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同縣粟裕希望小學舉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紅色文化進校園...

2021-01-16 紅網

紅網時刻懷化6月15日訊(通訊員 唐菁 張宇曉 龍桂林 龍俊傑) 6月12日上午,會同縣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紅色文化進校園」宣傳活動在粟裕紀念館舉行,粟裕希望小學40餘名師生參加此次活動。

在紅色文化宣傳區,講解員為師生一一介紹紀念館陳列的本土風俗文化展品,通過照片和有關展品宣傳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高椅儺堂面具、窗花雕刻、會同吊龍舞、拉木號子等等。隨後,師生們在《三枚彈片》《黃橋燒餅》等粟裕大將系列故事中重溫了紅色歷史,深入學習體驗戰神的英雄跡,深刻感受了革命先烈奮勇抗戰的偉大壯舉和軍民團結的「浪漫」故事。

在茶藝文化宣傳區,師生一行盡情領略本土文化的無限魅力。「會同野生茶的歷史始發於清朝時期,距今已經有300餘年的歷史」,本土野生茶工藝傳承人楊忠林介紹道。為讓師生近距離感受茶文化氛圍,更深入了解會同野生茶傳統製作技藝,楊忠林開始現場展示如何烘炒野生茶。「採茶、選茶、薄攤、殺青、揉捻、烘炒、發酵7道傳統工序樣樣不能少」,少了道工序茶就沒有了靈魂。不一會兒,陣陣茶香傳遍四周,「這也太香了吧!我想馬上泡一杯喝」,師生們紛紛發出讚嘆。

在非遺文化宣傳區,傳承人李梅華帶領師生重新認識介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祭粑。花祭粑又稱「花叫粑」,2013年入選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它屬於民間傳統手工藝,歷史淵源流長,文化底蘊深厚,是由農耕文化衍生而來的一種美食文化。會上,師生們一起參與了花祭粑的製作,在李梅華老師的講解和指導下,經過揉、捏、壓等一番手法精心製作,一塊塊麵團戲法兒般變成了辣椒、茄子、桃子等樣式的美食,十分惹人嘴饞。

紅色文化、傳統文化進校園,讓師生零距離接觸紅色文化、傳統文化,感受這兩種文化孕育的傳奇故事,風土文物及粟裕精神,能更好地激發師生去保護這些文化遺產,去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粟裕精神。

相關焦點

  • 全市「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啟動 敬廉崇潔從我做起
    「廉潔文化進校園」微電影開機儀式舉行。本報記者 段學虎 攝黃三角早報6月3日訊(記者 段學虎) 6月1日下午,東營市「廉潔文化進校園」暨第十二屆「黃河口少年兒童書信文化活動」啟動儀式舉行。啟動儀式上,同時舉行了「廉潔文化進校園」微電影開機儀式。啟動儀式上,與會人員一起觀看了晨陽學校師生進行的「少先隊員話廉政」主題隊會。隊會上,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詮釋了青少年對廉潔文化的理解。
  • 傳承戲曲文化 陶冶學生情操——羅田縣白廟河鎮中心小學戲曲進校園...
    12月4日,中央電視臺《千年黃岡戲曲篇》系列紀錄片項目組走進羅田縣白廟河鎮中心小學,採訪該校鄉村少年宮特色類活動——東腔戲。2016年,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和省市縣相關文件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戲曲素養,推動戲曲傳承發展,該校響應上級號召,積極行動起來,紮實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該校在2014年秋學校鄉村少年宮項目啟動時,就成立了東腔戲興趣小組,很快就被有關部門確定為羅田縣東腔戲傳承基地。
  • 山東文旅成績單|文保非遺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齊魯擔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 實習生 於喆1月18日下午,2021年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工作會議在濟南舉行,傳達學習2021年全國文化和旅遊廳局長、全國文物局長會議精神,傳達貫徹省領導關於文化和旅遊工作指示,並對有關重點工作進行了通報。
  • 紅色文化進校園 課堂上孩子們唱起雨花英烈寫的歌
    為抓好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有機融入小學學科的課堂教學、德育教育之中,昨天,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紅色文化進校園」館校合作項目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在南京小行小學舉行。當天,校園裡還展出了《革命烈士別樣風採——雨花英烈文學藝術作品展》,以及學生們以雨花英烈為主題創作的美術作品。讓同學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雨花英烈故事,感悟「兩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據介紹,早在去年10月,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就和小行小學籤訂了共建協議,成為該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定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紅色主題教育活動。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中大教授走進東莞授「非遺主題」課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茶山組織開展了「非遺傳承健康生活」2020年茶山鎮非遺大講堂及非遺體驗活動,進一步聚焦非遺在大眾健康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
  • ...六省炎黃文化論壇「炎帝文化進校園」匯報展示活動在泰山學校舉行
    紅網時刻株洲11月27日訊(通訊員 徐芳)11月26日,第八屆中部六省炎黃文化論壇在株洲舉行。當日下午2點20,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任大援教授等十六個省市炎黃文化研究機構近110位有關領導、專家蒞臨全國文明校園株洲市天元區泰山學校,觀摩「炎帝文化進校園」匯報展示活動。近年來,湖南省、市、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以炎帝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 臨沂市第六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暨非遺博覽會在臨沂職業學院隆重...
    中國教育在線訊 6月23日上午,由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臨沂職業學院承辦的臨沂市第六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暨非遺博覽會在臨沂職業學院隆重開幕。本屆博覽會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聚焦非遺在人民健康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宣傳非遺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戰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以非遺進校園為載體,以產教融合為主線,以網絡平臺為主陣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非遺宣傳展示和傳承實踐活動,普及非遺知識和健康生活理念,紮實推進非遺保護傳承和文化育人工作。
  • 捏泥巴成為藝術,非遺文化泰山泥塑進校園活動啟動
    2018年12月26日上午,由泰山泥塑研究院組織的,2019年新時代文明實踐暨泰山泥塑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泰山泥塑神泥藝術書畫展,同時在泰安市岱嶽區道朗鎮魚池古村的泰山泥塑研究院隆重舉行。來自北京、河北、河南及山東各地的文化藝術界、收藏界名家,岱嶽區有關部門領導等應邀出席了這一活動。
  • 傳承文化薪火 演繹曲藝新篇——漣水縣軍民小學蓮湘特色社團發展紀實
    近年來,漣水縣軍民小學秉承「軍民同心知行合一」的辦學理念,以實施「規範+特色」的管理為導向,以培養「全面+特長」的學生為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著力打造「同心」校園文化。學校在注重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開齊開足各類社團活動。目前,社團活動已然成為該校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為培養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特長提供了有效途徑。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了 這些珍貴世界遺產你了解多少?
    中新網客戶端6月13日電(記者 上官雲)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各地會舉行豐富的活動,從不同角度讓大家認識到保護各類珍貴文化、自然遺產的重要性。  在各類文化、自然遺產中,各項世界遺產無疑備受關注。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
  • 紅色文化進校園 課堂上孩子們唱起雨花英烈寫的歌_南報網
    2020-12-15 08:29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課堂上,孩子們唱起雨花英烈寫的歌「紅色文化進校園
  • 關於中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你還需要知道哪些……
    世界遺產包括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遺產、文化景觀遺產四類。廣義概念,根據形態和性質,世界遺產分為物質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記憶遺產、文化景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18年7月3日,世界遺產地總數達1092處,分布在世界167個國家。中國擁有世界遺產地53處。
  • 視頻|文物賦彩全面小康 安化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
    2020年安化縣「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現場。紅網時刻益陽6月11日訊(記者 劉麗 劉志雄 通訊員 陳洋)6月11日,在我國第4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即將到來之際,安化縣以「文物賦彩全面小康」為主題,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全面展示安化縣萬裡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文物保護和非遺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助力安化縣「茶旅文康」產業融合發展。
  • 湖裡區舉行文化遺產日活動:厚植非遺文化沃土共建健康愛心廈門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一場非遺文化盛宴在湖裡上演——「2020年湖裡區紀念文化遺產日活動暨太極文化公益培訓啟動儀式」,在湖裡區仙嶽山公園舉行。氣溫攀升,市民熱情高漲,「非遺大舞臺」上「好戲」連臺!百名太極拳名家登場,近十種精彩絕倫的太極拳表演輪番上演,讓人仿佛置身「武林大會」。
  • 弘揚團隊文化 凝聚精神力量 院校2020年校園運動會成功舉行
    為弘揚唯實惟先、善作善成的團隊文化,豐富教職工和學員的精神文化生活,為建設「五彩嘉興」凝聚強大力量,10月12日下午,院校2020年校園運動會圓滿舉行。我院常務副院長、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王國華在開幕式上致辭並宣布運動會開幕。
  • 聽運河故事 品非遺文化 ——滄州博物館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聽運河故事 品非遺文化 ——滄州博物館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2020-06-14 0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媽祖文化小故事進校園
    莆田網訊 日前,湄洲第二中心小學開展媽祖故事進校園活動,為每個學生分發《媽祖文化小故事》。通過教師生動的講解,激發學生對了解媽祖故事的興趣(如圖)。  為了讓少年兒童通過閱讀媽祖故事,了解媽祖其人其事,學習和弘揚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今年7月,在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的資助下,由莆田學院牽頭主編的《媽祖文化小故事》正式出版發行。全書20個篇目,分為「湄洲的女兒、媽祖的精神、親親的媽祖、世界的媽祖、心中的媽祖」5個主題,以時間、空間的推進、交錯相結合的脈絡開展。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光明烙畫宣傳展示活動
    2020年6月13日下午16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光明烙畫宣傳展示活動在烙畫基地舉行。由廣東省深圳市非遺物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指導,深圳市烙畫藝術協會和深圳弘揚烙畫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主辦,深圳市嘉實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聯合會、光明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和光明區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促進中心聯合支持。
  • 歌聲滿校園 芝罘區只楚小學舉行校園合唱節
    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藝術氛圍,激發同學們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一首首歌頌祖國、歌頌黨、歌唱美好生活的合唱作品,充分展示了學生熱愛祖國、熱愛校園,熱愛生活的情感,表達了他們用歌聲打扮生活,用歌聲點亮希望,用歌聲唱響心中夢想的願望。  在精彩的表演聲中,合唱比賽緩緩落下帷幕。本次合唱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而且通過全員參與,更讓每位學生都成為藝術教育的受益者。
  • 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掌中木偶表演走進詩山中心小學
    12月22日下午,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掌中木偶表演在詩鐘校區舉行,南安詩山藝聲掌中班的葉謀生老師為同學們演示了精彩的掌中木偶表演技巧。葉老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布袋戲的由來、布袋戲的簡單動作、傳統布袋戲表演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