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臂刀」上映50周年:為什麼殘俠更能打?

2021-02-06 第十放映室


有許多事我用左手還做不來。



連續幾天張震霸屏,不知各位是否都看過《繡春刀2》


也難怪,七月檔已近尾聲,無論是口碑下而票房上的《悟空傳》,還是口碑上而票房下的《大護法》,相比這部《繡春刀》新作,都遜色三分。



回想起來,上一次武俠電影能有如此盛況,恐怕要追溯到好些年前。


這個曾經最能代表中國文化,難以複製的類型分支,如今卻愈發淡出觀眾視野。



而就在小十君想再回顧幾部經典武俠片時,卻無意中發現一件事。


7月26日,也就是今天,正是武俠宗師張徹代表作《獨臂刀》上映50周年


整整半個世紀,恍如彈指一揮間。


這部華語影史上首次突破百萬票房,開啟武俠黃金時代的電影,如今卻幾近沉埋。


這個節點上,甚至連一篇新聞簡報都未曾得見,不由讓人遺憾。



就像之前寫徐克《斷刀客》,如徐老怪盛名,依然少有人知。


即使看過的人,大多只記得男主斷手佇立黃沙中的姿態。



所以,小十君決定今天重拾經典,跟大家聊聊《獨臂刀》,以及那些身殘志堅的大俠。



追根溯源,1927年的《兒女英雄》,算得上中國武俠電影開山之作。



而由「第一代打女」範雪朋飾演的女俠十三妹,也讓由拳腳功夫為主體的故事,首次進入觀眾眼帘。



但與《火燒紅蓮寺》等後起之秀一樣,這些電影,都屬於上古時代。


對於不少影迷來說,只是知道個名字,而未見其面。



甚至直到其後三四十年間,國產武俠片,雖偶有佳作誕出,卻因套路單一,只有草木未見森林。


這局面,直到張徹胡金銓這兩位宗師級人物出現,才徹底改變。



那時的武俠片,如《如來神掌》一類,多照搬日本武士片,動作生硬、情節呆板如牽線木偶。


但在張徹的鏡頭下,武俠片終於擺脫模仿的痕跡,把「俠」字真真正正立了起來。


武打動作硬橋硬馬,角色設置義薄雲天。狂野血性,男性荷爾蒙十足的外表下,埋藏著理想主義的肝膽。



而張徹眾所周知的代表作,便是由《獨臂刀》開啟的殘俠系列。


與大部分武俠電影類似,《獨臂刀》劇情凝練,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引出血雨腥風的外延。


方剛,大俠齊如豐僕人之子,自幼便在齊大俠撫養下長大,未來還要接班。



但師兄的嫉妒,引來無窮禍端。他與齊大俠之女聯手,在比武之中,斷去方剛右臂。



逃離齊家的方剛走投無路,幸得少女小蠻解救,從消沉中掙扎出來。



且習得「左手神刀」絕技,不計前嫌,解救險被仇人滅門的齊家上下,包括當年害他殘廢的齊家小姐。



說到這裡,看過《神鵰俠侶》的各位,肯定會有熟悉之感。


這斷臂之仇化為以德報怨的橋段,怎麼想怎麼像楊過與郭芙的恩怨



的確,細看《獨臂刀》演職員表,編劇除了張徹之外,還有一人便是倪匡大俠。


作為金庸至交,倪匡曾經坦然承認,故事借鑑了《神鵰俠侶》中的情節。



但他也笑說,「這個劇本被張徹改完之後,只剩下獨臂刀和倪匡這五個字是他所寫。」


除卻《神鵰俠侶》中那一對痴情伴侶的分分合合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楊過大俠身體上的殘缺。


他因殘而洗盡鉛華,從輕浮浪子成為穩重大俠,天下第一流高手。



這種文學作品的變革,也推動了電影文本的發展。


與以往仰賴浪漫主義俘虜讀者的武俠故事不同。郭芙突襲楊過,斷其膀臂的血腥場面,不僅震撼了當時讀者,也塑造了獨樹一幟的獨臂大俠情節,成為滋養那個年代武俠片的不竭血脈。


而相比《神鵰俠侶》的那份灑脫感,張徹的《獨臂刀》卻多了幾分悲情悵然。



有人戲稱《獨臂刀》是一部關於「殘缺」的影片。


男主自幼喪父,一缺親情;留下斷刀遺物,二缺兵刃;出生卑賤,三缺地位;右臂斷去,四缺肢體;得一殘譜,五缺技藝。


此等「缺憾之人」,唯獨有的,就是胸中那口未滅的俠義之氣。


而故事結尾,方剛一人平息門派恩怨,以殘疾之身了斷紛爭之念,了悟所謂武林是非皆是夢幻泡影,與女主一同歸隱田園。



一個「缺」字,不僅勾勒出斷臂悟道的精神內核,也可見此時的類型片,已擺脫依賴打殺場面餵養觀眾的局限,進入以道代技的探索時代。


而對比同時期,同樣出自大家之手的《雲海玉弓緣》《大醉俠》等片,《獨臂刀》從節奏與打鬥動作上,不僅細節逼真,且更顯陽剛質感。



黑白分明,沒有中間地帶。既有世仇,便無妥協。


《獨臂刀》中快意恩仇,毫不拖泥帶水的江湖世界,奠定了張徹武俠的風格基調,摧毀了老派把控的類型分野。



隨著《獨臂刀》拿下百萬港幣票房,男主角王羽也藉此走紅全港。


遊泳冠軍出身的他,一身空手道功夫,不僅成為殘俠形象化身,也與同樣身為打星的李小龍成為對手。



當時的李小龍,可謂如日中天,華語圈裡唯一能對他形成挑戰的,也只有王羽一人。


而1969年推出的續作《獨臂刀王》,則將王羽的武藝,與獨臂的形象更加細化。



一拳一腳,一刀一式,設計更為精妙複雜。


雖然故事劇情不如前作,但就武打設計上,《獨臂刀王》一片,不可不謂出新之作。



片中除卻男女主角依然為原班人馬外,如狄龍,陳星,姜大衛等後起之秀,也有出場。武術指導依然沿用劉家良唐佳,幾乎原封不動。



故事講述了獨臂大俠退隱後,再次接到江湖傳信,邀請他前往爭奪「刀王」封號。



他的對手,則是剛剛興起的一夥號稱「八大刀王」的匪人。他們佔據霸王寨,想以擂臺奪冠為名,壓服天下所有高手。



男主雖心有不願,但奈何愛人被綁,只得協同一幹年輕人,直搗匪巢。


面對「八大刀王」的重重詭計,男主一路廝殺,終在被眾人推舉為「刀王」之後,再次拋棄功名利祿,攜愛人而走。



相比前作,《獨臂刀王》的血腥氣味顯然更濃,殺戮場面密集反覆,毫不顧忌潑灑血漿。



男主也不再是孤膽英雄,身後圍繞一批子弟,群戰群力,場面氣魄十足。



雖然片中八大惡人的武器設計精良,但也敵不過招法更為凌厲殘酷的獨臂俠,那些在後來電影中只有惡人才使的狠辣招數,這裡卻毫不避諱,招招盡出。



如果說《獨臂刀》開啟了孤膽英雄直搗龍潭的武俠套路,而《獨臂刀王》則將群英混鬥場面,帶進了整個武俠電影系統中。


而其中作為配角的陳星,此片中形象,與他之後作品的反差也是驚人。雖然年輕稚嫩,但眉宇形神間那種亦正亦邪的氣質,也已慢慢顯露。



還可見劉家良師傅當年的風採。



雖然當時並無IP概念,但張徹導演自然不會放過有生命力的作品系列。


於是,《新獨臂刀》出爐,輝煌再續。



主演從王羽換成了當紅影星姜大衛(你看他像誰),而狄龍則升任二號男主。可見張徹試圖擺脫前兩部影響,另闢蹊徑之初心。



故事情節與前作毫無關係,講述外號「鴛鴦刀」的姜大衛,為仇人所害,自斷右臂,結交紅顏,為摯友報仇而痛斷兒女情長,單刀赴會。



相比「老獨臂刀」系列,此部作品對俠義精神的展現,顯然更為深沉厚重,刀光劍影仍在,而鶯歌燕語不復。


江湖,從原本還有男女情誼點綴的圍城,徹底變為肅殺冷酷的修羅場。



通篇只能用左手持刀的姜大衛,面容相較帶些淳樸氣的王羽更加冷傲。


與略為陰柔的劍術不同,其大開大合的刀法,凌厲中更透出一股血性。



獨臂使刀,一個殘字,比其他武俠電影,用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來表現習武不易的場面,更有觸動。


就像片中吊橋上一戰,三節棍對上三刀流。



驚險刺激程度已罕有人敵,且在張徹行雲流水的場面調度下,更成為武俠影史的裡程碑橋段,也讓本片拿下當年臺北電影金馬獎最佳剪輯之榮。



如此火爆場面,也讓電影圈內他人眼紅,跟風作品此起彼伏。


如70年臺灣上映的《女獨臂刀》,融入了臺灣本土電影的美學處理,靈動與隱忍,雜糅兼備。



還有71年,王羽加入嘉禾後,與日本東寶合作的《座頭市與獨臂刀》,一盲一殘,兩位俠客分庭抗禮,開啟「關公戰秦瓊」的混鬥武俠片之路。



72年的《獨臂拳王》,也是王羽自導自演的一部創新之作。



75年的《獨臂拳王大戰血滴子》,如今已成為CULT片愛好者不可不看的佳作。



而隨後各路影人,則試圖吃幹抹淨「獨臂殘俠」的價值。


其後的《獨臂雙雄》、《獨臂俠大戰獨臂俠》,已讓獨臂題材因過度消費而日漸頹喪。


直到《獨臂拳王勇戰楚門九子》完結之時,獨臂系列,算是徹底煙消雲散,偃旗息鼓。



雖然從現時的眼光看來,那個武俠電影黃金時代的作品,已然過時落寞。


但無處不在的浪漫主義情懷,與老片獨有的節奏張力,如今看來仍可圈可點。



雖說被無數後人描繪出無數形貌,但尚武崇義的精神內核,走過千山也未曾更迭。


偶爾回顧下武俠夢,那獨臂、殘譜、斷刀,歷歷在目。多少生出些物是人非的恍惚。


這半載之際,敬古之俠者,五嶽難阻。



推薦閱讀


痛快看「繡春刀2」,必看這篇科普

這樣有創意的國產武俠劇,請再多一些


相關焦點

  • 「妖怪人貝姆」50周年紀念動畫「BEM」將推出劇場版
    「妖怪人貝姆」50周年紀念動畫「BEM」將推出劇場版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哆啦A夢」連載50周年紀念將與 UNIQLO 推出聯名服裝
    「哆啦A夢」連載50周年紀念將與 UNIQLO 推出聯名服裝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哆啦A夢」50周年劇場版確認引進 木村拓哉加盟配音
    「哆啦A夢」50周年劇場版確認引進 木村拓哉加盟配音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慶祝哆啦A夢生日&「哆啦A夢」系列50周年
    慶祝哆啦A夢生日&「哆啦A夢」系列50周年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09-03 15:46:17
  • 隨便聊聊獨臂刀系列
    就在這時,一直未現身的大寨主無相刀王,出現了……這是獨臂刀系列所有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部,也是我認為拍得最好看的一部。大俠退隱江湖,似乎是圓滿結局,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你如何退出?所以方剛不得不再次出山。故事依然很簡單,但比上一部更緊張,也更精彩,一步一步,打怪升級般痛快。
  • 為了過審上映,這部「禁」片狂刪50分鐘
    從最初的150分鐘到上映時的101分鐘,足足被剪掉了三分之一。 這近50分鐘,讓它最終得以在院線上映;卻也讓它失去了名垂影史、成為經典的可能性。《最愛》《最愛》的陣容相當豪華。 天王郭富城,影后章子怡。
  • 為了過審上映,這部「禁」片狂刪50分鐘
    從最初的150分鐘到上映時的101分鐘,足足被剪掉了三分之一。這近50分鐘,讓它最終得以在院線上映;卻也讓它失去了名垂影史、成為經典的可能性。在「愛滋病」這個深刻的議題之下,將電影的側重點放在對強烈愛情的描述,終究只是淺嘗輒止。影片中對於更能引起共鳴的人性眾生相的刻畫,並不夠濃墨重彩。它在電影敘事中的失位,也讓影片無法將大主題落腳於對人性與社會更進一步的探討。
  • 陣容太豪華:「周刊少年JUMP」50周年紀念展公布第1彈參展作品!
    陣容太豪華:「周刊少年JUMP」50周年紀念展公布第1彈參展作品! 動漫 178ACG ▪ 2017-05-08 17:40:09 「周刊少年JUMP」創刊50周年紀念展「周刊少年JUMP展」公布了第1彈「創刊50周年紀念
  • 「名偵探柯南」20周年紀念特別篇動畫年末上映
    「名偵探柯南」20周年紀念特別篇動畫年末上映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4-11-14 10:42:16   迎來漫畫連載
  • 「哆啦A夢:伴我同行2」預告放出 紀念哆啦A夢50周年
    「哆啦A夢:伴我同行2」預告放出 紀念哆啦A夢50周年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企劃」啟動!
    Holdings、創通、SUNRISE,將聯手啟動從2019年跨越至2020年的「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企劃」,並於今天11月21日(三)正式發表消息。 此外,也會舉辦各種紀念活動等等,有機會能讓廣大的高達粉絲們以各種形式享受高達的世界觀。當然玲琅滿目的商品及相關服務也預計將陸續推出。  企劃概念為「BEYOND」!
  • 「遊戲王」新作劇場版2016年上映 20周年紀念企劃PV公開
    「遊戲王」新作劇場版2016年上映 20周年紀念企劃PV公開 2014-12-22 09:29:31
  • 大張偉的「毛巾命」,出道20周年深情獨白,稱自己「一無是處」
    他說歌裡有很多個層次,其中一個層次就是「我真的很不喜歡我」,很多時候他覺得自己只是可以勝任很多個「我」,這個「我」能去演朋克,能去做電音,能去做綜藝。但他始終覺得那些都不是他。大張偉說,他能感受到歌迷、身邊朋友的眷顧,讓他覺得很美好、很幸福,但「就因為想到這一點我很痛苦,因為我覺得我特別幸福,我怎麼才能夠更幸福」。
  • 劇場版「魔神Z」明年初上映,吉川晃司為其創作片尾曲!
    劇場版「魔神Z」明年初上映,吉川晃司為其創作片尾曲! 動漫 178ACG ▪ 2017-10-13 11:28:22 「劇場版 魔神Z/INFINITY」將於2018年1月13日在全國劇場上映。
  • ​無線進入50周年,盤點無聊透頂的十套「膠劇」!
    周年,50年來為大家留下了不少回憶,播出過不少「膠」劇。首先最令人覺得「膠」的地方,就是屠龍Cue和倚天杆Cue,除了有火焰和龍捲風之外,他們的招式更加令人覺得是破壞桌球,情況有點像《戀愛自由式》,不過更誇張、更離奇。不過就慘的是,這套「膠」劇正式「膠」出國際,法國花式桌球選手Florian Kohler就將劇集誇張招式的片段放了上Facebook,招來不少外國網民恥笑。
  • 「小魔女DoReMi」20周年新作動畫「尋找見習魔女」正式預告
    「小魔女DoReMi」20周年新作動畫「尋找見習魔女」正式預告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08-18 09:42:13
  • 「少女前線」推出DSR-50手辦
    「少女前線」推出DSR-50手辦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08-04 13:08:12
  • 蝙蝠俠75周年紀念動畫「蝙蝠之子」4月上映 預告PV公開
    蝙蝠俠75周年紀念動畫「蝙蝠之子」4月上映 預告PV公開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4-01-21 15:58:20
  • 劉德華,吳倩蓮譜寫的愛情故事「天若有情」30周年重映
    香港經典愛情電影「天若有情」是1990年上映的作品,電影上映30年後將再度上映,該片是90年代香港極具代表性的話題作品,讓劉德華更是站穩了影壇的地位,讓女星吳倩蓮出道便一炮而紅,也是導演陳木勝首部電影作品。
  • 那一刀的風情——香港武俠電影的獨臂刀傳說
    自此之後,性格剛烈豪縱、個性獨立、重情重義的大俠男主成為了香港武俠電影的主流標杆,這傾城一刀轟然划過,捧紅了張徹、倪匡和王羽,也開闢了一個獨特的「獨臂刀「時代。面對傳說中的八大刀王,方剛像我們現今網遊中的打Boss套路一般,一步一步消滅強敵,迎來最後的結局。這樣的劇情在如今看來毫無新意,但在當時來說,卻是一個 大膽而又新奇的設定。攜《獨臂刀》餘威和影片本身的不俗品質,《獨臂刀王》再次大獲成功,收穫129萬港幣票房,斬獲1969年度的香港票房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