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港視開臺能否再造港劇輝煌?_大公網

2020-11-23 大公網

11月19日,對於習慣"熄"電視的香港民眾似乎有些不一樣。

一部劇情堪比《紙牌屋》的港產電視劇--《選戰》,正在通過非電視渠道輸送到他們的面前,在TVB邁向48周年的臺慶之日,一家新的「電視臺」--香港電視(港視)開臺了。

這是一家以網絡串流的方式來播映節目的電視臺,觀眾可以下載官方推出的APP,通過手機、電腦、智能電視等客戶端進行收看,可直播,也可點播,跟傳統免費電視臺的播映方式可謂南轅北轍。

不過也許是看精品劇、看高質素劇的訴求被壓抑的太久,這樣的收看方式依然吸引了不少觀眾。相關數據統計,《選戰》開播當日,過84萬人次點擊收看,一度造成網絡擁堵無法登入的情況。而另一邊,即使有"王祖藍求婚"的爆秀一幕,TVB也只能以流失近26萬觀眾的收視,慘澹收場。

這或許意味著TVB將不再成為港劇的唯一代名詞。

長期的「一臺獨大」與「固步自封」,讓「做人最緊要是開心」、「煮個面給你吃吧」成為TVB劇的經典笑點,即使如《使徒行者》般在內地掀起狂歡的劇集,也只能為港劇的式微挽回少許顏面。

那麼,打出「新活,就是生活」的港視又能否做到真正的「新」意,挽回港人和內地劇迷對港劇的信心?早已疲沓不前的香港電視生態僵局,又會否因競爭而有轉圜?本期點解為您探知一二。

I

昔日人人捧如今遭人嫌,港劇凋零為哪般?

80年代,《上海灘》中的周潤發引發一件風衣的傳說,而如今,一隻"公雞碗"成為網友調侃的神道具,TVB劇難復昔日勝景。

「ATV多番易手,造就TVB近二十年內一臺獨大,在生意人將貨就價的心態下,製作水平不思進取是必然。」金牌編劇周旭明曾多次表明港劇衰落的癥結--壟斷。

因為沒有競爭,TVB似乎憑藉著自己產什麼,觀眾就會看什麼,廣告商就會不斷投放的「自信」,開始了流水線作業,一眾如《潛行狙擊》、《法網狙擊》、《神槍狙擊》等題材相同,情節相似、人設單一的劇集被複製再複製,以致laughing哥都頂不住,選擇了離巢。

題材僵化之外,TVB一向引以為豪地「節儉」也槽點滿滿,「一件戲服千人穿」、「一隻大碗永流傳」的話題,揭示了港劇在成本投資方面的「小家子氣」。當國內已經是處處真山實水的實景拍攝時,港劇的場景仍停留在那條古裝街和那棟永遠的"大別墅"。當《北平無戰事》精細考究的程度小到一張"書信紙"時,港劇的服裝是清代還是明代,都讓人傻傻分不清楚。更別提更為精良的海外劇的席捲。

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內地市場的「蓬勃發展」、土豪們的「一擲千金」,吸引了一大批擔當門面的小生花旦北上搵真銀。據悉阿姐極、視後咖人馬,在TVB的片酬一集最高也只是4萬港幣左右,而在內地輕輕鬆鬆就能袋入10萬。同樣離巢的還有一大批幕後功臣,包括劉家豪、梅小青夫婦在內的多位監製、編劇、編審,出外發展,前者打造了今年內地大熱劇《大漢天子衛子夫》。

臺前幕後的大流失讓TVB陷入四十年不遇的用人荒,為解燃眉之急,TVB只能生捧演技尚未成熟的新人,希望通過劇集的連番轟炸,提升他們「入屋」的可能,而幕後方面,則多招聘剛畢業,缺乏經驗的新手,每況愈下的港劇陷入了更糟糕的惡性循環。

II

港劇美劇化渠道多樣化,港視帶來新氣象!

而港視的開臺似乎點燃了觀眾追劇的欲望。

官方數據統計,首日啟播約7小時就有25萬人收看,手機端、電腦端、電視盒子等APP的下載量逾百萬;《選戰》第一集播映後,即被迅速上載至YouTube及內地、臺灣多個影視網站,在港視官方播放渠道外廣泛流傳,贏盡口碑。

事實上,一年前《警戒線》的初步試水,就因港視的「不同」在劇迷中引發不少迴響,「劇情懸疑緊湊,影像質感也清晰地讓人驚喜,雖然題材還是警匪片,卻像看電影」。

在某種程度上,港視正在對港劇進行一種前所未有的革新--港劇美劇化。

製作模式上,通過採用Focusgroup(焦點小組)、Pilot(試播集)、模仿拍攝美劇段落等方法,向美劇靠攏。以《警戒線》為例,在撰寫劇本之初,各部門就舉行研討會,分析類似劇集的懸念模式,剪輯方法,甚至進行模擬拍攝。而拍完第一集後,則會用Pilot的方法,用觀眾的反饋決定是否拍攝第二集或者進行調整。《警界線》第一集網上試播後,有觀眾反映男主角對白咬字不清,現在播出的就是重新配音後的版本。而劇集製作完成後,則會通過「焦點小組」的形式,將只看TVB的、看TVB也看外劇的以及只看海外劇的三組人召集到一起,對同一劇集進行評分,從而判斷收視群體,進行改進。

題材上,除了港劇特色的警匪劇、醫療劇,港視也效仿美劇更為大膽與多元,將視角對準社會現實如《選戰》、《來生不做香港人》,涉及行業也更廣,包括記者、性工作者等,觸及年齡層也更為開闊,如針對青年人的愛情劇、驚悚劇,以及少兒的兒童劇、歌舞片。

成本投入方面,除了高薪聘請臺前幕後外,港視亦落重本以4000萬的投入,購下8部高清數字電影攝像機,100支鏡頭,以獲得電影攝影級別的高解析度。

III

廣告收益低版權分銷難,港劇崛起待考量!

製作的「高精尖」為港視取得了本土的「開門紅」,然而對於痴迷港劇的觀眾,尤其是內地觀眾來說,他們更期待的是,港劇重拾往昔的榮光,從「小眾」回歸「大眾」的未來。

相關政策對於美劇的限制似乎給了港劇在內地傳播的一個新契機。從今年4月起,廣電總局加強了對海外劇的監管,要求引進劇先審後播,包括《生活大爆炸》、《傲骨賢妻》、《海軍罪案調查組》和《律師本色》等多部美劇,悄無聲息地在國內視頻網站「下架」,搜狐、優酷等視頻網站的新劇引進步伐也大大減緩。不僅如此,「美劇禁令」也波及到字幕網站,11月22日,人人網、射手網宣布關閉,這意味著最新的美劇即便被同步上傳到中國,一般外語水平不高的觀眾也無法觀看。

故此,製作向美劇看齊的港視,其播映的劇集不失為美劇之外的又一選擇。事實上,《選戰》播出之後,就已經在內地引起了小範圍的熱議,其貼近社會現實的敏感視角帶給了觀眾足夠的新鮮感,在雲盤等資源分享網站廣泛傳播。

而與內地、海外版權商的合作,也會增強港劇崛起的籌碼。據媒體報導,同TVB的海外戰略一樣,港視劇集除了已在馬來西亞雙星臺開播外,騰訊也將成為港視在內地的跳板,實現相關劇集的觀看。

不過,內地的蛋糕雖大,卻不易分。無論是看齊美劇還是理念至上,港視要發展必須得確保營收。目前它共有30個廣告客戶,廣告收益跟TVB黃金時段每20秒廣告費就要30萬相比,頗為杯水車薪,而版權的分銷也難以回本。

據悉,港視每集劇平均製作成本高達100萬元,而內地電視臺購入TVB高收視劇每集價格才30萬,且《警界線》質素再高,也不太可能賣出比熱播劇《甄嬛傳》首播時版權(每集95萬)還高的價碼;當然這還未計競爭對手的封殺(譬如買了《衝上雲霄2》就不能買別家港劇之類條款)。不僅如此,受廣電政策影響,由於《選戰》等劇集題材過於敏感,恐受到限制,這將進一步加重版權售賣的難度。

港視的"開門紅"既是機會,亦是隱憂,效仿美劇的水準確實能吸引一些人群,但能否打開香港之外的華人市場,港劇能否重回巔峰亦未可知。不過,令劇迷慶幸的是,港視的凌厲給港劇市場下了一劑猛藥,一向強勢的TVB,也有了改進和革新的姿態。近日,超過30位IT工作者加盟TVB旗下公司,製作中的《張保仔》將有超過3500個鏡頭要用到電腦科技,TVB希望以此作為提升劇集質素的一大承諾。疲沓不前的香港電視生態僵局似乎有所轉圜。

相關焦點

  • 受「合拍劇」帶動 港劇能否重拾影響力?
    TVB半年純利增18% 受「合拍劇」帶動 港劇能否重拾影響力?雖然《踩過界》及《使徒行者2》都是中港視公司聯合製作的劇集,但其實只是「引進劇」,惟在香港仍以「合拍劇」稱之。在商言商,內地市場龐大,拓展內地業務也是最正常不過的事,聯合製作「合拍劇」更非萬惡。在九十年代至千禧年間風靡全港的《還珠格格》和《鐵齒銅牙紀曉嵐》均主要為內地公司製作的古裝劇集,因古裝劇的製作成本較高,若只瞄準觀眾較小的本地市場,恐怕只會得不償失,「合拍劇」未嘗不是一條出路。
  • 從香港雙料視後佘詩曼看港劇的興衰歷史
    但如今看第三部卻不得不承認,港劇最輝煌的時代真的已經過去了。在風風這個90後的眼中,港劇的最後的輝煌時代似乎跟一個叫佘詩曼的女演員分不開。她香港第一位雙料視後,港劇中最變化多端的女主角,以及觀眾好感度最高、cp最多的港星。只要有她在,似乎就能回到港劇最後那段輝煌和星光。 1、 選美比賽不必拿冠軍1997年4月,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比賽開始招募。
  • 港劇輝煌難再現?馬國明透露內地拍戲一個月,酬勞等於拍港劇半年
    眼下暑假已近末尾,看了兩個月電視劇的學子們,馬上就要回歸校園了,對於如今孩子們所看的電視劇,很多70後80後父母都有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孩子們沒有遇到那個港劇輝煌的年代,實在是有些可惜,雖然現在也有港劇,也有不少觀眾只喜歡看港劇,但如今的港劇,和十幾二十年前的港劇,完全不是一個級別了。
  • 港劇等於TVB?可別忽略了ViuTV與奇妙電視
    兩家公司能夠分庭抗禮,港劇的輝煌,觀眾們其實都看在眼裡。實際上,香港在過去還有第三家免費商營電視臺,它就是「香港佳藝電視臺」,簡稱佳視。該電視臺曾出品的劇集有《碧血劍》、《射鵰英雄傳》以及《隋唐風雲》等等,只是該電視臺於1975年開播,在1978年倒閉。如今我們熟悉的許多演員,都曾是從佳視出來,佳視旗下演員大部分被無線和亞視招致麾下。
  • 港劇興衰史:香港有個五臺山
    由於當時的政策原因,作為內地觀眾自然接觸不到2座廣播臺,但3間電視臺所製作的港劇,通過各種途徑,成為不少人的精神食糧。看電視需要收錢在今天看來是很不可思議,而且麗的映聲不僅收費,還收得非常貴,一個月需要繳納45元港幣才能收看,當時港人月薪普遍在100元港幣,很多人連看電視這項娛樂都負擔不起。
  • 港劇興衰史:香港有個五臺山
    由於當時的政策原因,作為內地觀眾自然接觸不到2座廣播臺,但3間電視臺所製作的港劇,通過各種途徑,成為不少人的精神食糧。第一部引進內地的港劇《大俠霍元甲》2、三臺鼎立在今天,我們很自然會把港劇和TVB(無線電視)畫上等於,但香港歷史上第一座電視臺並非無線電視,而是麗的映聲
  • 港版《想見你》,港劇又有救了!
    港劇沒落得實在太多了。然而這個月初,有部神奇的小短劇被劇姐翻了出來,不是TVB出品,但是卻以港版《想見你》聞名——這個劇名,這個風格,非常不像港劇風格,反而有點臺劇小清新或者是日劇的感覺。當然啦,這和我們熟悉的港劇多是TVB出品有關,而這部劇的出品方,則是後起之秀Viu TV。
  • 「攪局者」再現,向TVB開戰的港劇革命能成功嗎?
    2019年,ViuTV開始在晚間9點半至10點半播放1小時自製劇集。去年,其自製劇集播出約400小時,儲備的自製劇集也順利播出。通過前期對新生力量的挖掘,ViuTV自製劇已有了「清流」之名。而劇集中不斷增加的港劇「熟臉」,以及邀請八十年代時的「玉女」演員復出,可以看出,ViuTV希望吸引更多普通的家庭觀眾。但這一群TVB的「鐵收視」,能否「倒戈」到Viu TV的陣營,卻仍是未知數。
  • 港劇「續集年」,TVB風雲再起,能否再創世紀?
    近些年,TVB日漸式微,輝煌不再,屢屢拿出以前的經典劇集賣情懷。對於80、90這一代來說,是看著港劇長大的,在他們的心裡,港劇始終是有一席地位的,甚至喜歡港劇勝過內地劇。即便續集不盡如人意,「看到開頭就猜中了結尾」,還是一邊吐槽一邊追到大結局。今年年初播出的《法證先鋒4》便是如此。
  • 港劇向BAT再借500年
    更不用說對於港劇的路人粉和潛在受眾的輻射性微乎其微,渠道的限制和時差的阻隔,導致優秀港劇無法走出固有圈層。此次優酷同步播出TVB四大重點劇目,意味著TVB不再遙遠,內地港劇迷被消滅的「時差」是網劇時代的新紅利。近年來一直甚囂塵上的「港劇沒落」論調,也可以得到網播數據的「實錘」考驗,試看今日之大陸港劇粉,能否再造TVB的新盛世?
  • 一周港視:《女人俱樂部》大結局最高收視30點
    劉丹、黎諾懿、朱慧敏等主演的處境劇《愛·回家》平均收視21點。張紀中監製、吳樾等人主演的外購劇《西遊記》平均收視21點,均下跌1點。《女人俱樂部》大結局衝30點  譚詠麟有請支持晚宴上周,由曾志偉,陳維冠監製的新劇《女人俱樂部》播出最後幾集。周一到周五結局周平均收視25點,與前一周相比下跌1點,最高收視27點。
  • 武裝到牙齒的《飛虎之雷霆極戰》能否再創港劇輝煌?
    作為《飛虎之潛行極戰》的後續之作,《飛虎之雷霆極戰》的演員陣容對於港劇迷來說,依舊是無法抵擋的存在。《飛虎之雷霆極戰》在原有班底苗僑偉、黃宗澤、吳卓羲、陳山聰、王敏德的基礎上,還新加入了更多金牌港星,其中就不乏汪明荃、吳啟華、馬國明等熟悉的面孔。
  • TVB最後一位「民選視後」, 盤點她演過的6大經典港劇角色!
    由香港極具權威性的東網平臺投票活動得出,成為觀眾心中的「民選視後」。如今,她在去年12月已經正式離開了TVB,去向暫時未知。但鍾嘉欣演過的7大經典港劇角色,一個個都值得回味和重溫。這些年來新港劇多不勝數,但對於愛懷舊的觀眾,TVB的經典港劇一部比一部更值得回味。
  • 【透視】「霸權主義」的TVB葬送港劇輝煌
    曾經,TVB的輝煌就是港劇的輝煌,而如今,TVB的「一家獨大」親手葬送了港劇的時代。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15剛剛落下帷幕,新一任的「視帝」、「視後」是黃秋生、胡定欣。對於這樣的結果,很多看客早已不像前兩年那樣有諸多挑剔。在頒獎典禮前,網易娛樂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來看網友們對於此次TVB頒獎典禮的「興趣」還有多少。
  • 《使徒行者3》沒港味,四點原因使其難續輝煌
    2014年《使徒行者》的出現,使一蹶不振的港劇重返人們的視野。,談不上情懷,上個世紀90年代,港劇山呼海嘯而來時,他們都太小;也談不上新奇,如今的港劇,相比而言製作簡陋視野狹小,騰挪躲閃都在一個特定的空間內,侷促而逼仄,他們都難以入戲。
  • 《戰毒》,一部不得不看的港劇
    TVB拍攝的新劇《戰毒》近期正在愛奇藝熱播,喜歡港劇的朋友有福了。這部劇聚集了香港影視界中生代的大咖。男演員方面有黃宗澤,吳卓羲,關智斌三位男神坐鎮,飾演三名警察,而女主演方面有成名已久的性感女神周秀娜,清純女神吳千語,還有新生代女神張雅卓。
  • 優酷「港劇場」開播《嘆息橋》 今年還有一大波港劇將「上新」
    優酷「港劇場」開播《嘆息橋》 今年還有一大波港劇將「上新」2020-03-28 23:01:58 來源:四川在線 編輯:劉波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夢琳)《法證先鋒4》剛落幕,3月28日,優酷「港劇場」又「上新」了,懸疑愛情港劇《嘆息橋》開播。
  • 讓天下沒有難拍的港劇!優酷「港劇場」成劇迷觀影風尚
    「看港劇,上優酷」。坐擁內地最全港劇資源,優酷的 「港劇場」始終是「港劇迷」的大本營。憑藉獨家同步TVB新劇、與香港老牌製作公司TVB、邵氏兄弟等聯手力推精品定製劇、經典老劇一網打盡、暖心互動等,優酷被港劇迷稱為「港劇片庫地表最強」。
  • 開臺王----顏思齊
    [本文來源於百度,視頻感謝福建顏建春宗長提供]      「開臺王
  • 王浩信再奪視帝TVB「水後」出爐?港劇沒死,但已無人扛旗
    港劇沒死,但已無人能扛起大旗。我說的是一年一度的TVB萬千星輝頒獎禮。最佳劇集,《反黑路人甲》,實至名歸。年底殺出的好評如潮的黑馬《香港愛情故事》,拿下「最受歡迎短片劇集」。加上《使徒行者3》、《盲俠大律師2》《降魔的2》《殺手》和《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足以證明港劇不死。但再看最受關注的視帝視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