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春天,當年還是風華正茂的時大姐做出了一個決定,離開了工作多年效益卻並不太好的餅乾廠,決定自己創業。在那個年代,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嘗試。時大姐住在東城區的胡同兒裡,挨著中央戲劇學院。讓她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其實也挺簡單,就是她總能聽見學生們在校門口兒或者胡同兒裡抱怨學校的飯菜難吃。
時大姐跟那些學生一搭話兒:學校飯菜難吃啊?要不我開個小館子你們過來試試?那些學生看著當時沒比自己大幾歲的時大姐還不太相信,開飯館?吹牛呢吧?沒想到時大姐一咬牙一跺腳,這飯館兒還真就開了,一開就開了28年。
1992年4月,景秀餐廳在東棉花胡同中央戲劇學院斜對過兒開張了。
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娛樂項目還很簡單,腦海裡並沒有什麼所謂「明星」「大腕兒」的概念,時大姐也從沒想到過,自己的這家小店,後來「養活」了這麼多未來的一線明星。
樓上樓下加起來10來張桌子的小店兒,一開還真就火了。中戲的學生一股腦兒的紮根在了景秀餐廳,他們習慣把這裡稱為「中戲第二食堂」。儘管學校三令五申,希望學生們儘量在校園的食堂吃飯,外頭的小館子不乾淨。可畢竟大學生都是成年人了,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景秀餐廳是他們當仁不讓的第一選擇。
聊起那些青澀的歲月,時大姐的記憶仿佛就在昨天一樣。她能侃侃而談的告訴你李亞鵬、章子怡、夏雨、王千源等人都是哪一屆畢業的,這些在如今大紅大紫的演員,幾乎沒有沒去過「中戲第二食堂的」。頭幾年,有個綜藝節目,大概節目內容就是讓這些明星大腕去中戲校園體驗同學生活。當時梅婷告訴去參加節目的夥伴:去了中戲,你們一定得去對過兒吃一下兒我們的第二食堂,要不然這趟體驗,就不算完整。
28年的時間,時大姐的景秀餐廳最受歡迎的兩道菜就是碎溜雞和水煮魚。每到畢業季的時候,時大姐一定是得把這兩道菜備足了。有時候她問學生們:吃了這麼多年這兩道菜,畢業酒還吃?不膩啊!這些未來的明星大腕兒們都會說:真的怕以後吃不到了。說到畢業酒,時大姐忽而開心,忽而又有些許眼泛淚光,回憶就是這樣,總會讓人有喜有悲。
「你知道嗎?有個臭小子,現在也是明星了,我就不說是誰了啊,這小子當年組織大傢伙兒集體不來我這兒吃飯。」時大姐說到這兒,我提起了興趣。那一年景秀餐廳的門口兒還能擺大排檔,幾個沒拿到當年獎學金的小子那天心情就不爽,喝著酒就跟鄰居起了摩擦。學生在那個年紀畢竟是年少輕狂熱血沸騰,叫來一大群同學就跟鄰居幹仗,鄰居也不甘示弱啊,兩撥兒人就在景秀餐廳門口兒碼起來了。
時大姐一看,立馬兒就攔著這些學生們。其實當時他們不懂,以為時大姐是向著鄰居,實則時大姐是怕他們這些風華正茂的孩子們出點兒什麼事兒。這帶頭兒的小子覺得委屈了,時大姐不向著他們了,號召所有學生一個月不去景秀餐廳吃飯..當然這種看似荒唐的事兒,在我們的青春歲月裡都發生過。
「後來呢?他們真就沒再來吃嗎?」我問時大姐。時大姐感慨地一笑:到畢業酒的時候啊,就他哭的最兇,抱著大姐就不撒手,說他當時錯了。嗨,誰沒年輕過呢.後來的歲月裡,無論這些人成為了多大的腕兒,他們都會時不常的回來看看,或者自己來不了的時候,介紹自己其他的明星朋友過來捧場。
看了看滿牆的照片兒,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兒。來這裡吃飯的人,這些才叫明星大腕兒,真的沒有幾個是現如今的那種「流量小鮮肉」或許那些小鮮肉和網紅們,也不會來這種胡同兒小店吃飯吧?
最後一個來這兒用餐的大腕兒,就是去年夏末時,倪大紅老師來這裡吃了一頓。今年的事情,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疫情對餐飲的打擊是非常殘忍的。春節的時候,時大姐和其他餐飲人一樣,無奈的看著店裡備的菜一點點爛掉,最後只能扔了。很多人或許不懂,會覺得你開飯館的都挺有錢啊,這有什麼扛不住的?何況還有這麼多明星大腕來捧場。
你不幹餐飲你不會了解,像時大姐這種開胡同小館兒的,在北京就和我們普通的老百姓一樣。一個10來張桌兒的胡同小館真的掙不了多少錢,一趕上疫情,學生們不來吃,街坊們不敢出門兒,這員工水電的,就純屬賠錢。好不容易等到北京防控疫情降到二級,前兩天又降到三級,時大姐覺得是不是好日子該來了?可好日子沒來,時大姐的火兒來了.
解封的第一天,時大姐遛了個彎兒,菸袋斜街、什剎海都已經隨便進出入了。時大姐決定備貨!開店!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唯獨她這個胡同口兒的保安,那真是不響應國家政策標準,完全隨著自己的心情來,說不讓你進是就不讓你進,當然他心情好的時候隨便。時大姐無奈打了12345反應,也完全不好使。
時大姐那天拍了個照,她發現這幾個胡同兒的保安呢,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柵欄還在呢吧,人沒了。等他們回來之後呢,那就隨著自己心情來了。東棉花胡同有兩個口兒,但是去景秀餐廳呢,從西口兒進方便。東口兒的保安倒是響應了國家政策,允許人們進入,西口兒的就死活按自己心情來。這麼一折騰,時大姐也真是無奈了,街道吧沒說不讓你開門兒,讓你開門兒之後呢,拿柵欄依舊堵著,這跟沒開門兒又有什麼區別呢?
說到這兒,時大姐從後廚給我拿出一筐土豆:兄弟你瞅瞅!這我前幾天備的菜,又成這樣兒了,這土豆啊我也不扔了,我真留著做為2020年的紀念了.聊到最後,時大姐問了我一句:兄弟,你說我這店還開嗎?...我真的不敢買菜了。
你們說呢?一家兒胡同裡開了28年的小店,難道就不開了嗎?借用一位讀者的話說,一家28年的店,已然可以成為東棉花胡同乃至整個兒東城區的一個博物館了。這28年的每一點一滴的歷史,都應該值得人們去保護,讓它的歷史永久的流淌下去。我們一邊兒說著要恢復地攤經濟,夜經濟,與其你重新開一堆地攤兒小店,為什麼不努力的保護這有著28年歷史的小店呢?
做為北京的美食平臺,我也沒什麼能做的,我只能把這家小店28年的故事給大家講一講。順便把景秀餐廳的訂餐訂位電話發給大家,大家去用餐之前打個電話訂位,讓時大姐心裡有個底,她就敢踏踏實實的給大傢伙兒備菜了。希望大家能幫助這家小店,把它的歷史和故事一直延展下去。
地址:東城區東棉花胡同中央戲劇學院斜對面景秀餐廳,電話:64079502,13701219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