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流派丨貴州漆器:國漆之鄉是大方,隱花五彩乃特色!

2021-01-11 文玩百科錄

廣場舞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廣場舞的歌曲,鳳凰傳奇組合可以說是佔了一大半,其中就有一首《奢香夫人》!小柒的腿已經有點按捺不住了。

而說到奢香夫人,小柒想到的卻是明朝年間的彝族女政治家。明朝洪武年間,她在向朱元璋進貢的「方物」中,就有許多漆器珍品。也就是「大方漆器」。

有人又要說小柒了,說好的跳廣場舞呢?怎麼又跑到漆器了!

了解小柒的朋友都知道,漆器文化傳播,以萬物為途徑!

貴州的大方漆器造型樸實,漆色光亮,經久耐用,是具有濃鬱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美術作品。大方縣素有「國漆之鄉」的美稱,栽培漆樹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產量較多、品質優良的生漆為大方漆器的生產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大方漆器富麗華美,產約始於明洪武年間,在明代曾被選為專供皇室使用的貢品,後在民間廣為流行,被人們用做家庭陳設品來裝飾書齋、客廳,或者作為日常生活中的用具以盛裝果品和菜餚。

清朝民間的大方漆器工藝技術比明代更為完美,特別是大方皮胎描金漆器獨具特色。大方漆器在清道光年間(1821-1850)盛極時,當時古老的大定府城內幾乎家家都會製作漆器,故享有「漆城」之譽稱。

民國年間,大方「寶光齋」皮胎漆器以造型準確、縫口嚴密、工藝細緻見長;「民生漆貨社」皮胎漆器以紋樣美觀知名。

1915年,大方漆器曾獲美國博覽會銀獎。1954年,大方成立漆貨加工小組,1958年,大方成立國營漆器廠,其特色工藝是:嵌印(描漆罩明)、隱印(描金罩明)、鏤嵌填漆等。

大方漆器選料精良,採用牛馬皮脫胎和布胎,以上等漆作塗料,一般一件製品需經過四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在大方漆器製作工藝的制坯、漆地、裝飾等幾個重要環節中,比較複雜的是裝飾。大方漆器的裝飾多以寫實與大膽誇張相結合,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裝飾技法有一百多種,包括隱花、五彩、嵌花、明花、退光、明光、印漆、臺花、金花、銀刻等手法。

其中隱花是大方漆器的獨特技藝,藝人巧妙地把各種花紋隱襯在漆與坯之間,圖案若隱若現,手法巧妙。五彩是大方漆器的又一特色,運用嫣紅、翠綠、天藍、淺灰、乳白、深黃、深紫等顏色裝飾漆器,突破了沿襲已久的黑紅相襯的單一手法,色彩鮮豔奪目,極富地方特色。

嵌花工藝則以細膩纖巧、清幽雅致取勝,不刻意雕琢,也不飾以金銀,只進行淡淡潤色便可使圖案生動盎然。其圖案有青山、秀水、古木、瑞雪、春花、秋實、飛禽走獸等,躍動著民間藝人爛漫的赤子之心,再現了貴州的風土人情。

下期小柒將帶大家欣賞福建漆器,其中就有我國三大傳統手工藝品之一的「福州脫胎漆器」!

相關焦點

  • 漆器識別指南
    這一時期陶胎漆器「風靡」,源於漢朝奢靡之風盛行,大興土木,造成木材嚴重匱乏,影響了木胎漆器的產生,而以陶為胎的漆器華麗的登上歷史舞臺。  堆漆是把漆堆積起來之意,堆漆包括「識文」和「隱起」兩種做法。識為高起之意,所謂識文,就是用漆灰和稠漆堆出高於漆面的花紋之後,不加雕琢,而加飾雕琢的做法稱為「隱起」。
  • 漆器 | 震撼世界的美!
    「古漆者,光澤華,似烏金而非寒,明麗堂皇。」一說到漆器,人們就會聯想到古代貴族的奢侈生活,確實,在古代,漆器造價昂貴,不是貴族真的用不起。說起漆器人們也馬上會想到美不勝收這個詞,畢竟漆器實在是太美了!百寶嵌就是將各種寶物,如寶石、象牙、珊瑚以及玉石等材料,有機結合到器物上,百寶生輝、使器物盡顯富貴奢華之氣。
  • 中國漆器的各種工藝
    在中國漆之為用 已經有近萬年歷史 漆器  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  任憑時光如梭  它就在那裡  不驚,不動由於螺鈿是一種天然之物,外觀天生麗質,具有十分強烈的視覺效果,因此也是一種最常見的傳統裝飾藝術,被廣泛應用於漆器、家具、樂器、屏風、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關的工藝品上。
  • 美輪美奐的工藝品漆器,在《紅樓夢》中是怎樣的存在?
    漆本是木名,原產於我國貴州、雲南、陝西、江西諸省。其樹皮內分泌的樹汁具有防腐、耐酸、耐鹼的作用,為此人們多用其塗在木器表面。此外漆本身的光澤可以越擦越亮,甚至可以明亮如鏡,因為漆汁透明,所以極易加入顏料以形成多種彩色,若飾之以紋飾,這使得被漆塗抹的器物在美化上有了無限可能,這些被漆髹塗的器物被稱為漆器。
  • 徐州開展漢朝漆器的研究工作,發現一些細節,原來楚王是這種品位
    ……這些漢墓呈四方丘陵高地空間地理分布,而且主要以楚王陵墓為主,可見漆器是漢朝帝王不可或缺的生活器皿;於是,漆器的"物體系"首先關聯楚王的生活情境、制度文化與思想特色;由於漢朝時期,封國"制同中央",特別是楚國這樣重要的封國,楚王的一切規制都和朝廷一模一樣;所以可以這麼說,徐漢漆器反映出漢王朝統治階級的宏觀生活情境、制度文化以及思想特色。
  • 看金漆木雕、脫胎漆器、漳州木偶等傳統工藝裡的「格物匠心」
    其中,明德化窯何朝宗款白釉觀音立像及文昌帝君坐像、清刻白芙蓉石羅漢坐像、漆器「后母戊鼎」等都是難得一見的工藝珍品。「格物匠心——福建傳統工藝展」展覽現場福建工藝美術歷史悠久,品類繁多,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鬱的地域特色。福建藝術家秉持「專心致志,以事其業」的信念,精心描繪祖國壯美山河與人民幸福生活,傳播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文化,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
  • 漆器的十三種工藝,震撼世界的美!
    中國漆之為用,已經有近萬年歷史。漆器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任憑時光如梭,沉澱歲月留下的痕跡。即便剝去華美的外衣,留下的也是最質樸的本真,以及最包容的智慧。由於螺鈿是一種天然之物,外觀天生麗質,具有十分強烈的視覺效果,因此也是一種最常見的傳統裝飾藝術,被廣泛應用於漆器工藝品上。
  • 鑑賞:中國漆器之大美
    中國古代漆器種類豐富,常用的有漆盒、漆壺、漆瓶、漆盆、漆奩、漆碗、漆盤、漆杯、漆樽等。不同時代和不同用途的漆器,具有形態各異的器形,具體表現在漆器的口部、頸部、肩部、腹部、底部以及足部的形狀。而光腦,則是梅克斯博士在研究矩陣模擬系統程序的時候,意外發現靈能晶石的特異之處,不同於光電等任何物質和能量,靈能晶石蘊含的能源本質類似於精神這種虛無飄渺的東西。   命一場, 或喜或悲,都是一次洗禮,一次歲月的歷練;或濃或淡,都是一抹綻放,一抹美麗的風景。春風得意時,不必張揚驕傲, 淡定從容一些,沒有人能永遠一帆風順。一切得與失、隱與顯,無非風景與風情。
  • 醬釉由於模仿漆器而產生?紫定產地定窯也產漆器
    、紫定長頸瓶 宋觀復博物館藏紫定(當時可能稱為紅定)粉墨登場,一亮相帶來的氣息就與眾不同,青、白、黑三色瓷釉早已讓古人見怪不怪,在紅釉尚未問世的宋代,將赭石色稱之為紅是古人對紅釉瓷器的嚮往,不是誤讀。定窯醬釉描金牡丹紋碗 北宋故宮博物院所藏紫定葵瓣盤呈六瓣造型,與當時的漆器造型雷同,這類造型源於唐至五代的金屬器造型,被北宋漆器與瓷器同時接受。
  • 【大象視界|臺灣行】探訪雙清館主洪三雄的漆器王國
    其中,在洪三雄先生看來,剔彩可能是最能反映古代漆器工匠精神和雕刻工藝的門類之一。「剔彩,一名雕彩漆。有重色漆,有堆色雕漆,如紅花、綠葉、紫枝、彩雲、黑石、輕重雷文之類。絢豔悅目。」——明·高濂《尊生八箋》剔彩,顧名思義,便是在一件漆器的胎體上用不同顏色的漆,分層漆上去,每層若干道,使各色層都有一個相當的厚度,然後用刀剔刻,需要哪個顏色便剔去在它以上的漆層,就會露出需要的色漆,還要根據原定構思刻出花紋。
  • 【大象視界】探秘德川美術館:日本傳世「唐物漆器」為何比中國本土還多?
    南宋 黑漆天目臺  德川美術館藏日本大舉收藏「唐物漆器」至少可以追溯到相當於中國元代的鎌倉時期,這種對於中國漆器的追捧有著深刻的文化源流。,每層若干道,使各色都有一個相當的厚度,需要某種顏色,便剔去在它以上的漆層,露出需要的色漆,並在上面雕刻花紋,所以最終形成的五色燦爛的效果,考驗的是工匠的高超技藝和豐富的想像力。
  • 欣賞 | 故宮博物院藏明代漆器,難得一見!
    將填金的嘉靖款刻在器底左側的情況較為特殊,而外底分布的多道斷紋同典型的明代漆器相比,明顯不夠均勻自然。考慮到清宮檔案中經常出現乾隆皇帝命令造辦處或蘇州織造重髹器底和器裡的記錄,並結合上述分析,這件剔紅圓盤的款識應是乾隆朝重漆底後加刻的,但與造辦處所作漆器的「款識」字體不同。
  • 投資藝術 春拍信息 日本美協五周年慶典春拍 漆器上的花卉欣賞
    「花中之王」牡丹色澤豔麗,富麗堂皇,有「國色天香」之稱,象徵著富貴、高潔、端莊秀雅。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膾炙人口,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乃千古絕唱。仔細觀察可見,本品漆層極為深厚,朱漆潤澤靚麗,漆質油潤飽滿,較為難得。蓋面正中以細膩的筆觸雕刻壹朵富貴牡丹,花瓣紋理絲絲縷縷,清晰可見,花蕊微露,正自綻放。花型碩大,豐腴富貴,枝繁葉茂,壹派生機盎然的美景。牡丹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體態豐滿,高雅大方,是雍容華貴,繁盛昌榮的象徵。環繞牡丹與其中的是肥碩的枝葉,枝理葉脈均細緻描畫,嬌羞嫵媚,姿態萬千,讓人仿佛置身百花叢中。
  • 域外文化|日本當代漆器,一見「沈金」、「蒔繪」等高超裝飾技法
    漆器是採用漆樹的汁液(漆液)塗抹於器物胎體上的工藝品。胎體可以是木胎、竹胎、皮胎、陶胎等。以木胎為最多。 (輪島塗蒔繪屠蘇器) 日本各地漆器: 「越前漆器」。
  • 徽州漆器髹飾技藝——犀皮漆技法實訓在徽博舉行
    12月8日至11日,黃山學院藝術學院工藝美術系漆藝專業17名大三學生在2位領隊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非遺園黃文勇工作室進行為期四天的徽州漆器髹飾技藝——犀皮漆技法實訓。在徽博,參觀展覽,徽博館藏清代「剔紅山水紋插屏」等古代漆器展品讓學生們印象深刻。在徽博非遺園黃文勇工作室,徽州漆器髹飾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黃山學院客座教授黃文勇現身說法,不僅引導學生們觀摩其現場陳列的新近創作的各式漆器作品,感受體會不描、不刻、不畫,卻將變幻多彩的紋理深藏於大漆之中的奧秘,而且悉心指導學生們在定製的瓷器胎骨上打埝、刷漆、打磨拋光。
  • 羊亭鎮王紹祿:用心鍛造螺鈿漆器工藝品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我想用我懂得的大漆融入你的螺鈿漆器工藝中,讓咱們的傳統技藝錦上添花。」倆人一拍即合,自此走上了螺鈿漆器工藝之路。「這大漆可以追溯到上萬年前,是來自於南方的一種漆樹汁液,經過風化後呈現紅棕色。至於其他的顏色,可以用一些天然礦物質與其調兌製成。」
  • 【大象視界】迷人的千年青瓷漆器,告訴你什麼是高貴的傳承
    但1582年,織田信長遭遇兵變身亡,一代梟雄豐臣秀吉打敗了柴田氏,這裡成為了豐臣秀吉手下五大老之一前田利家(1538-1599)的領地。前田利家原來是柴田勝家的手下,但關鍵時候他倒向了豐臣氏,為豐臣秀吉統一天下立下大功,前田利家受封的加賀國,便是如今金澤市的所在地。
  • 相撲、漆器、抹茶,竟都源於中國:為什麼卻被日本發揚光大?
    「引為國賓之禮,譽為日本之最」,目前在世界上頗為盛行。可是在中國,早在明朝時期,已經用泡茶喝湯,取代了抹茶。 ◇ 漆器眾所周知,日本的英語名稱是「Japan」。與中國瓷器china一樣,日本被西方譽為「漆器藝術的國度」,固以Japan為名。
  • 一入「漆門」「深似海」 從此一生只做一件事
    到深山上選購生漆、在工作室制漆、雕花、打磨、裱布、裝飾……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楊莉爾倩對漆藝的熱愛和痴迷是常人無法想像的。她從20歲出頭便開始接觸成都漆藝,這一做便是40餘年。 熱愛 讓楊莉爾倩將漆器做到精緻 成都享有「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美譽,成都「中國漆藝之都」的美譽卻鮮有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