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偶像選秀,正在反向「出海」

2021-03-03 虎嗅APP

來源|毒眸(ID:youhaoxifilm)

作者|吳喋喋

頭圖|《青春有你 第二季》劇照

《創造營2020》與《青春有你第二季》(以下簡稱《青你2》)同時熱播的2020,是繼2018後的又一個偶像選秀節目「大年」,前者強調實力、收穫口碑,後者話題出圈、街知巷聞。

兩檔節目形式都來源於韓國選秀節目《Produce101》,如今卻有反向輸出海外的苗頭——一則韓網對《青你2》的討論近日被搬運到了中文網際網路,引發熱議。

66萬粉絲的韓文 Facebook 帳號「idol issue」寫道:「中國女團對中性成員需求很大,現在上位圈的選手們……聽說實力很好。」配圖是主題曲舞臺MV中出現的幾位短髮選手上官喜愛、劉雨昕等。

《青你2》中性風選手的大行其道讓部分韓國網民產生了疑惑甚至是吐槽欲,有評論寫道:「這是選大媽還是選愛豆?」這些言論當然又引發了中國網友的不滿,中國網民回擊道:然而韓版《101》每次投票選出來的門面擔當卻是中國練習生,比如第一季的周潔瓊。

韓國偶像女團裡中性風成員屈指可數,《青你2》的畫面顯然對他們構成了文化衝擊。然而毒眸觀察到,在更大的討論範圍內——比如全球觀眾眼中——《青你2》卻因為對中性風格的包容度而受到好評。

比如《青你2》的主題曲「yes!ok!」MV中,劉雨昕穿上了定製的褲裝站在C位跳舞,而不必和其他女孩一起穿短裙制服。YouTube網友對此評論道:「 我們不定義女孩,所以我們也不定義女團」,把這句話打在韓國人的公屏上。

《青你2》主題曲 MV 的 YouTube 網友熱評

而這些海外觀眾圍繞《青你2》產生的大量討論不僅是關於如何定義女團的問題——還關乎一個更直接的事實:這檔節目在海外輸出成功了。

相比三年來其他同類偶像選秀節目,《青你2》的YouTube播放數據堪稱一騎絕塵,最高可達千萬播放量,人氣選手的舞臺、練習室播放量也能在當周突破百萬,是其他內地偶像選秀節目YouTube播放量規模的幾十倍。

《青你2》《青春有你》《偶像練習生》以及三季《創》系列節目YouTube視頻播放量TOP5統計

儘管《青你2》的海外傳播很大程度上借勢於原版「Produce」系列、K-POP文化的全球影響力,但在毒眸看來,部分海外觀眾其實已經從中感知到了「中國偶像選秀」的主體性,而不再僅僅將其當做韓國「Produce」系列的「衍生周邊」。

因為三季以來,《偶練》《青你》系列在原版氣質和本土化之間逐漸找到了微妙的平衡:它的賣相不像騰訊的《創》系列看起來那麼「中國」,更趨近於韓式審美,易於為全球K-POP受眾所接受,但包裝之下的內核是本土的,有豐富的中國女團偶像生態。

借東風

《青你2》相比其他內地偶像選秀節目,更大程度地借到了K-POP的「東風」。

《Produce 101》節目在全球的影響力構成了所有翻拍版本的關注度「基本盤」,就像泰國、日本、臺灣、香港翻拍版本的《Produce101》同樣會被內地娛樂新聞報導一樣,其他國家和地區的K-POP愛好者也會關注到內地版本。

《produce101》舞臺視頻YouTube播放量最高達到4000萬

《青你2》的導師陣容還引入了流量擔當Lisa——就像導師蔡徐坤是內娛頂級流量一樣,Lisa是全球範圍內的頂流偶像。尤其是在韓國本土的「Produce」系列節目受造假風波影響徹底停擺之際,K-POP觀眾很容易吃下Lisa的「安利」,打開這檔中國偶像選秀節目。

Lisa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韓流明星之一:她是泰國人,以韓國女團Blackpink主舞身份出道,Blackpink是當下全球知名度僅次於防彈少年團的韓國組合,Lisa更是因其出色的舞臺表現力、國籍背景和西化的外貌而受到了最多的關注,成為Instagram上粉絲最多的韓流藝人。

《青你2》在YouTube上播放量最高的四支視頻分別為:Lisa作為導師示範的主題曲練習室、Lisa指導訓練生cut、訓練生翻唱的韓國組合EXO熱門歌曲「The Eve」(《破風》)舞臺、Lisa的導師個人秀——也就是說,這四支視頻的火爆均有流量「帶貨」成分。

除了Lisa,EXO也是在全球都具有知名度的韓國組合,一項截至2019年末的Instagram粉絲數統計顯示:粉絲數前10名的韓國明星中,Blackpink官方帳號和所有成員佔了5個名額, EXO成員樸燦烈、吳世勳和邊伯賢也進入前10名。

Cr @LISACHARTDATA

但無論是邀請Lisa作為導師還是《青你2》選手翻唱EXO的熱門歌曲,看上去並非《青你2》的刻意為之。

從2018年的《偶像練習生》到《青春有你》第一季,愛奇藝偶像選秀節目的含「韓」量一直很高,包括喜歡任用在韓國出道過的中國藝人作為導師、公演歌曲也喜歡翻唱K-POP歌曲或者找韓國音樂人製作新歌。

2018年的《偶像練習生》,愛奇藝不僅讓EXO成員出身的張藝興擔任「全民製作人代表」、GOT7成員王嘉爾擔任說唱導師,甚至啟用了當時在國內幾乎沒有知名度的韓團成員程瀟、周潔瓊擔任舞蹈導師,為此還引發不小的爭議——周潔瓊是韓國《Produce101》第一季的選手,歸國立刻升任導師,被認為資歷太淺難堪重任。

2019年的《青春有你》導師陣容又吸納了韓團Seventeen成員徐明浩——他與《偶練》的程瀟、周潔瓊一樣,在內地名不見經傳。但Seventeen在全球知名度卻頗為不錯,去年的新歌「HIT」登上30個國家、地區的 iTunes 榜單第一。

從程瀟、周潔瓊、徐明浩到如今的Lisa,愛奇藝找舞蹈導師的邏輯並沒有變化,都是為了找有韓國偶像團體經驗、能讓選秀粉絲群體信服的人選,這次Lisa傑出的海外引流作用可能只是某種額外福利。

當然,引流作用在大眾層面仍然是有限的——外媒的關注點往往是Lisa和PRODUCE 101,只有極小部分英文K-POP媒體會搬運更多《青你2》選手的動態。在全球主流視野中,《青你2》與其他翻拍版101沒有太大的差異,不是作為「中國偶像節目」而是「韓流偶像節目」的衍生品被報導。

是中國偶像,而非韓流周邊

真正接納了這檔中國偶像選秀節目的,還是K-POP粉絲群體。在這一圈層內,《青你2》擁有了不少觀眾——否則無法解釋那些並沒有Lisa出鏡的舞臺純享視頻為何也突破了百萬播放量,這是其他內地節目所達不到的。

原因是海外觀眾在其中看到了與K-POP偶像節目水準差距不大、但又不太一樣的內容,比如突破了韓式舞臺拍攝窠臼的中國攝影團隊、區別於韓流偶像的中國偶像個人特質。

安崎組的「Play」純享版在YouTube上獲得了650萬播放量,熱評對節目的舞臺拍攝手法給予盛讚。甚至有外國網友驚訝於中國偶像節目的高質量,並認為西方媒體對中國偶像節目缺乏應有的報導和關注(「Can we appreciate the high quality of Chinese programs? I wonder how much more we do not know of China since it's not reported or portrayed well by Western media」)。

以往K-pop海外觀眾很難認識到中國偶像和韓國偶像的區別,但這一次,海外觀眾不斷地通過「拉踩」手法來評價中國偶像節目。包括對比韓國拍攝團隊讚美「新的中國舞臺拍攝團隊」(「New Chinese stage shooting team」)、對比韓國對中性女團成員的偏見來誇獎《青你2》初C位劉雨昕的帥氣(「the center looks more handsome than most males」)。

不少人氣選手被區別於韓流偶像,定義了新的魅力點。YouTube上,劉令姿等訓練生表演的「bad guy」舞臺播放量超過了500萬,熱評第一寫道:「韓國:誰是最可愛的?中國:誰是最酷的?「

出身SNH48的選手許佳琪被日韓網友稱為神顏短髮女神;安崎被認為充滿「girl crush」魅力;劉雨昕則是 YouTube 用戶群體中當之無愧的人氣女王,她的舞臺視頻播放量總是很高,觀眾說她能掰彎女粉絲、不站在C位也最吸睛。

甚至有評論感嘆道:「如果許佳琪、劉雨昕、謝可寅、曾可妮和安崎在同一個組合出道,也許會震撼全世界。」

劉雨昕、安崎、上官喜愛等訓練生表演的《Lion》舞臺(圖源:微博@愛奇藝青春有你)

外國人的高度評價與內地觀眾對內娛偶像業務能力的印象形成了有趣的對衝:所以我們的偶像到底是強還是弱?

《青你2》的舞臺總是修音太嚴重,引發了內地網友吐槽,外國觀眾都不介意嗎?「bag guy」組的林小宅、《十面埋伏》組的蔡卓宜跳舞很差,但兩個舞臺播放量都幾百萬了,外國觀眾為什麼沒吐槽她們?

但這或許是長期觀看習慣的問題:海外K-POP觀眾受到韓流偶像舞臺影響,熱衷於視覺衝擊力大的舞臺,更能夠接受預錄(即假唱)、電音的偶像唱跳現場;而內地觀眾更在意選手唱功,因為芭樂情歌統御華語樂壇多年,觀眾對唱功部分相對更有鑑賞力,對舞蹈的難易優劣卻較為遲鈍。

被內地觀眾廣泛評價為實力超強的《創造營2020》,最出圈的舞臺泰國選手鄭乃馨翻唱的「best part」,但在YouTube上播放量最高也只有100多萬,不及林小宅舞臺播放量的五分之一,林小宅實力自然遠不及鄭乃馨,但在「bad guy」中,拍攝手法、舞蹈走位和後期修音讓她成功藏拙,並沒有影響到舞臺整體的視覺表現。

同時因為《青你2》的海外觀眾高度認可節目「不定義女團」的宗旨,這本身就意味著更高的容錯率——如果要求最好的業務能力,回去看K-POP偶像好了,在《青你2》中,他們探尋的正是那些與K-POP文化構成一定程度對衝的因素:帥氣的劉雨昕和陸柯燃、沒有0號身材的上官喜愛、以及無法稱為「刀群舞」的齊舞。

粉絲pick,還是全民pick

於是就出現了開頭所說的《創造營2020》與《青你2》在海外和本土市場的評價差異:前者在內地觀眾眼中成為了實力代名詞,豆瓣熱評說「這是要把隔壁《青春有你2》秒成渣嗎?」;《青你2》在外國人眼中卻超越了「刻板」的K-POP女團範式,成為中國女團價值觀的典範。

但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因為愛奇藝和騰訊分別選擇了主攻本土或海外市場——而是一個選擇攻略內地偶像市場,另一個想做出打破圈層的國民選秀。

《青你2》之所有能夠受到海外K-POP受眾的歡迎,是因為它也想獲得內地追星族的歡迎——那些受到過K-POP文化薰陶、對消音、刀群舞、音源等話術高度熟悉的偶像粉絲群體。

為此,愛奇藝選秀節目不僅總是「進口」有韓國訓練背景的導師,還多次在公演舞臺中翻唱K-POP歌曲,比如《青你2》翻唱了EXO的「MAMA」和「The Eve」;《偶像練習生》翻唱了CNBLUE的「Can'T Stop」等。

甚至《青春有你》第一季主題曲的編舞也由韓國團隊包辦——《青春有你》的demo視頻在節目中播放後,被網友認出是在韓國SM公司練習室錄製的。

請Lisa和徐明浩當舞蹈導師,是能夠讓目標受眾群體信服的導師陣容;讓韓國作曲團隊承包公演曲目的改編和製作、舞美打光充滿「韓」範兒,是認為內地粉絲也同樣喜歡K-POP風格——這是循著成功經驗的軌跡打出的安全牌。

那麼「K-POP」含量更高的《偶練》《青你》系列能夠出海,本就在情理之中。

而《創》系列一開始就指向了突破圈層。2018年的《創造101》就對原版賽制進行了粉碎式改編,引入本土選秀風格的PK、踢館規則;《創造營2019》請來的導師陣容是本土偶像元祖:郭富城是以唱跳著稱的四大天王之一;蘇有朋是初代國民男團小虎隊成員;黃立行的代表作是「音浪太強,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偶像練習生》只輸出一類選手:吸粉的偶像們,最成功的是頂級流量蔡徐坤,但範丞丞、朱正廷們的人氣也不差,都能動員粉絲斥資數百萬買電子專輯;《創造101》則製造了不同類型的話題人物:唱跳俱佳的孟美岐、素人天籟vocal段奧娟、話題人物王菊和錦鯉楊超越。

但經過三年的市場選擇,《青你》和《創》系列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演進。

《青你2》在營銷方式上顯然進階了,不僅擁有了新的綜藝「神獸」虞書欣,街頭巷尾模仿「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娛樂獨角獸認為《青春有你2》已經成為了「現階段網際網路用戶的社交貨幣」,同時也一步步走向了「吃瓜有你的奇觀化。」上一檔可稱為全民社交貨幣的選秀節目還是2018年的《創造101》。

相比之下,《創造101》總導演都豔和她的七維動力團隊今年不再參與製作《創造營2020》,改去優酷操刀男團選秀《少年之名》,這或許是今年《創造營2020》在全民話題度上不及往季的原因之一。

不過《創》系列在賽制上所做的創新、成團後的運營也可圈可點:《創造營2019》出道團R1SE熱度超過了《青春有你》出道團UNINE,創造了男團數字專輯銷量紀錄。可見粉絲經濟可以作用在任何一款氣質的偶像身上,不一定是「韓範兒」的男團才能讓女粉絲掏空口袋。

《創造營2019》出道團R1SE(圖源:微博@騰訊視頻創造營2019)

循著不同路徑製作出的兩個偶像節目大系,在三年中與彼此的競爭過程中,都獲得了成長和進步。

身在內娛的觀眾可能察覺不出變化,那麼《青你2》的海外出圈正是一種參照物和坐標系,提示我們內地偶像節目的製作水平應該被重新評估:攝影、燈光、舞臺都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和韓國偶像節目的差距,已經沒有印象中那麼懸殊了。

但出海並不是終點,內地偶像節目歸根結底是面向內地觀眾的產品,偶像工業的本土化仍然是最核心命題,無心插柳的海外輸出只是額外福利,「桃」與「鵝」的競爭,還將繼續下去。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youhaoxifilm),作者:吳喋喋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hezuo@huxiu.com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End

相關焦點

  • 內地偶像選秀,正在借K-POP的東風「出海」
    《創造營2020》與《青春有你第二季》(以下簡稱「《青你2》」)同時熱播的2020,是繼2018後的又一個偶像選秀節目「大年」,前者強調實力、收穫口碑,後者話題出圈、街知巷聞。兩檔節目形式都來源於韓國選秀節目《Produce101》,如今卻有反向輸出海外的苗頭——一則韓網對《青你2》的討論近日被搬運到了中文網際網路引發熱議。
  • 中國偶像選秀節目熱火朝天?日韓偶像產業,卻是背後最大的贏家
    但如果回到中國流行文化產業,今年中國的「韓國101系偶像團體選秀」,絕對值得說上一說。已經結束的《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正在進行的男團選秀《少年之名》,未來還有《明日之子樂團季》。可以說,2020年中國的選秀綜藝節目,絕對是韓國偶像團體選秀的天下。然而在10年前,中國內地根本沒有什麼偶像選秀,更沒有什麼偶像明星。從沒有偶像明星到日韓偶像遍地走,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內地偶像選秀循環:出道即巔峰,下個節目見?
    隨著好幾檔選秀節目的展開,我們發現選手已經不太夠用:《以團之名》裡早早淘汰的魏子越已經又去參加韓國《produce_x101
  • 內地選秀15年:曾經唱的響亮,現在玩得多樣
    今年初,愛奇藝花重金打造的《偶像練習生》成為步入到第十五年的內地選秀綜藝一個「新的開端」。節目不僅採取了日韓最流行的偶像養成模式,還請來了已經在偶像團體中有所名氣的蔡徐坤,以及範冰冰的親弟弟範丞丞來為節目製造關注度,可以說,《偶像練習生》的到來,為眼看走向沒落的選秀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
  • 優愛騰該放棄101式偶像選秀了
    都說2018年是中國的「偶像元年」,《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之後,三大視頻網站每年都會推出一個S級別的「101」式綜藝,但都難以重現「偶練」和「創1」當時全民打投的成績。唯一有點起色的是《青春有你2》,但一檔《青春有你2》恐怕不足以讓市場重振對於「101」式選秀的信心。
  • 誰「弄髒了」偶像選秀?
    從專業評審、大眾評審,再到全民製作人,選秀的評審權正在逐步下放。 但在人為制定的規則裡, 局外人似乎還沒有那麼多的話語權。 選秀執行導演胡晃晃告訴刺蝟公社,大部分節目製片方都有關聯公司,公司也有籤約藝人。有一些節目組會根據自己的評估,保證部分公司的選手晉級。
  • 李宇春,選秀時代造就的最佳全民偶像
    選秀明星裡李宇春排第二,那就沒人敢稱第一,毋庸置疑她是最成功的選秀明星。1984的李宇春出生在四川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一名鐵路警察,母親照顧全家生活。中學時代的李宇春就拿過「校園歌唱比賽」第一名,18歲時舉行了人生第一場個人演唱會,以專業分數第二的成績考取四川音樂學院。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選秀偶像和選秀節目?
    編者按:和夏天一樣熱的,是偶像選秀。如果從2004年首屆《超級女聲》開播算起,中國的偶像選秀已走過十七年路程。從早些年的簡訊投票到現如今的直播打榜,「粉絲」的熱情從未衰減,在偶像「誕生」過程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大眾偶像到「圈層」偶像,偶像的定義不斷演變,對「粉絲」的影響也越發深遠。
  • 同情李汶翰:一個選秀男團偶像想當演員,有錯嗎?
    不難發現,現在的影視圈中很大一部分偶像劇的主角都是選秀偶像出演,比如初代「四大流量小生」中的鹿晗、吳亦凡。近兩年比較典型的則包括王一博、楊超越等等。為什麼這麼多偶像選擇紮根影視圈究其原因還是因為:1.內地娛樂圈沒有偶像存在的土壤中國嚴格意義上沒有娛樂圈只有影視圈,因為與娛樂相關的東西基本上是照搬韓日的模式,但僅僅也只是學到了皮毛而已,因為與偶像娛樂相關的周邊產業完全沒有做起來
  • 中國偶像選秀十五年
    蔡徐坤第一次參加選秀是在2012年,不過止步200強,第二次在2015年,雖然最終出道,但卻在家「摳腳」兩年。因此背著解約官司參加《偶像練習生》,成為他的最後一搏。 網際網路的普及改變了娛樂方式,也改變了偶像生產的速度和製造通道,十四年前,依託於電視選秀,李宇春橫空出世,而隨著純網綜藝時代的到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成就了蔡徐坤和楊超越。
  • 為什麼臺版101很難複製內地女團選秀的輝煌?主要看這三點!
    隨著國內第一檔練習生模式的選秀節目《偶像練習生》成功火遍全國,最終還順利挖掘了蔡徐坤,範丞丞等一眾一線小鮮肉,從韓國引進並改良的練習生選秀模式在國內得到了效果超出預期的試驗。騰訊衛視隨即聯合各大練習生公司順勢推出了國內第一檔練習生模式的女團選秀綜藝《創造101》,基於先天團隊製作的優勢以及良好的口碑。
  • 從小虎隊到選秀男團,中國偶像團體的三十年
    正在談論泛娛樂/每晚分享有價值的原始內容/「偶像」這個詞並不是來自hidogawa創造,而是讓「偶像」成為流行文化中重要的一環,然後讓整個亞洲偶像人才培養體系從中汲取精華。臺灣男子團體「飛輪海」在2014中,00後組合TFboy橫掃內地娛樂圈,將偶像崇拜明星帶入Z時代,這也是大陸偶像千禧年模仿傑尼斯最多成功。成員王俊凱和王源通過選拔進入公司並成為受訓人員,而易烊千璽後來被積極招募到團隊中。
  • 幸虧參演了《八佰》,他們集體轉型成功,還給選秀偶像上了一課
    《八佰》要真是一針「強心劑」,那麼,片中偶像都找準了轉型的「脈搏」。這三人扭轉了大眾對選秀出身的明星們的偏見和固有印象;同時也給當下的選秀新人們上了嚴肅的一課。選秀出身、偶像身份、「半路出家」進軍影視圈,放在旁人眼裡,這些不過是偶像慣用維繫人氣的套路手法。
  • 從電視選秀到網際網路造星,偶像養成模式會成為下一個巨星誕生地嗎?
    中國選秀進化史:從電視選秀到偶像養成的十年  從2004年中國選秀節目集中盛行至今為止不過十餘年時間,中國選秀節目無論是從形式還是內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004年,湖南衛視率先打造歌唱選秀《超級女聲》,這讓湖南衛視在節目第二個年頭就迎來了選秀事業的高峰。
  • 中國偶像選秀市場被"芒果系"承包了
    換句話說,在爬過快男超女傳統選秀時代巔峰的芒果系,在偶像選秀網綜上再一次佔領了內容高地。芒果系偶像選秀的成功方法論那麼,從體制內的"甲方"轉變為市場向的"乙方"後,為何芒果系的電視人仍舊能締造偶像選秀市場的神話呢?內因是根本。
  • 偶像選秀綜藝大熱背後:萬千粉絲的「錢力支持」
    如果說選秀偶像是靠粉絲養成,那麼選秀綜藝則是靠贊助商養成。事實上,這一現象在諸多檔網絡選秀節目中都有體現,讓人啼笑皆非。針對近兩年熱播的選秀綜藝(含出道組合)關注度調查顯示,最火熱的節目分別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創造101》與《偶像練習生》,收割了新一代的網綜神話。
  • 中國偶像選秀市場被「芒果系」承包了
    換句話說,在爬過快男超女傳統選秀時代巔峰的芒果系,在偶像選秀網綜上再一次佔領了內容高地。 芒果系偶像選秀的成功方法論 那麼,從體制內的"甲方"轉變為市場向的"乙方"後,為何芒果系的電視人仍舊能締造偶像選秀市場的神話呢? 內因是根本。
  • 《炙熱的我們》將播,姐姐們又乘風破浪:2020年偶像成選秀大年?
    1、從無到有中國內地音樂綜藝的從無到有,第一階段最大的影響的,肯定是2005年的第二屆的《超級女聲》。現在看來製作水平低劣,甚至從誕生起就有抄襲《美國偶像》的爭議。但《超級女聲》絕對是從無到有,首次引起全民造星的一檔綜藝。李宇秦、周筆暢和張靚穎那一屆,簡直是巔峰時期。
  • 選秀15年:以前造偶像,今天養偶像
    文/蔣苡芯從素人爆紅到偶像練習,從「想唱就唱」到「乘風破浪」,15年間,中國選秀經歷過巔峰,也陷入過審醜媚俗的死胡同。迭代的偶像與明星不停被締造,中國選秀卻難以重演15年前的輝煌。2018年5月,杭州,選秀節目《創造101》後臺。
  • 選秀15年:以前造偶像,今天養偶像
    ,從「想唱就唱」到「乘風破浪」,15年間,中國選秀經歷過巔峰,也陷入過審醜媚俗的死胡同。迭代的偶像與明星不停被締造,中國選秀卻難以重演15年前的輝煌。>偶像選秀熱潮,始於2005年的《超級女聲》。如果沒有她這麼一個偶像,一代人的價值觀會更窄、更薄一點。」