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馬小琳 青春醫家
青春醫家
關注青年,關注健康,關注青年,關注健康,讓我們成為最緊密的「醫」家人吧
關注
腦卒中是現代社會一大致命殺手
腦卒中危害性大
可造成偏癱、失語、
神經功能障礙等終生殘疾
甚至是死亡
大部分缺血性腦卒中起病在顱內
禍根卻在頸部
腦卒中和頸部有關嗎?
來看看本期【健康捉「謠」記】
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腦卒中是什麼
腦卒中,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可是說到它的另外一個名字「中風」,大家可是又熟悉又恐懼吧。
這個疾病起病急,變化快,如風邪善行數變,如同災禍突然降臨。
大腦是人體的「中樞」和「最高司令部」,主管人的思維、情緒、行動等,如果「最高司令部」出了問題,那麼身體的其它各個「機構」也都會出問題。
看著是腦子裡面生了毛病,可是對於全身都會有影響。
舉例而言,如果管運動的大腦區域出現損傷,人就會偏癱或者昏迷;
如果管思維、情感的區域出現損傷,人就可能變得痴呆;
如果損傷區域較大或損傷程度較嚴重,那麼人就有可能死亡。
腦卒中是排名第一的國民死亡原因,每年新發患者超過200萬人,據統計,每5人死亡中就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
怎樣預防腦卒中
腦卒中一個主要的發生因素是頸動脈狹窄,引起腦部的血液供給減少,從而產生許許多多的症狀。
頸動脈在哪裡?
伸出雙手,分別放在脖子兩側,可以摸到兩根血管的搏動,這就是頸動脈。
頸動脈篩查主要檢測的是頸動脈斑塊,斑塊指的是血管內的一些有型成分聚集而成的,類似於餅乾碎屑的物質,它們附著於頸動脈的血管內壁上,好比下水道裡的汙垢。
我們的斑塊長在血管內壁上,會讓管腔逐步變窄,當狹窄大於50%,就會增加腦卒中的風險,如果狹窄大於70%,就會對大腦供血產生明顯的影響,需要及時處理。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判斷斑塊的軟硬。
「硬斑」是指已經鈣化變硬,不容易脫落和破裂的斑塊,不過容易引起動脈狹;而「軟斑」就像一個薄皮大餡的餃子。
我們想想看,如果把人體的血管比喻成高速公路,那斑塊就像路邊的石頭,軟斑就如同隨時會滾下來的石頭,說不準啥時候就掉下來造成梗阻了。
一旦梗阻,我們的大腦就會缺血缺氧,造成腦卒中。
為什麼會形成斑塊呢?
斑塊的形成需要一個大環境,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嗜酒、肥胖、長期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等。
如果你具備這裡面的高危因素,或者超過40歲,建議每年定期檢查頸動脈超聲,評估血管的狀況。
如果有硬斑,且狹窄程度小於50%,需要控制血壓、血脂,並改善生活方式;
如果是軟斑,或者硬斑狹窄程度大於50%,建議服用他汀類藥物穩定板塊。
特別需要提示的一點是頸動脈是人體動脈的一個窗口,如果頸動脈有斑塊形成,就提示有可能冠狀動脈也會有粥樣硬化斑塊。
冠狀動脈斑塊是造成心梗的重要因素,所以必要時可以酌情進行一些冠心病的檢查。
發現頸動脈斑塊後
多久需要檢查一次
一旦發現有頸動脈斑塊,建議最初兩年內每半年複查一次,觀察斑塊有沒有增大,是否穩定,如果兩年內保持不變,可以改為一年複查一次。
我們建議超過40歲的中年朋友,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以及長期熬夜等危險因素,儘量做一次頸動脈超聲,用這種無創、便捷的檢查方式早期發現頸動脈斑塊,降低發生腦卒中的風險。
本期要點
腦卒中發病急,後果嚴重,本病可防可治,早期監測危險因素,發現頸動脈斑塊,可有效降低發病風險。
健康小貼士
腦梗中風很嚴重
頸部超聲檢測它
發現斑塊早治療
減低風險保健康
作者介紹
長按掃碼關注青春醫家
原標題:《腦梗和脖子有啥搭嘎?【健康捉「謠」記】(第161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