一位詩人。他寫了不少的詩,也有了一定的名氣,可是,他還有相當一部分詩沒有發表出來,也無人欣賞。為此,詩人很苦惱。

詩人有位朋友,是位禪師。這天,詩人向禪師說了自己的苦惱。禪師笑了,指著窗外一株茂盛的植物說:「你看,那是什麼花?」

詩人看了一眼植物說:「夜來香。」

禪師說:「對,這夜來香只在夜晚開放,所以大家才叫它夜來香。那你知道,夜來香為什麼不在白天開花,而在夜晚開花呢 ? 」詩人看了看禪師,搖了搖頭。

禪師笑著說:「夜晚開花,並無人注意,它開花,只為了取悅自己 !」詩人吃了一驚:「取悅自己? 」

禪師笑道:「白天開放的花,都是為了引人注目,得到他人的讚賞。而這夜來香,在無人欣賞的情況下,依然開放自己,芳香自己,它只是為了讓自己快樂。

一個人,難道還不如一株植物 ? 」

禪師看了看詩人說道:「許多人,總是把自己快樂的鑰匙交給別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給別人看,讓別人來讚賞,仿佛只有這樣才能快樂起來。其實,許多時候,我們應該為自己做事。」

詩人笑了,他說:「我懂了。一個人,不是活給別人看的,而是為自己而活,要做一個有意義的自己。」

禪師笑著點了點頭,又說:

「一個人,只有取悅自己,才能不放棄自己;

只有取悅自己,才能提升自己;

只有取悅自己,才能影響他人。

要知道,夜來香夜晚開放,可我們許多人,卻是枕著它的芳香入夢啊。」

我們活著,不是為了取悅這個世界,而是為了用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來快樂的活出自己。

人活一世,不過開心二字,不開心地活,如同枉活一世。要讓自己開心,就要學會取悅自己。看場喜歡的電影、聽聽歌、看看小說,或者找個地方喝一杯清茶發個呆。

取悅自己,絕不是自私的;不是為了抵抗他人,抵抗世俗,而是讓自己變得美好的同時,讓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也變得快樂和美好。

—《END》—

來源:環球文摘精選

圖片:攝圖網

聲明:圖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如果你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感到厭煩,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方向充滿了迷茫,如果你想給自己一個改變自我命運的機會,不妨來關注由中美集團董事長、人生六大秘密創始人陳永先生創辦的中美集團陳永工作室推出的《人生六大秘密··如何成為自己》核心培訓課程及系列創新成果,目前正在推出的中美陳永讀書會,教你活出更好的自己,也正在線上線下開辦,人生六大秘密它將讓你真正掌握解開人生的六大秘密的鑰匙——積極自信的秘密、突破自我的秘密、成為自己的秘密、人生責任的秘密、愛的真諦的秘密、生命意義的秘密……衷心地希望你能打破現有不如意的生活,活出更好的自己!

——巔峰成就心理學:人生六大秘密·如何成為自己

相關焦點

  • 取悅他人只會迷失自我,追隨本心才能活出真我。
    活在這光怪陸離、紛繁複雜的當今社會,試問有多少人可以做到真正的了解自己。自己能做什麼?自己想要什麼?自己想去哪裡?自己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中國人有個特點,就是喜歡在生活中刻意去模仿自己內心裡喜歡的某個榜樣或偶像。
  • 前央視名嘴街頭吃雪糕被嘲「街頭落魄」:活著,不是為了取悅別人
    特別是「一心忙事業,連戀愛都沒談過」這樣的描述蹦出後,更是瞬間引爆了評論區。 活著,不是為了取悅別人 楊絳先生曾經說過:「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認可,到最後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 我們活著就是為了取悅自己,不是嗎?
    《時尚先鋒香奈兒》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勵志創業故事。它是以情感為紐帶表現看香奈兒的第一次高峰和第二波浪潮的起步。人生的每一段經歷都是有意義的。雖然電影並沒有著眼於香奈兒創業之路,卻通過她的情感經歷體現出了她的性格特點。正是她的性格與成長,決定了她以後的道路,以及她的品牌理念等等。電影中體現出的穿搭理念,到現在都不過時。
  • 日子,說到底是為了取悅自己而活
    我們都走得太匆忙,匆忙到忘記了當初出發是為了什麼。日子,說到底是為了取悅自己而活。周末和許久未見的閨蜜吃飯,她的變化讓我心生感慨。閨蜜是那種典型的小家碧玉,家境殷實,從小被呵護長大,先生是同專業的師兄,兩家父母是故交,可謂門當戶對。就像童話故事的結尾總是以婚姻的開始一樣,閨蜜的生活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有了變化。
  • 取悅自己,不是自私,而是一種智慧
    女人,前半輩子為了別人而活,為了家庭而努力,後半輩子,則就應該學會去取悅自己了。為自己生活,為自己而努力,為自己的開心而開心,為自己的憂愁而憂愁。這樣的取悅,也是一種生活上的大智慧。它並非是要你拋下一切只讓自己開心,也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去考慮後果,不在乎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會給別人帶來麻煩,也不在乎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會讓別人煩惱。取悅自己,最根本的目的是讓自己的日子過得舒心,歲月靜好。前半生為了金錢,為了名利,總有卑躬屈膝,客套討好的時候。
  • 為了討好別人,你失去了自我,《如何停止不開心》教你找回自我
    作者在《如何停止不開心》一書,對每一種行為都給出了直接具體的建議解決方案,從而幫助我們實踐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從而提升自我,活出真我。前段時間聽一個24歲的女孩講了自己和姐姐的故事,她感覺姐姐總是和她競爭,總是控制自己的生活,姑娘內心很痛苦,但是她不敢表達自己的感受,更不敢拒絕。
  • 如果你討厭我,我一點也不介意,我活著不是為了取悅你
    如果你討厭我,我一點也不介意,我活著不是為了取悅你1:我滿腔哽咽跟你訴說舊日種種,多可笑,我以為你會感動;生活從來都不會虧待努力的人,而你要做的,就是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想面對未來。
  • 致女人:學會取悅自己,是餘生最好的活法
    人生就只有那麼長,你在忙著討好別人的時候,自己已經錯過了大好年華;你在忙著取悅別人的時候,自己已經淪為了他人的附屬品。人活著,不該為別人而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強行擠進別人的路,困擾了他人,也勞累了自己。
  • 針對亞洲觀眾的島國性教育片,「買內衣不是為了取悅男性」
    咲良此前所做的全部準備,都是為了迎合男生:穿好看的內衣、脫毛、化妝,都是為了取悅男生。那女生自己呢?這也是性教育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性,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取悅自己。《送我上青雲》裡姚晨飾演的盛男,在生命倒計時響起之時,她才想起為自己而活,為自己的原始欲望而活。
  • 生存的智慧:人生下半場,取悅自己比取悅別人更重要
    不論是倒水、拿快遞、拿外賣、列印文件,從來不懂得去拒絕別人。每天都過得很累,繁瑣的事情一件件落在頭上,即使和自己毫無瓜葛。有一次因為家裡出了點事,想叫同事幫忙帶班,卻沒有一個願意站出來犧牲自己的時間幫她,小青表現出埋怨,同事也只是吐槽她不懂事。
  • 俞飛鴻:活得漂亮,從來就不是為了取悅誰
    這樣的人生看上去穩妥,但是反而因為我們沒有活出生命最大的意義和價值,有可能走向消沉、抑鬱,或者禁不住外界的誘惑。這也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迷失在誘惑之中,功名利祿也好,燈紅酒綠也好——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因此隨波逐流,或者去追求表面的浮誇與價值。 很多人的疑問便是,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以及適合什麼呢?
  • 活著活著,終究要活明白
    來去中間的過程就是活著。誰的一輩子都不容易,酸甜苦辣,悲歡離合;誰都想好好的活著,在有生之年,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無需取悅別人,快樂自己,把艱難困苦的生活,活出詩意;把苟且活出遠方;把薄情的世界活出深情,這才是活著的本事。每個人的活法不一樣,結果也會不一樣;不同的生活中心,有著不一樣的生活感悟。
  • 抖音快手亂象:你取悅別人的樣子,你會不會覺得挺傻!
    但那些為了博眾人一笑,而以身犯險的成年人,看起來更加傻得可憐。比如一位年輕爸爸,他和兩歲的女兒一起模仿熱門視頻空中翻轉。圍觀的人可能不少,但在翻轉過程中,他沒有抓穩女兒的手,導致小孩頭部著地,脊髓嚴重受損,造成四肢活動障礙。這是一個喜劇釀造的悲劇,尤其令人痛心!成年人為了娛樂大眾,而葬送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別人的關注,真的比好好活著還重要嗎?
  • 活著,為了生活的美好,而不是成為夢想的奴隸
    活著是為了感受生命的美好,而不是成為夢想的奴隸。於是,他通過專注彈琴進入「忘我之境」,救回了迷失的22。 而喬伊自己,也因為感動和激勵了天使們,再次獲得了回到地球的機會。  這部電影的奇妙就在於,它沒有像以往許多作品那樣,倡導奮不顧身地追夢。
  • 【英語美文】人是為了別人而活著——愛因斯坦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處境是奇怪的:每個人,都是來做一次短暫的訪問,不知道是為了什麼。不過有時似乎也會覺察到有某種目的。但是從平日的生活來看,有一件事情我們是很清楚的:我們是為別人而活,最重要的是為了這些人活:他們的笑容和幸福構成了我們快樂的源泉。同時,我們活著還為了另外無數個不相識的生命,憐憫之心,將我們同他們的命運聯繫起來。
  • 我穿內衣又不是為了取悅你.
    當內衣問題成了難題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穿內衣,到底是為了取悅誰呢?她就這樣在鏡頭前盡情展示著自己的美,而不是展示他人的「審美」。◆  ◆  ◆  ◆  ◆ 【我們穿內衣不是為了取悅他人】離我們身體最近的內衣,應該是一種保護,而不是偽裝。很想告訴大家,穿內衣,不是為了要擠出溝,讓它顯得豐滿。更不是為了取悅他人,而是為了取悅你自己。
  • 餘華的《活著》: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活著》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活著》出版25年來打動了無數讀者,經過時間的沉澱,已成為20世紀中國文學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
  • 取悅了別人,委屈了自己,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被討厭的勇氣
    只有真正活出自我的人,才是幸福的人。因為缺乏「被討厭」的勇氣,我們往往無法達到幸福的彼岸。分享一個我自已的一個小案例——很早以前就想搞公眾號,不為別的,僅僅是希望通過文字記錄生活來給自己做個紀念。最先把我的文章發在朋友圈裡的不是我,而是朋友們。在她們的鼓勵下,我開始分享在自己的朋友圈。毫無聲息的分享,沒有人知道那些文章是我寫的。朋友說——你幹這個不就是為了分享嗎?
  • 《蔡康永的情商課》:情商不是為了討好別人,而是讓自己更隨性
    獨處的能力,是使我們與別人不一樣的關鍵能力。獨處不是要我們面壁打坐,我們可以挑選自己感到好奇的書或電影當成我們跟自己相處的催化劑,情商從頭到尾就是一件自己對自己的事,如同每晚我們睡著都是一個人入睡,做夢都是一個人做夢,肚子痛或肚子餓也都是一個人餓一個人痛。人生最根本都是自己經歷自己得失,只是有時候喜歡幻想別人能分擔很多事罷了。
  • 你為了什麼而活呢?簡單說說活著的意義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上面一行是餘華的小說《活著》中的一句話。餘華覺得人活著是僅僅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不是對活著以外的事情而活。那活著的意義是不是也是活著本身呢?要想知道活著的意義,我們有必要知道什麼是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