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語》讓我想起我的舞女思然,可愛的圓臉,翹翹的睫毛,白嫩的皮膚,搞怪又多愁善感的性格。是高二時候聊天她跟我提到她幾乎從小到大都在看這本書的吧。看著她圓溜溜眼睛後面流露出的嚴肅,又聽得一句「《源氏物語》相當於日本的《紅樓夢》」,我心中油然升起一股肅然起敬與自嘆弗如混合的感情。
一千多頁的鴻篇巨作,能夠經得住大和民族十個世紀以來細細考量的眼光,這樣的功底絕不僅僅是一句「鳳頭豬肚豹尾」可以總結評價的。事實上,「what is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s」——《小王子》,「真正打動人心的是樸實無華的感情」,還有一句——「功夫在詩外」——這三句旁徵博引的名言戳穿了青年人貪圖虛華的心理,因此翻完前三回,發覺辭藻情節平淡,就隨手丟在一旁,整個高中沒有看完這本書。
東方的書和西方的書絕對是兩種風格,雖然都同時「餘音繞梁」,在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雖然讀完都似懂非懂,就此擱置一邊,而真正的內涵需要人用一生去反覆咀嚼領悟;但西方的書張揚,每一本書力求自己的不同,無論從哪一點,立意、形式、寫作風格、選材、切入思想角度……每每讓人當下瞠目結舌;而東方的書同東方魂魄一樣,高貴而謙遜,真正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得出你人性中淺薄無知的一面。
東方的書大多是這樣,你看它是名著慕名拜讀,還未看完心下涼了半截,看完以後不屑一顧唾棄它,於是從此以後倒向西方陣營,大肆吹捧西方文學中天馬行空的一面。然而這本名著身裹塵埃躺在歲月的風塵裡,躺在你的遺忘裡,笑看你輕狂、憤世嫉俗的熱血方剛。它像水一樣從你心上流過去了,「淡而無味」,你想。
有一天,你突然遭遇人生中某一個不可名狀的情景,這時,在記憶某個角落裡,有些金片一樣的思想正悄悄閃爍著,這時你疑惑而欣喜地拾起,才發現這正是東方的思想。你折返回去抽出那本書,再好好讀將下去,才發現作者能如此善解人意地表達你最微妙的情愫,用古老而精煉的語言,你不禁贊它是知音。
而隨著你人生的一步步開闊,歷經滄海桑田,世事無常,你又發現那本書永遠讀不完,讀不透,年輕時候對它無情的嗤笑令你深深羞愧。你不由得奉其為大師,永遠的明燈。這本書是「安如泰山,呆若木雞」的,「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讓世人難以望其項背。
這次讀完《源氏物語》,我又犯了上述低級錯誤。自以為不過耳耳,自以為它「淡而無味」,自以為沒什麼值得摘抄學習的。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源氏物語》在腦海留下的是一幅幅模糊的圖像,是一味芳華,那樣奢靡那樣優雅,漸漸令我惶惑了。我才滿臉羞愧地面對它,提筆要寫,卻生怕表達不確切將它寫壞了。寫西方名著的讀書感還比較容易暢所欲言,因為「人人生而平等」,我作為卑微的小卒也有自己的聲音,寫東方名著的讀後感卻經常是「高山仰止」,在博大精深的底蘊下,在作者世代流傳的芳魂下恭敬地低下頭,誠惶誠恐。
書中多描寫日本皇室生活,吟詩作畫,管弦絲竹,舞風弄月之事,極富有小資情調。不過,「作者雖然主要描寫源氏的愛情生活,但又不是單純地描寫愛情,而是通過源氏的戀愛、婚姻,揭示一夫多妻制下婦女的悲慘命運。小說著墨最多的是源氏及其上下三代人對婦女的摧殘,源氏的父皇玩弄了更衣,由於她出身寒微,在宮中備受冷落,最後屈死於權力鬥爭之中。
源氏倚仗自己的權勢,糟蹋了不少婦女:半夜闖進地方官夫人空蟬的居室玷汙了這個有夫之婦;踐踏了出身低賤的夕顏的愛情,使她抑鬱而死;看見繼母藤壺肖似自己的母親,由思慕進而與她通姦;闖入家道中落的末摘花的內室調戲她,發現她長相醜陋,又加以奚落。此外,他對於紫姬、明石姬等不同身份的女子,也都大體如此。
在後十回出現的源氏繼承人燻君(他名義上是源氏和三公主之子,實際上是三公主同源氏的妻舅之子伯木私通所生)繼承了祖、父兩輩人荒淫的傳統,摧殘了孤苦伶仃的弱女浮舟,又怕事情敗露,把她棄置在荒涼的宇治山莊。在這裡,讀者通過這些故事,可以看出這種亂倫關係和墮落生活是政治腐敗的一種反映,和他們政治上的沒落與衰亡有著因果關係。」寫前言的這位前輩用辭未免太過尖銳,什麼叫「源氏的父皇玩弄了更衣」,更衣本來就是嫁作他人婦,在那樣的制度下,夫妻相敬如賓,怎麼是「玩弄」?源氏對於婦女,似乎也不能稱上是「糟蹋」,源氏天生「容貌漂亮,儀態優美,竟是個舉世無雙的玉人兒」,性情又風流好色,只是蒼蠅畢竟不叮無縫的蛋,與他發生關係的女子們自己也未加檢點,才會遭此非難吧。
在這一點上賈寶玉倒是比源氏優秀多了,他喜愛花一般的女子,但畢竟是因為花顏令人賞心悅目,人人都愛的。後世即使想加罪與他,也只是說他「意淫」。賈寶玉不曾有過傷風敗俗的行為,談何亂倫。對於襲人,那另當別論,她是內飾丫鬟,遲早要收作側室的。因此,無論是身份高貴的左大臣女兒葵姬、三公主乃至明石女公子,還是紫姬、空蟬、六條妃子,到近江君、夕顏、玉鬘、浮舟、末摘花,無一不是侍奉男人、取悅男人的一件衣服,小時父母盡心培養只為飛入豪門,得了高官寵幸還須感恩戴德,若丈夫移情納妾,正夫人不可嫉妒,反而應該平心靜氣與後來的夫人相處。紫姬是書中評價最高的人物,也是源氏最愛的妻子,他仍是不能專一於她,側室有六七個,紫姬常為此流淚生氣。直到她死去,源氏才明白自己不懂珍惜。
腐敗和淫逸生活當然是作品揭露的醜惡的一面。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欣賞欣賞書中的和歌、皇室成員閒時的各個比賽、文字遊戲還有鮮明個性的藝術形象就是大大一件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