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不會自己穿衣服,影響不可忽視,家長要讓孩子從小自食其力

2020-12-22 赫媽育兒

文/赫媽育兒

自孩子降臨到這個世上,家長就給予了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不會自己穿衣服,家長也會為孩子穿衣服。但孩子也會長大,他的手眼協調能力也會開始增強,家長這時候沒有訓練孩子,讓他學會那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將會變得難以獨立。

瀟瀟今年五歲了,一般孩子到了五歲,都已經在上幼兒園中班了,但瀟瀟卻從沒上過學。由於瀟瀟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五歲的她,不但不能自己獨立吃飯,還不會自己穿衣服。從她四歲開始,她的父母開始為她尋找合適的幼兒園,這些幼兒園因為瀟瀟自理能力太差,不願意接受瀟瀟。

由於瀟瀟的父母之前找的都是公立幼兒園,他們覺得公立幼兒園不願意接受瀟瀟,那就找私立的幼兒園。在他們的尋找下,終於有一家私立幼兒園願意接受瀟瀟,肖肖的父母高興地將瀟瀟送進了幼兒園。瀟瀟對上幼兒園還是很抗拒,每次回到家裡,瀟瀟的父母都會發現瀟瀟的褲子是溼的,原來,瀟瀟在上了廁所後,不懂得如何穿褲子,才會急得尿在了褲子上。

由於瀟瀟在學校頻繁尿褲子,幼兒園的園長只好找來瀟瀟的父母進行溝通。因為瀟瀟生活不能自理,不但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而且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好。園長對瀟瀟的家長說道:「瀟瀟爸爸媽媽,你們好。瀟瀟的生活自理能力實在太差了,希望你們好好教他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果一個月內你們不能教會他如何穿衣服,我們只能讓瀟瀟退學。 」瀟瀟的父母聽了後,決定回家好好訓練瀟瀟,讓她學會自己穿衣服。

據專業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很多孩子都學不會穿衣服,甚至有些孩子到了十歲,都不知道要如何穿衣服。為什麼對孩子來說,學會穿衣服這麼難呢?

一、為什麼孩子學會穿衣很難?

1、家長經常插手幫忙

對孩子來說,學會自己穿衣服是很重要的,但由於孩子從小到大,衣服都是家長幫忙穿的,當孩子要求要自己穿衣服時,家長會經常插手幫忙。因為家長對孩子的能力不夠信任,覺得孩子不能自己獨立穿好衣服。同時也擔心孩子在學習穿衣服的過程中會著涼,經常插手幫忙孩子,使孩子缺乏動手鍛鍊的機會,孩子想要學會自己穿衣服也會很難。

2、習慣家長的包辦

由於孩子從小到大,他的衣服都是家長幫忙穿的。所謂萬事開頭難,孩子剛學穿衣服的時候,並不會太順利。對家長來說,自己幫忙孩子穿衣服,比教會孩子自己穿衣服要容易,他們也會直接幫孩子穿好衣服,沒有好好教孩子要如何穿衣服。這也會讓孩子對家長產生依賴感,孩子會習慣於家長的包辦,也將很難學會自己穿衣服。

3、沒有用心練習

很多孩子在剛學習穿衣服的時候,總會經歷幾次失敗。比如:孩子會把衣服穿反、兩隻手鑽到一個袖子裡等等。這時候家長如果沒有好好引導孩子,反而直接幫孩子把衣服穿好,孩子會覺得自己學不學得會都無所謂,反正有家長幫忙他穿衣服,他也會沒有用心練習穿衣服,從而很難學會自己穿衣服。

這便是很多孩子都學不會自己穿衣服的原因,主要原因在於家長。那麼,孩子學不會自己穿衣服,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二、孩子不會自己穿衣服,對孩子的影響不可忽視

義大利教育專家蒙臺梭利曾說過:教育者要引導孩子走向獨立的道路,才是教育孩子的關鍵,一個不懂得獨立的孩子,將難有大作為。

1、影響腦部發育

我們的大腦主要對來自身體每個感知學通道進行統合,從而形成可以執行的命令。當孩子自己在穿衣服的時候,等於同時開啟大腦的神經通路,這將會鍛鍊孩子的腦部發育,從而形成了新的認知。而孩子不會自己穿衣服,將會影響大腦的靈活性,孩子對肌肉的控制能力也會比較差,也會影響孩子腦部的發育。

2、影響孩子手眼協調能力

穿衣服這項技能對我們大人來說,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它看起來簡單,但如果孩子學會了自己穿衣服,將會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也會鍛鍊孩子的秩序感以及大肌肉的運動。但如果孩子沒有學會穿衣服這項技能,將會影響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差,對孩子其它生活技能的學習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3、影響孩子的獨立能力

我們都知道,孩子在入園之前,會學會一些基本的入園技能,不然就會像案例中的瀟瀟小朋友一樣,被幼兒園拒收,甚至還會被幼兒園退學。孩子不會自己穿衣服,也會影響他的獨立能力,孩子會比較依賴家長,在生活上事事需要家長幫忙,難以變得獨立自主,就算長大了,也需要家長的照顧與庇護。

三、家長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

1、給孩子準備比較好穿脫的衣服

家長要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最好是在夏季進行,這時候氣候溫暖,讓孩子在這個時候學會自己穿衣服,也不會引發感冒。家長還要為孩子準備比較好穿脫的衣服,比如:比較寬大的背心、小短褲等等,這些衣服比較寬大,孩子也比較容易自己穿脫,也容易體驗成功,這對樹立孩子的信心也有一定的幫助。

2、有耐心地指導孩子

小孩子都比較急性子,有的時候,家長的性子比孩子還急。當孩子第一次練習穿衣服沒有成功時,他會急躁地發脾氣,甚至會大哭大鬧。如果家長的性子比孩子還急,將無法引導孩子成功學會穿衣服。

家長要有耐心地指導孩子,告訴孩子穿衣服的步驟,比如:先把頭套從中間進去,再慢慢地先把左手從左邊的袖口伸出來,接著再把右手從右邊的袖口伸出來等等。家長引導孩子耐心學習,並給予孩子鼓勵,才能讓孩子成功學會穿衣服。

3、尊重孩子的感受

很多家長都會自作主張地決定孩子要穿什麼樣的衣服,當孩子想要穿其他衣服時,也會遭到家長的拒絕。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再耐心地引導孩子,讓他學會自己穿上那件他喜歡的衣服。當孩子學會將自己喜歡的衣服穿在身上時,這將會讓孩子感到很有成就感,孩子才會變得更有信心,從而形成獨立自主的性格。

孩子學不會自己穿衣服,對孩子的影響不可忽視。我們不可能陪完孩子走完這一生,所以要耐心地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他才能自己照顧好自己,讓自己生活得更好,從而養成獨立自主的性格。

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的孩子是在幾歲學會自己穿衣服的呢?歡迎評論互動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從小缺失父愛會怎樣?再忙也別忽視對孩子的陪伴,影響太大
    在目前的社會形勢下有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很多家庭中父親由於忙於工作承擔了家庭經濟來源的壓力,所以導致時常會缺席孩子的教育。養育孩子的責任,通常都會落到母親的身上。然而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從小缺少父親的陪伴,孩子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產生許多不良的後果。
  • 孩子穿衣難?學會獨立穿衣的3大影響不可忽視,父母要學會放手
    學會獨立穿衣服對孩子有哪方面的影響?很多時候在家裡,有父母或者老人照顧,孩子不會穿衣服,大人就幫忙穿上。可是,父母給穿還是孩子自己穿,對孩子的成長來講,效果卻大不一樣。會對孩子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呢?3、對入園的影響有的孩子到了入園階段,由於自理能力比較差,進入幼兒園後不能自己穿、脫衣服,而幼兒園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一些自理能力差的孩子自然就完不成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自己去解決,學會獨立思考。
  • 「別的小朋友都不喜歡我」,家長的言語,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社交
    朋友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對於小孩子更是如此,小孩子往往很在意周圍小朋友對自己的態度。相對比於美食和玩具來說,他們更加希望能和他人打成一片,大家願意和自己玩,才是自己最大的財富。但事與願違,在這個過程中受到拒絕簡直是常態,家長此刻的回應就顯得十分重要了,甚至可以說是決定孩子社交的成敗。
  • 長大不孝順的孩子,從小就愛把「3句話」掛嘴邊,家長要及時糾正
    眾人們每次看到這種事情發生,難免會感到心疼,父母辛辛苦苦地將孩子養大,本以為老了之後能享享清福,但沒想到子女卻如此「孝順」自己。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長大孝不孝順我們從小時候就能看出,當孩子喜歡說這「3句話」的時候,說明是不孝順的徵兆,家長要重視了。
  • 父母行為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潛移默化,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場面特別溫馨,周圍的家長和小孩子一起鼓掌給這個勇敢的小朋友,小朋友從地上爬起來還跟大家鞠躬道歉:「真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有的小朋友上去擁抱她,有的孩子還拿起抹布幫他一起擦。周圍的看護孩子的家長都說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這麼小就有這麼好的家教。
  • 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2種因素家長不可忽視!
    家住北京的小美最近很是煩心,因為她家的寶寶已經快2歲了,卻只能說一些簡單的疊詞,不像同齡孩子那樣已經會說很多詞彙了,但平時對寶寶說話,他也都能聽懂並作出正確的反應,就是語言方面有所欠缺。這讓小美很是憂心,每天都在擔心自己家的寶寶會不會在語言方面發育遲緩,影響他以後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多媽媽也都會有這方面的困擾,那麼,寶寶出現這些問題到底是因為是什麼原因呢?
  • 老師不會明說,但是家長也要知道
    幼兒園說白了也算是一個小社會,就像熊孩子人人都會討厭,好孩子大家都會喜歡一樣,一些表現不好的孩子自然不會受到老師的待見,因此在幼兒園裡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一些潛規則,雖然老師不會明說,但是家長也要知道這幾類孩子在幼兒園更受歡迎。幼兒園裡的「潛規則」,老師不說家長也要知道!
  • 家長你的不耐心正在毀掉孩子!
    最近,在網上有一則討論成為了網友們的熱點話題,這個討論就是:家長要不要催孩子,家長對孩子是不是要耐心,家長的不耐心又會如何影響孩子呢?今天,我們就在這裡暢談這個問題。在談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這麼幾則小故事。
  • 如何培養「自信」的孩子?聰明的家長不會讓孩子偷瞄自己的眼色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是因為在生活中,父母不僅在教育方式和內容上,會對孩子的成長形成一定影響,就連普通的一個舉動,都可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和思想。不少家長都在忽略自己行為中的細節,殊不知,自己早已無形傷害了孩子。
  • 根源在這裡,很多家長都忽視了
    其實,許多家裡有小學生的家長可能都覺得這樣子的場景真的是非常的熟悉。因為有很多小孩到了小學之後就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那麼這個問題的根源是出在家長身上還是孩子身上呢?其實這就要追溯到孩子幼兒園了。第一,好習慣要從幼兒園開始培養。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非常捨不得讓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因為孩子長大了,很多家長還不太習慣,也不太放心放手讓孩子自己來。
  • 家長對孩子自我評價的影響,家長應正確認識、評價孩子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規定:「幼兒園應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在家庭生活中家長的言談舉止,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父母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在某種程度上比教師的評價影響更大。
  • 孩子生日要給幼兒園每個小朋友送禮物,越來越「高大上」的回禮,讓杭州媽媽直呼吃不消……
    幼兒攀比現象通常是幼兒自己不甘於落後於他人,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等活動中刻意與他人進行比較, 並希望超越別人的一種心理狀態。你以為過一次奢華高配生日無足輕重,可助長了孩子的攀比心,消磨了生日本身的含義,父母不可能次次滿足孩子的欲望,可攀比一旦滋生,便一步步對孩子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1. 孩子產生厭學心理。
  • 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頭」,家長應該怎麼做?3招遠離欺凌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安全問題是比什麼都要重要的。尤其是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孩子在自己的視線範圍之內。當帶著孩子出門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亂跑或者到處亂摸,而出現一些安全問題。不過如果孩子去幼兒園上學的話,不在家長的視線內,家長就看不到孩子的動態了。
  • 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在幼兒園中「不合群」,很難融入集體
    這樣的孩子,很可能成長於一個沒輸過的環境,從小備受關愛無法接受失敗或輸。也有可能是因為家長比較好強,每當孩子失敗、受挫、輸了的時候,家長就表現出不滿意,讓孩子對輸贏格外關注。1、 掌握基本自理能力在進幼兒園之前,父母要讓孩子掌握基本的自立能力,比如:自己吃飯、喝水、穿衣服、上廁所等。當孩子可以照顧自己了,在幼兒園中不僅更讓家長放心,而且還更容易獲得其他小朋友的關注,更有自信、更受歡迎。
  • 外在美和內在美同樣重要,很多家長都忽視了,做好以下幾點很重要
    所以,小月毅然決定將孩子接到自己上班的地方,來上幼兒園,自己要親自照顧孩子,把孩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在媽媽身邊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小月的女兒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而被小月打扮得體的女兒,在新幼兒園非常受小朋友的歡迎,也交了很多的好朋友。
  • 數學試卷寫出「印刷體」,不禁讓人感嘆佩服,孩子練字要從小抓起
    練字在短時間看不到成效,家長要耐心等待,孩子會有改變。在練字之前,孩子已經形成了自己寫字的習慣,字型很難改變。時間是最好的驗證,不斷地練習,一方面改正原來寫字的筆法,另一方面養成良好的習慣。練字要持之以恆,想要朝夕之間就成就一筆好字,實屬是難事。
  • 別給孩子買這類玩具,已有多名兒童因它受傷,家長萬不可忽視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玩具豐富了孩子們的童年,但不合適的玩具卻會傷害到他們,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那些看似有趣卻有很大潛藏危害的玩具。尤其是被稱為「奪命玩伴」的磁力珠,已有多名兒童因它受傷。
  • 冬天如何給孩子穿衣服,又好看又保暖呢?穿衣法則並不靠譜
    接大寶的時候,他跟我唱著:「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是啊,真的好冷了,要不出手了。大寶說,幼兒園很熱很熱,我問他有多熱?他說,一進去就熱的想脫衣服。有的小朋友穿的很厚,到了幼兒園都要脫下來好幾件!是啊,寒冬的到來,還伴隨著媽媽和奶奶的嘮叨:「多穿點,別凍著了!」孩子穿的是不少,但是真的也熱壞了。
  • 孩子出現「橡皮人效應」,家長不進行幹預對孩子影響深遠,要重視
    所以當孩子出現橡皮人效應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千萬不可忽視這種效應帶來的各種問題。 那麼孩子出現這種效應的原因是什麼呢?家長又該如何去化解呢?下面就具體的了解一下。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橡皮人效應」?
  • 家長要知道,在其他小朋友面前,應該給足孩子「面子」
    父母在家裡應配合做到的是,當孩子帶小朋友來玩時,你應友好地款待他們,鼓勵他邀請小朋友來家吃飯,並給他們那些他們喜歡吃的東西,在計劃周末旅行、野餐、郊遊、看電影和別的表演時,可以邀請孩子喜歡的小朋友一起去(不一定是你喜歡的),和成年人一樣,他們更容易看到那些對他們有好處的孩子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