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山神、舞「犭回」 江西古村上演民俗盛宴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12月13日,江西篁嶺古村舉行祭山神、舞「犭回」活動,弘揚傳統農耕民俗文化。圖為篁嶺祭山神大典現場。 方華彬 攝

當日篁嶺古村鞭炮陣陣、鑼鼓喧天,兩邊祭旗開路,禮樂鑼鼓緊隨,祭祀隊伍在眾多遊客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地前往祭祀臺。 方華彬 攝

除祭山神大典外,還有傳統的儺舞《舞犭回》表演。 方華彬 攝

儺舞早期是一種祈福和禱告的儀式,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傳統民俗舞蹈,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方華彬 攝

儺舞早期是一種祈福和禱告的儀式,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傳統民俗舞蹈,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方華彬 攝

12月13日,江西婺源篁嶺古村舉行祭山神、舞「犭回」活動,弘揚傳統農耕民俗文化。當日篁嶺古村鞭炮陣陣、鑼鼓喧天,兩邊祭旗開路,禮樂鑼鼓緊隨,祭祀隊伍在眾多遊客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地前往祭祀臺。除祭山神大典外,還有傳統的儺舞《舞犭回》表演。

儺舞早期是一種祈福和禱告的儀式,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傳統民俗舞蹈,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舞「犭回」是古徽州婺源、績溪二地獨有祈福鎮災的傳統,二者的歷史文化淵源大同小異,此次活動特意從績溪請來了當地傳統舞「犭回」隊伍,藉此機會加強兩地文化交流。方華彬攝

相關焦點

  • 曬秋人家「楓景」正好 一場盛大的民俗盛宴在此上演
    鄉土民俗文化是古村落的根和魂,四時八節、春祈秋報是鄉土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挖掘、傳承和弘揚鄉土民俗文化,12月13日,篁嶺古村舉行祭山神、舞「犭回」活動,弘揚傳統農耕民俗文化。除祭山神大典外,還有傳統的儺舞《舞犭回》表演。儺舞早期是一種祈福和禱告的儀式,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傳統民俗舞蹈,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舞「犭回」是古徽州婺源、績溪二地獨有祈福鎮災的傳統,二者的歷史文化淵源大同小異,此次活動特意從績溪請來了當地傳統舞「犭回」隊伍,藉此機會加強兩地文化交流。
  • 「留住古村,就是留下鄉愁」——江西永新洲塘古村「重生」記
    新華社南昌5月4日電題:「留住古村,就是留下鄉愁」——江西永新洲塘古村「重生」記新華社記者範帆青石板路旁的苔蘚爬滿牆根,木質窗雕的花紋精緻典雅,18棟百年老宅被縱橫交錯的巷道分隔,流露出歲月的底色……行走在江西省永新縣高市鄉的洲塘古村,處處散發著古樸而又厚重的歷史氣息
  • 江西靖安仁首鎮有個古村,向你訴說保家樓的故事
    江西靖安仁首鎮雷家古村。雷家古村最引人矚目的當屬村中的保家樓,該樓為明末清初年間雷氏先民所建,距今近400年歷史。主要用於嘹望敵情,禦寇保家。至今保存完好的此類建築全國僅存兩處,另一處在四川省。江西靖安仁首鎮雷家古村的保家樓。
  • 「美麗中國·鄉約江西」快來婺源耍,這個古村進入顏值巔峰,錯過再...
    12月9日 古村紅楓、銀杏粉牆黛瓦在五彩葉子的掩映下,就如中國山水畫般詩情畫意。任意選取一個角度,都是一幅絕美的風景畫。12月9日 古村五彩楓景房前屋後滿目的豐收盛宴,碩果纍纍,隨處可見的秋日豐收畫卷。千年楓香、銀杏與"美國紅楓"如火一般交織,淡黃、金黃、鮮紅、橙紅.....
  • 芝堰傳統水米糕有了「國際範」 中外民俗古村碰撞創意無限
    浙江在線8月19日訊 昨天的芝堰古村,中外民俗碰撞出靈感的火花,一場水米糕logo設計大賽,讓海外參與者與古村村民的心貼得更近。從這天起,芝堰水米糕有了由海外參與者設計的專屬國際範logo,這也是參與者們留給古村的珍貴禮物。
  • 松陽這個深山裡的古村何以「老而不衰」
    "在村裡轉悠了一圈,江西廣播電視臺記者張國輝說,這個古村安寧靜謐,但卻充滿活力,這一點是最難能可貴的。眼前的西坑,古樹古道,山水雲海。這裡每年都會聚集一大批攝影愛好者取景交流, 正如採訪團記者們所感受到的, 這個攝影師口口相傳的"中國最優美的小山村"已不再單以景色著稱。
  • 尋找兒時記憶 鄒城上九山古村新春民俗廟會邀您體驗別樣年味
    尋找兒時記憶 鄒城上九山古村新春民俗廟會邀您體驗別樣年味 2020年01月07日09:20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王身松
  • 江西又一古村走紅,古樸與幽靜並濟,真羨慕當地人的好福氣!
    古村是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複合體,包括民俗、方言、傳統技藝等內容,作為綜合文化寶庫的古村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護古村文化專業工作的艱巨工作,同時也是意義深遠的工作。隨著現代旅遊業的迅猛發展,許多村莊將保護與旅遊業結合起來,有「保護第一、科學開發、合理利用」的長期發展計劃,深入挖掘古村內涵,提煉古村特色,發展古村旅遊業。江西又一古村走紅,古樸與幽靜並濟,真羨慕當地人的好福氣!
  • 演繹傳統經典 講好九江故事——音舞詩畫劇《琵琶行》在江西藝術...
    7月11日晚19:30,由中共九江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旅局出品,市演藝有限公司精心創排的音舞詩畫劇《琵琶行》在江西藝術中心大劇院精彩上演,這是我市參加2020江西省文化強省建設推進大會文藝精品展演而精心創排劇目。一曲琵琶語,盡彈千古情。
  • 廣東汕頭上演民俗拖神偶活動 場面震撼
    2019年2月26日(農曆正月二十二),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鹽鴻鎮鹽灶村,熱鬧舉行清乾隆年間流傳的民俗拖神偶活動。村裡青壯年組成護神衛隊,抬著神偶遊行到指定街巷空曠地方,後面緊追的拖神者,蜂湧而上,猛衝猛拉,使盡渾身招數,爭奪神偶,拖下木轎。
  • 2017年盤古王民俗文化節本周五開幕
    盤古王誕十大項活動,引萬人共享文化盛宴本屆盤古王民俗文化節突出盤古創世主題,將「拜盤古·祈永昌」祈福儀式作為主場,同時舉辦「花都獅王爭霸賽」2017年花都區醒獅大賽、「全民齊跳盤古舞」花都區獅嶺鎮盤古舞展演、「五彩繽紛匯民俗」民俗風情長廊及非遺項目展、中國盤古王民間神話傳說徵集、「萬民同賀盤古誕」群眾自發拜祭盤古王、「南腔北調道盤古」獅嶺盤古王民間神話傳說故事大賽、「盤古神蹤光影秀」優秀攝影作品展、「山歌唱出盤古情」獅嶺盤古王客家山歌展演、「捕捉瞬間的光影藝術」2017年盤古王民俗文化節攝影比賽等十項活動,為全區人民奉上一場精彩的民俗文化盛宴。
  • 合肥:吳山廟會傳千年 盡賞吳王故裡民俗盛宴
    人民網安徽頻道從長豐縣獲悉,傳承吳山鎮民俗傳統的2017·長豐吳山廟會暨文化旅遊周,於昨日上午正式開幕,今天又在古街上演了熱鬧非凡的踩街活動。鄉親們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趕來,一同迎接新春的到來,共享屬於他們的歡樂盛會。
  • ...觀雪景」「泡溫泉」「賞民俗」「住民宿」開啟旅遊新體驗
    1月6日,「遇見美麗江西 溫暖2021」江西省重點旅遊景區冬季宣傳推廣記者見面會(第二場)在南昌舉行,上饒市江灣景區、景德鎮市古窯民俗博覽區、瑞金市「共和國」搖籃旅遊區、宜春市明月山旅遊區等四個景區分別發布了冬季旅遊產品和政策。
  • 自古屬於東夷文明,是祭山文化的發祥地,現已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
    蒙山自古屬於東夷文明,是祭山文化的發祥地,現已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當祭山文化的發源地有了另一個身份,這種古老的祭山文化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蒙山壽仙雕刻完成後,每年4月26日在蒙山歸夢景區都會舉行祭奠生日的儀式,恢復古代帝王祭祀儀式,傳承東夷文明,過去,每年4月26日,在龜蒙頂西北側的生辰臺上舉行生辰祭拜儀式
  • 湖北「最神秘」村莊走紅,先後出過36位皇帝,被譽「民俗博物館」
    湖北「最神秘」村莊走紅,先後出過36位皇帝,被譽「民俗博物館」在湖北鹹寧桂花鎮有一個非常「神秘」的村莊,先後有36位皇帝都在這裡誕生,可謂是人傑地靈,它就是明崇禎三年建立的劉家橋村,也是我國著名的民俗博物館,除此之外,這裡的風景也是數一數二的
  • [山水鏡]蓮花湖畔上演民俗COSPLAY
  • 央視小春晚特別節目在東錢湖錄製 韓嶺「古村新韻」驚豔亮相
    素有央視「小春晚」之稱的《東西南北賀新春》欄目邀請眾多明星來到寧波錄製新春節目 ,極富江南水韻的韓嶺古村成為其中的一個分會場,春節期間韓嶺村將伴隨這道精美的新春視聽盛宴亮相央視。近日,韓嶺沿街掛起了一串串紅燈籠,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氛圍。煙雨朦朧、白牆黑瓦、小橋流水……一幅如畫的水鄉美景令央視節目組一行陶醉不已。
  • 盤點江西部分地名美食特產中的生僻字,你有讀錯過嗎?
    其實在我們江西也有一些生僻的地名、風俗、美食、特產……一起來看看吧!地名篇弋(yì)陽弋陽是方志敏烈士的家鄉,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西大門」。弋陽自東漢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置縣,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弋陽是高腔戲曲「鼻祖」弋陽腔的誕生地。
  • 《爸爸去哪兒第四季》本月在江西拍攝!這回輪到哪裡?
    深受大家喜愛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第四季》將在江西撫州拍攝!經多次踩點和溝通協調,節目組最終決定把竹橋古村定為《爸爸去哪兒第四季》節目的拍攝地點。         11月19日至21日,《爸爸去哪兒第四季》節目組將進駐撫州市金谿縣竹橋古村,開啟為期三天的節目拍攝。
  • 中國民俗藝術之鄉平海古城的前世今生
    1958年,惠陽縣的東部地區被分出來,新設惠東縣,後惠東縣又並回惠陽縣。1965年,重新分置惠東縣,平海從此一直隸屬惠東縣。 穿越中橋街、打鐵街兩條古街,臨街店鋪的格局猶在。歷史上,平海既是海防軍事重鎮,又是一個繁榮的海濱商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