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娘娘腔,通常是指那些說話細聲細氣,做事扭扭捏捏,在生活中經常表現出女性陰柔氣質的男生。常常聽到身邊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兒子缺乏男子氣概,被人嘲笑為"娘娘腔",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
前幾天跟朋友一起去逛街,看到路邊站著一男生,上身穿著繡花體恤,下身穿著蘇格蘭格子裙、搭配黑色打底褲,其實我當時覺得男生的整體打扮不怎麼違和,男生的精神面貌和氣質看起來也不"娘",但是我卻聽身邊有人在小聲嘀咕說:"娘娘腔","看起來陰陽怪氣的",朋友也附和道:"現在的孩子真不知道怎麼想的,成天打扮的不男不女的,還出來招搖。"
對此,我保持中立態度,我既不反對娘娘腔也不支持,畢竟這是別人的個人愛好,我們無權質疑。但是我內心裡對於男生為什麼會表現出娘娘腔這個問題是比較好奇的。所以我想在此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造成男孩子"娘娘腔"的原因有哪些?
1.孩子從小由女性撫養,父愛缺失
由於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很多父親因為工作原因,與孩子接觸的機會少,從幼兒到青春期這些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男孩兒身邊往往只有母親的陪伴和學校的老師也多為女教師,導致男子氣概在他們的人格構建中變成稀缺元素,從而造成他們身上的女子氣過重,成為了我們眼中的"娘娘腔"。
2.生理原因,體內雌性激素過多
醫學研究表明:造成男孩子娘娘腔的原因可能是他們生理髮育的問題,也有可能是他們體內雄性激素過少而雌性激素分泌過多而導致的問題。這種問題可以及時去醫院治療,平衡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此外,現在很多肉類食品中添加了很多雌性激素,我們平常給孩子吃東西的時候也要儘量避開那些雌性激素過多的食物。
3. 生活環境的影響有些家庭的父母喜歡女孩子,所以會在男孩子小的時候把他們當成女孩子養。比如:給他們穿女孩子的衣服,要求他們的行為方式像女孩子一樣的,要文靜,要乖,要聽話等等。當他們表現的像女孩子的時候會受到鼓勵,而當他們行為表現的像男孩子的時候(如調皮,鬧騰,不聽話)就會受到批評指責與厭惡。父母的這些行為都會對男孩子產生誤導,造成他們"娘娘腔"的傾向。
4.父母家人的過多保護和寵溺
有的孩子是家中的獨生子或者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從小受到家人過度的保護和溺愛,致使孩子看起來比較柔弱,缺乏男子漢氣概。因為他們做什麼都有人幫忙包辦,所以養成他們遇事缺少擔當,懦弱無能的性格。
5.變聲期的原因
有的男孩子只是聲音聽起來像娘娘腔,他們可能在變聲期,聲音沒有發育好,致使聲音尖銳,說起話來像女孩子。
由此可見,造成孩子娘娘腔的原因大多都是後天的原因造成的,所以父母要加以重視,儘量消除造成孩子娘娘腔的存在因素。因為孩子娘娘腔可能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二、男孩子娘娘腔會對他的生活產生哪些影響?
1.會造成性別認同障礙
前兩天媽媽帶聰聰去看心理醫生了,因為聰聰老想穿裙子,而且像女孩子一樣喜歡粉色的毛絨玩具和洋娃娃,更嚴重的是他在幼兒園裡只喜歡跟女孩子玩,根本不想跟男生挨一起。醫生說:聰聰有性別認同障礙,潛意識裡覺得自己是女孩子。媽媽聽了很擔心,生怕聰聰以後都這樣改不過來,後來醫生建議媽媽以後不要給聰聰穿女孩子的衣服了,家裡的裝飾也儘量顯得男性化一點,如果爸爸在家就讓爸爸多帶聰聰玩。媽媽聽從了醫生的建議,幾個月後聰聰的表現好多了。
孩子娘娘腔造成性別認同障礙,家長要及時就醫,並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2.不被社會大眾所接受
以前妞妞班上有個男孩子性子有點娘娘腔,聽說她經常模仿女孩子穿衣服,走路,還留著長發,梳著小辮子,學校老師也建議家長不要給男孩子留長髮,但是平常都是奶奶接送的,奶奶對他幾乎是百依百順的,他不願意剪頭髮,奶奶就由著他,這樣男孩子越來越像女孩子了,聽說後來上小學,學校說如果不剪頭髮就不給他去上學,他才去把頭髮剪掉了。
孩子表現過於娘娘腔,不容易被社會大眾接受,時間久了,會對他造成不好的影響。
3.做事不夠果決,缺乏陽剛之氣
"娘娘腔"的男孩子普遍性格過於軟弱,遇事會像女孩子一樣哭鼻子,唉聲嘆氣,而不會去採取行動,想辦法解決。依賴性強,行動力差,一般容易為人所不喜。
由此可見,社會上對"娘娘腔"還存在著一些偏見,人們會有意無意的排斥娘娘腔,給他們造成心理壓力,或者產生自卑感。對此家長要及時的開導孩子,並且採取一定的補救措施,儘快讓孩子的行為恢復正常。
三、孩子如果表現娘娘腔家長應該怎麼辦?
1.父親要負擔起責任,多多陪伴孩子
由於"父愛的缺失"造成的孩子娘娘腔,父親應該表現出對孩子多一些關注,平時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陪孩子,孩子性格的養成關乎他們的一生,別的事情再怎樣都沒有這個重要。
2.讓孩子多跟其他男性角色接觸,或者多看一些突出男子氣概的電影電視
由於單親家庭或者別的原因造成父親角色缺失的,可以讓孩子平常多跟叔叔,舅舅,男老師之類的男性角色接觸,或者帶他們觀看一些描寫男性題材體現英雄主義的電影電視。
3.鼓勵孩子多與男孩玩耍
鼓勵孩子多結交男性朋友,讓他們平常多跟男孩子玩。在給他們挑選玩具方面,也儘量挑選男孩子們喜歡的玩具。
4.循循善誘,慢慢引導,而不要責備呵斥,強令他們改變。
對於孩子娘娘腔的表現,家長們不必過於焦慮,更不應該過多的去指責孩子,因為孩子並無過錯,我們要找出造成孩子娘娘腔的原因,然後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
5.不要讓他們覺得做男孩子不好
父母說話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措辭,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一些諸如"你要是個女孩子多好","你為什麼是個男孩子"之類的話,這會暗示他們自己作為一個男孩子不好,不討父母喜歡。
就會想要改變自己,像女孩子的特徵靠攏。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雲曉認為:"父親教育的缺失是造成中國男孩子陽剛氣質的衰落與喪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父親是男孩子通往"男子漢"的一座橋梁。男孩往往把父親當作心中的榜樣而去模仿。研究證實:如果父親在家中是具有權威性而且有尊嚴的,男孩往往表現出高度的男性化;如果父親在家裡是軟弱無能的,而母親形象比較強勢的話,男孩子就會表現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徵。"所以父母們一定要擺正自己在家庭中所處的位置,不要給孩子造成錯誤的引導。
今日互動:"你家的孩子會表現出娘娘腔的特徵嗎?""你對娘娘腔有怎樣的看法?"歡迎留言參與互動!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