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和脖子有啥搭嘎?【健康捉「謠」記】(第161期)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馬小琳 青春醫家

青春醫家

關注青年,關注健康,關注青年,關注健康,讓我們成為最緊密的「醫」家人吧

關注

腦卒中是現代社會一大致命殺手

腦卒中危害性大

可造成偏癱、失語、

神經功能障礙等終生殘疾

甚至是死亡

大部分缺血性腦卒中起病在顱內

禍根卻在頸部

腦卒中和頸部有關嗎?

來看看本期【健康捉「謠」記】

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腦卒中是什麼

腦卒中,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可是說到它的另外一個名字「中風」,大家可是又熟悉又恐懼吧。

這個疾病起病急,變化快,如風邪善行數變,如同災禍突然降臨。

大腦是人體的「中樞」和「最高司令部」,主管人的思維、情緒、行動等,如果「最高司令部」出了問題,那麼身體的其它各個「機構」也都會出問題。

看著是腦子裡面生了毛病,可是對於全身都會有影響。

舉例而言,如果管運動的大腦區域出現損傷,人就會偏癱或者昏迷;

如果管思維、情感的區域出現損傷,人就可能變得痴呆;

如果損傷區域較大或損傷程度較嚴重,那麼人就有可能死亡。

腦卒中是排名第一的國民死亡原因,每年新發患者超過200萬人,據統計,每5人死亡中就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

怎樣預防腦卒中

腦卒中一個主要的發生因素是頸動脈狹窄,引起腦部的血液供給減少,從而產生許許多多的症狀。

頸動脈在哪裡?

伸出雙手,分別放在脖子兩側,可以摸到兩根血管的搏動,這就是頸動脈。

頸動脈篩查主要檢測的是頸動脈斑塊,斑塊指的是血管內的一些有型成分聚集而成的,類似於餅乾碎屑的物質,它們附著於頸動脈的血管內壁上,好比下水道裡的汙垢。

我們的斑塊長在血管內壁上,會讓管腔逐步變窄,當狹窄大於50%,就會增加腦卒中的風險,如果狹窄大於70%,就會對大腦供血產生明顯的影響,需要及時處理。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判斷斑塊的軟硬。

「硬斑」是指已經鈣化變硬,不容易脫落和破裂的斑塊,不過容易引起動脈狹;而「軟斑」就像一個薄皮大餡的餃子。

我們想想看,如果把人體的血管比喻成高速公路,那斑塊就像路邊的石頭,軟斑就如同隨時會滾下來的石頭,說不準啥時候就掉下來造成梗阻了。

一旦梗阻,我們的大腦就會缺血缺氧,造成腦卒中。

為什麼會形成斑塊呢?

斑塊的形成需要一個大環境,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嗜酒、肥胖、長期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等。

如果你具備這裡面的高危因素,或者超過40歲,建議每年定期檢查頸動脈超聲,評估血管的狀況。

如果有硬斑,且狹窄程度小於50%,需要控制血壓、血脂,並改善生活方式;

如果是軟斑,或者硬斑狹窄程度大於50%,建議服用他汀類藥物穩定板塊。

特別需要提示的一點是頸動脈是人體動脈的一個窗口,如果頸動脈有斑塊形成,就提示有可能冠狀動脈也會有粥樣硬化斑塊。

冠狀動脈斑塊是造成心梗的重要因素,所以必要時可以酌情進行一些冠心病的檢查。

發現頸動脈斑塊後

多久需要檢查一次

一旦發現有頸動脈斑塊,建議最初兩年內每半年複查一次,觀察斑塊有沒有增大,是否穩定,如果兩年內保持不變,可以改為一年複查一次。

我們建議超過40歲的中年朋友,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以及長期熬夜等危險因素,儘量做一次頸動脈超聲,用這種無創、便捷的檢查方式早期發現頸動脈斑塊,降低發生腦卒中的風險。

本期要點

腦卒中發病急,後果嚴重,本病可防可治,早期監測危險因素,發現頸動脈斑塊,可有效降低發病風險。

健康小貼士

腦梗中風很嚴重

頸部超聲檢測它

發現斑塊早治療

減低風險保健康

作者介紹

長按掃碼關注青春醫家

原標題:《腦梗和脖子有啥搭嘎?【健康捉「謠」記】(第161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健康捉「謠」記】糖尿病飲食不吃「糖」就可以了嗎?(第177期)
    【健康捉「謠」記】糖尿病飲食不吃「糖」就可以了嗎?(第177期) 2020-12-24 1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健康捉「謠」記】(第168期)
    來看看本期【健康捉「謠」記】一起來學習一下吧!目前市面上流行一種「代糖飲料」。商家的廣告號稱,這種飲料有糖的甜味,但當中不含有糖的成分。因此熱量很低,多喝有益健康,甚至能幫您減肥。因為「代糖飲料」可不是健康飲料,當然不能放開喝。「代糖」其實是「代替糖」,但是喝多了也容易讓人發胖。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雖然代糖飲料幾乎沒有熱量,但會讓您吃下更多的食物。
  • 《捉妖記2》,可以的.
    2015年,上映當日去看的、去評的因為在2015年,那時候的國產娛樂電影,其實真正有娛樂精神的不多,始終玩得不夠開。《捉妖記》的成功,其實是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的。甚至,我昨天去重看了第一部之後,還是覺得那部《捉妖記》確實有不少值得關注的地方,所以,影片最終票房大賣,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可惜的是,《捉妖記2》顯然是大退步。
  • 【健康驛站】「面癱」≠ 腦梗
    【健康驛站】「面癱」≠ 腦梗 2020-08-31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捉妖記2》,平庸到只剩賣萌
    前者顯然被賦予更多的期待,這一點從預售和首日票房上都毋庸置疑。首日即破5億的《捉妖記2》勢頭最猛,卻也下滑得厲害。一個,春節檔第四天,排片和票房都已經落到第三位,豆瓣評分5.3,已經是不及格的分數。而《唐探2》的各項指標還在上漲中。《捉妖記2》劇照這兩部電影都是從原創開始,一部成功就一躍搭上了前兩年的「IP熱」,開始生產系列。
  • 脖子後面有「一坨肉」,是富貴包嗎?還是腦梗的前兆?告訴你真相
    前天,在後臺留言,一位讀者問到「脖子後面有一坨肉,是富貴包嗎?還是腦梗的前兆?」什麼是富貴包?在臨床上,富貴包主要是指後背頸部,第七頸椎以及第一胸椎凸出的鼓包,用手觸摸有不同程度的硬塊,主要是指脂肪堆積。有的人還認為富貴包是頸椎病的一種表現,其實不能完全等同。
  • 冬季為腦梗高發期,醫生提醒:50歲後,早晨有5件事,儘量不要做
    但是一些中老年人卻越來越不注重身體健康,總是會忽視一些小毛病,以至於各種毛病出現的越發頻繁。最近天氣越來越冷,每天的溫差巨大,人的免疫系統到達了最薄弱的時期,所以很多疾病在這段時間更容易發作。對於老年人來說,心腦血管疾病很容易影響到身體健康,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對生命造成威脅。腦梗發作的時候往往讓人措不及防,即使療愈之後,也會出現不少後遺症。
  • 《捉妖記》上映一周被盜播,視頻軟體提供連結被判賠10萬元
    原告:電影上映一周即被盜播7月16日,影片《捉妖記》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製片方發現7月23日即有網站提供了《捉妖記》在線點播服務,這讓版權方很是惱火。他們發現,在一款手機APP「看客影視」軟體上,用戶可以通過在線點播的途徑,觀看《捉妖記》的影片。
  • 50歲後,進入腦梗高發期,若2處「變硬」,腦梗或正向你「突進」
    所以,我們平時應加強健康意識,提高警惕,重視血管問題。50歲後,進入腦梗高發期,若2處「變硬」,或是腦梗正在「突進」①舌頭髮硬舌頭由無數個肌肉組織組成,主要負責人體的語言表述和味覺感官,其受大腦中樞神經控制。
  • 《捉妖記2》白百何、井柏然攜手梁朝偉、李宇春、楊祐寧、大鵬、黃磊等全明星陣容再「捉妖」!
    梁朝偉表示,其實他一直願意再度接拍古裝喜劇,這次終於等到合適的機會,此前他自己也看過《捉妖記》,很期待和小妖王胡巴同臺合作。全能藝人!李宇春首次挑戰東方奇幻  李宇春:期待與胡巴演對手戲作為在音樂、電影、時尚均有亮眼成績的全能藝人,李宇春一直不斷突破、不斷挑戰,此次她在《捉妖記2》中將飾演什麼角色、與「天朝第一萌物」胡巴將有怎樣的互動成為影迷關注的焦點。
  • 《捉妖記》超越了《泰囧》的網際網路秘密
    騰訊最早:內容有華誼,渠道有騰訊視頻  騰訊早在2011年就投資了華誼兄弟,至今仍是華誼兄弟的第三大股東,佔股4.60% ,但這筆投資更像是集團層面的一個財務投資,並沒有更多業務層面的協同。  今年7月,騰訊視頻在上海宣布「為虎添翼」計劃,今年將參與投資《鍾馗伏魔:雪妖魔靈》等6部影片。
  • 《捉妖記》手遊:在電影《捉妖記2》上映前,非常適合用來溫故知新
    手遊《捉妖記》圍繞電影《捉妖記》中人與妖共同生活的背景來構建遊戲世界,但手遊版並不是完全照搬原有設定,而是在電影基礎上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變化。進入遊戲的第一個感受是親切,遊戲構築的整個3D世界生機勃勃,鮮明清亮的美術風格加上與原著類似但並不完全一致的角色立繪,很容易讓看過電影《捉妖記》的玩家產生代入感。
  • 《捉妖記2》和《唐人街探案2》為什麼座無虛席?
    「今年的市場很火爆,比去年好很多,過年前兩天《捉妖記2》和《唐人街探案2》都是滿場。現在只恨自己影院的影廳和座位數少。」山東省某市的影院經理告訴壹娛觀察記者。儘管其周圍5公裡內有8座影院,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其春節期間的火爆。
  • 蒼茫謠芥花油(canola oil),把健康留在家中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美食不再是人們追求的首要目標,健康的飲食習慣逐漸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因此,眾多家庭對食用油品質的要求變得更加嚴格,在保證健康的同時也要保證營養充足。在此趨勢的引導下,蒼茫謠芥花油成為眾多家庭的首選,為守護家庭成員健康出一份力、發一分光。
  • 【知識】預防腦梗,6個習慣保障大腦血管健康
    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的神經病學子刊在2019年3月發表了一篇研究數據,結果顯示2016年全球有1370萬人新發腦梗,其中中國佔了40%,有551萬人,而全球有550萬人死於腦梗,中國佔了30%,有179萬人。
  • 疼痛、酸脹、麻木、偏癱……骨病和腦梗後遺症太折磨人,中醫防治有...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和骨病患者人群越來越多。而這兩種疾病所帶來的後遺症,輕者需要忍受疼痛、酸脹、麻木、無力的折磨,重者可能喪失勞動能力,失去行動自由,甚至導致癱瘓。不僅影響著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對家庭也是沉重的負擔,很多人治療多年卻依然不能擺脫病痛的折磨。
  • 《捉妖記》成功奧秘_娛樂頻道_鳳凰網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捉妖記》為什麼。  首先技術上的國際化是品質保證,「怪物史萊克」之父許誠毅,攜好萊塢動漫規格製造班底,真人動漫CG結合完美。電影中大妖小妖漫天起舞,群山嫵媚土地震顫的畫面,像不像《沉睡魔咒》和《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蝴蝶紛飛,大雁騰挪?視覺享受絕對抵達好萊塢標配,也就是說好萊塢動漫大片中那些眼花繚亂動物團體操,百鳥朝鳳百獸朝麟,現在經過主席臺的妖兒方陣保證品質供給。
  • 越來越多年輕人患上腦梗?提醒:不論多恩愛,這個部位儘量不要碰
    男友知道萌萌突發腦梗的原因後悔恨不已,一直哭著說:不知道這裡不能碰。說起原因,竟有些不可思議。原來萌萌送到醫院後,醫生發現萌萌脖子上有較多的吻痕,應該就是男友親吻萌萌脖頸處造成的,這樣會形成血塊,也就是血栓,流經大腦,造成的突發腦梗。
  • 《捉妖記2》即將開拍2018年上映,之後可能還有《捉妖記3》
    除此之外,在現場,許誠毅導演和安樂影業的總經理張晗也透露,《捉妖記2》將於今年9月開拍,預計2018年暑期上映。▲《捉妖記》導演許誠毅除了當天的遊戲授權籤約儀式之外,作為《捉妖記》的出品方安樂影業的總經理張晗和導演許誠毅也在現場透露,《捉妖記》的續集將於今年9月開拍,預計2018年暑期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