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路為紙 以地為冊——重慶意境規劃設計研究院鄉村振興探索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最美人間四月天。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的華溪村一派生機盎然。

「太陽出來囉兒,喜洋洋囉兒啷囉……」一棟棟「蜂蜜黃」的土家吊腳樓掩映在綠水青山間,漫山遍野五顏六色的山花,白的似雪、粉的似霞、紅的似火,一群群蜜蜂辛勤地飛舞盤旋,觸目皆是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地處武隆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華溪村。華溪村的發展規劃引領大發展,重慶意境規劃設計研究院一時獲得業界關注。

以心當墨 意境深遠

企業為什麼取名為「意境」?周和平院長道出了初衷。意境是中國詩詞的最高境界,規劃設計的表達最高級層次就是歌以詠志,畫在詩外;同時,做事做人,有格局,有追求,有操守。

重慶意境規劃設計研究院前身為重慶市發改委下屬的重慶居正社會事業諮詢中心,市領導給中心定位「為年輕的直轄市提供智庫支持。」

重慶居正社會事業諮詢中心2004年從國有事業單位改制成民營企業並更名,同年取得國家級規劃設計資質。

一提起重慶意境規劃設計研究院,總經理魏大獻便打開了話匣子。

作為西南地區較早取得國家級規劃資質的設計機構,從多元化的動態觀點出發,始終堅持以高效、創新、與時俱進的價值體系,發揮綜合性的專業技法,突破項目地發展瓶頸,提高項目地體驗品質,創造出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和植根於文化原創的旅遊設計和城市規劃。經過20餘年的努力,意境規劃共承接各地各類項目600餘項,出版專著20餘部,獲得省部級獎勵10項。在城鄉規劃、旅遊規劃、鄉村振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等專業領域廣獲讚譽。

重慶意境規劃設計研究院的企業文化是:路為紙,是對天地自然的尊重;地為冊,是對生命個體的張揚;行作筆,是對自由自尊的膜拜;心當墨,是對商業智慧的詮釋。

重慶意境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宗旨是「讓未來先來」,有何深意呢?規劃謀劃的是未來,終極目的是謀劃的人的未來,未來可能是明天,可能是後天,但是大多項目是死在黎明,明天等不到,後天等不來,他們的理念就是讓明天先來。

周和平院長認為:百年鄉村,是一場圍繞「民生」展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偉大鄉村實踐。未來三十年,鄉村是主戰場,振興是主旋律,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是總目標。

如何在廣袤鄉村描繪出強、美、富的畫卷,分享一個多年紮根鄉村文旅規劃設計專業機構——重慶意境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個案,可能對詮釋鄉村多一種維度和思考。

產業振興 富美鄉村

「無論是農家樂、林家樂還是新民宿,無論是新農村還是美麗鄉村,無論是田園綜合體還是農業公園,無論是農業園區還是共享農莊,都可以說是鄉村振興的前奏和序曲,我們的鄉村走過這麼多年,到底如何整才能真正興?答案就在鄉村的田間地頭。」周和平院長一語道破天機,產業的振興是前提,換句話說,明明地裡出紅薯、土豆,總不能栽當歸、三七。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是革命老區縣、民族自治縣、邊遠山區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三峽庫區移民縣,集「老、少、邊、窮、淹」於一體。中益鄉華溪村坐落在「兩山夾一槽」地帶,位於大風堡原始森林深處,人均耕地不足一畝,90%以上是土家族人,屬國家級貧困村。華溪村大部分屬大風堡自然保護區內,所在石柱縣是《太陽出來喜洋洋》以及囉兒調的發祥地,《太陽出來喜洋洋》是國家非物文化遺產囉兒調的代表作,又是世界級文化精粹,傳唱60餘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經典民歌》。雖坐擁生態與文化的雙重優厚資源,但因交通閉塞、產業落後等問題,仍面臨著深度貧困落後的局面。中益鄉建檔立卡貧困戶465戶,1590人,7個村為貧困村,其中4個為深度貧困村,佔比57%;2016年全鄉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低於全縣平均水平;全鄉外出務工人員2921人,佔勞動力的59.8%,外出人員人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勞務收入是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重慶市石柱縣中益鄉華溪村

在周和平院長看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是推倒重來,不是大拆大建,而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的總體體現。周和平院長數十次深入現場調查,走田間,訪農舍,對華溪村貧困落後的深層次原因進行全面剖析。經過無數次的交流、座談、調研、推演,最後,規劃團隊六條重要舉措終於形成:第一,以農戶為重點對象,借鑑貴州省的「三變」政策,壯大村集體經濟;以蜂蜜為主導產業,建設中華蜜蜂小鎮,壯大主產業,培育新興產業。第二,以「遊、學、樂、美、養、富」為主線,構建鄉村旅遊生態產業鏈,打造鄉村旅遊扶貧示範村。第三,以建設景區景點為抓手,完善華溪村內外交通,特別考慮通達性和可行性。第四,以全域旅遊為背景,建設服務配套設施。第五,以接待住宿、農產品售賣為功能訴求,對農戶房屋進行改造、升級或新建,包括社會資金進入後的經營性文旅項目包裝。第六,以鄉村信息化建設為手段,實現城鄉信息互通和鄉村旅遊扶貧培訓。同時,以此為綱,細化到鄉村設計導則和運營計劃中。

華溪村大多數村民原來只種玉米、土豆和紅薯,糧經作物比為9:1,農戶主要經濟收入靠外出務工。精準扶貧六條舉措出來後,華溪村把產業扶貧作為扶根本、扶長遠之策,大力發展脆桃、脆李、吳茱萸、木瓜等經果林大約1080畝,樹下套種了黃精、西瓜、赤芍、花蕎等,糧經比已經從9:1變為1:9。所有的這些,都是在培育蜜源。「目前我們村發展集體中蜂260桶,村民有700多桶。村集體今年計劃達到1000桶。中藥材發展了,有了足夠的蜜源,再擴大中蜂的數量。」中益鄉華溪村黨支部書記王祥生表示,村裡最終目的是鄉村旅遊成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改善耕種作物只能讓老百姓脫貧,但是無法讓他們走上致富,為此,我們決定發展中蜂產業,將打造蜜蜂小鎮。」石柱縣中益鄉黨委書記譚雪峰直言,中益鄉屬於大風堡自然保護區範圍內,緊鄰黃水和冷水。

石柱縣正在大力發展大黃水片區的避暑和鄉村旅遊,以此為契機,中益鄉通過蜜蜂小鎮,發展鄉村旅遊,各種各樣的水果、蜜蜂、景觀等,可提供遊客遊覽觀賞,購買水果、蜂蜜,在旅遊中達到消費升級。

華溪村293戶農戶以925畝土地經營權入股且佔股20%,以保底分紅或經營收益分紅等方式獲得收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85戶、302人增收。2018年實現村集體收入20萬元,帶動農戶戶均增收2500元。2019年,中益鄉華溪村成功摘掉了國家級貧困村的帽子,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好花可常開 好景應常在

「文旅項目的規劃和開發,都有一個推導過程,都是一套思維模式,都有一個痛點和難點,而設計師的責任就是梳理問題、發散思維、聚焦難點,發散亮點。沒找準痛點,不能形成共識,沒找到難點,不能形成亮點。」周和平院長的設計邏輯,對目前千篇一律的鄉村規劃有一定的啟迪。

墊江牡丹櫻花世界位於墊江縣新民鎮,以明月山脈為主,東至省道S102,西至石人寨,南至爛泥溝,北至羅家灣,佔地面積約527.34公頃,是墊江縣以花卉為主題的重要景區之一。原為華運農業公司投資打造的華運國際牡丹園,3年種植牡丹6萬餘株,運行不暢,面臨關閉。墊江縣櫻之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接管了景區。接管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與重慶意境規劃設計研究院合作。

規劃團隊實地調研,發現景區面臨著文化主題缺乏、核心景觀不突出、體驗項目不足、業態較為單一的四大主要問題。同時,全國稱為牡丹之鄉的城市不只是墊江,如何突出山水牡丹的優勢,與墊江生態田園的自然基底完美結合,又能避免花這一旅遊產品的季節性限制。為此,規劃團隊建議業主:一是擴大規模,為長足發展打下基礎;二是提升景區體驗,把田園觀光和農耕體驗融合進來;三是以花為媒,延長花的產品鏈條和產品設計。

重慶市墊江牡丹櫻花世界

重塑「中國山水牡丹」發源地的這一形象基礎,做「深」文化,做「亮」特色,助力墊江打造獨一無二的「山水牡丹」品牌。主題上,聚焦牡丹的大眾文化內核,以「富貴、吉祥、幸福、繁榮、圓滿」為文化主題,講好故事,做夠氛圍,景觀上將「山、水、石、林、田」作為主要景觀元素,融入到景區核心觀賞區中;體驗上,設計深度體驗類項目,配合多檔次的美食、養生、度假等產品設計,做到有顏值更有氣質;業態上,立足牡丹觀光基礎,提升「山水牡丹」實用價值,延長牡丹加工產業鏈,實現產業增收、業態豐富。

2016年3月墊江牡丹櫻花世界景區正式開園,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牡丹、櫻花觀賞基地。開業以來,牡丹節期間,帶動墊江累計接待遊客達650萬人次,年均增長18.5%;實現收入超過40億元,年均增長45%。2018年6月,墊江牡丹櫻花世界景區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成為墊江縣全域旅遊的重要一環、鄉村振興的精品示範項目。

IP引流 內容制勝

「建設鄉村休閒目的地最大的問題是資源同質化,大致類似的山、水、田、林,耍法單一的打打麻將散散步,吃吃喝喝釣釣魚。消費升級倒逼產品升級,產品升級追溯IP設計」。在周和平院長看來,鄉村旅遊IP設計,從來不是一個全新課題,景區核心競爭力的建設,是一個向死而後生的過程。

萬盛經開區關壩鎮涼風村背靠黑山谷·龍鱗石海國家AAAAA級景區、奧陶紀主題公園、九鍋箐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渝黔高速複線和大黑山旅遊環線上,距主城87公裡,距萬盛26公裡,距黑山谷景區15公裡。

涼風村所在的關壩鎮位於渝黔邊界,過去是以煤炭經濟為主的市級重點產煤鎮。以前這裡有一個涼風煤礦,當地大多數老百姓都靠在煤礦打工為生。隨著煤炭資源枯竭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2013年鄉鎮煤礦全面關停,涼風村的村民們也因此失去了穩定收入來源。涼風村成了國家級貧困村。

涼風村耕地面積1500餘畝,是純農業村,山多耕地少,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2015年涼風村總人口467戶1716人,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79戶,貧困村民236人,行政村貧困發生率高達13.7%。

「做項目過程,思路沒出來,如詩詞創作,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輾轉反側,夙夜難眠,因為我們是做原創,是解決問題。不說正確的廢話,不說無謂的假話。」周和平院長無不感慨。他率領團隊通過數次考察,激烈研討形成了四點共識:首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漁;其次,以魚為產,打造產業集群;再其次,以魚為景,塑造文化景觀;最後,IP引流,實現人流轉換。

重慶市萬盛經開區涼風村

規劃從涼風村資源實際出發,一是確立了發展漁主題鄉村旅遊的思路。以漁產業為核心重構產業鏈條,促進鄉村各大產業與鄉村旅遊的高度融合發展;二是將魚塘作為區域最大的旅遊景觀和旅遊吸引物進行提升,構建溼地生態景觀魚塘體系;三是構建返鄉老百姓、下崗礦工創業就業和微企發展的產業平臺,將涼風村建設為大眾創業就業示範基地和重慶市微企創業發展第一村;四是,配套科普教育功能,打造以漁業科普為特色的複合型科普教育基地;五是,開發釣魚-賞魚-戲魚-烤魚-吃魚-買魚鏈式全觀感體驗產品體系,豐富遊客體驗感。

涼風村認真實施規劃,鄉村旅遊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成為涼風村發展全域旅遊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其年遊客接待量超百萬人次,帶動全村家家戶戶興辦農家樂、發展漁產業,實現人均年增收3-5萬元以上,成功實現脫貧摘帽,成功打造為重慶市鄉村振興示範村、重慶鄉村旅遊網紅點、重慶市鄉村旅遊新名片。涼風村成功創建全國第一批綠色村莊、全國運動休閒(垂釣)特色小鎮、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中國散文之鄉重慶萬盛創作基地,實現了昔日國家級貧困村到「夢鄉村」的美麗蝶變。

面對重慶意境規劃設計研究院可喜業績,總經理魏大獻躊躇滿志地說:「樹高千尺源於根深,大廈巍峨靠的是地基堅固,我們滿懷信心擼起袖子加油幹,為鄉村振興貢獻我院的力量!」

因為有夢,所以勇敢出發,踏上徵途,便風雨兼程!重慶意境規劃設計研究院秉承「讓未來先來」的宗旨,帶你尋找最美「鄉愁」,神州大地一幅幅秀美鄉村的畫卷正徐徐展開。(何武)

轉自: 西南文學雜誌

來源:新華號 微四川

相關焦點

  • 巧用資源 設計賦能鄉村振興(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為鄉村設計,還要發揮設計整合、協同創新的作用,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用設計將鄉村的發展資源轉化為生命力,繪就鄉村美好圖景。巧用鄉土資源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
  • 為鄉村振興建言把脈!東莞召開鄉村振興專家諮詢會
    ,為我市的鄉村振興工作建言獻策,助力鄉村振興邁上新臺階。專家們展示專題研究成果 為鄉村振興建言把脈諮詢會上,各位專家圍繞我市現代都市農業發展、鄉村政策體系應用實踐、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鄉村建築形態風貌指引、鄉村傳統文化利用、鄉村產業用地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匯報。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如何推動我市現代都市農業高質量發展?
  • 國農樂生鄉村振興研究院成立
    2019-10-16 09:37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南報網訊 (通訊員 楊軍 記者 周愛明) 國農樂生鄉村振興研究院13日在江寧區谷裡街道成立,正式宣布落地南京樂活生態谷(南京世界農業科技文化園)。
  • 答記者問丨將「鄉村振興齊魯論壇」打造成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國家...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辦「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媒體吹風會,介紹「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總體情況和青島農業「國際客廳」建設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今年,我們將2018年、2019年的31項課題成果彙編成冊,共有10冊,355萬字,分送相關領導和部門參閱,有效支持了決策服務。齊魯晚報記者:剛才,您介紹說「鄉村振興齊魯論壇」加上這屆,已經舉辦了三屆,以後每年還會舉辦嗎?會以什麼樣的形式舉辦?張彧: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
  • 「雙聯雙進」為奉賢鄉村振興按下「快捷鍵」
    新華網上海8月13日電(李碩 實習生聞雨)鄉村是超大城市的稀缺資源,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載地,更是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戰略空間。8月11日,「城市鄉村·空間蝶化」奉賢區「雙聯雙進」主題活動在上海舉行,探索交流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背景下鄉村振興的「奉賢答卷」。
  • 新書推薦 | 民國鄉村建設文獻叢刊(全65冊)
    本書所收文獻編排為鄉村調查報告、鄉村建設實施、鄉村自治、鄉村合作組織、鄉村建設專著、鄉村建設期刊六部分,全書65冊,16開,精裝,影印出版。  作者簡介  西南大學圖書館坐落於重慶北碚風景區縉雲山麓腳下,美麗的嘉陵江畔。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張琳 記者 薛保華 孫建恆)近日,為充分發揮學校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特色和學科優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雙一流」建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成立,校長吳普特兼任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院長
  • 設計之美:閒置房屋改造助力中國鄉村振興
    陽光透過新開的天窗灑進屋內,通高空間的設計讓那些在樓上品茶的村民也能盡情觀影。東角村位於福建省福鼎市,近幾年,依靠發展鄉村旅遊和民宿經濟,當地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如何讓村民精神生活更加充實,如何提升娃娃們的教育,成了了村裡「成長的煩惱」。同時,鄉村旅遊業初具規模,亟需更科學的規劃。
  • 「五個振興」為抓手,臨沂全力打造鄉村振興「沂蒙樣本」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之後,山東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劃,統籌推進山東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五個振興」,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 1000多名大學生和青年設計師為長三角鄉村振興貢獻設計創意和理念
    長三角地區20餘所大學的1000多名大學生和青年設計師集聚創意智慧,為滬郊金山區19處鄉村公共空間、17項本土物產設計了310份有效設計方案。經專家評審、村民投票、路演展示,近日在金山區楓涇鎮評出了年度最佳設計方案。
  • 鄉村振興不能「等、靠、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我省出臺了鄉村振興「21條措施」,初步搭建了「四梁八柱」。從明年開始,「三農」工作重心將由脫貧攻堅轉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湖北如何幹?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學者。推進城鎮化,擴大規模經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關於『十四五』規劃的建議,都將『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讓人振奮。」
  • 市人大代表沈忠:鄉村振興,規劃先行
    在市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崇明代表團分組討論上,關於鄉村振興戰略如何落地,市人大代表、陳家鎮黨委書記沈忠做為一名基層鄉村幹部,給出他的建議。沈忠認為,鄉村振興,最重要的首先是規劃先行,只有能落地、能操作的規劃才有可能變為現實。
  • 助力發展|30多位高校教師、設計師集體為晉江鄉村振興賦能!
    近年來,晉江市農村農業局一直大力倡導創新機制,不斷深化「雙微雙創」實踐,引進高校的實踐團隊,為鄉村振興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撐,達到引智下鄉,高校賦能鄉村振興的目的。
  • 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項目重慶榮昌工作站正式破土
    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實踐重慶榮昌支隊成員與當地領導舉行破土儀式 8月17日,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實踐項目重慶榮昌工作站正式破土動工。 重慶榮昌鄉村振興工作站項目是Aedas與清華大學繼獎學金、實習、就業等一些列合作後的再一次攜手。作為深度合作夥伴,Aedas此次為清華學子擔任起「設計導師」的角色。
  • 武邑縣召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會議」
    12月20日,武邑縣召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會議」。縣委書記劉勇、縣長王成宗、縣委副書記侯玉東、縣人大副主任張金雷、副縣長劉威、縣政協副主席趙立章出席會議,各鄉鎮區黨委書記、縣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用水保科技為鄉村生態振興保駕護航
    羅小雲副省長參加省水利廳2020年第七期「水之韻」沙龍中指出,將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實踐與鄉村振興戰略進行有效對接意義重大。多年來,省水保院以鄉村生態環境需求為導向,積極開展相關科學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在基層農村得到廣泛應用,用水保科技為鄉村生態振興保駕護航。
  • 為鄉村振興打好地基
    原標題:為鄉村振興打好地基   初冬時節,記者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巨口鄉九龍村見到正在村道拓寬取直改造施工現場協調村民佔用地事宜的村第一書記李傑。
  • 港頭村鄉村振興控制性詳細規劃獲市政府批准實施
    2020年12月24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批覆同意《花都區花東鎮港頭村鄉村振興控制性詳細規劃》。該規劃傳統村落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項目,作為結合港頭村中國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需求,按減量規劃的思路開展規劃的優化提升,順利通過市政府審批。
  • 威海市臨港區汪疃鎮:以鄉村振興為引領 做好「三農」「扶貧」結合...
    目前,汪疃鎮已按照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創新試點項目要求以及「兩線兩帶一走廊、四縱一橫五園區」的總體建設規劃,高標準完成了現代農業綜合園區核心區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下一步,汪疃鎮將繼續加快規劃建設,打造全市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示範樣板區,力爭獲批省內乃至國內的重要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科技園區。  突出龍頭培育,發揮產業扶貧示範效應。
  • 為鄉村振興提供青年方案,這個研學設計大賽收穫滿滿
    為鄉村振興提供青年方案,這個研學設計大賽收穫滿滿 2020-12-18 0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